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怎么提高创新能力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外学生的主要差距在于,中国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待于加强;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高中数学 ; 创新能力; 兴趣 ; 实践
   随着数学教材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有必要对能力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心理学研究指出,能力分一般能 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心理能力,特殊能力是指顺利 完成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内,一般能力包括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能 力,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这些能力将大大推动学 生素质的提高。?
  数学创新能力是数学的一般能力,包括对数学问题的质疑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即把 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对数学问题猜测的能力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 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数学创 新能力的培养相比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 的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1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要使学习获得成功,首要的是树立信心和勇气,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要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新,这本身就是创造发明的良好开端。?
  例如在圆锥曲线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在讲授完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后,有的学生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在这三中曲线中,只有双曲线有渐近线,我们可以利用渐近线画图,那么能否利用渐近线去解决一些问题呢?这时我们就可以借机启发学生,渐近线是两条直线,那么在直线中斜率是很重要的,在画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双曲线的开口大小是随着渐近线的斜率而变化的,所以就可以利用渐近线的斜率来判断一条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问题,一个本来是二元二次的问题在此就被轻松的解决了。?
  在创新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创新,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创新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创新中来。在小组合作开展创新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行为,防止一部分优秀的探究者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注意引导同学们注意让每一个人都对探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
  3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虽然人的活动的动源是需要,但是人的活动的产生,持续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即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容的心理动因。由于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来的.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诱发学生的心理动因。?
  3.1 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3.2 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兴趣,如: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比赛、晚会、故事演说等等,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3.3 利用数学中的美,教学中的美(语言美、意境美、方法美、和谐美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线条美、色彩美等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使他们充分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3.4 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有趣的内容和活动总是吸引着他们,即使这种活动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他们也乐意参加.教师只有创造出教学中的各种美,才能引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智能的涟漪,点燃学生的创造的火花。?
  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的教材,作了较大的修改,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既要使学生感兴趣,又要做到材料与内容相吻合,还要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同时在多向参与过程中,寻找规律,掌握知识。?
  4.1 抓好数学教学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数学课由“实际问题”的引入必然涉及到问题情景的创设,“问题情景”应是真实的、自然的、为学生学习所需要的。问题情景的创设,应充分利用具有自主探索价值的生动直观、富于启发的感性材料,善于运用直观演示、多媒体技术等手段,灵活采用猜想、类比、实验、故事等方式,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创造条件。“问题情景”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引入解决数学问题的信息和背景材料;能激发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个性、情感和意志品质等方面和谐发展。?
  4.2 重视一题多解。数学教学十分重视解题,对解题思路的探究、注意一题多解一法多用,这些都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许多教师的解题教学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大部分题是源于教学内部的常规问题、形式化问题,缺少对方法中所蕴含的人类认识问题的基本思想规律的渗透和感悟,因而容易陷入僵化刻板的套路,这种解题对付应试有利,对创新能力无益。?
  5 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面对这种知识爆炸的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人员还是普通劳动者,人人都面临着考验,人人都必须终身学习。那种“一日所学,终身受用”的时代早已过去。当今和未来需要的是学会学习的人,不断更新知识的人。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校教会他如何学习。一个人如果离开学校不会自主学习去获得新知识、新信息,他就不能适应新的工作,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曼?托夫勒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此,首先必须改变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给他们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千方百计为他们创设有利于学生自学的环境和条件,把学习和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重视课本的阅读,学会粗读法和精读法。粗读法即快速读课题、节题、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大致了解课本的知识体系、知识内容;精读法则要做到抠字眼、找属性、找关联,生成原因、区别类同,符号、语言、图象的表达,例题仿效和作业练习,运用范围和归纳总结,从中找到自学规律。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创新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6 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是动力源泉?
  数学课是一门比较单调的学科,尤其是纯理论部分很难能吸引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样离不开兴趣。对数学问题感兴趣的学生更愿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更愿意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其数学学习成绩。而对数学问题不感兴趣的学生经常会感到头疼,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学习成绩。如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注重课堂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从中发现数学问题,针对这些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能够增强其学习兴趣。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学习与实践的结合。首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选择一些与数学问题相关联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仔细观察,并从中寻找出相应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采取独立或者合作等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学生在认识这些案例的基础上,就容易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更容易在深刻体会现实的基础上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自学出现的实际的问题,根据当地及学生的实际,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就能增强学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标签:创新能力 新课改 高中数学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