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反问句 > 正文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有哪些_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策略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成为近年的课改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民主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行为,并具备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199-01
  
  新课程改革着眼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和能力,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民主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这对传统的以讲授-接受式教学模式主导下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下构建的教师能力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行为,并具备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能力。同时,教师教学的场地从教室、学校向广阔的社会延伸,形成大教育的格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活动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
  1.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学生的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超越了学科本位的理念而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对常见现象及熟知事物提出相反意见,培养学生科学的批判精神。
  2.营造物理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探究情境
  2.1 主体性参与策略。教学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和兴趣,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这是探究探究??发展模式教学中,启动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动力。例如初中物理“浮沉条件”一课的导入,用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在盛有一定密度的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浮于液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沉入杯底;放进一个鸡蛋,鸡蛋悬浮于盐水中,再将此鸡蛋放进清水中,则见鸡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中,则见鸡蛋浮于液面。以上情境使我们看到,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浮沉情况不一样,而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中,浮沉情况又不相同。物体的浮沉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从情境中引出问题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信号性的增强;能更有效地调节、帮助学生认知;还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促进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 学习方法的引导策略。目前的物理教材,科学方法教育因素等以分散的形式隐蔽在知识的表述中,学生往往因为未能注意方法的学习而影响了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倘若教师未注意到方法的指导,就会使教师只重视知识的内容的教学,忽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再加上科学思想、方法的抽象性、概括性,课本中零星运用不连贯,就使学生难于掌握,收效甚微,物理教学中教育功能未能充分体现。针对如此现状,借助于培养学生独特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如探究――展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出假设――学探究――纳推理,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寓于知识获得过程中,并视为比知识更重要的内容――核与脉络,以知识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科学方法去组织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旨在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物化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过程。
  2.3 推理判断的能力。推理判断的能力,主要是指: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出的物理事实与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或根据已知的规律或理论经过推导论证,得出新形式的定理或推论;或应用必要的数学对问题进行推导,得到新的结论或公式,作出判断。推理和判断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应该努力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物理学中的推理要以物理理论和事实为依据,思维过程一定要合乎逻辑,绝不能凭空臆造或不合逻辑地推理。因此,透彻了解和熟悉物理学的各个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认真分析具体问题所给出的事实,想清楚其中的道理,这是进行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还要训练自己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只有周密地思考,才能进行正确的推理。
  3.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教学要充分利用物理实验这一特点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比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相关结论。物理课本中有很多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或侧重于操作或侧重于设计,既富有趣味性又易于操作,同时,又紧密配合教材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要适时引导做实验,引导学生捕捉实验现象、寻找问题原因、揭示现象后面的本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角色应该从“授业者”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务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问题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和乐趣。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透过物理现象去发现背后所蕴藏的规律。
   以往的学生在解答“检查电路故障”这类习题时,往往感到比较困难。于是,在课堂上,曲忠利老师设计了“小电工考试”这样一种探索的环境:发给每组学生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好坏电泡各一只、导线若干,要求他们组成电路并利用电流表或电压表或导线找出坏灯泡,并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结果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兴趣盎然。

标签:新课程 物理 教学策略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