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观后感 > 正文

幼儿园活动区角设计【活的文化】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很多年以后,佘幼芝老人站在袁崇焕墓前,会想起小时候大伯给她说“磨石”故事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当然,这是我虚拟的一个情景,别说我是东施效颦模仿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佘家在北京城里为袁崇焕将军孤独守墓,经历已远不止百年了,从1630年袁崇焕被多疑成性的崇祯帝下令处以凌迟致死,迄今已历十七代、三百七十五年。佘幼芝在回忆中说:“我的先祖是袁大将军的一个谋士。我小时候常听我大伯说‘谋士’,我以为是磨刀的石头,我想我先祖怎么是石头呢,后来我妈给我写出来,我才知道是‘谋士’,所以对这事印象特别的深。”如今让她更加记忆深刻的是,她不得不搬离代代厮守的袁崇焕墓。
   8月10日上午,我在央视暑假节目里看到这个专题片,看到了文物管理官员劝导佘幼芝的堂皇的说教,看到了佘幼芝被迫离开袁祠的潸然泪下。保护袁崇焕墓祠这一文物、遗产没有错,然而,为什么不想想佘家历十七代为袁崇焕将军守墓?这三百七十多年所沉淀出来的不正是宝贵的文化、稀见的遗产吗?
   如同这位明末杰出抗清名将的曲折经历,佘家为袁崇焕守墓的经历也是曲折的。他们的先祖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黑夜里从菜市口的旗杆上盗下袁将军的头,偷偷埋在自家后院,临终时立下遗愿:辈辈守墓,代代相传。佘家历十七代、三百七十多年为袁崇焕将军守墓,是最好的“保护遗产”的遗产,尽管它是非物质形态的,尽管它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这一文化是历十七代、三百七十多年而沉淀出来的,这一遗产是历三百七十多年、十七代而升华出来的。这样的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活的遗产,它更加稀见、更加宝贵。
   文化是生命的表达方式,遗产是精神的存在形式。“文化多样性”,就是人类文明历程中一种宝贵的文化形态。在四种世界遗产中,除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还有“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这最后一类我们往往不太明白、不见重视。遗产的多样性,正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今年5月,笔者老家浙江省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世界农业遗产,这个事情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没想到那千百年来都在劳作中的“稻田养鱼”也是“遗产”。按照粮农组织的解释:“世界农业遗产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我们确实不能再狭义地理解“遗产”了。
   然而很遗憾,只见物、不见人,只见形、不见魂,是国人眼光的普遍特点,“人”之文化、“魂”之遗产,往往不被所见,不获重视,这大抵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这样的“遗产”太罕见了,管理文化遗产的官员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这样的遗产更要保护,更应努力让其延续下去。活的文化被阻断了,被弄死了,袁崇焕墓、袁崇焕祠、袁崇焕博物馆、纪念馆之类,也就失去了活着的灵魂。说得难听点,让历三百七十多年、十七代的守墓人搬离袁崇焕墓,是一次无形的不见血的现代“凌迟”!
   文化遗产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需要“零伤亡”、“零事故”,因为稀缺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破坏文化遗产,就是破坏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就是破坏人类文明的见证。忘了是哪位哲人说的了:“人类有个可笑的习惯:越是迷路,跑得越快。”对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的忽视甚至破坏,就是一条显见的迷路歧途,在这样的路途上,我们确实傻呵呵地越走越远,越跑越快了!把活的文化弄死了,那么,“死”的文化生机何在?
   我若去袁崇焕祠墓参观,仅仅看“袁”肯定是不够的,我肯定还要看“佘”,而且要仔仔细细地看,看佘家经历的十七代,看今日的佘家守墓人。失去了佘家守墓人的袁墓,已非本来的袁墓。墓地之草不是文化,墓旁守墓人才是文化。
   【选自徐迅雷著《这个世界的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标题有改动】

标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