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三作文 > 正文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做第一等人、第一等事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与大多数在书斋、书院中终其一生的大儒们不同,王阳明能文能武,立德、立功、立言兼而有之,人称“真三不朽”。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卒于明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祖籍浙江余姚,据说乃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后裔,自其父王华始迁居山阴。由于曾在余姚四明山阳明洞隐居养病,爱其地景致,故又自号“阳明”。
  钱穆先生曾经说,宋明六百年理学,宋代是创始,明代是结束。阳明之学,有“王学”、“心学”之称,理学臻至巅峰。“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几大核心命题,简易直捷,没有繁琐的训诂,没有抽象的思辨,直透大义、直指人心,影响不限于传统士大夫阶层,甚至下及于底层社会、普通百姓。他的弟子、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就是“灶丁”(煮盐工)出身;王艮门下弟子,很多都是农民、樵夫、陶匠。
  与大多数在书斋、书院中终其一生的大儒们不同,王阳明能文能武,立德、立功、立言兼而有之,人称“真三不朽”。特别是“立功”一项,抚南赣、平宁藩、征思田,功名事业之盛,在历代大儒中绝无仅有,明穆宗颁赐铁券文书称他:“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
  何为第一等事
  据说,王阳明出生颇不平凡。他的母亲郑氏怀孕,过了14个月仍未分娩。祖母梦见一位绯衣仙子驾着云朵,在仙乐声中将一位小孩子送到自己怀里,刚从梦中惊醒,就听到婴儿啼哭声,祖父王伦因此将孩子取名为“云”。王云一直长到五岁,也没有开口说过话。一位过路僧人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恍然大悟,原来“云”字泄露了孩子出生来历的天机,于是据《论语》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一语,将孩子更名为“守仁”。
  王阳明十岁这年,父亲王华举进士第一甲第一名,成为当年科举考试的状元。第二年,在京师做官的王华派人迎养王伦,王伦带着孙子北上。路过金山寺时,祖父与客人在月下饮酒,陪伴在旁的王阳明赋诗一首:“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王学成立之前的王阳明,豪迈不羁,渴望超越的人生抱负。用钱穆先生的话来说,他是一个有多方面有趣味的人,“一方极执着,一方又极跳动”。
  十二岁,入私塾,他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读书登第,显亲扬名。”他则怀疑地说:“恐怕不是这样说,读书学做圣贤,才是第一等事。”
  十五岁,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他出游居庸关,考察当地民风民俗、朝廷的边御方策,还与少数民族追逐骑射。当时国内盗贼四起,尚未成年的他甚至还想过上书朝廷,献谋献策,父亲斥之为狂,无奈作罢。
  十七岁,前往南昌迎娶江西布政使参议诸养和的女儿。合卺那天,他却在铁柱宫与一位道士议论养生之说,相谈甚欢,居然一夜未归,误了洞房花烛之夜。
  十八岁,携新婚妻子回浙江。途中拜谒当时的大学问家娄一斋,娄先生称“圣人必可学而至”,王阳明心有戚戚焉,开始留心圣贤之学。
  二十一岁在京师,遍读朱熹著作,开始研究宋儒格物之学。宋儒认为一草一木都包涵至深的道理,“格物”就是穷究、穷尽事物的道理。于是王阳明对着院子中的竹子整整“格”了7天,不仅没有格出什么道理来,还大病了一场。他觉得圣贤有分,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便像别人一样,转而研究辞章。
  二十六岁,北方边境甚急,开始留心武事,读尽兵家秘书,家中宴客,往往也喜用各种水果摆阵势,做“沙盘推演”。
  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在工部做官的第一件大差使,就是督建成化年间抗击蒙古北元名将威宁伯王越的墓地。王阳明用行伍之法管理民夫,空闲的时候还让他们演练“八阵图”。
  三十一岁,做过几任小官后,告病回到浙江。当时他在京师的老友们都忙学古诗文,以才名相互标榜,他叹息说:“我怎么能用有限的精神,来做这些无用的虚文呢!”于是告病归越,在四明山阳明洞中隐居,练习导引之术。实际上,王阳明与佛、道两家的因缘极深,屡屡有离世远蹈念头。某天在洞中静坐,他觉得这辈子最放不下的就是祖母和父亲,也正是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释、道两家的缺陷,他说:“爱亲恋亲,这个念头在孩提时代就有了。如果可以弃之不顾的话,就是断灭人的本性啊。”后来,在杭州遇见一位已经坐关三年的禅僧,王阳明对他说了一番爱亲本性的话头,僧人第二天就脱下袈裟回家了。
  三十三岁,重回京师,在兵部任职,第二年开始授徒讲学。王阳明认为,当时的学者都沉溺于词章记诵,不再关心“身心之学”,于是他开始倡导圣学,教人立志成为圣贤。
  三十五岁,正德元年(1506),明武宗当政,以刘瑾为首的宦官“八虎”把持朝政,正直的官员受到迫害。王阳明仗义执言,抗疏相救,结果被廷杖四十,下诏狱(关押钦犯的牢狱),随后又被远谪贵州龙场驿(今贵州修文),做一名小小的驿丞。流放蛮荒,是王阳明生活中的一次剧变,但同时也成为了他学问事业上的一个重要转捩――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何为第一等事?上下求索了20多年的王阳明,也终于在龙场找到了答案。
  龙场悟道
  王阳明逆阉宦、下诏狱,是武宗正德元年(1506)二月间的事情;他到达龙场驿,则已经是正德三年(1508)春了。中间整整两年时间,究竟发生何事?各家记载基本上都语焉不详。
  根据其弟子钱德洪、王汝中辑录的《年谱》,王阳明出狱后,南下行至杭州,发现身后有刘瑾派出的刺客跟踪,于是假装投江自杀,实则登上一艘商船。在舟山遇飓风,经过一天一夜漂至福建,登岸后在一间寺庙中巧遇20年前在江西铁柱宫中相与论道的道士。王阳明本打算亡命天涯,道士劝阻说:“你还有亲人在世,万一刘瑾迁怒他们怎么办?”王阳明卜了一卦,得“明夷”,意思是“日入地中”,指贤人遭难,占卦者应该在艰难中守身持正、自晦其明。于是他决定不再逃亡,而是远赴谪地。这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泛海》:“险夷原不滞心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随后,取道福建武夷山,折南京探望受自己牵连被逐出京师、时任南京吏部尚书的父亲王华,最后是正德二年年底回到杭州,正式准备前往龙场驿。
  当时的龙场驿,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之中,峰际连天,飞鸟不通,虫蛇魍魉,蛊毒瘴疠。当地土著的语言?舌难懂,能够说得上话的,都是些来自中原的亡命之徒。初到驿站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自己搭建茅草房,后来觅得一处石穴,移居其中,名之为“阳明小洞天”。由于水土不服,随从尽皆患病,王阳明不仅砍柴作薪、取水为粥照顾他们,还诵歌诗、唱越曲、杂诙笑,想尽办法纾解他们的抑郁心情。
  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下,能否活下去毫无疑问是第一要问的问题。王阳明以为,人世间的一切得失荣辱,到了眼下这种地步,都已经无从说起,可以一一超脱,但“生死一念”,似乎还不能泯化为无。于是他造了一个石墩,发誓说:“我现在就听天由命吧。”他又自问道:“假如圣人处在今天我这样的境地,又会做什么呢?”他每天在石墩上面静坐沉思,直到一天夜晚,他在睡梦中恍惚觉得有人在自己耳边私语,不觉惊跃而起,从此大悟格物致知的道理。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他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他悟出的是“心即是理”、“心外无物”的道理。朋友指着岩间的花树问他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他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既然心即理、心外无物,那么“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优入圣域、成为圣人,便获得了内在的依据。年少时的庭前“格”竹,只向心外之物追索,忘记了心中用工夫。“龙场悟道”之所以成为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正因为“心即是理”是日后王学整个“知行合一”、“致良知”思想的基础。
  王阳明开始用自己的新体悟来教化周围的汉人和苗夷。边疆蛮荒之地,渐渐有了弦歌之声。时间久了,当地的土著也亲近、敬重他。大家一起伐木构屋,建造了龙冈书院、君子亭、何陋轩(这是取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意思)。过了一年,三十八岁的王阳明德声远播,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请他主持贵阳书院,他开始向贵州的读书人宣讲“知行合一”新说。
  如果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为什么很多人并没有成为圣贤呢?王阳明认为,根源就在于被私欲掩蔽了本性,将“知”与“行”截然分成了两件事。他说:“知行本自合一,不可分为两事。这就好比我们称赞一个人知孝知悌,必然是他已经做过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事情;又好比知痛,必然已经痛了;知寒,必然已经寒了。所以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不是单纯哲学思辨问题,而是关乎现实中的道德实践,针对的是言行不一、虚伪成性、追逐功名利禄的世风、政风、学风。很多士大夫“外衣冠而内禽兽”,“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那些号称贤士大夫的人,如果考察其立身行事,考察他平日在家训导子孙的言语,往往“汲汲焉惟功利之为务”,圣贤之学,十之八九,不过是资其谈论、粉饰斯文的道具而已。王阳明说:“今天下之不治,由于士风之衰薄;而士风之衰薄,由于学术之不明;学术之不明,由于无豪杰之士者为之倡焉耳。”可以说,王阳明要做的,就是做倡导好学术的豪杰之士。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正德五年(1510)春,贬谪期满,王阳明升任江西庐陵知县,他不仅学术影响与日俱增,还以文臣身份领兵征战,抚南赣、平宁藩、征思田,立下赫赫战功。
  正德十一年(1516),由于政治腐败,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四省盗贼蜂起。朝廷一再派兵清剿,屡屡无功而返。四十五岁的王阳明临危受命,巡抚南赣、汀、漳等地,在短短一年之内,平定了祸害东南四省长达几十年的寇乱。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江西宁王朱宸濠谋反。事出仓卒,王阳明沉着应对。他伪造兵部文书,假称朝廷早有防备,不仅破坏了宁王拥兵北上的计划,而且还为调集勤王军队争取了宝贵时间。自六月十四日(7月10日)宁王举兵叛乱,到七月二十六日(8月20日)被擒,前后不过才41天时间。而王阳明自誓师出征,到鄱阳湖大战生擒宁王,实际上只用了七八天时间,且是“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十万之众”。宁王谋反,本来极有可能酿成一场涂炭生灵的大动乱,却被王阳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灭了。
  嘉靖六年(1527),在家赋闲的王阳明重被朝廷起用,前往广西处置田州、思恩少数民族叛乱。思、田之乱由酋长内乱演变为反叛。王阳明决定以招抚为主,到达南宁后就下令撤离朝廷调来的防守军队。作乱酋首本来就有归顺之意,见守兵尽撤,于是自动请降。王阳明不费一兵一卒平定了思、田之乱,大小酋首也仅仅是各杖一百而已。应当地百姓请求,他又顺手平定了八寨、断藤峡两处匪患。这两处匪患,自明朝开国以来,屡征不服,长年祸害地方百姓。八寨瑶民尤为彪悍。永乐皇帝时曾调几万军队进剿,也是劳而无功,而王阳明的两路进攻,动用的军队都不超过8000人。
  在军事上,王阳明创造了文臣中举世无双的神话。《明史•王守仁传》赞曰:“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他百战百胜的奥秘,后人概括为:“英敏天成,机权莫测,智计绝人,用兵神秘,训练严明,筹画精密。”对于自己的骄人战绩,王阳明却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平定宸濠之乱后的正德十六年(1521),五十岁的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之说。
  武宗正德皇帝早就想巡游江南,屡屡被大臣谏止。宁王谋反的消息传至朝廷时,他便打着讨逆旗号,自称“威武大将军镇国公”,率领万余军队前往江西。得知叛乱已平,张忠、许泰等人要求王阳明将宁王释放,好让武宗亲自在鄱阳湖与之交战,以显示皇帝的英明神武。王阳明不听,忠、泰等人便在武宗面前污蔑王阳明“必反”,是宁王同党,迫于形势才反戈一击!忠、泰等人托称搜捕余党,领兵进驻南昌,滥杀平民以充军功,百姓受到的骚扰更甚于宁王之乱。为了让正德皇帝早日回京,宸濠被擒一年后,王阳明重新撰写捷报,上疏称颂皇帝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全程遥控了平叛战争,并将忠、泰等人都列为平叛功臣。
  宸濠之乱以及随之而来的忠、泰之变,王阳明时刻都命悬一线,这两三年的经历,是自贬谪龙场驿后的第二番磨难。龙场悟道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宸濠、忠、泰之变则逼出了“致良知”之说。从此,王学有了独特的宗旨,卓然自成一家之言。所谓“良知”,是人皆有之的是非之心,是分别善恶之心。良知人人皆有,强盗也不例外,“虽强盗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而“致良知”,就是把良知用在日用伦常之中。王阳明称自己的良知学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他说,宸濠、忠、泰之变前,自己还多多少少有些“乡愿”的意思在,但经过这一番磨折,越发相信只有凭良知才能够“忘患难、出生死”,“就算全天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我也只依凭自己的良知行事”。
  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有功,最初皇帝下诏封他为“新建伯”,岁支禄米一千石,给予诰券。但由于武宗驾崩、嘉靖当政,朝中高层明争暗斗,封赐结果成了空头支票;王阳明被朝廷冷藏,赋闲在家,直到嘉靖六年思田之乱,才又想起了这位“苟利国家生死以之”的能臣。不料广西之行,竟是王阳明一生的最后一程。平乱之后,他屡屡上疏请求还乡养病,朝廷一直没有批复。嘉靖七年十月(1528年12月),等不到朝廷旨意的王阳明,由南宁启程回浙。他最终还是没能回到家乡,十一月(1529年1月)病逝于江西南安。临终前,门人周积哭着问遗言,他微笑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享年五十八岁。停柩南昌时,江西父老缟素带孝,哭声震天;回到余姚,每天前来吊唁的门人有百余人;下葬当天,前来送行的门人有千余人。
  所谓“谤起功高,赏移罚重”,王阳明去世后,因小人诽谤,嘉靖皇帝下诏革其世袭,且宣布王学为“伪学”明令禁止。但是,直指人心的王学,越禁越行,嘉靖一朝,阳明祠、阳明书院遍布天下,“书院七十五所,祠四百二十所”,他生活过的浙江、江西、贵州、广西等地尤为集中。王学影响,如人所言:“正德嘉靖之后,天下之尊王子也,甚于尊孔子。”到了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下诏赠王阳明“新建侯,谥文成,锡之诰命”。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王阳明从祀孔庙,学术地位得到朝廷正式承认,此时距他离世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
  王阳明说:“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后世将王学称为“心学”,无意中抹掉了这个“行”字。王学末流落入“良知现成”、“工夫无用”的空谈心性,并非王阳明本意。致良知的“致”、知行合一的“行”,都是实践,事功在实践中,天理在实践中,良知也在实践中。17、18世纪,在中国抛弃王学的同时,日本人却在“致”、“行”阳明学。作为日本现代化历程开端的明治维新运动,就是从阳明学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资源。

标签:等人 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