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一周记 > 正文

2018最新思想政治表现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课堂教学中,作为政治教师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本文将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阐述基础教育下的政治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理念 反思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65-02
  
  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无疑是广大教师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多向自己发问,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提高,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体现新课程理念。
  一 反思课改目标,转变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由于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政治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相脱节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分低能”现象。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认为只要满足了“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政治课教学目标除了要满足以上内容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培养学生养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 反思教师角色,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过去,我们对教学的理解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些对教学的定义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说的,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照办,教师出题、学生考。教师永远占据主导地位、是主动的,学生永远在从属地位、是被动的。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和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如果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民主、平等的思想,是不可能实现这种转变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而应是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问题的合作者。为此,教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论”,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学习才有可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创设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进行思考、讨论、质疑、交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师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合作与交流。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并没有高人一等的特权,而是以一个交流者、倾听者、建议者的身份出现,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和交流,真正充当着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三 反思教学对象,密切关注学生
  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为什么?因为教师在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关注的是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的“教参”,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这些表现说明教师仍然没有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新教育理念仅仅停留于口号,在教师思想深处并未得到真正认可。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地方,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空间。
  真正的课堂教学中,答案应该只是一种参考,而不是标准。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正如傅道春教授在《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一书中提出的那样,教师的教育关注历来是不同教育目标追求的行为表现,它是通过显性行为反映隐性理念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师的教育关注,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教师的心灵世界。
  四 反思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五 反思教学过程,重视情感态度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三个维度目标有机统一的关系,重视让学生主动经历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有序、有度、有用的基础知识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因此,笔者认为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深层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拓展。三个维度不是各自独立而是融为一体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庆华.高中政治课教学如何贴近生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8)
  [3]李亚芳.谈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
  〔责任编辑:王以富〕

标签: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 几点思考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