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三周记 > 正文

[拒绝遗忘]拒绝遗忘王周生阅读题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爱尔兰国际短篇小说节上与科克市女市长(左二)(2005年9月)      与中国作协主席铁凝(2006年11月)      第八届中国作家代表大会与少数民族作家(2011年11月)
  
  与瑞典作家代表团在上海(2011年12月)
  
  王纪人(上海作协副主席):王周生一方面搞文学研究,一方面搞创作,获得过上海市和全国的多种奖项。《生死遗忘》是王周生第三部长篇,对她来说有里程碑的意义。像这样的题材过去很少。她的这部长篇不仅写一种老年病,还有一种隐喻,王周生不只是写病理学上的个人的遗忘,还写了民族国家的集体遗忘,她企图将个体遗忘延伸到群体遗忘。
  
  杨扬(华东师大教授):这部小说我看了很感慨,第一,写得非常饱满,是一口气读下去的。王周生生活的体验非常强烈。在医院里,可以看到人生的焦虑和烦恼,教授在医院跟护工在一起,我经历过;在夜里最怕听到电话铃声,我也体验过。上海作家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写过,这种细节和饱满度,没有生活体验是写不出的。
  第二,这个题材至少没有一个作家写过,抓住了社会生活的热点。现在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实城市会让生活更糟糕。老龄化、老年痴呆,以后还会出现什么?谁也不知道。经济高歌猛进,很多人觉得文学家没有用了,小说没人看了,可是这部小说让我感到社会还是需要文学家的。
  第三,对小说语言印象非常深刻。上海方言能不能入小说?既是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地方戏是用方言唱的,和音乐配合得很好。方言不仅仅是字跟句的问题,还有一个“调”、“腔调”,不一定要用上海话的语句表达,可以用上海话的腔调表达。王周生小说里面,就有不少这种上海腔调。
  
  邱明正(上海文学研究所前所长):王周生这部小说超越了以前的作品。每一个作家都想超越,但是超越是很不容易的。第一,这个作品细节描写很细致很充分,语言很流畅,特别运用了上海方言,是那种能看懂的上海方言,这就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第二,这个作品最好的地方,是写老年人的感情。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研究这么多年,对感情的研究基本是空白,不得不依赖艺术家对感情的描写。一个作家如果把感情写好了,作品就成功了。第三,小说心理描写到位,心理描写到位在于有好的细节。
  
  王安忆(上海作协主席):我常听别人说王周生很朝气,年轻人喜欢她。今天来这么多年轻人,我很感动,说明王周生个人的魅力。我们这样年纪的人,要年轻人喜欢不容易。前年作家协会出一套长篇丛书,我和出版社争版税,出版社对我说,这些作者都不年轻了!尽管那套丛书的作品是这些作家年轻时候写的,但出版社也不感兴趣。其实,小说好不好与年龄没关系。
  王周生是一个行文很流利生动的人,她写作有一个特征,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成。她写真实发生过的事,非常好,她很适合写纪实性的作品,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可是这个小说,和她过去不一样了,涉及很多内容。
  刘绪源(文汇报笔会原主编):我觉得小说人物写得很成功,凌德磬和肖子辰两位老人,包括一个护工,写得很好,生活的质感非常强。比如英语角,老人在那里背诵、歌唱老一代最喜欢的诗和歌曲,青年人非常崇拜。比如找保姆的细节,也很有质感。还有凌德磬这个人,一辈子清醒,她把自己压抑下去,关键时候像洪水暴发,内心非常痛楚。她出院后,话讲不清楚,想让肖子辰帮忙喂饭,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是作品成功的地方,这些细节非常感人。
  但是,作为一个长篇,在情节安排上太单纯,一条线下去。《长恨歌》也是一条线,可是有语言和复杂的背景支撑。《长恨歌》一旦改编成话剧,毛病出来了。
  
  毛时安(评论家):小说开头写得很好。看了非常兴奋。我们这一代作家一直想有所突破,超越自己,其实很难,因为语言习惯、文化背景,长期写作的惯性。但是,王周生这个作品代表了这一代作家追求突破很重要的一个成果,不但在语言上有所突破,而且对生活的思考深度上有突破,她试图从人性角度深化人性。
  小说在爱情、死亡、记忆、遗忘,人性的四个方面互动。她特别提到记忆和遗忘,个人遗忘和民族遗忘,从人性的角度穿透一个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借助一对老年夫妻的爱情来描述。把握得好的人物是女主人公凌德磬,比较新的人物是肖子辰,是我们迄今为止在小说中很少见到形象,一个患老年痴呆症的老年男人。
  这部小说对我们这一代作家来说是很大的突破,是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好作品必须拨动两根弦:一个是内心的弦;一个是生活的弦。王周生把这两点做得都很好。
  小说存在的问题:第一,过于丰满,缺少节制。第二,小说叙述过程需要连贯,也需要必要的中断。
  总之,小说直面我们的未来,很了不起。王周生在这部小说基础上再朝前走,会有更新的突破。
  
  赵长天(上海作协副主席):我也觉得王周生这个小说超越了自己,我是很兴奋的。王周生找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意思”,然后她想了一个很简练但非常有戏剧张力的结构,借着她熟悉的人物,变成非常有意思的小说。
  有一点遗憾,觉得后半部分没有前半部分好,如果把医院的情节一刀砍掉,把老太太烧信的晚上加强,你想,凌德磬烧掉保留了几十年的,深爱的一个男人的信,这个晚上是多么的惊心动魄!现在的年代已经不写情书了。我觉得前半部分很好,如果后面留10万字写这一个晚上,这部小说肯定是一部经典名著!
  
  孙?(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周生的这部小说确实是一个突破。我开头认为是题材的突破,后来觉得还有一个突破,就是王周生完成了从本色演员到非本色演员的转变。我一直以为王周生只会做本色演员,甚至她研究的丁玲也很本色,她和丁玲个性相似,都敢于呐喊。
  王周生的突破是人物,尤其是在肖子辰这个人物身上体现出来,这个人物很难写。女主人公凌德磬写得也很好。总之,这部小说,至少让我们看到一个从前在我们的文学中没有见过的形象――患老年遗忘症的老人肖子辰。

标签:遗忘 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