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感言感想 > 正文

晒晒太阳心灵就不会缺钙【晒晒太阳心灵】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艰苦而复杂的精神劳动。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新课程的改革又赋予班主任工作新的内涵。因此,作为班主任就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时代的脉搏,感悟教育发展的气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如果说学生是一棵小草、一棵小树,那么班主任就是一轮太阳,要经常给他们温暖、普照,使他们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一、 尊重学生也是教师的一种能力
  我在《德育报》上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关于尊重的问题:一位外籍英语教师,面对一位身材矮小的初一学生,竟一下子跪倒在地,调皮地和学生比身高。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折射的是什么呢?是平等意识、尊重意识。而这种观念是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啊!
  而我正因为被震撼,故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有意识的渗透这种意识:交谈心中,让学生坐着说话;学生交上试卷时,会心的点头致意;学生端来热气腾腾的茶水时,温和的道声“谢谢”;学生病愈返校时,关切地问候一声“你好了吗”;学生放假回家时,深情的说一声:“上小心”。如此种种,像涓涓细流深深地感动着学生,学生也在这种“细无声”的点滴教育中,净化着心灵,享受着人性的美好。由此可见,教育的焦点不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距,更不在于言行的孰轻孰重,关键在于思想意识。只要我们将尊重落到实处,强化平等、尊重意识,那么,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加油的手势,一次兴奋地掌击,一场神秘的约定……都能使学生感受到尊重,这样才会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逐渐提醒自己,约束自己,提高自己。宽送、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才会营造。
  二、 让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得到强化
  教育专家说的好:良好的行为可以养成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形成一种性格;良好的性格可以决定一种命运。可见,人的行为习惯对于人生是多么重要。但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如何落实呢?我是采用“三步走”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
  第一步,根据《学校管理手册》和《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制定《班级德育教育管理办法》。从一日常规,日常言行、思想意识的诸多方面量化考核,按章办事,对事不对人。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班级德育教育管理办法》中规定了家长汇报制和德育心理矫正制度。即将学生行为量化考核成绩,分层次按阶段向家长汇报,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以求达到学校、家长共同管理的目的。并且,将连续两次向家长汇报的同学,分批分层进行专项心理矫正辅导。为期一周。指出其行为存在的心理因素和行为不当造成的后果。学习优秀的德育文章,比照范文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写出2500字的学习心得。这样,不仅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有了方向,而且,也使学生日常行为日趋规范。
  第二步,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和具体要求。
  补习班可以说是“鱼目混珠”的班级。生源很差:一部分来源于一中的差生,大部分来自于去年我校的普通班,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理转文。其中二补生点78.3%,一补仅为21.7%。针对这样一个班级,我制订了班级奋斗目标和具体要求:即“学会求和,学会做人”和“怕苦莫入,入门即静。”从长远和短期两个方面为学生设置了一条道德底线。并且利用德育课,早晚自习的检查,反复讲,经常讲,试图将这条道德底线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之中。
  第三步,在行为习惯中强化德育教育。
  “纸上谈兵的道德不是真正的道德。”的确对于学生来说,认识是从实践中得到的,最终也要付诸于实践,而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要在实践中培养。因此,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很有必要。
  在这方面,我注重“反复抓,抓反复”,直至习惯成自然。并且突击检查和长期检查相结合,面上检查和点上检查相结合。当然,在“严”的管理中,注重分寸、尺度,防止过“严”,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同时要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把学生看成和老师一样具备思想、人格的人。只有用“人性化”的管理去管理学生,学生才会理解班级管理中的“严”的措施。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行为在实践中得到强化。比如,在本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与高三、1班联合举办了“与心灵对话”主题班会,请来了天津林业大学的王乃斌同学,直接与学生对话。王乃斌同学家境贫寒,却不思进取。第一年参加高考惨败,第二年不惜勉强上了大专线。上大学期间又因为打架斗殴被学校开除,尔后又上高中补习,至此才知道世间的酸甜苦辣,人间冷暖苦咸。开始发奋读书,最终考上天津林业大学。当王乃斌同学讲述他艰苦的求学之路和自己虚度青春、荒废年华的懊悔之情,同学们唏嘘长叹。也许正是这唏嘘长叹之中包含着学生绵绵不尽的深思,包括对人生的深切感悟。
  三、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应该是“静悄悄”的
  上海市马兰霞的老师撰文指出,唯有发生在学生层面的,并且与之内心产生真实互动的德育,才是真实的德育,而真实的德育其实是“静悄悄”地走进学生心灵的过程。
  那次,我选读了《大爱无言,疯娘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一文。
  文章讲的是:23年前,村子里流落着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的疯女人。而那年38岁的父亲因家贫,左手残废一直没有能娶亲,于是在奶奶的支持下,父亲娶了亲,那疯女人就成了我的娘。可我一生下来,奶奶就把我抱走,说娘的奶水里有神经病。当我上三年级的一个雨天,奶奶让娘给我送雨伞,同学范嘉喜看见疯娘,夸张的模仿讥笑。我猛扑过去和他打起来。这时娘“嗷”的长啸一声跑过来,一把抓住范嘉喜,举过头顶,毫不理会的把他扔进学校门前的池塘里……母亲闯了大祸却像没事似的。之后,范嘉喜的父亲带着一帮人,冲进我家,不分青红皂白将锅碗瓢盆砸了个稀烂,指着父亲鼻子说:“你要不拿1000元,我他妈就一把火把你家烧了”。他们走后,父亲解下皮带,劈头盖脸向母亲一阵毒打。此时我猛扑过去,挡住父亲的皮带,第一次喊了声“母亲”……
  起初我读这篇文章时,就好像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内心隐隐作痛。后来再读,倍感撕肝裂肺之痛。于是我精心准备,酝酿好感情拿着它向同学们朗读时,整个教室笼罩在沉痛而有悲伤之中,隐隐约约传出同学们的哭诉声。当我们读到结尾时,整个教室哭声一片!
  大爱无言,娘是疯子,但除了母爱,任何人无法理解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应该怎样破译。正是由于这次偶然的尝试,是我如获至宝。好像生命垂危者获得生命的“救生圈”一样。找到了一剂挽救学生心灵枯萎的妙方,欣喜之际,凭借“至亲至善至深人间情”这条主线,频频发动猛攻,先后朗读了《臭臭,我想你》、《永远的康乃馨》、《骑士精神》、《一个贫困生的求学路》、《我的高三补习生活》等10多篇文章。这10多篇文章如微微的风,柔柔的雨,淡淡地飘忽在学生平淡生活的细枝末叶中,悄无声息,波澜不惊,滋润着学生干渴的心灵,成为学生生命中化蛹为蝶的惊喜。
  也许这就是德育的“静悄悄”。生活得高明之处在于它的真实,而德育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真、善、美,在于它的不着痕迹,如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而真实的德育要想“静悄悄”的走进学生们的心灵,唯有感动学生。只要我们的学生能真诚的感动,我们的德育教育才能悄然撞开学生的心扉,引起共鸣,我们的德育教育才真正达到了“物我合一”的最高境界。
  (沈林章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二中 730000)

标签:心灵 晒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