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观后感 > 正文

自信心在足球运动中的作用|自信心的作用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自信心的心理学意义及其在足球运动中的作用和受到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足球运动 自信心 作用      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高速发展,对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运动员的自信心是这种综合能力一个重要的成分,因为运动员在赛前、赛中的自信心强弱是关系到比赛成败的重要因素,自信心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自信心对足球比赛成绩的影响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1.运动员的自信心与性格、气质的关系
  运动员自信心的形成受其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可以在其性格气质上表现出来。关于自信心的概念,有人认为,它是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内在感情。有人定义为“个体作出的并且经常保持的对自己的评价”;在体育科学领域中有人定义为“运动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操作行为的期望,这种期望包含着对行为结果及自我能力的推测和判断”;美国心理学家维利(Vealey)定义为运动员具有在竞赛中取得成功的能力的相信程度。综合可能认为运动员自信心是指运动员在体育运动的情境中对自我运动能力的评价及对当前任务的评价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习惯的心理特征,自信心就是它的一种表现特征。
  运动员的自信心作为心理因素的一种成分,对于决定比赛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现代运动心理学认为在形成最佳状态的技术、机能、训练三要素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核心,尤其是在高水平的竞技场上,同一层次的运动员其技术水平一般相差不大,比赛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运动员心理机制的影响下技术能力的发挥程度。正如帕特莫尔所说:“选手的竞技水平如同一个设计正确的实验中的常量一样,不起多大作用,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不是技能而是在紧张状态下表现出来的能力”。超强的自信心无疑是稳定发挥技能的保证。自信心强的运动员有利于稳定地发挥自己的实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成绩。因为它能够保持心态的稳定,善于排除一切干扰,在完成动作时比较果断,可取得较好的动作效应,并可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自信心强的运动员对自己的能力确定无疑,有全力以赴参加比赛和争取比赛胜利的强烈愿望。世界著名网球选手博格说:“对自己的怀疑比遇到最强有力的对手还要可怕!”
  自信心既然是行为性格的一个特征,它与气质之间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者是在实战中形成而发展的,后者虽然与人的神经类型密切相连,但在良好的陶冶之下,会使气质类型的消极面或弱点得到改善,因而很难把气质类特征与性格特征严格地区分开来。
  2.影响运动员自信心的因素
  2.1任务与努力――动机
  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各有不同。即使同一个运动员参加比赛其动机也可能不止一个。最初的动机大多是直接的――为了比赛而比赛,但经过一段时间各种不同的教育影响,参加几次重大的比赛后就会从直接动机转变为为国争光、争取集体荣誉等社会动机,激发运动员良好的比赛动机,是增强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崇高社会动机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深信自己可以战胜对手,即使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也会动员自身的一切潜能争取最后的胜利。
  2.2能力――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可熟练掌握技术动作是运动员自信心的基础。如果训练没有很好地使运动员将技术要领抓好,到了关键时刻技术不过硬,就势必会导致心理上的失衡,从而影响比赛成绩。一个运动员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技术,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自信心”,因此,高标准、严要求、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是运动员树立必胜信心的基础,也是比赛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孙文新在《中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心理特征现状的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国家队及部分地方队214名足球运动员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优秀的技术水平与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相结合可以预期会取得好成绩。
  从苏永舜率队冲击世界杯开始,中国足球对到底采用怎样的发展思路争论不休,最典型的是“体能兴足”还是“技术兴足”,最后还是前者占了上风。这一思想导致中国队用人标准的变化,影响了球员足球意识的提高,技术的发展及对战术的理解。中国队在亚洲开始呈现体能一流,但意识淡薄、技术粗糙、战术单一的状况。中国足球发展表现出底气不足。
  体能、技术、战术、意识、经验等诸要素共同决定着一个球队的实力。搞“体能兴足”只注意到了诸要素的独立性,忽视其联系性,必然会影响到诸要素的协调发展,影响到足球实力的提高。
  2.3外界环境的变化
  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因素中场地、裁判,尤其是在足球运动中观众是一个重要的外界因素。它们中间每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有可能会对运动员产生很大的影响。最早关于主场优势(主场效应)的研究是由施瓦兹(Schwartz,1977)等人进行的,他们通过大量的数据系统证明了主场院优势的存在,其因素包括观众因素、情境因素。很多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形成主场优势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人们通常以“天时、地利、人和”解释主场优势。
  2.3.1场地因素
  主场作战中占“天时、地利”之便。客队对客场则有“不适”之感,谢红光通过对我国甲A职业足球联赛主场优势的研究中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74.4%的运动员认为对场地熟悉有利于发挥技术;57.7%的运动员认为感到不适应场地而影响技术的发挥,这势必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自信心。赛场的客观环境也就是天时、地利,运动员在主场作战对主场比赛场地(草坪、场地的开阔度、周围的参照物)设施较客队更熟悉,对主场的气候更适应,以参赛的自信心更强,思想更放得开,有安全感,情绪也相对更稳定。
  2.3.2裁判因素
  裁判是比赛场上的执法官,他们的业务水平、执法尺度与比赛结果密切相关。来自主场的观众的压力和比赛场外的其他一些因素使裁判员在比赛中出现错判、漏判、误判可能完全改变比赛结果,也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情绪。
  2.3.3观众因素
  观众数量多而且支持主队,他们营造的热烈而友好的赛场气氛及鼓励、支持、呐喊、加油给主场的运动员增添了获胜的信心。主队从观众那里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他们的任何积极性行为都会得到观众的强化,如主队队员控制球,带球突破时主场观众会敲锣打鼓、击掌助威加油,主队精彩的进攻或防守表现会获得观众的鼓励和赞扬。相反,客队组织进攻出现精彩的场面时,观众多以喊声、起哄、喝倒彩回报,至少是保持沉默的“冷处理”面对这种情况,缺乏经验的队员会在干扰中产生急躁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削弱,导致进攻节奏打乱,控制球的能力减弱,出现传球失误或失去良好的射门机会,结果是主队的士气和战斗情绪越来越高而客队显得被动。
  驱动理论认为观众的现场支持会增加运动员的优势,提高运动员的一般驱力和唤醒水平。博登(Berden)认为运动员对客场环境信息可做出主动的反应,并通过认知相应地改变自我行为。观众到场和评价可激发运动员的动机,提高唤醒水平,主观上感到心理上的社会情境比客观上的社会情境对运动员的行为影响大。
  足球场上比赛时球迷总是希望自己支持的球队不败给对手,场上的球员也一样不愿意输给对手,可以说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可以把他们称为一个团体,作为个体的每一个球员会从庞大的球迷团体中获得个体的心理需要――自信。团体对个人的行为可产生“观众效应”,一些运动员在许多支持自己的观众面前会增强自信心和力量感,而且观众越多情绪越高,斗志越高昂,往往能正常或超水平地发挥潜能。
  2.4情绪状态
  足球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是队员在比赛前内心产生的情绪状态,这些状态使他们身体机能产生某些条件发射性变化,其中包括中枢神经兴奋、物质代谢过程、脉搏、血压、体温及汗腺、血糖水平变化,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2.4.1赛前过分激动
  这种状态常常出现在一些新队员身上。他们经常表现为心情紧张、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心神不定,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注意力分散,这与队员的训练程度、比赛经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及个性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为防止这种情况,应注意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丰富比赛经历,提高运动员动机和道德修养。
  2.4.2赛前盲目的自信状态
  这种状态常常出现在一些老队员身上。处于这种状态下的队员对比赛估计不足,低估对手实力,高估自己的本领,对面临的困难不易察觉,盲目乐观,在心理过程方面知觉思维迟缓,注意力下降,思想麻痹,对比赛准备不足,对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起着不良影响。踢“顺风球”时漫不经心,个人盘带过多,疏于整体配合,一旦先失球,则显得过分急躁,不知该如何踢。
  2.4.3赛前情绪的低落状态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足球运动员通过以往的比赛认定对手实力强于本队,对比赛已失去信心,认为对对方必然取胜,从而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缺乏斗志,心理学上称这种情绪状态为运动焦虑症。这与运动员对比赛不利条件想得过多,缺乏斗志和信心,以及赛前训练过度疲劳有关,为克服队员此状态,应该认真研究双方具体情况对比赛持正确的态度,制订可行的方案,增强信心,鼓舞斗志,并防止赛前过度疲劳。以前国家队的“恐韩症”、“恐洋症”就是缺乏自信心,“怕”字当头,把别人看得太高,把自己的短处看得太重。
  
  参考文献:
  [1]杨云峰,伏英.享受悲怆:中国足球文化解读.1998.
  [2]金汕,刘心武.多难的足球.1997.
  [3]金汕.这个该死的足球.1997.
  [4]李安民等.我国优秀运动员自信心诊断与评价方法的研究.武汉体育学报,1997.
  [5]马启伟.体育心理学.1996.
  [6]谢红光.对我国甲A职业足球联赛主场优势的研究.体育科学,1998.

标签:自信心 作用 足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