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国家百态 > 正文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纠结与迷思:尴尬的创业导师】大学生创业50个小案例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大学生创业,往往有激情、无经验;有技术、无资金;有理想、无方向;有问题、无答案。      2   010年开始,唐骏、宋山木、黄波、李阳等精神导师轰然坍塌,“导师”两字成为贬义词。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导师理论不够、学识不渊博,也不是因为大学生不再有疑问,而是他们都死在“言行不一”这条。
   当然也有转型够快、够成功的,他们就是以李开复、徐小平、孙陶然为代表的“人生导师”转型为“创业导师”。他们以自身的从业经验、创业经历和现代基金管理思维,为创业青年提供从知识、管理到资金的各种服务,帮助许多大学生和青年成功创业,并赢得市场、社会认可。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做得很成功。
   但真的如此吗?创业导师是谁?大学生创业的困境在哪里?创业导师的尴尬是什么?
  
  创业导师在哪里?
  
   当下中国,正在经历一个狂热的全民创业热潮。不论是有资源人脉的既得利益者、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还是一穷二白的下岗职工、甚至半生务农的农村妇女,都站在风险与梦想、利益同样巨大的起跑线上。
   与任何群体创业都不同,大学生创业,往往有激情、无经验;有技术、无资金;有理想、无方向;有问题、无答案。粗略统计,中国大学生的创业和创业教育大概历经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首先,从2002年开始,为缓解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各级政府力推大学生创业,将这一群毫无职业经历和资金储备的人推向创业市场,虽然从税收、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各种优惠措施,但收效甚微。
   这种大学生创业模式常见的故事是:田晶(任何人都行)是南通大学2011年毕业的一名女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经营一家床上用品店。她得到一个机会,能将自己的店开进新建成的大商场。但商场要求20天内交齐租金,自有资金有缺口,银行贷款又来不及。坐困愁城的田晶偶然听说了女大学生创业计划。于是“和蔼可亲的钱阿姨”看了田晶提供的营业记录,就问了两个简单问题,“为什么会看好这个行业?需要多少钱?”田晶如实回答,没想到第三天20万元贷款到手了。然后是新专柜如期开张,当年田晶的营业额就翻了两番。
   纵观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创业,基本属于就业型创业,创业目的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鼓励学生们创业的主要目的也只是为缓解就业压力,若能成功,这对于GDP至上主义的政府来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由于无清晰的商业模式,这种政府主导的大学生创业往往投入大,而收成少。基本属于一种资源的挪腾。不过,却也起到了创业启蒙导师的作用。
   从2005年开始,中国高校纷纷开设创业学院,给予有创业热情和能力的学生相关培训和服务。由此开始,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还有许多如YBC、KAB、SIYB、KASE等和政府、学校关系密切的创业教育机构、项目参与进来。常见的创业教育模式是:培训机构提供课程,而学校购买相关服务。虽然,有了比较完善的课程设置,学生们也有机会实战练习,但许多课程设置仍较空泛,创业导师们也鲜有实践经验,以致效果并不理想。
   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导师始于2009年。这一年以李开复、徐小平、孙陶然为代表人生导师转型为创业导师。他们以自身从业经验、创业经历和现代基金管理思维,为创业青年提供从知识、管理到资金的各种服务,帮助许多青年成功创业并赢得市场、社会认可。
   以李开复2009年9月开办的创新工场为例。短短两年间,就吸引了包括本土创业者、硅谷技术人才和斯坦福大学等名校的200多位创业青年参与,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7岁,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截至2011年7月,创新工场投资孵化了39个项目和公司,总投资额超过2.5亿元。到2012年,这些企业价值已经超过50亿元。其中包括了点心手机系统、点点网、豌豆荚手机精灵、知乎等众多互联网新贵。
  
  大学生创业的囚徒困境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也是推动一个社会发展的核心人群。关于大学生创业,听得最多的故事是,有一群人,包括微软的盖茨、苹果的乔布斯,Facebook的扎克伯格……这些牛逼闪闪、改变了人类生活的IT大人物,他们都是大学时代开始创业,甚至为了创业把大学辞了。这些贴满了年轻、财富、不墨守常规等标签的故事,激励了无数热血澎湃的大学生。但是具体到中国现实,大学生创业似乎只能描述为“看上去很美”。
   1999年8月20日,清华创业园成立。当年作为清华创业园标志的学研大厦就进驻了二十余家学生企业。这些学生企业基本来自清华大学的学生创办。其中包括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周亚辉。他们都是清华大学第一届创业大赛的佼佼者,他们拿着50万的创业基金,从清华的学生宿舍走出来就进了学研大厦的办公楼,也有不少同学效仿比尔?盖茨、乔布斯休学甚至退学创业。
   如今13年过去了,那群历经了互联网冬天的创业者,大部分已成为普通上班族。只有少数几人还在坚持,但是几乎没人能够创造如微软、苹果、Facebook规模的企业。回忆起那段经历时,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周亚辉说,“我觉得大学生创业,其实就是拿着一把木头枪上战场,觉得自己很英雄,实际上是个木头枪,一枪就被人打死了,自己还打不死别人。”
   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2010年曾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六城市进行了“青年自主创业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年创业者达到预期目标的仅仅占11.5%,而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通常说的资金、政策环境等因素,而是创业者对目标过于理想化,对困难估计不足。
   而根据另一份关于大学生创业动机的调查显示,排在前面的三个动机分别是:崇拜比尔?盖茨、张朝阳等偶像;“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替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而为“实现自我价值”而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比例不到14%,其中,无奈之举、嫉妒、崇尚时间自由等动机进行创业的占到22%。
   著名创业家雷军将“创业”分为生存型和机会型。机会型创业者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生存型创业者更注重眼下的生存,对现实利益更感兴趣。目前中国大部分创业者还属于生存型。两种企业对于创业导师的需求也不同,多数企业只对能带来短期收入的辅导有兴趣。雷军说,“其实,对于中国大量的创业者,他们需要的不是大学导师,而是小学老师。”
  尴尬的创业导师
  
   或许将板子打在创业者身上并不公平。
   2月28日,《福布斯》杂志推出“中美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这个榜单引起了极大关注,其中之一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年轻人在互联网、生物制药、新能源、媒体、餐饮等领域肆意挥写他们的创意,而中国年轻创业者能施展的行业空间很狭小,几乎不可能在传统行业施展拳脚。《福布斯》杂志认为,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是中国创业者的最大蓝海,因为这里足够蛮荒,也缺少规则和既有势力。
   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还是,中国的创业教育就像它的其他教育一样,热衷于对年轻人灌输“唯一正确答案”,而实际上许多时候问题有不同的答案,创新恰恰来自于寻找一个替代性的解释或方法。对于许多家长而言,他们也绝少允许子女在哈佛大学休学,仅仅为了捣鼓一个网站。而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也以让学生成为政府工作岗位者为耀,而不是去摸索创新。
   长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斯坦福大学教授甘尼斯认为,美国的“退休经理人服务计划”值得借鉴。该计划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美国小企业管理署(SBA)就致电退休的商业人员,邀请他们成为小企业的顾问。SBA为了将社会上的退休经理人资源和其他资源整合起来,成立了专门为创业者服务的公司SCORE,而这些“创业导师”资源成为美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虽然短时间内中国尚无法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企业家群体,但已经有如柳传志、徐小平、李开复、孙陶然等创业家,用自己的行动为更多创业者保驾护航。也希望他们在此项工作中,保持住导师的“知行合一”精神传统。
   而对于创业者而言,导师并非灵丹妙药,服用之后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创业注定是一个孤独的旅程,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应该而且只能靠自己解决。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标签:迷思 纠结 导师 大学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