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第一次作文 > 正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明确界限]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次语文综合性活动课上,老师出示了一幅有趣的对联,它的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然后请学生回答这幅对联反映的规律是:   A. 液体凝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B. 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C. 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 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这个问题体现了语文学科与物理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但让学生选择对联反映的物理规律,使该题成了一道与语文学科交叉的物理题,而非语文题。随着“综合性学习”的推进,学科间的渗透屡见不鲜,但如果“剑走偏锋”,变成了“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那就得不偿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
  于是,在日常教学中我就有意关注综合性学习,下面,就结合我平时教学的相关片段,来谈谈我对综合性学习的一些体会。
  
  一、综合性学习要姓“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属于语文学科的一种学习,它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组成语文学习的“四大板快”,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是体现“综合性学习”学科性质的关键。
  任何“非语文”与“泛语文”的倾向,都背离了这一点。从课程的基本理念来讲,“综合性学习”在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学习方式的改进来讲,“综合性学习”在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从课程设计的思路来讲,“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从课程实施的方略来讲,“综合性学习”在于融通与语文学习相关的多方面的联系。总地来说,“综合性学习”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指归的,综合性学习应该姓“语”。
  如《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围绕话题,学生自主设计学习活动方式,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自行呈现学习收获:
  有的小组召开主题诗歌朗诵会。
  有的排演风流人物大聚会的课本剧。
  有的展开“时势与英雄”的辩论。
  有的在同学中开展“中学生心目中的风流人物排行榜”主题调查,……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它是“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而不是历史学科的、或者政治学科的、或者班团队活动的“学习”?千古风流人物,以其具有的历史的、政治的、社会的等等价值和意义,不是同样可以放在相关的学科中来开展活动?那么,体现“语文”属性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呢?就在“话说”上!“话说”,是一种讲述,是以“说话人”的口吻来叙述故事,比如“话说长江”。因此,它应该是具有语文味的、故事性的、人文色彩的、诗意的叙事。也就是要把“千古风流人物”放在一种故事的状态里进行演绎。这就有别于“历史”说、“政治”说、或者“班团队活动”中的说了。
  
  二、综合性学习要立足综合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真谛在于打破常规教学的单一踩点、单向运作模式,采取跨段重组、同类整合、多元互补的方式,将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以模块的形式组合起来,以创立综合实践与综合提升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语文教育的目标定在三个维度上: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具体突出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因而,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仅仅体现在知、能的技术层面上不够,还必须兼及情感、态度、价值判断方面的德育体验。当然,这种兼顾不是贴标签,油水分离,而是随风潜入,润物无声,即在提高学生认知与能力的同时,让他们感受浸润在字里行间的精神滋养与品德熏陶,促进其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
  如,在教学描写“春天”的课文时,可以沟通语文学科与美术、音乐学科的横向联系,围绕“感受春天”这个主题让学生吟诵描写春天的诗文,描绘春天的画卷,歌唱赞美春天的歌曲,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又如,可以将语文教材中的《中国石拱桥》,美术教材中的《家乡的桥》《我为祖国造大桥》,社会教材中的《桥》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确立“畅想桥”这个探究主题,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历史与结构特点,明白拱桥、斜拉桥的力学道理,运用泥塑塑造想象中的大桥。通过对“桥”的多角度畅想,让学生感受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
  
  三、综合性学习要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的主题。
  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的时候,在文本解读之前,先进行了拓展。把若干边塞诗歌(王翰《凉州词》、王维《使至塞上》、王昌龄《出塞》、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联起来进行诵读,如此拓展,让学生深切感受边塞诗歌意境开阔、风光奇丽、气势雄伟、征战悲壮等特点。接着进入《渔家傲 秋思》的学习,就更容易深切体会到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
  在教学《陋室铭》的时候,课文中有“往来无白丁”这个句子,学生借助课文注解,是能够了解“白丁”的意思的:“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但是,为什么称平民为“白丁”呢?我觉得就需要在这里进行综合性学习――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贾谊《新书?服疑》里说“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唐朝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如此拓展,不仅起到了释疑的作用,也同时帮助学生领会了“往来无白丁”的刘禹锡那高雅的情趣,更是学生有意识对古文化常识的一种有效积累途径。
  综合性学习是属于语文的,要姓“语”;
  综合性学习是“综合”的,必须体现“综”;
  综合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相融相生;
  综合性学习,既需要调动语言积累,也是为了积累语言;
  此外,综合性学习时,还要注意:
  综合性学习,既要重视内容,也要关注形式;
  综合性学习,固然要“广积粮”,更要“深挖洞”;
  综合性学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前经验”;
  综合性学习,要能“放”得出去,也要能‘收“得回来;
  综合性学习,要明确界限。

标签:界限 综合性 语文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