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近年来,我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改革课堂教学,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索为特征,把养成学生自主探索行为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手段和途径。课堂活起来,学生动出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是这种模式的基本要求和外显表现。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我们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才能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只有留足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只有主动地学,才可能激发创新的潜能,“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只有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才可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创造的灵感。
  一、 转变观念,牢固确立主体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意识是自觉行为的主宰,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者(包括家长)的观念问题:学生是独立的“人”,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而非“知识”的容器;课堂是“学堂”而非“教堂”,“教”是为“学”服务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单纯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对于学生成长来说,学会学习,善于思考,比学会了知识更有意义,更为紧迫。
  构建主体性模式的最大障碍是教师、家长的陈旧观念。传统的单向传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特征,因而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也就失去了保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的因素,也有家长的影响。教师在传统教育理论、教学观念影响下,把自己视作课堂中心,把教学片面理解为教师讲、学生听,把“满堂灌”作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追求学生对知识的吃饱和吃好,重知识的传授,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的成绩,轻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此教学模式下形成了依赖型学习方式,为考而学,为分而学。他们重知识记忆,轻知识获得的过程;重知识的存量,轻学习策略的分析;重听讲和笔记,轻学习过程的探索。学生也甘愿作课堂的配角,把“记住老师讲的和书本上写的”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习惯了教师的满堂灌,一旦离开了对教师的依赖,就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去学。
  二、 渗透情意教育,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
  师生间以诚相待,彼此不断地进行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教学生机勃勃地开展的前提,为此我们必须营造课堂教学良好的情感氛围。
  良好的情感氛围是指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的和谐、自然、真切的气氛。这种气氛主要靠教师有意识地利用教学艺术与技巧来营造,关键是教师的平等、民主作风。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真诚对待并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努力改变课堂教学中的“家长制”作风,保护并发展学生的自尊自重人格,独立自主意识,学习欲、创造欲。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听取不同的见解并学会赏识学生,学生提倡对教材、教师的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充满激情地组织教学并以自身的丰富感情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情换情,借助于商讨的语气,信任鼓励的眼神,认真倾听的表情,真诚合作的动作,渴望沟通的体态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从而使教与学在一种相互融洽、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的氛围中得以宽松进行,这是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和保证。
  三、 优化设计,转变教法,指导学法
  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心在于课堂教学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学生的主体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而不是具体的操作方法。思想观念的变化,不一定伴随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观念转化为质量必须依托于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操作上。我们认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操作应简化程序,讲究效率,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对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进行精简优化。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理解掌握的知识,决不通过讲解的方法来处理,对理解掌握难度较大的知识也要通过一定策略,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生过程,而非知识的单纯记忆。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定必须从学情出发,服务和服从于学生这个教学中心,为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提供途径和策略。教学的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满足他们的好奇、好动、好问、好胜的欲望,要在关键处予以点拨。不给学生思维设置框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可能的条件下,亲自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法,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方法是千变万化,因人而异的,只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生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保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管是什么教学方法都是积极可行的。
  教师的教法必须通过学法才能转变为现实的教学质量。学法指导的根本目标是变“学会”为“会学”,即我们所讲的学会学习。这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的需要。我们认为:学法指导,一是要充分利用蕴藏丰富资源的教材和相关的信息资源,二是要帮助学生严格执行学习规程,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三是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从盲目的探索学习转变为高效的策略性学习。四是要自我反省,在反省中学习,在学习中反省,把学习的内容作为认知的客体的同时把自己和学习环境作为认知的主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学习客观条件进行反审认知,不断矫正认知方式,调控认知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学习方式、内容的难易及相关的外在条件修订学习计划,以期达到学习目标。
  四、 倡导合作,重视互评
  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团队协作精神和群体意识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这里的合作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共同研究和讨论,解决某个问题,或一起进行某实验操作的组织关系及活动形式。这种协作中的互相讨论、互相学习、相互补充、相互启发,能够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获得整体学习的效应,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优良品质,帮助学生确立团队精神,群体意识,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形成活泼的课堂气氛。
  评价是一种参与,一种感悟,一种交流,再是一种激励。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在对学生的评价的同时,更要诱导学生间的互评。用学生的互评代替教师的评价,能促进其他同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互评,能促进信息的多面交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能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尤其是在相互评价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得到加强,思维的主动性得到发展,思维的发散性得到训练,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刘俊成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213000)

标签: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