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对偶句 > 正文

浅析教育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赞赏|浅析酒店员工激励机制提升策略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激励是指根据人的需要,科学地运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手来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之朝向一定目标进行心理过程。激励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激励手段必须符合人的要求;二是激励手段是一定的外部刺激;三是激励过程是从动到目标实现的过程。
  激励机制:机制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或工作原理,更为具体地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驾驭事物进程的方式方法(或手段)。激励机制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运用激励方去启迪人的心智潜能。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激励机制就是要研究和了解学生的需要,运用特定的刺激手段去激发其动机,设置明确而有意义的目标去引导他们的行动。把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各种激励理论的建立,其基本依据皆沿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潜能,每个人都有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说是心灵的敏感区。
  教育管理学认为,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影响的行为。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教师其实也是一种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管理者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品德修养等能对被管理者产生深远的影响,被管理者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用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标准来分析和评价,是相互的行动。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管理的中心任务,而教育教学的对象学生是关键。所以,能否管理好学生是能否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体现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的一个层面。在管理中正确的使用激励机制,则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得到健康发展。人的需求是有层次之分的,需求层次越高,由此而引发的行为动机就越强烈。需求按其来源有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主观需要是形成动机的决定性因素。客观需要是形成动机的外部条件。主观需要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学生,其学习目标往往定位在“拿文凭”,学习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对具体的学习内容不重视,不感兴趣,而且组织律松散。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地位,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生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
  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同样,每一个人也都应该学会欣赏、赞赏别人,做教师的更应该如此。与欣赏对立的是漠视与诋毁。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赞赏不仅仅是语言上,行动上的一个眼神和一个表示肯定的微笑,而是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这看似细小的教师的行为将会对学生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
  国外的教育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对成绩好的那组灌输的是:再努力你们也就这个样了,不会再有更大的进步;而对于成绩差的那组学生则是以赞赏的态度肯定他们能够取得更大成功。经过若干年,其结果是这样的:成绩差的那组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成绩好的那组却是表现平平。由此教育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赞扬和信任的作用是巨大的,她能决定一个人的努力程度,从而影响一个人的成败。
  有这样一则故事: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中捡到一本书,被其中的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经过打听才得知作者是一名刚跨出校门在高加索当兵的孤儿,几经周折,找到了抚养此孤儿的姑母,表达了对这个青年人的欣赏和肯定,姑母很快写信告诉侄儿:“连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列夫逢人就夸你。他说 ‘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作,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惊喜若狂,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焰火,找到了自信和人身的价值,于是一发不可收的协作,最终成为文坛巨匠,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想做好人的愿望。”笔者亲眼看到过这样的事例:在一所中学的初一年级,一个叫尼玛的学生,是从上一个年级降下来的,据说此前已经降过一次了。先是降到二班的,但是那个班主任死活不肯收,说是管不了这个全校出了名的“捣蛋王”,于是校长把他带到新班主任李老师宿舍门口,几句话之后新班主任知道了校长的来意,李老师在向全班同学介绍的时候,特别说明他的家庭情况――家境贫寒,地处学校对面的半山腰,每一天早晨下山到河谷过桥再爬上同样高的学校,对已熟悉每条捷径的他仍需走上足足近三个小时!下午放学游走三个小时……当大多数同学已经吃过晚饭,开始温习功课时,尼玛还在路上行走……这一番满怀深情的话语,不仅让同学们重新认识了尼玛,更重要的是使尼玛从内心深处明白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期望,从此以后,只要尼玛有一点点进步,李老师都会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学习上、生活上真正的关心他。
  正如许多人所期待的那样,后来的“捣蛋王”成为了 “学习王”,好学爱动脑筋,不仅成绩是名列前茅,也是公认的“活雷锋”。
  让我们对学生多一些赞赏,赞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强调共性的整齐化,以牺牲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代价来要求和培养“听话”的学生。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在《领袖们》中谈到: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教育,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冰心老人曾说过:“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要知道那些在某一些方面有创造力的学生往往精力过剩,高度独立、倔强,不墨守成规。所以,教育者和管理者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人才观,正确评价学生,,提高管理的素质。
  所以,从激励理论出发,学生管理工作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核心,从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因事因时因人而异,选择恰当的激励方式,适时适度的使用激励机制,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教育管理中的激励问题,对它的深入研究和恰当运用无疑会使教育管理工作更富理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巴登尼玛.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
  [5]汪波.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激励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标签:激励机制 浅析 赞赏 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