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三作文 > 正文

柳州加强跨区域合作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柳州区域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柳州跨区域合作不仅能承接产业转移,拓宽经济发展空间;还能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生产要素流动。目前柳州跨区域合作还存在不足,缺乏区域合作的战略规划,合作项目单一,合作规模有限。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了柳州跨区域合作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提出合作策略,有助于制定发展战略。
  【关键词】柳州;多区域;合作;SWOT分析;策略
  
  随着广西跨区域合作进程的加快,柳州跨区域合作也紧跟步伐。柳州市积极融入北部湾,走进“珠三角”,对接港澳台,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东部发达地区合作项目230个,合作金额418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39.86%、61.73%。东部地区到位资金334.34亿元,占全市引资总量的79.87%。其中长三角地区新签项目78个,合作金额97.24亿元,到位资金(含续建)99.02亿元。珠三角地区(广东省)新签项目95个,合作金额210.48亿元,到位资金(含续建)152.27亿元。①然而,柳州跨区域合作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缺少区域合作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缺乏区域合作的战略规划作为依据,与区域合作的联系紧密度不高、合作的规模与水平有限,合作项目单一等。因此,如何加强跨区域合作,展现柳州的独特产业优势,促进柳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内部优势分析
  1.1 交通便利
  柳州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在铁路方面,湘桂线、黔桂线、焦柳线交汇于此,可通往云南、贵州、四川、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福建、浙江、山东、陕西、山西等地方。在陆路方面,境内拥有桂柳高速公路(桂林至柳州)、柳南高速公路(柳州至南宁)、宜柳高速公路(宜州至柳州)和柳州环城高速,可通往南宁、来宾、北海、桂林、金城江、湛江、广州等地。在航路方面,柳州白莲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深圳、厦门、武汉、西安、海口、三亚、温州等多条航线。在水路方面,可直达梧州、广州、珠海、香港和澳门等沿海重要港口。
  1.2 工业优势明显
  柳州是广西工业重镇,现已形成以汽车、冶金、机械为支柱,化工、制糖、造纸、制药、建材、日化等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汽车工业是第一支柱产业。其中,零部件产业已形成车轿、车架、车身冲压件、车身饰件、座椅、车厢等基本完整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涌现出方盛实业等一批骨干零部件配套企业。冶金工业以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为主。机械工业以工程机械、空压机、预应力锚具等产品为代表。另外,柳州还拥有两面针集团、柳钢、柳锌、“花红”药业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以及两面针牙膏、金嗓子喉宝等一批闻名全国的产品。
  1.3 产业结构优化
  柳州工业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三大支柱产业(汽车、冶金、机械)优化升级,五大传统产业持续提升。产业结构正逐步由“354”(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化工、制糖、建材、造纸、日化五个优势产业;新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制药四个新兴产业)向“543”(汽车、冶金、机械、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五大支柱产业;制糖、建材、造纸、日化四个优势产业;新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三个新兴产业)转变。
  1.4 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柳州市工业园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阳和工业园区、柳东新区等十二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以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为主,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阳和工业园区以机械制造为主,重点发展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工程机械、纺织机械等系列产品;汽车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高性能车用发动机、传动轴总成、减震器、消声器、汽车空调、刹车防抱死系统等产品。另外,造纸、制糖、建材、轻纺等工业基地也使产业集群效应得到初显。
  2.内部劣势分析
  2.1 专业人才供应不足
  柳州市的高等教育十分薄弱,资源不足,规模有限。根据2010年《广西统计年鉴》可知,柳州市普通高等学校只有七所(即广西工学院、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而工科院校只有一所,没有综合性人文类大学,没有应用科学方面的高层次咨询研究机构(如社会科学研究院)。从目前情况看,这些学校难以担负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任,与柳州工业城市地位不相称。
  2.2 融资渠道窄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成为主要融资来源。大多数企业由于自身社会信用偏低、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产品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以及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支持力不够等因素造成融资困难。
  2.3 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柳州从“九五”期以来开始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拥有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它们拥有自主开发的品牌。如,两面针公司利用中医传统理论提出“中药护牙”和“中药护龈”;柳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2002年世界第一台高原型轮式装载机赢得青藏铁路工程的招标。但从整体看,柳州乃至广西大部分企业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差、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数量不多、科技活动人员不足、科技活动经费缺乏等,这些都阻碍了柳州创新能力的发展。据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可知,2009年我国31个地区规模以上企业科研活动情况中,广西在“有科技机构的企业个数”中排名17;在“专利申请件数”中排名23;在“新产品研发项目数”中排名19。要促进柳州经济发展,必须加强科学技术创新。
  2.5 物流体系不健全
  柳州市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共同构成了物流市场,包括:生产服务型物流企业、运输型服务物流企业、仓储型服务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柳州物流业存在许多问题:物流成本费用比例过高、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物流效率降低、货损率高、物流服务单一、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等,这些阻碍了区域性综合物流体系的建立。
  3.外部机会分析
  3.1 广西发展战略的实施
  2009年12月,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及40个配套文件,明确指出打造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与海洋工程装备等14个千亿元产业,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等4个新兴产业。
  3.2 经济区全面建设的形成
  泛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为柳州开展跨区域合作提供了条件。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西部面向东盟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西江经济带前沿紧接经济发达的广东“珠江三角洲”,背靠桂西北和大西南,有利于主动接受港、澳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使广西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将更加密集,广西将建成以泛北部湾海上、南宁─新加坡陆路、南宁通往东盟国家航空三大通道为主轴,以广西通往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方向运输通道为主线的“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大通道体系,成为连接中国泛珠三角洲、西南及中南半岛最为便捷的国际交通通道。
  3.3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增长
  我国汽车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知,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稳居全球产销第一,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②我国将逐渐走入汽车社会,迎来汽车消费大众化的时代。我国汽车产业将沿着自主品牌汽车的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小排量汽车的重点发展等趋势进一步发展。同时,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汽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它要求装备制造业高效、高精、可靠、集成和同步配合汽车产业的发展。
  4.外部威胁分析
  4.1 招商引资竞争剧烈
  当前,全国招商引资的趋势快速上升,各地区为了获胜采取各种措施,如,成立驻外蹲点组,选拔有招商经验且工作能力强的人员从事蹲点招商工作,拓宽招商网络。然而,柳州招商引资工作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参与竞争的能力还较弱,招商引资手段落后,再加上柳州投资环境不完善、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问题影响外商投资信心,这些都会对柳州跨区域合作造成威胁。
  4.2 投资的风险性
  由于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企业投资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如,受国家宏观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及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影响,利率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通货膨胀时期,由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投资企业的投资到期时所获现金的购买力下降;另外,政治因素的不同、劳工法律制度的差异、税收法律制度的变动等也会影响企业投资风险。
  5.柳州加强跨区域合作策略
  5.1 优势产业合作
  近几年,西江经济带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汽车机械、石油化工、钢铁锰业、高新技术、建材等优势产业。柳州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承接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引进技术水平高、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大项目,引进高科技生产设备,吸收高科技生产技术,将合作着力点放在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降耗上来,确保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持一致。
  5.2 工业园区合作
  加强园区跨区域合作、促进“百企入柳”、全方位打响各园区的招商品牌是第一要务。第一,加强园区硬件环境建设,通过“以商招商”、“以企引商”等方式引资吸引一批国内外民营企业来柳投资,解决融资难问题;第二,聘请专业人士对市场、成本、收益、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论证,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第三,选择优势明显的产业园区,探索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西江经济带、东盟国家合作对接点,将重点放在汽车及零部件工业、装备制造业上,打造经济合作示范区。
  5.3 物流产业合作
  随着柳州工业物流需求的旺盛跨区域合作发展物流产业十分重要。首先,培育出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物流集团,形成一批专业物流中心。其次,加快物流设施建设,引进区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提高物流服务供给水平。第三,发展一批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重视第三方先进物流企业的引进。第四,尽快建立在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国家以柳州为中转方的物流市场。
  5.4 教育合作
  为柳州制造业基地提供高级专业人才是加快柳州工业发展的前提。第一,联合区外专门培训机构举办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第二,通过访问、讲座等形式加强柳州高校与外省著名大学的科研项目交流,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第三,重视柳州高校和外省企业交流,引进优质技术人才,提供经验教育,建立直接服务于“汽车城”的“汽车学院”。
  
  注释:
  ①资料来源:2010年招商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计划(柳州市招商促进局).
  ②资料来源:顶点财经(2011-1-11).
  
  参考文献
  [1]孙代文.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柳州各级各类教育[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9):5.
  [2]黄忠伟.柳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J].教育经济研究,2008(4):161-162.
  [3]冯雪萍.柳州物流产业的现状与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73-74.
  [4]魏清泉,董群英.企业投资风险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8):110.

标签:柳州 跨区 策略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