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对偶句 > 正文

历史文化知识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启发_中职旅游专业课程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旅游离不开历史,历史文化在当今旅游文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中职旅游专业教学存在的现状,说明旅游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历史文化知识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旅游;历史文化;中职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旺盛的持续发展势头。旅游业本身又是一种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在一定意义上,一次旅游活动就是一次广义的文化交流。如今,我国已跻身为世界旅游大国,根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同时,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在中国之旅中他们不仅是要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更希望能够品位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一切给中职旅游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适应多变的市场, 将历史文化知识与现在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相结合,是旅游专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1. 当前形势
   1.1 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原因。首先,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旅游的发展,必然不断带动与之相关的饮食、建筑、交通、邮电通讯、园林、商业、轻纺、保险等行业的发展。可谓“一业兴百业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就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其次,旅游业相对工业而言不仅能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且对环境无害,被世界各国誉为“无烟产业”。最后,旅游经济还具有扶贫功能,旅游业是见效快、永久性强的扶贫开发项目。比如,桂林阳朔就是完全依靠发展旅游进行各种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利用,成为中国旅游名县的。
   1.2 中职旅游专业现状。从外因来看,中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受到高中规模扩大和高等院校扩招的影响,生源数量减少,质量不佳;从内因来看,我们培养的毕业生还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知识体系学习与高校学生的类似,但毕业时文凭却不及高校学生,导致就业竞争失力;二是学生缺乏实践教学,高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中职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而中职学生极少能够参与相关实践技能培养,致使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不全面;三是教材与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跟不上形势,学生学习的知识陈旧,时效性不强,与社会实际活动严重脱节,运作不明显,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此外,教师没有更新观念,依然按照老套模式培养学生,以致毕业学生既不能适合本土发展需要,更不能面向全国。
   1.3 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之所以取得迅猛发展,除经济因素起到重要的外力推动作用外,丰富多彩的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也发挥了内力推动的巨大作用。在旅游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虽然涉及地理、文学、艺术、民族、宗教、心理等诸多领域,但历史无疑在其中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果说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到作为自然景观的大自然中去是“回归之旅”的话,那么现代人来到作为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中去观光游历则是寻梦之旅,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则是人类寻梦之旅的目的地。旅游离不开历史,缺少历史的旅游,不但少了几分厚重和蕴藉,也会失去不少韵味和魅力。
   2. 旅游与历史文化的联系 旅游与历史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伴生关系。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极其丰富的同历史有关的旅游资源,在中国旅游离不开历史,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两者关系主要体现在:
   (1) 作为一个旅游者,我们主要是想在异时异地寻求一种内心的愉悦与精神的满足,可是在陶醉异地的别样风光时,又会不经意追溯起那些与之相关的历史场面,这些历史的沧桑感、沉重感、自豪感常常是旅游者梦寐以求的情感体验,是其实现内心愉悦与精神升华的途径。这往往是旅游者所期待的。
   (2) 对于旅游者而言,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源所积淀的历史蕴涵――诸如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典型的历史遗存等,常常“具有永恒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是“藏着”的时间在特定空间的“再现”,有着很强的“原真性”和“可读性”,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吸引物。这些客观存在的历史性旅游资源不但是旅游文化物质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因其反映着特定历史时代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艺术风格、社会现实等,被旅游者一次又一次向往。
   (3) 旅游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历史文化不断的转化为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源虽不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或为旅游活动所创造,却可以为旅游活动所利用,经旅游开发转化为旅游文化。比如名胜古迹、历代建筑、古典园林、历史纪念地、近代革命遗址和名人故居等方面的特色旅游都是典型的案例。
   3. 历史文化知识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作用
   3.1 运用历史文化知识,丰富旅游专业理论教学。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与血脉,又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特别是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作为旅游专业的教育者,端正以构筑旅游文化为目的,合力吸收历史文化资源的态度,在平时旅游职业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尤其与旅游景点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从事旅游行业。
   我们广西柳州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浓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柳宗元文化、白莲洞柳江人文明、中国奇石文化、文庙和东门城楼等都是已经或正在被开发与运用中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的典型,但是我们现行的中职旅游教学中却没有丝毫的提及,假设我们能够在专业教学中加入这些本地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再旅游技能训练中积极去发掘、开发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那么我们的毕业生将直接可以为本土旅游服务,解决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与本土紧缺旅游专业基层从业人员的问题,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
   3.2 以历史文化为渠道,实现学生专业实践教学。中职学校必须改变过去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比如,针对导游业务课程,需要学生实际操作导游讲解过程,长期到校外实习又不切实际的情况,我们可以以本学校作为实景,用学校的悠久历史作为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导游,使学生拥有固定学习实践场所,增强其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而且学生深知学校历史,易增强他们的爱校心与荣誉感。
   此外,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在于它的社会性,职业学校能否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人才,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学校积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涵盖旅行社业、饭店业、旅游景点业和旅游运输业等旅游产业的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可以与柳州大龙潭、柳州博物馆、白莲洞旅游区和柳宗元景区等企业实现联合办学,这样不仅将学生在校学习的旅游与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灵活运用,而且让我们的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以及专业的社会需求,从而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同时学校可以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有效解决供需脱节问题,实现订单式培养模式。
   3.3 知晓历史文化知识,自觉参与旅游资源保护。通过在旅游专业学习中,渗透历史文化知识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深知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的积累、沉淀的过程,经受了多少风吹雨打的岁月,牺牲了多少仁人志士,才不至于像古巴比伦、古印度等文明那样出现中断,而能够如此厚重,连贯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样,学生在从事旅游职业时,心中就会有尺度。知道保护是种责任,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谁都没有破坏、损毁历史文化的权利。谁一旦丢弃了历史文化也就丢失了文明。
   现代旅游最缺失的是对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是构建先进、健康的旅游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又必须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保护历史文化绝不是简单的“历史还原”,而是一次“文化深造”,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为依托,构建我们的城市文化旅游圈。使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公共资源,成为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文化内涵,历史文化遗产也只有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认同才可能有文化的传承,文化才能有生命。我们的学生在宣传旅游的同时,就自然传播了文化,保护了资源。
   3.4 知晓历史文化,提升旅游内含与品位。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杰作,毁之不再生,催之不可成。历史文化遗产,让它在今天现代化中继续发光,正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历史文化的传承不仅影响旅游文化的确立,还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市场作大、作强和健康发展。没有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就很难建立起有自己特色和定位准确的旅游文化,没有历史文化的旅游从业者,就很难改变自己就业工作的消极态度,致使出现频繁跳槽,不能安心工作和不能正确理解旅游服务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等现象。
   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加入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增强他们所学旅游知识的内含,提升自我文化品位。如果一个地区的旅游业或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发挥当地历史文化的推动力和渗透力里,把其力量熔铸在地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就有利于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过程中深刻挖掘其深厚底蕴和“文脉”特征,打造旅游精品,提高旅游竞争力。
   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业、繁荣经济,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也是商业与经济发展的趋势。综合我国的国情,将历史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也必然会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旅游专业的中职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专业教师具备创新精神,传授旅游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历史文化知识的熏陶,重视理论同时也要倡导动手实践。让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努力达到现代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即需要“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操作技能,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品位素养气质”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文健,《让历史教育走向广阔天地――兼论旅游的历史教育功能》,《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4期
  [2] 张培茵,赵 阳,石长波,《关于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思考与实践》,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4,第7期
  [3] 陈安泽.旅游地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朱珠,《职业教育要为促进地方旅游人才培养服务――以镇江市为例》,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第2期

标签:历史文化 启发 中职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