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广告词 > 正文

[“脚手架”理论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脚手架搭设规范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脚手架”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建立合适的“脚手架”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而教师应该成为“脚手架”的设计者和呈现者。本文以大学一年级日语课本为依托,介绍了如何在大学日语教学实践中应用“脚手架”理论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脚手架 最近发展区 建构主义 大学日语教学
  
  大学日语精读教学在日语学科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日语能力考试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改革,加上大学生普遍是“90后”,如何在教学中真正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成为目前日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教师的角色需要进行一定的转变,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知识的引导者”;学生的角色亦需转变,学生的任务不应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是主动地建构知识,重在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记忆的结果。而作为三大心理学基础之一的建构主义理论,自然在教学方式转变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中的“脚手架”这一概念出发,探讨如何在日语课堂中搭建“脚手架”进行教学活动。
  一、“脚手架”的理论与教学启发
  (一)“脚手架”的含义
  脚手架(Scaffolding),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从建筑行业借用的一个术语,用来说明在教育活动中,儿童可以凭借由父母、教师、同伴及他人提供的辅助物完成原本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一旦儿童能独立完成某种任务,这种辅助物就像建筑竣工后的脚手架,会被逐渐撤离。这些由社会、学校和家庭提供给儿童,用来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辅助物,就被称为“脚手架”。“脚手架”是个体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在代际间传递文化的群体行为。维果斯基认为,一切动物的心理机能从结构上看是直接的,而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多了一个中介环节,具有了间接的性质。[1]19
  (二)教学启发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脚手架”的例子,比如儿童的学步车就是一个形象的“脚手架”。儿童站在车里,依靠着车子的帮助挪动自己的脚步,在这种情况下,学步车既不会代替儿童的双脚,又不会阻碍儿童学步的欲望。逐渐地,儿童就会掌握走路的技巧,当某天其父母撤去“脚手架”即学步车之后,儿童已能毫无障碍地行走于地面了。
  教学活动中的“脚手架”来源于维果斯基的辅助学习这一概念。在辅助学习方式中,老师是一种文化媒介,指导着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掌握和内化知识技能,进而使得学生产生更高级的认知功能。在教学实践中,脚手架的搭建包括以下两个基本方面:(1)在一系列课程的开始,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结构;(2)渐渐地,老师需要将这种任务(建构)转交给学生。[2]262
  传统的日语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中心的,老师在讲台上先带领着学生读完一篇日语课文;接着解释文章中新单词的意义,对新单词进行造句;然后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型进行分析,讲解其中的语法结构。这是一种完完全全的知识灌输,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所做的仅仅是跟随老师的思路,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再记忆,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引入“脚手架”对日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体现在以下两点上。
  1.教师是一个脚手架设置者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辅助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引领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这时就需要一个中介,“脚手架”此时就可以充当这一中介,“脚手架”可以是工具式的,比如多媒体等;也可以是人际的,比如师生互动等。由于学生自己无法独立建造“脚手架”,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搭建一个利于学生学习的“脚手架”,具体包括何时搭建“脚手架”,选择什么样的“脚手架”,搭建“脚手架”的技巧,等等。
  2.教师提供脚手架应以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为基础
  在此需要提到“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活动前必须先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为现有的发展水平,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不是指学生现有水平,而是指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独立自主的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对于知识教学而言是指学生凭借过去的学习经验、积累的知识,在没有指导的条件下,通过独立自学所能达到的水平;另一种为可能发展水平,它是指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凭借学生发展潜力和现有教育资源,通过教师的教学、辅导,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3]15。这个可能达到的较高发展水平与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为“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提供“脚手架”之前必须了解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如果“脚手架”不略高于已有发展水平,那么学生就得不到发展;如果“脚手架”严重超出了已有发展水平,那么学生学起来就感觉很吃力。
  在日语课上,教师应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单词、句型及学生在自学的情况下可以掌握的单词、句型有一定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一步步地搭建“脚手架”。
  二、日语教材的特点
  讨论大学日语的教学方式,就不得不讨论大学日语教材,教材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教学的基础,教学是围绕着教材而展开的。虽然当前市面上的日语教材名目繁多,但当前大学日语教材都有如下特点:(1)内容活泼生动,形式富于变化,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2)文章本身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3)重视日语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强调口语交际。遵循“语言来源于生活,亦回归于生活”这一宗旨,使得教师在日语课堂中可以自如地运用“脚手架”来支持教学。
  三、如何搭建“脚手架”
  当教师确定了学生在日语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后,就要设计出一个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的“脚手架”。但是具体到何时搭建、如何搭建、何时撤去“脚手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下面我以上外版新编日语第一册第8课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脚手架”。
  (一)搭建的步骤
  1.明确教学目标
  这一单元的题目即“年月日”。那么在学生学完这一单元后,应该掌握年、月、日、星期、年龄的日文单词,例如おおとし和おととい等;学生需要掌握如何用日文询问日期、时间,如何用日语回答;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需要把课堂中所学的对话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2.建立结构
  在这一单元学习开始时,教师就需要在整体上给学生以结构上的帮助。通过听录音和看图片,教师让学生们自己找出与图中日期相匹配的日文单词。在这里,教师仅仅是一个教学活动步骤的设计者,他可以决定何时让学生听录音,何时让学生看图片,但是,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进行思维,不需要一开始就对单词进行解释,也不需要亲自帮助学生匹配单词。因此,教师安排的这种教学步骤就是一种结构,即是一种“脚手架”,在这种“脚手架”的帮助下,学生调动自己的视觉和听觉,并与之结合,从而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方法掌握这些单词。
  3.提问和小组合作
  单词的掌握是为后来的对话做准备的。在这一课的数える言?部分,有年、月、日、星期及年龄的读法,这些词语对于学生记忆来说有的是有规律的,有的并没有规律,单词的浊音促音部分更是很难记忆,非常容易记混或记错。那么熟练掌握这些单词并能灵活运用就成了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建立一个合适的“脚手架”对于学生从“现有发展水平”过渡到“可能发展水平”是极其重要的。
  在这一部分的开始,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教师可以用日语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比如“ご?生日いつですか。”提问之后,学生如果不看书是很难记忆已经学过的词汇的,因为太多太杂,还容易和学了6年以上的英语混淆。教学当中当场的老师和学生都听不清她的具体生日。这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先用中文说说自己的生日具体是哪年哪月哪日,再让她用日文说一遍,如果有错误老师再进行纠正。之后针对学生容易说错的日期进行归纳总结。比如よっか和じゅうよっか、ようか和じゅうはちにち等容易记错记混的单独加以总结,强化记忆。还可以安排学生两人一组,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练习刚才的会话,并运用前面7课已学的语法句型进行更深一步的对话。比如查查手机看今年对方的生日是星期几,打算怎么过,等等。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脚手架”,一是老师的提问,一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两种“脚手架”都是交互式脚手架。教师的提问是师生交互,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对日语的年月日表达方式有充分的了解和记忆;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交互,这就使得学生在练习中融入自己的个性,加入自己的思考,还可以增进同窗之情。
  4.撤去“脚手架”
  当这两种“脚手架”顺利建立并帮助学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后,教师就可以逐渐地撤去“脚手架”了。
  这一课的最后练习部分,是三段关于中文翻译成日语的练习,每一段中都涉及了年月日的表达方式,这时学生经过了前面的学习,已经对年月日表达有了很深的记忆,那么此时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在没有外界的帮助下独立完成此项任务,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迁移和运用。
  5.课外任务
  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关于时间日期的日文表达,但是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课外加强练习,多鼓励学生用日文说日期时间等。虽然这一任务不在课堂上完成,但是此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生活中学生之间如果能够使用课堂上学到的日语很自然地进行交流,那么无疑就达到了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合理恰当地使用了“脚手架”,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那么学生就会将在课上已形成的能力迁移至课下的生活中,再加上一定的练习,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便会上一个甚至几个台阶。
  (二)“脚手架”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日语课堂中使用“脚手架”并不意味着教师成为一个完全的旁观者,教学方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虽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提供结构,在方向上引导学生,但是当学生在合作式学习或自我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遇到关键性的难题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有策略地进行解答,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
  四、结语
  自由活泼的“90后”大学生们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们需要转变自己的传统身份和角色,亦需要转变教学方式。这时“脚手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日语教师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最近发展区”,建立合理的“脚手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自如地在生活中使用日语这一门语言。
  
  参考文献:
  [1]鲁志鲲.脚手架理论对学前儿童教学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4,(9):19.
  [2]RoertE.Slavin.教育心理学(影印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62.
  [3]谢全苗.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开发与利用[J].数学通报,2004,(8):15.

标签:日语 脚手架 理论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