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促销方案 > 正文

[补中益气说黄芪]补中益气丸怎么样

时间:2019-01-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黄芪又名黄耆,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以产于黑龙江、吉林、山西、甘肃、内蒙等地的北芪品质最佳。味甘性温,入脾肺二经,具生发之性。《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李时珍对黄芪的补气作用也十分推崇,曾谓:“耆者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
   黄芪由于炮制方法各异,主治功用亦有一定区别。生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盗汗、水肿、痈疮不溃或溃后久不收口等症;蜜炙黄芪补中益气,使用时多与党参或人参为伍,主治中气不足、内脏下垂、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崩漏及一切气虚血衰之症。现代研究表明,黄芪主要成分有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质、胆碱、多种氨基酸、叶酸等,有降血压、降血糖、强心利尿、抗肾炎与保护肝脏等作用。
   黄芪入药,可用于多种疾病。如益气通络,治疗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等,常用方如补阳还五汤;固表止汗,主要用于体弱表虚之自汗、盗汗等症,方如玉屏风散、牡蛎散、当归六黄汤等;益气举陷,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中气下陷、内脏下垂之症,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久泻脱肛等症,方如补中益气汤加炒枳壳等;托疮生肌,治疗慢性溃疡痈疽、内陷不起或疮疡久不收口、脓稀不愈者,方如黄芪内托散等;利尿消肿,多用于心肾阳虚、面目四肢浮肿、小便不利、心悸气促等症,方如防己黄芪汤;利尿抗炎、降低生理性尿蛋白,常用于治疗身面浮肿、尿中有蛋白的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方如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汤)加生黄芪、党参、益母草等;降低血糖,常用于有身倦乏力等症状的糖尿病人。
   黄芪还是最常用的养生保健、滋补强壮之品。研究表明,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但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具有补而不腻的特点,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黄芪可单味使用,若与其他补药配伍则效果更好。
   补中益气 气虚衰弱者,症见体倦无力、食少懒言、面色萎黄,适用黄芪。为增强补气功效,多与人参、党参等同用;如兼阳虚,可配附子、干姜;若兼血虚,可配当归、熟地;若血虚发热或大失血后虚极欲脱之症,需补气生血者,可重用本品,与当归配伍。
   益气强心 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收缩之作用,对于因中毒或疲劳过度而陷于衰竭的心脏,其强心功效更强。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和病毒本身与患者免疫失控有关,黄芪有抗病毒与调节免疫的功能,对于干扰素系统有激活作用,并有改善内皮细胞生长与增强心肌收缩之功效。研究还认为,以黄芪冲剂口服功效最佳,每次1包,每包含生黄芪16.5克,每日服 2 次。患感冒等常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早搏等症状加重或复发,服用黄芪后可减少复发次数,并改善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
   滋补强壮 黄芪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使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增加,改善血液循环及营养状态。取炙黄芪30克、灵芝10克、冰糖30克,纳入洗净除去内脏的鸡腹中,加适量水用文火炖服,吃肉喝汤,功能补中益气、补肺健脾、防衰抗老。
   还可以每天用黄芪5~10克,开水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或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如加枸杞子15克同煎,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取黄芪50克左右水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做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黄芪功偏温补,易于助火,故凡气滞湿阻、消化不良,或外疡初起、表实邪盛、阴虚阳盛之症,均不宜用。若久服虑其太热助火时,可配入清解药加知母、元参等用之。

标签:黄芪 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