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院校 > 正文

陈先云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研读高中化学新教材,体验课程改革新理念】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优秀的教材可呈现出先进的教学理念。高中新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吃透教材的设计用意、正确使用教材,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落实新课程的各项要求。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教材;新理念
  
  Study chemistry Protestantism material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xperience course reform new principle
  
  
  Chu Ke
   【Abstract】The excellent teaching material can present the forerunner"s teaching principle.New course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all brought an all new principle in the development target, course structure, teaching method...etc..Eat deeply teaching material of design intention, exactitude usage teaching material, direct relation arrive can real implementation new course of each item request.
   【Key words】Senior high school;Chemistry;Protestantism material;New principle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教材又是课程理念、课程思想、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学校教育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教材进行具体的教学,将课程目标具体地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新教材,充分理解课程理念在新教材中的体现形式,理解编者的意图。
   2006年我省进入高中课改,笔者通过暑假在黄山集中培训和半年来的教学实践,认真研修了高中化学新教材和新课改理念。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教材版本为例,浅析对新教材体现新理念的认识。
   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设计的;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具体落实。新教材的面貌焕然一新、内容丰富、充满勃勃生机。较之于传统教材结构更合理、内容更富有时代气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生动学习情景素材、丰富的科学探究活动、新颖的内容呈现形式、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全新的教师理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教材是如何体现新理念的。
   1. 新教材的结构新 新教材采用了课程模块设计,一改过去高中教材的“单元式”设计模式,“单元式”设计是以每一单元知识的逻辑关系为纽带来进行线性组织的。而模块式设计则不同,它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更强的相对独立性,这样的设计提升了课程的灵活性、选择性和多样化,在保证全体学生具有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化学1、化学2的学习),充分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会规划人生,确立发展方向。高中化学新课程分为“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实验”等八个模块。其中“化学1”、“化学2”为必修模块,其余的为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旨在保证所有高中生都达到的共同要求,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相互影响。而选修模块是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选择,旨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科目中加深和拓宽的学习内容。
   在对学生层次要求上,不同模块的层次要求是不同的,是按照螺旋式设计的,以保证学生学习的不断递进。同一层次的模块是并列的,以保证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总体上说,必修化学和选修化学之间的层次不同。“化学1”和“化学2”层次要求相同,内容联系密切是一个整体。从化学学科知识的水平上,“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与其它选修模块的层次不同。课程标准对今后的高考化学命题也作了明确的说明:课程标准是命题的依据,“化学1”、“化学2”模块的内容是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报考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个模块,报考理工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6个模块。由此可看出,模块式教学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施教,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2. 新教材的内容新 新教材内容丰富、新颖,每一模块都能充分体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前瞻性,一改旧教材知识陈旧和气氛沉闷的风格,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化学与人类社会、与人类生存的密切联系,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对化学发展史上重要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图文介绍,也隐含着重要的情感教育价值。
   3. 新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新 在极其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要完成课程规定的目标和内容,体现新课程理念,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至关重要,要比传统教材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如新教材在知识的呈现上,既重视基础知识的点,更突显基础知识的本质结构联系;既体现知识结构,更努力使知识结构功能化;既重视具体知识事实的学习,更关注利用知识的学习来建立和形成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不仅交给学生最核心的化学知识的纯粹形态,更将化学知识“溶解”于自然现象、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以及生动真实的实验探究活动过程中;不仅给学生讲明白化学知识,还创设问题情景和多样的活动时空环境,促使学生切身参与知识的发现、理解过程与方法的获得、态度情感的体验。新教材通过精心设置栏目体系,选取最核心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方法和活动进行整合,使同一个内容的素材发挥多重教育价值,将静态知识和动态过程整合设计、综合呈现,兼顾静态知识与动态学习过程的统一,协调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等不同学习水平的需要,倡导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等多种方式的结合。新教材的内容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大体可分为三种:(1)正文内容: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要求。(2)活动性栏目:如“科学探究”、“学与问”、“实践活动”、“思考和交流”、“归纳和整理”等。(3)资料性栏目内容:如“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科学史话”“提示”等。正文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活动性栏目内容倡导积极主动的多样化教学方式;资料性栏目对进行过程方法教育和STS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4. 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新 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突破口,倡导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体现新课改这一理念,新教材作了精心设计和安排,根据不同的模块特点,设计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力求充分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过程,同时考虑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整体安排设计了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创设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理解化学知识,并获得探究活动的本身体验。
   (1)“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比较强调以指导性的实验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模块,比较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查阅资料、走出课堂、调查、参观、制作、设计等多样的学习方式。
   (3)“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比较重视实验探究、交流讨论、问题分析和推论、解释说明等理性思维方式相结合。
   (4)“化学实验”模块则为学生创造了各种水平形式的实验探究活动的机会。
   高中化学新教材比较注重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和建构性的学习过程,要求学生根据所给出的提示,自己发现问题、设计方案,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思考、讨论等一系列科学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找到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 新教材要求教师理念新 新课程改革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教师的角色已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首先,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第二,教师要树立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教师应从学科本位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秀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要在教学活动中确立多元智能观,采用科学的方法,因人制宜,及时开发学生的不同智能,从而培养出个性鲜明、特色明显的多功能人才。此外,为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教学,新课程呼唤综合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要具备学科取向的内容知识,同时又具备默会取向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必须加强专业、人文、社会等知识的学习。
   总之,通过研读高中新教材,可以加深对高中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理念的理解,避免对课改的理念、课改的重点、课改的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抽象化。新课程的教学变成了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有什么样的教学,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让学生去体验是金钱买不到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去领悟新课程、新理念,在研究中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2] 邹斌.教师知识及教师专业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9.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标签:研读 课程改革 新理念 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