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分手信 > 正文

建筑节能现状分析与思考:建筑节能一体化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建筑节能,就是在满足人类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中使用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和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达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本文主要对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节能现状分析思考
  Abstract: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which is satisfy human living in comfort requirements, under the premise of used in construction of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high effect and heat insulation of the new wall material, and to save energy,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purpose. This paper mainly to our country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re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 building economy energy present condition analysis of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 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建筑能耗严重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得到了全世界广泛关注。所以,建筑节能对国家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意义十分重大。其技术的研发也很有意义。
  一、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目前,全球煤炭、白油、天然气能源日趋枯竭,人类将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的水利、风力、太阳能、生物能、地热、核能等。我国能源发展主要存在四大问题: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能源资源分布不均,造成西气东送、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t;人均能源拥有量低、储备昔低。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量也大幅度增加,在我国已超过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建筑总能耗已接近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一半。我国现有建筑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少配套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但未制定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所以建筑节能工作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发行的标准来设计,可以做到节能50%左右的目标,但此标准公布十余年来,真正能够实施的,在新建的建筑里还不到20‰大多数地方政府对此未予以高度重视,中央政府也未将建筑节能放在关系全局的高度来进行指导。
  2、建筑节能意识淡薄
   建筑节能是一个融技术、意识、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要通过教育和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节能大环境,推进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广泛使用,形成全民节能的社会氛围。有的建设单位和房产开发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所谓新“时尚”,开发大落地窗,大开问、小进深住宅,户型面积越造越大,使用假冒伪劣建材,无视节能环保标准。设计和施工单位对已有建筑节能法规政策和强制性标准执行不坚决。节能不节钱的现状:一方面节能建筑增加了造价,造价的增加部分转嫁给了用户和建设单位;另一方面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冬季采暖费用的收取却大多不按节能和非节能建筑分类收取,造成了诸多不合理的情况。各级监管部门放松或放弃了监督管理职能,住户对建筑节能关心度低,不了解围护结构和门窗等保温隔热性能,不大关心建筑寿命周期,习惯于冬天有暖气、夏天开空调,缺乏民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3、建筑节能技术人才缺乏
   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增强他们的节能意识。建筑节能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而目前主要是以建筑师为主进行节能的设计,这样做显然是不全面的。因为建筑节能涉及的专业和学课很多,它涉及到规划、建筑、结构、材料、给排水、暖通等相关专业。对大多数设计师来说,建筑节能还是一个比较生疏的领域,诸多新的东西是以往教材中都没有的内容,以往的建筑师只注重建筑的美观,而忽视了建筑的内在使用功能;只注重外形的标新立异,而忽视了材料的节约。因而,推行建筑节能就有可能与建筑师的理念相碰撞。从另一个层面上讲,大多数建筑师和暖通工程师所学的知识都非常单一,缺乏综合性,无法从系统上、功能上统一设计出最佳的建筑节能方案,从而直接影响了建筑节能的效果。
  4、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进度缓慢
   据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但80%的产品都进行出口,在国内建筑应用的比率依然很低。原因在于,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至今尚未出台。虽然建设部于1995年就已经发文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但由于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至今仍处于试点阶段。
  二、提高我国建筑节能的措施
  1、墙体的设计
   外墙传热在建筑物总体传热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当前我国大多采用保温节能墙体,分为三类: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中空加芯复合墙体。其中外保温具有适用范围广、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寿命、减少热轿、扩大使用面积等特点,外保温技术的运用推广得到了很大发展,较为成熟的外保温技术有: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2、门窗的节能技术措施
   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面积约占建筑外围护结构面积的30%,其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 / 3 , 其中传热损失为1 / 3 , 所以门窗是外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因此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外门窗洞口的面积。
   设置遮阳设施 考虑空调设备的位置。减少阳光直接照射屋顶、墙、 窗及透过窗户进人室内,可采用外廊、 阳台、 挑檐、 遮阳板、热反射窗帘等遮阳措施。门窗的遮阳设施可选用特种玻璃、 双层玻璃、 窗帘或遮阳板等。
   有资料表明, 房间换气次数由0. 8h―1降到0.5 h - 1 。建筑物的能耗可降低8%左右,因此设计中应采用密闭性良好的门窗。通过改进门窗产品结构( 如加装密封条) ,提高门窗气密性, 防止空气对流传热。加设密闭条是提高门窗气密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采用热阻大、 能耗低的节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塑钢门窗)可大大提高热工性能。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玻璃的选材。 玻璃窗的主要用途是采光, 但由于玻璃窗的耗冷量占制冷机最大负荷的20%-30%,冬季单层玻璃窗的耗热量占锅炉负荷的10%-20%,因而控制窗墙比在30 %-50%范围内时,窗玻璃尽量选特性玻璃,如双层玻璃、吸热玻璃、反射玻璃、隔热遮光薄膜等。
  3、屋面节能
   屋面可采用挤塑聚苯板等多种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低,不吸水,强度高,施工方便,成本低,工艺简单,经济效益明显,是建筑屋面中一种理想的节能材料。另外,还可以设置架空通风屋面、坡屋面、绿化屋面等, 绿化屋面不仅有利于屋顶的保温与隔热,而且赏心悦目,美化环境。
   现代建筑应用屋面绿化节能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同时可以绿化环境,改善城市空气等.所谓屋面绿化就是在各类建筑物的屋顶、露台、天台等进行造园,种植各类花卉树木.应用屋面绿化技术,可以有助于吸收热能和散热,降低顶层的温度,减少用电量,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绿化的过滤层可以使用泥土、建筑废料等.但是屋顶绿化技术要做好防水工作,目前还没有非常完善的措施做好屋顶的防水工作,这样绿化屋面技术难以大面积实施的原因。蓄水屋面即在防水屋面上蓄水,利用水蒸发散热的原理,可以消耗太阳的辐射热量,经实测,在夏季,深蓄水屋面顶层住户的温度能够比普通屋顶降低2℃一5℃.蓄水屋面目前已有应用。但是蓄水量的保证和屋顶防水性能的控制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利用包括光热利用、光电利用和光化学利用等,其中前两者的应用更为普遍,尤其以光、热所利用最为普遍。太阳能的热利用是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我们熟悉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温室都已应用得相当广泛。建筑而言,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是太阳能温室、太阳能热水器和今后的太阳能光电技术。
   ①太阳温室技术
   它既可直接获取阳光和热,又可改善建筑内的空气质量,可分为3种类型。
   a接热交换方式,是将太阳能直接导入温室,加热温室
   b间接交换方式,则利用蓄热置接收太阳能,并按不同时间与温室进行热交换,室内温度得到控制。
   c隔离热交换式是在其他地方获取太阳能,并根据不同需要通过控制与温室进行热交换。对而言,技术最为复杂,也最能自由地调控阳光温室的温度。
   ②太阳能热水技术
   在生态建筑中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来加热冷水,是一种无废无污、可持续利用的生态方法。太阳能热水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水箱、循环管道组成。
  结语
   总之,建筑节能是一项综合型性的工作,建筑企业应坚持不懈,抓住时机地推进建筑节能,并根据情况推进建筑节能,用不同的方式来加快建筑节能的脚步,创新实用型节能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l】李汉章.建筑节能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2.
  【2】王宗昌.建筑施工细部操作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3】顾湘.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13:37.
  【4】朱丹.建筑节能在房地产业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7:31

标签:建筑节能 现状分析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