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英语 > 正文

由《圆的认识》教学片断引起的思考 圆的认识思考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深刻变化:课堂上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的教学方式,教师正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加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普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然而在这教育改革的明媚春光下,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这不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引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我们该追求什么?数学课堂应该留给学生什么?教师该如何“帮”学生“做数学”?本人曾多次聆听了不同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想就其中两位教师上的两个片断谈点自已的思考。
  教学片断一:(教师甲)
  学生看书认识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
  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专心看老师的测量。
  (老师用直尺和圆规在圆上反复测量半径。)
  师:你们发现这些半径都……?
  生:都相等。
  (老师在圆上画出一条半径,再画出两条半径。)
  师:还能画吗?
  生:能画。
  师:能画多少条半径?
  生:无数条。
  (老师在圆上画一条直径,再让学生画出两条直径)
  师: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
  生:无数条。
  师:这些直径都相等吗?
  生:都相等。
  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长度与半径又有什么关系呢?看老师的灯片演示。
  (同一条涂色的半径分别与几条直径比较。)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接着老师叫学生背诵圆的特征。)
  教学片断二:(教师乙)
  (自学、学生认识完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
  师:学到现在,关于圆,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
  生:有(自信地)
  师:说得好,其实不说别的,就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已动手来研究研究?(想!)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等,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就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随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记录到教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并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师:光顾有研究也不行,我们还得善于将自已的发现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你们说是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发现吧!
  生1:我们小组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生1:我们组是通过折发现的。把一个圆先对折,再对折、对折,这样一直对折下去,展开后就会发现圆上有许许多多的半径。
  生2:我们组是通过画得出这一发现的,只要你不停地画,你会在圆里画出无数条半径。
  生3:我们组没有折,也没有画,而是直接想出来的。
  师:噢?能具体说说吗?
  生3:因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而圆上有无数个点(边讲边用手在圆上指),所以这样的线段也有无数条,这不正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
  师:看来,各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同样的发现。至于直径有无数条,还需不需要再说说理由了?
  生:不需要了,因为道理是一样的。
  师:关于半径或直径,还有哪些新发现?
  生1:我们小组还发现,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
  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1:我们组是通过量发现的。先在圆里任意画出几条半径,再量一量,结果发现它们的长度都相等,直径也是这样。
  生2:我们组里折的,将一个圆连续对折,就会发现所有的半径都重合在一起,这就说明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长度都相等,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生3:我认为,既然圆心在圆的正中间,那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应该都相等,而这同样也说明半径处处相等。
  生4:关于这一点发现,我有一点补充。因为不同的圆,半径其实是不一样长的。所以要加上“在同圆内”,这一发现才准确。
  师:大家觉得他的这一补充怎么样?
  生:有道理。
  师:看来,只有大家互相交流、相互补充,我们才能使自已的发现更加准确、更加完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生1:我们是动手量出来的。
  生2:我们是动手折出来的。
  生3:我们还 可以根据半径和直径的意义来想,既然叫“半径”,自然应该是直径长度是半径的一半。
  师:看来,大家的想象力还真丰富。
  生4:我们组还发现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
  师: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
  生5:应该和圆心有关,圆心定哪儿,圆的位置就在哪儿了。
  生6:我们组还发现,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样的想的吗?
  生7:生活中,我们到处都能找到圆。如果没有了圆,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定缺乏生气。
  师:当然,老师相信,同学们手中一定还有更多精彩的发现,没有来得及展示。没关系,那就请大家下课后将刚才的发现剪下来,贴到教室后面的数学角上,让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一起来分享,好吗?
  生:好。
  这两位老师的教学,引起了笔者深深地思考:
  一、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成为“平等的首席”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甲遇到学生说出了结论,或束手无策,缺乏点拨技巧;或认为达到了教学目标,不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仅凭一个或少数几个同学的“结论”,再吆喝一声“同意”,便万事大吉。而教师乙深谙“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当学生自学认识完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让学生用手中的“园片、直尺、圆规等”研究工具,自己动手研究、探索半径、直径、圆心之间的规律。这是本节数学课的主要环节之一,学生活动乱而有序,有的折、有的量;有的方法好一些,有的方法似乎“笨”一些;有小声讨论的,也可能有人在“争辩”……但我们说:学生正在产生“数学经历”,正是在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是很好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教师此时绝非无事可做,相反,他此时是最忙的:或在巡视,在学生处于茫然时,给他们一个恰当的指导――你看这样会怎样?或根据需要坐在某个组内,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与操作。教师不是以一个教学方法面对全体学生,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学生的活动(折、量、讨论)是有效的、宽松的,教师不追求“统一化”和“最佳化”而致力于“多样化”和“合理化”,与其说他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她注意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以此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参与者成为主动地创新者、主体者,而教师的角色更符合“平等的首席”的特征,在适当时机引领学生的探索走向深入、持久、有效。
  二、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育不是一种“告诉”。数学应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供具体、有趣、富有一定启发的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变单一的数学知识传授为全面的数学素养教育,变以课堂为中心为引导学生走向自然生活和社会,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训练为学生自主探究、经历探索过程。
  教师甲在教学中还是没有摆脱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约束,总习惯于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得出最后的结论――“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当学生一说出“正确答案”就高兴异常,似乎教学目标就达到了。这种做法将《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大打折扣。
  教师乙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教师乙的学生也说出了“圆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等所谓的“正确答案”,但这位教师并没有满足,因为他知道,数学素养、能力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因此,教师乙话题一转:“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噢,能具体说说吗?……“关于直径和半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教师的话将学生引导到探究圆的特征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共同分享,亲身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这并不是带着学生“兜圈子”,而是为了使孩子切身感受到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是真实的。
  三、数学课的教学要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新课程倡导数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但它的内涵已发生了变化。就《圆的认识》一课而言,过去我们认为对规范的概念的表述是数学学习的重点,把数学概念的得出作为新知形成的标志,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僵化的。现在我们认为,基础知识不仅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论,还要包括这些结论形成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教师甲在圆的特征这一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圆有无数条半径,圆有无数条直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两倍”这一知识的结论。而忽略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是一个结论。而教师乙没有要求学生背诵枯燥的数学结论,更多的关注了学生对结论的感受。例如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通过教师几句亲切的语句引导,学生们兴趣盎然的以小组为单位投入了研究过程。学生们动手、动脑、动口互相交流,积极参与创造过程,实现了探究过程的开放,为学生全面参与学习活动创设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另外,教师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地提出:“你们是怎样发现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能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吗?”这些问题,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上,学生从探究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中得以自然建立与生成。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明天的生存和发展打基础的,这位教师的做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标签:片断 思考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