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感恩作文 > 正文

传统技艺传承的意义 [论民间传统锔瓷艺术]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瓷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发挥着它的作用,有时它是一种视觉的饕餮。要完成这一切,必然离不开瓷器的包装和搬运。锔瓷工艺不仅能使破碎的瓷器重新复原,而且美观又牢固,如果把锔钉打造成不同形状,使之融入艺术还能成为一种具有观赏和艺术价值的工艺品。民间手工艺锯瓷技艺是地道的瓷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在技艺与艺术的结合中也有其独到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了解民间艺术与锔瓷的联系,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永恒生命力。
  关键词:民艺锔瓷锻铜工艺锔子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民间锯瓷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上有过辉煌的贡献,随着工业社会的现代化而逐渐被冷落。传统民间手工业因受工业化的冲击正在逐渐消退,各种手工艺人也都相继离世,其技艺也随之消亡。随着文化、自然生态的破坏,留住民间工艺、科学合理的保护传统中国文化势在必行。
  一民间艺术与锔瓷
  1民间艺术
  近几年来,随着“旅游热”“收藏热”人们对“民间艺术”也越来越关注。民间艺术就是指人类在创造劳动和生活的同时所产生的艺术。人类艺术有两大类:一类是劳动群众本身所创造的;另一类则是由职业画家和艺术家所产生的。前者是又被称为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通常又被解释成“民间技艺”或“民间工艺”,民间工艺的特点为一般劳动群众为生活而制作的器物,以实用功能为主要目的而制作的器物和满足众多需要大量准备的器物。人类最初创造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是从实用开始的,并在实用中逐渐走向艺术审美。民间艺术内容十分广泛,作为广大人民的艺术,民间艺术通过当面传授,代代传承下来。由于生产方式和民俗民风相对稳定,民间艺术历千年而原貌不减,渗透着深厚的民俗积淀和传统色彩。民间艺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艺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源泉。民间艺术的作者多是民间艺人,作品绝大多数是在劳动中创作的,或作为副业,主要供自己使用、欣赏,因此表达着他们的情感、愿望、信仰和思想道德观念。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也伴随民俗活动而发展。在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民间艺术创作无处不在。民间美术是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的,有一定的实用性,如:刺绣、蜡染、彩印花布、陶瓷以及编织等,所以鲁迅先生称民间美术为“生产者的艺术”。同时,它也是劳动者表达理性和满足审美、抒情达意等精神的需要,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潍坊杨家阜的年画、江苏无锡惠山的泥人等。无不展现着劳动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着百姓的真、善、美和民俗文化观念。
  2锔瓷
  提到锔瓷,人们就想到了瓷器,瓷器是中国古代重要发明之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瓷器不仅有观赏价值也有实用价值,而且在近现代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瓷器以高岭土瓷土或瓷石为原料,经过1200-1300℃左右的高温烧制而成。所以瓷器有叩之有金石之声,质地坚硬耐磨,可长久使用,但瓷器的缺点是易碎。瓷器一旦破损便不能重圆,扔了觉得可惜,留着又无用途,于是就产生了修补瓷器的方法,由于瓷器硬度大,要钻孔必须用更坚硬的东西,因而也就有了“金刚钻”。锔瓷技术有时也用于铸铁器物的修补,所以,锔瓷艺人还有“箍固匠”的称谓,说明其从事行当涉及领域宽泛。
  锔钉是指由铜、铁、金或银打造而成的一种弯曲扁平的两脚钉,形状类似订书钉一样,用其将破碎或有裂纹的器物接起来。锔匠先把瓷器的碎片拼接好用细绳捆牢固定或是用蛋清粘贴住,再在需要订钉的位置做好记号然后先凿出两排小坑,这是因为瓷器非常光滑,为了防止金刚钻跑偏。钻的时候只钻瓷器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是瓷器的内壁,不能钻透只有这样锔好的瓷器才不会漏水,再将锔钉轻轻的骑缝在裂缝上,瓷器便会被抓牢。最后在用瓷粉填入锔钉的缝隙中就算完成了。
  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瓷器注重实用,所以锔钉造型比较单一,只是一种扁平的两脚钉,锔钉横跨裂缝,被修补好的瓷器裂缝像一条拉链似的,美观程度较差。现在的锔瓷已经成为一种艺术了,锔补时锔匠师傅巧妙的利用了瓷器破碎裂纹的走向,运用了“锻铜工艺”“镶嵌工艺”把金、银、铜、铁制的锔钉稍加打磨,塑造出造型沿着裂纹形成了独特的构成美外观。
  锔瓷分为粗活和细活,但是不论粗活还是细活,都能保证锔过后永不脱开,其牢固度和持久性都非同一般。锔瓷粗活一般所用的工具也较简陋,主要是补民间生活用品,而锔钉也比较单一。锔瓷细活多数是为达官贵族服务的,而所用的工具均小巧精致,而且还采用十几种修复瓷器的绝活,使破损的瓷器修饰后变成另外一种感觉的艺术品。锔瓷只是其中的一种,为达官贵族修补瓷器的锔钉更是多种多样的,因为贵族的瓷器属于纯粹的艺术赏玩,没有实用价值,在赏玩时免不了破损,便找精细锔匠锔补,锔补时所需的技艺更加繁琐,锔钉不仅要与瓷器花纹图案式样相匹配,还得按客主的要求来修补,将金、银、铜等锔钉运用锻铜工艺精确制造,锔钉有金钉、银钉、铜钉、豆钉、花钉、树钉等。然后锔匠根据器皿破裂位置琢磨锔钉图案的合理位置,要使锔好的瓷器更精美、有趣,这就是被誉为的“锔活秀”,“锔活秀”就属于纯粹的艺术品,而每件锔活的瓷器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随着历史变迁,化工业发展,锔瓷行业萧条了,锔匠们只是锔补一些简单而粗糙的生活用品,锔瓷的工匠因生意不能维持其生活而放弃技艺,渐渐的锔瓷这一行业被其它工艺所替代,如酒厂的大酒缸,醋厂的打醋缸等特殊行当还在沿用。
  在我们享用先民们留传下来的技艺的时候,不能不提及抚顺锔瓷技艺的代表人物王振海,他是当地有名的锔匠,人称“王老邪”国家一级雕刻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东北刻瓷第一人,自幼学习锔瓷掌握“锔活秀”的全部技艺。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修补瓷器的传统技艺“锔瓷”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社会飞速发展,几乎已经没有人会去想修补破裂的瓷器,这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传统技艺“锔瓷”已经面临失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使锔瓷手艺得到了保留,现在锔瓷技艺还有多少现实的传承意义和学习必要。
  3锔瓷与民间艺术
  锔瓷的产生是同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锔瓷是中国民间的一项传统技艺,在物质匮乏的历史年代里其主要作用是用来修补破碎的瓷器,在过去,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瓷器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种奢侈品,所以一件瓷器坏了是不舍得扔掉的,于是便选择修补这件瓷器。但是现在正好反过来了,打破的普通器物一般是没有人想修补继续使用的了。由此可见民间艺术“锔瓷”来源于旧的社会阶层。从社会发展过程看,手工艺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也是自觉的过程,民间艺术是生活自身或构成生活环境的自然即社会生活实践自身的产物。民间艺术有着极为丰富的创造经验,并有其自己的审美形式、文化特征,内容和艺术风格,也有偏重感情的方式来表现,又有偏重于实用功能为主的表现形式。
  二锔瓷在瓷器中的表现
  这项濒临绝迹的民间传统绝活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了。想让其“起死回生”就不能只注重其实用性,还要重视其观赏性和价值意义。因此,锔瓷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艺术的形象对于欣赏的人们来说不仅直接让人们感受和认识对象,艺术形象也是反映生活实际的一种诱导。同样艺术的作品也是需要个性的,因为每个人所欣赏事物的角度不同,因而产生的反应也不完全相同,若要让艺术形象不经过欣赏的层面就让大家接受,是很难被人理解的。
  艺术形象的本身应完整不能仅从客观对象的本身来看,这样不能说明具体对象为什么会引起美与不美的不同感受,要把审美的主体条件,统一起来来看,这样才好判断这个事物引起的是否是美感,这种探索和奉献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瓷器是岩石泥土的再烧结晶,但其易碎,最原始、简单的修补方法是用一种扁平的两脚钉,将裂缝连接起来。这个锔活是随着裂缝的走向补锔钉,并无其它装饰,只是锔钉运用了与碗底和碗口相呼应的颜色。
  瓷器破缺了较大的碎片,选用的是金属片镶接起来,镶接的金属片因破缺的纹路形成了独特的图案和纹案,以金属片包镶的若较名贵的瓷器多用铜、银、金为主来锔补,而且上面还可以刻上字、画等内容。
  虽然也是最基础的锔瓷艺术,但其根据瓷器的颜色改变了锔钉的颜色使之搭配在一起,颜色能够融合在一起,这样锔钉在此瓷器中才不会有跳跃感,锔钉在瓷器中显得谐调稳重。
  锔活里的锔钉运用了“锔活秀”里的“锻铜工艺”把锔钉塑造成了梅花型,将几个梅花形锔钉镶嵌进瓷器的破碎处,修补处竟成为妙笔生花的亮点随着破裂瓷器的裂纹走向打造出一枝枝梅花,栩栩如生。用“锻铜工艺”把这银制的锔钉打造得精致、精确位置合理,使锔钉不仅不会多余,反倒增添了瓷器的金属韵味。这种装饰纹样,不仅美化了瓷器本身,而且还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可以说每件瓷器的锔活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锔瓷手艺运用与艺术完美融合,破损的瓷器不但不贬值反而会升值。这种装饰是来自艺人和器物的美感,是人类以自然艺术和审美表现方式的一种手段。装饰随着不同器型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是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材料来体现的视觉艺术形式。
  三锔瓷的意义
  锔瓷艺术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当这个民间传统技艺接近消失时,人们才意识到其存在的可贵性。“锔瓷”行业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手艺。锔瓷的技艺能使破损的瓷器复原,成为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意识形态。锔瓷技艺是民间静态传统文化的代表,所蕴含的艺术特质,经历了六个朝代,一千多年的历程任然有其光彩,是研究见证中国古老瓷文化发展历史的活化石。
  在个性化消费的今天,许多人开始从物质享受转向精神享受。消费习惯明显变化:崇尚独一无二的个性消费。无论怎样,瓷器始终是生活特需的用品,而不是展览品。瓷器艺术性不同于其艺术,就是生活的艺术。现在的人们很懂得享受生活,开始广泛使用瓷器餐具而不是让其成为一种摆设。青花瓷也好,其它瓷也罢,抛开文化与历史,瓷器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传承,记载的是人间烟火。惟一特别的是,瓷器不只是简单的记载,更重要的是将这种平常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包装。人们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不妨把锔瓷艺术融入其中,不一定只有破损的瓷器才能使用锔瓷艺术,只要设计合理美观,这与追求独一无二不相违离。
  锔瓷技艺不仅仅是一种民间绝活,还是民族精神的寄托,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破碎的瓷器在锔匠手里,有着让瓷器起死回生的神奇作用。将锻铜工艺运用其中,并能在复原设计中表现出更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对未来的瓷器设计、破损复原、瓷与金属结合提供了诸多新的启示。
  四结语
  锔瓷艺术是鲜活的,仍有自己的生存土壤和旺盛生命力。中国民间传统锔瓷工艺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传承下来,探究传统锔瓷工艺是为了让民间艺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锔瓷工艺在瓷器物品中的功能作用,从中汲取营养找出其生存之路。相信有一天锔瓷艺术不仅可以在瓷器中继续闪烁其光芒,也可以体现在其它更多的器物中,只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大胆借鉴,就能在生活中发现、利用这一民间艺术的更好途径。
  
   参考文献:
   [1] 曹振峰:《中国民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2] 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 杭间:《手艺的艺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
   [4] 张波:《民间传统绝活――锔瓷》,《抚顺晚报》,2008年11月28日。
   [5] 李荣启:《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6] 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7] 王琥:《装饰与民间艺术》,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王文权,男,1968―,陕西志丹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艺术、艺术教育,工作单位: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标签:民间 传统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