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末日情结 人类的末日情结

时间:2019-01-2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信息获取量呈爆炸式增长,而且以网络速度传播。以前或许也有灾害频发的时候,但那时资讯不发达,人们了解得不多;现在信息发达,而且负面信息往往传播得更快、更广泛,人们更关注负性危险信息,这就造成了很多末日预言和各类灾害谣言被广泛传播。
  很多中国人都是从影片《2012》之后才知道玛雅预言、世界末日的,但西方世界,仅仅关于201 2的末世预言已经流传了十多年,其支撑的证据也越来越多。
  在1999年前,丹查诺玛斯的末日预言更加出名,玛雅预言并不那么受重视。不过在上世纪平安度过,该预言不攻自破后,玛雅预言后来居上,大放异彩。
  如果仔细查阅一下关于玛雅预言的解释,你会发现关于末日的种种传言不仅披着科学的外衣,一时间还难以驳斥其逻辑关系。其中有些几乎算是优秀的科幻小说了。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中心主任李大光教授对此解释,“西方人的思考习惯注重推理演算,即使是迷信也都能包装得看似‘严谨’。”欧美人在文艺复兴后就间接、直接地接受了“科普教育”,这对他们的影响匪浅,他们更重视逻辑性。
  关于2012,他们不仅告诉你12月21日这一天是世界末日,还告诉你会是火山、地震以及大洪水引起灾难,这一预言的出处为古老的玛雅手抄本,而不会以一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来搪塞。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副研究员祝卓宏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解读。所谓“末日”,实际上就是“集体死亡”。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生物,每个正常人从懂事起就知道死亡终有一天会来到。“死亡”该如何解释?对死亡的未知,让人们陷入恐惧。人们都有求索自然真相解释世界的本能,“正是这种本能,催生了原始宗教。”比如远古时候人们无法理解某些自然现象,就会寻找某种“合理”的解释――“神话与宗教,其实都是试图对未知世界做出解释,消解我们因‘未知’引发的恐惧。”祝卓宏说。
  某种程度上这与人们产生“末日情结”的心理原因是相似的。那就是人类对宇宙的无知,对银河系的无知,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不能预测,使人类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所以,就会使人们对来自某些预言家的末日预言感到恐惧,越是恐惧,越是关注负性的危险信息以增加控制感。
  如果说“不可知”与“不可测”带来了对末日的恐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什么还会有人变成“预言家”的拥护者?
  祝卓宏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今天已经没有人再“杞人忧天”。“但是,科学技术的每一点进步都带来了更多未知。比如我们了解了地球和月球,就发现我们只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当我们对太阳系刚有所了解,却发现我们只是银河系中的一粒微尘;如今,我们对银河系还只是懵懵懂懂,广阔的宇宙又藏着多少未知的奥秘。似乎我们了解越多,未知也就越多。”他说,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末日预言仍有“市场”。
  “另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信息获取量呈爆炸式增长,而且以网络速度传播。以前或许也有灾害频发的时候,但那时资讯不发达,人们了解得不多;现在信息发达,而且负面信息往往传播得更快、更广泛,人们更关注负性危险信息,这就造成了很多末日预言和各类灾害谣言被广泛传播。”
  除了好奇心等原因,末世预言层出不穷与欧美人的危机意识关系颇深,李大光指出,这些末世预言里出现的很多现象,诸如环境危机、社会动荡、战争、饥荒等,都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投射,越是不安定的时代,末世的传言就越多。
  祝博士并不认为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慌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焦虑和恐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这种焦虑和恐慌,让人们敬畏自然,不断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还是这种焦虑和恐慌,让人们具有灾难意识、忧患意识,做好防灾减灾。”如果有了“末日情结”,内心产生恐慌不安,应有意识地关注正面信息。末日情结是一面镜子,可以反射出不同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况。“这是一个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大命题。”
  或许也正因此,当中国人把2012当作一个笑话,调侃有多少人已经买到船票的时候,西方许多国家已默默地开始打造“方舟”。
  现在,国内有不少声音痛斥末日情结,在电影《2012》放映后,还有文章称,这是“集合中外唯心思潮的‘精神鸦片’。”但实际上西方人对末日的看法,远不是这样的“上纲上线”所能概括。
  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和梁文道曾在《锵锵三人行》节目中探讨这个话题。《诗经》中赋诗道“沧海桑田”,只是因为我们认为时间不会停止,即使人有生死,但时间是无限的。而西方人认为时间是有限的,有起点也有终点,所以他们也没有轮回一说。他们认为,人去世了就是灵魂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并永久居住在那里。
  其实,不仅《2012》、《后天》,《阿凡达》、吸血鬼电影也都包含了这种情怀,一个星球的存亡、~个物种的存亡都体现了他们“居安思危”的潜意识。李大光表示,美国类似的影片、小说非常多,这些作品不是在宣扬迷信,而是通过夸张手段提醒人们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末世情结也可以说是一种极端的居安思危。
  此外,西方人的末世情结和基督教有很大关系。基督教认为,在世界终结前,神将要对世人进行审判,这就是末日审判。凡信仰上帝和耶稣基督并行善者可升入天堂,不得救赎者下地狱受刑罚。有些人认为末日审判也就是时间终结之时。而玛雅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正好暗合基督教这一章节,所以也就得以保留至今。除此以外,玛雅纪元也与欧洲传统文化有相似之处。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的著作《历史研究》,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这位历史学巨匠对末日这样评论,“过去,人类由于无法抗拒的自然力量,曾几次濒临灭绝的威胁。但是人类也是第一次知道,自身的行为或错误将会直接决定未来的命运。面对威胁人类生存的现代各种罪恶,我们不能采取失败主义或被动挨打的态度,也不能是超然的、漠不关心的。倘若这些罪恶是由人类无法抵御的力量造成的,或许现代人就只好悲观和屈服。但是,这一切都是人类自身招致的,因此人类就必须克服自己。”
  (编辑:唐棣)

标签:末日 情结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