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三反一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教学有法,但不定法作文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要卓有成效,就必须应用既反映文章规律,又反映教的规律和学的规律,还具有很强操作性的作文教学方法。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有不少学生很难及时地做到单一反三,要让作文教学体现出及时性与高效性,就需要继承并发展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情况下,“举三隅而一隅反”,即举三反一。
  关键词:作文教学;应用研究;举三反一法
  一、课题介绍
  所谓举三反一法,就是指作文教学中先为师生的交流提供几个具有典型性、比较性的典型范例,再从写作的视角指导学生感悟“写什么”与“怎样写”一类的理性问题,最后让学生有创意地进行写作的一种教学方法。“三”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只是一种标志,范例的多少以学生能够“反一”为准则。
  范例的典型性要体现出教学文本在价值取向、章法结构、语言艺术等各个方面的规范性,范例的比较性要体现出教学文本的差异性,让学生既要领略到范例的共性,做到触类旁通,更要让学生领略到范例的个性,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
  “举三”的过程不仅仅是阅读理解的过程,更是师生共同生成“形象化写作理论”的过程;“反一”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借鉴模仿的过程,更是学生独立创新的过程。
  二、课题意义
  1、本课题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欲其收效,欲令学生获得实益,最重要之一点在提高教师之业务水平。”教师要为学生“举三”,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然后从指导学生写作的角度精选出典型的范例,读书的效果自然就提高了。举三中,我们要求教师必须举出一例自己的“下水文”,这就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教师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为学生举好例子,教师只有“下笔如有神”,才能有效提高作文指导能力。
  2、本课题的实施能够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举三”利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形成,“反一”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人类语言的学习,需要大量语言例子的反复撞击和刺激,并在长年累月的学习、积累后才能熟能生巧,因此,例子的极大丰富,才是形成语言能力的前提条件,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写作收获,进而有创意的作文。
  三、课题应用的主要策略
  1、坚守作文的核心价值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又是对生活的创造性表述过程,因此,生活化与个性化是作文的核心价值。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举好生活之例,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切入,把“生活”作为写作对象,反映生活真实,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言语方式表达“自己”的特殊的个性化体验,让写作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倾诉与表达,更是一种凭借文字的个性生长。
  2、构建易于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课堂中缺乏一种符合作文教学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程序,我们在实践中构建了“作家指路一老师搭桥――同伴帮助――自己创新”这一模式,前三个环节属于“举三”,最后一个环节属于“反一”。作家指路旨在充分发挥课文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要为学生举好教材之例。老师搭桥就是老师用自己的“下水文”做具体指导。同伴帮助旨在充分发挥班级中作文特长学生的优势,让这些资源发挥示范作用。自己创新即鼓励学生独立地有创意地作文。
  3、着力解决学生作文时的三个难点问题
  (1)用独特的观察与体验解决“写什么”的内容问题。面对写作话题,学生常常不知道写什么。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策略是指导学生在独特的观察与体验中选取独特的写作材料。
  (2)用细节描写等表达方式解决写不具体的问题。学生下笔的时候常常把人、事、景、物写不具体。要解决“内容空洞”的问题,就需要让学生学会细节描写、详尽叙述、具体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
  (3)用“童话”解决语言失真的问题。小学生的作文语言常常是成人语言,这样的“话”,既失去了儿童的情趣。又缺乏成人的老练,显得不伦不类,鼓励儿童用童话传达童心,能有效改变儿童写作时的失语现象。

标签:作文 研究 教学中 举三反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