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促销方案 > 正文

【历史之维】 历史之维 意思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作者简介:王梓瑜,女,1982-02,汉族,山西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生,硕士,研究方向:媒介经营管理          摘 要:影像艺术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其理论建树也是在借鉴百家之长为我所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从最初从戏剧和文学当中汲取灵感,后来发展蒙太奇和长镜头等专业理论,再后来从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现象学、历史学等等学说中吸收营养,不断丰富电影文艺理论。本文试图从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观出发来浅析纪录片的话语本质,在理清历史的过程中揭示纪录片的社会意义。其影像语言的流变乃是当时社会话语的真实写照,也是巴赞“电影语言进化论”的直接体现。
   关键词:纪录片;后现代历史观;话语分析;电影语言进化论
   综观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史,学者总试图找寻本质规律来解释历史事件发展的因果,甚至对未来做预测,进而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和人类自身。就欧洲而言,从最初的《荷马史诗》认为历史是神和人的共同活动到文艺复兴时期确立的人为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其中“人”代表的更多的是英雄式的伟人;到了康德和黑格尔,历史观成了由“绝对理性”决定的客观唯心主义。在此之前历史学说都围绕着“历史是什么?”这一本体问题展开。从黑格尔开始探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思辨历史哲学,之后被人不断完善。其中,斯宾格勒强调历史就是各种文化形态的历史传记。之后又产生了以齐美尔为代表的分析历史哲学,开始从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原因转到了分析人们如何认识历史运动,历史哲学由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
   人们认识历史是基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但是学者们开始质疑历史记载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克罗齐看来,记载历史者不可避免的要受各种情况的制约,因而所谓历史事件缺乏绝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二十世纪70年代,历史开始受到“后现代”的挑战,从尼采的“上帝之死”到福柯的“人之死”,出现了后现在历史哲学的主导思潮。历史是用语言这一符号来记录的,但语言的功能又被文化规范所影响因而没有真实的基础。如巴特所言“历史的话语,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或更准确些说是想象的产物。”相反,那些带有文学叙述的文本在不经意间反而会有历史的真实感。后现代历史观虽然否认了历史的真实性,但并没有否认历史的意义,它更多的是消解宏大的历史叙事和元历史观,把精力投注在平凡的个人上,尊重多元性和多义性。笔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力量覆盖全球,人越来越被物化的时代,后现代历史哲学对还原人的人文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伴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而兴起的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艺术深受人们的关注。被公认为第一部纪录片的《北方的纳努克》让人们惊艳。自此,纪录片就以其真实的记录社会生活和事件不断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启迪。前文提到在后现代历史观对多元话语的尊重,对传统历史史实的质疑,再加上把索绪尔的符号学引入研究影视艺术的文本研究当中,那么旨在真实反映世界和生活的纪录片更能够还原历史原貌。
   在笔者看来,所谓历史的记录实质是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一种话语体现。这种话语发展到后现代工业化社会,既可以是文字符号、图片符号、甚至是影像符号。纪录片则最能直接的反映社会的各种多元话语,其发展的过程也印证着话语的历史话语的流变和发展。下面笔者就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史进行论述。因本文着重从后现代的话语历史观分析纪录片话语,所以对我国纪录片发展史也以话语权的分配和流向为线索来进行梳理。分别从七个发展阶段来讨论。
   1.1905――1931年初创时期,努力成为主流话语的代言者。早期的纪录片也仅仅局限在风光片。但随着民族资本的发展,电影从业者也力图用影像记录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而获得更多人的关注。1921年5月5日黎民伟拍摄了新闻片《孙中山就任大总统》。纪录片开始表达主流话语,体现时代精神。
   2.1931――1949年抗战记录时期。进入30年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了新闻纪录片的重大影响,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机构。纪录片当仁不让的记录这一历史的重要时刻,不仅使人民了解战争的情况,也表达了全民抗敌的社会风气。
   3.1949――1958年新中国的记录者。这一时期的记录片都是在表现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事迹。更多的集中在领袖的风采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上。
   4.1958――1976年,这一时期包括了著名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虽然电影故事片遭到了打击,但是新闻纪录片却没有停滞。如反映林县水利建设的《红旗渠》等。
   前面四个时期,纪录片虽然最初的不名一文到后来的反映社会主流抗战心声,再到后来成为官方政治、文化生活的宣传者,其蕴含的话语仍然是国家政治话语的载体,即使有个人的出现也是领导者或代言人。反映的个人生活也是社会政治话语的一个剖面。但这也是当时历史的反映,画面中的人们慷慨激昂,却也是那个时代的声音,但个人的话语却湮没在洪流当中。
   5.1978――1989年,精英反思式的话语问寻。文革结束后,在整个八十代是中国精英意识觉醒的年代。纪录片的文化形态不再是过去的主流话语,而是精英话语。纪录片开始关注个人,契合了当时的话语迁移和时代精神。
   6.1990――1999年,大众话语的突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电视的普及,以娱乐消费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勃然兴起,电视成为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大众文化和电视传媒交相辉映、势如破竹。1992年播出的《望长城》是纪录片从精英话语转为大众娱乐话语的标志。日常生活以其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纪实美触动了大众的心弦。个人的、大众的话语的表达在角逐中开始占上峰,社会的声音不再是政治和精英话语的天下。
   7.2000至今,市场条件下的多元共存。进入新千年,大众的眼光逐渐被更具娱乐化的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吸引,电视纪录片举步维艰,开始变得曲高和寡。综观当下的传媒语境,大众的话语开始变得个人化和多元化,但是正如法兰克福学派中阿朵诺所认为的那样,人们湮没在“文化工业”所包装和加工出来的文化工业产品当中,其目的是赚取更多的利润。即使后来的约翰?菲斯克指出大众不是“文化傻瓜”、有辨别力,但笔者认为,这个辨别的过程需要多长的时间仍有待探讨。纪录片在博弈中胜出仍需要不断摸索。
   纪录片的发展史,作为整个人类历史的一个维度,本身也是一部话语史,也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话语的体现。很多学者认为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在于它的真实。 对于真实,可以从两个层面对其理解:一、在纪实类节目当中,真实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纪录片的真实是经过创作者层层整合以后的真实。但这种相对的真实却是我们能找到的关于历史文本的最真实的存在,它用光影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印记和历史的话语。
   综上所述,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艺术和用符号学、哲学等角度去看待艺术,两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去探讨一件事物的本质。就像名贵的钻石是以其更多的切割面而著称,旨在折射出更璀璨的光芒。(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雅欣.中外纪录片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同道.多元共生的记录时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万彬彬.科学纪录片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5] 安德烈?巴赞(法)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标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