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寒假日记 > 正文

农业工如何融入城市 **区农业农村工作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区农业农村工作在融入“一带一路” 战略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 **在“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广阔平台和战略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和致辞精神,按照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要求,充分从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出发,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结构,创新农业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支撑,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作出贡献。

一、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农业结构优化调整 (一)调整优化种植业区域布局。稳定**瓜、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调减棉花、小麦种植面积,支持种草种料,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种植中药材及特色油料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加快形成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到2020年,棉花播种面积控制在3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7万亩(设施农业1万座),**瓜面积达到4万亩以上,积极推广替代作物,特色农业种植达到5万亩。

(二)做强畜牧业。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种养结合、农区牧区结合,优化畜牧业结构和畜种结构,发展奶驴、奶驼等特色养殖,以规模化标准化为目标,推进畜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安全并重型转化。到2020年,牲畜年末存栏达到56万头(只),牲畜出栏达到170万头(只);
家禽出栏达300万只.肉类总产达到5.07万吨;
产奶量达到4万吨;
产蛋量达到6000吨。

(三)做优特色林果业。稳定林果种植面积,突出林果生产标准化管理,推进林果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到2020年,大枣规模稳定在22万亩,葡萄5万亩,山杏2.7万亩,苹果、核桃、桑葚等特色林果5万亩。

二、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重点扶持冰雪果业、新雅酒业、长河集团、域尊酒业、新坤果业等能够带动当地主要优势农产品效益转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发展成规模、上档次、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业龙头企业5家,围绕优势农产品发展特色农副产品。积极培育、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农民合作社助农增收引领作用。202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达到全疆领先水平,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在规范合作社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以村委会为单位的合作联社发展模式,到2020年,实现农民参社率达到100%,实现合作社经营全覆盖,实现农牧民增收15%以上。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的发展模式,积极打造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销服务,努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二)追求集群效益,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围绕主要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园、标准化养殖小区等的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进一步打造以现代农业园区、大泉湾乡、恒顺、陶家宫镇为主的设施农业基地,调整优化设施种植结构,重点向设施果业发展。以南湖乡、花园乡为主,推进**瓜基地建设,建设面积1000亩的新品种繁育试验基地、面积1万亩的绿色优质**瓜生产基地、3 —4个5000亩的无公害**瓜标准化生产基地。继续发展以大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积极推进大枣示范园建设,到2020年,建成标准化示范园20万亩,将现代农业园区6万亩大枣园全部实现标准化建园。建立以沁城乡、天山乡、**乡、德外里乡为主的山区天山逆温带果树种植基地,打造杏子、核桃、苹果种植基地。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到2020年,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由2015年的15个增加到30个,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以上。

(三)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积极推进标准化农业示范区建设,建成以大泉湾乡棉花、南湖乡**瓜、五堡镇大枣、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农业为主的4个标准化农业示范区,每个示范区面积稳定在1万亩。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全面推动标准化进程。到2020年,农产品生产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效节水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设施农业和优势特色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7%以上。发挥小微产业园在带动农牧民就近就地增收就业的作用,在大泉湾乡、二堡镇、五堡镇、沁城乡大力推进小微产业园建设,到2020年,建成小微产业园10个,带动当地农户就业5000人左右。

(四)拓宽农业功能,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大泉湾乡、恒顺设施农业三大基地,特别是依托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国家级科技园区的优势,进一步加大财政信贷扶持力度,在特色观光休闲农业建设上下功夫,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将三大设施农业基地打造成集种植、科研、观光、品尝、采摘、休闲等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基地,到2020年,建成生态观光示范棚100座。

(五)挖掘农业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重点支持回城乡、花园乡、五堡镇依托民俗资源发展民俗风情旅游,投入资金2000万元支持民俗风情园、民俗街等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天山乡、**乡、五堡镇依托杏子、桑葚种植,通过举办杏花节、桑葚节带动旅游创收,支持白石头乡利用油菜种植带动旅游创收,支持当地农牧民依托自身优势开办农牧家乐,对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带动力强的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六)挖掘农业资源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依托花园乡、现代农业园区两大智能温室带动示范,积极发展创意农业,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利用**瓜节打造的靓丽城市名片及“****市**瓜栽培与贡瓜文化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优势,在**瓜文化资源挖掘上下功夫;
通过举办**瓜节、兰花节、菊花节等品牌节会,将**品牌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三、推进流通方式创新,全面深化农产品市场开拓 (一)推进农产品品牌营销。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充分挖掘宣传一批老字号品牌,做大做强一批产业优势品牌,孵化培育一批企业自主品牌,整合扶强一批区域公共品牌,着力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以“密作”品牌为抓手,大力实施**瓜、**大枣为重点的农产品品牌战略,抓好“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示范区”项目建设,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农业产业附加值。借助**瓜节、**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和北京、上海、**等农产品展销会等媒介,进一步提高产地商标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依托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引进推广高科技和现代管理经营技术,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流程,注重策划包装、市场化宣传推介,培育出一批区内叫得响、全国有影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

(二)加强农产品流通与市场建设。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继续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仓储配送和信息购销服务等为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外销平台和市场开拓体系建设力度,继续加快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市场开拓步伐,并向二三线城市延伸拓展,促进农产品销售;
充分利用对口援疆机制,借助“****农产品交易中心”平台,率先在河南省建立长期稳定的特色农产品外销平台;
采取直销店、超市专柜等形式,建立长期稳定的营销平台;
支持农业生产和流通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等产销衔接模式,推动与种养基地、农户形成稳固的购销关系;
大力发展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搞活农村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

(三)加快培育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鼓励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产品销售企业发展网上交易与配送,扩大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的网上销售;
大力实施“千村万店”电商建设行动,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引导有能力的农户直接从事电子商务和种养相关配套产业,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疆界,连通外部大市场,把农产品卖得更远,卖更高价,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四、聚焦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 (一)强化生态建设与保护。推进城西万亩生态林建设,抓好以城郊、农田、道路为主的防护林建设及提升工程,巩固南园经济林提质增效。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深入开展国家公益林管护工程、沙化土地封禁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等,全面构建区域稳定的生态保护屏障。协调兵地共同在城市绿洲周边规划适度规模的节水型工程造林,切实改善绿洲生态景观和小气候环境。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按照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要求,采取轮牧、休牧、禁牧等措施,合理控制草原载畜规模;
抓好天然草场改良与保护,大力发展人工种草,着力推进退牧还草工程,恢复草原自然生态功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水土零开发政策,着力推进退地让水工作,认真做好自治区统一安排部署的农村土地清理工作,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 “三位一体”保护。

(二)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加快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尽快出台《**市关于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大有机肥施用,鼓励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加速生物农药推广应用,规范农民使用农药的行为,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提高耕地质量和永续利用。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实施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开展农业清洁生产示范点建设及农膜回收利用、畜禽粪便清洁处理等活动,妥善处理好农膜残留、畜禽粪便污染等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力争全市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5%以上;
化肥使用量下降20%;
农田残膜回收率达85%以上;
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

(三)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建立高毒农药可追溯体系,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强化农业标准化工作,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质量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规范畜禽屠宰管理,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落实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上市大宗农产品100%达到无公害标准。

五、强化科技驱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一)加快科研基地及培训基地建设。依托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国家级科技园区的优势,以之为平台,积极与科研院所、院校加强合作交流,投入相应资金,在现代农业园区建成**首家集科技研发、技术引进与推广、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的科学技术研发基地,使之成为**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知识储备库。建立市、乡两级科技培训基地,坚持“先试点探路,后全面铺开”的总思路,2017年在陶家宫镇、大泉湾乡、二堡镇、五堡镇、沁城乡建成五个乡级培训基地,到2020年,实现乡镇全覆盖。

(二)强化人才支撑,加大科技人才培训力度。积极引进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在人才引进来的同时,建立起稳固机制,让人才进得来、稳得住。加大现有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在岗、脱岗培训力度,2020年前完成农业技术人才轮训工作,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人才支持结构,增加知识储备。加大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力度,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农业技术人才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人才支持结构,增加知识储备。加大对农民 “土专家”的培训力度,建立完善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发挥“土专家”在带动农牧民增收中的带动引导作用,力争到2020年,农业“土专家”人数稳定在3000人左右。注重对科技示范户、种养殖大户的培训力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到2020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500人。

(三)推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逐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农口各部门、各乡镇站所要充分发挥业务优势,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并促进推广应用,积极研究适合我市发展的种植结构,推广应用适合我市农业发展需求的新技术,以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增加农业产出率,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使科学技术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六、完善配套服务,积极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体系 (一)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体系。整合资源,发挥现有金融服务网点整体合力。优化网点布局,提升网点交叉服务功能。持续优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工作。通过设立定时定点金融流动服务网点,布设金融电子机具和自助服务终端,力争到2020年,全市所有乡镇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优先支持城乡重点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济组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依托产业链和农牧业产业化组织体系,开展对农牧民、商户、中小微企业的贴近式信贷投放,大力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泉湾乡作为“**市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示范区”,以示范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抓手,强化担保方式创新。

(二)发挥财政支农杠杆作用,加大财政资金支农力。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持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快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农业农村支出,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牧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切实保证农业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支农惠农资金的兑付落实,切实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提升农机服务水平,增加农业机械总动力。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应用,提高现代机械使用率,减轻农牧民生产负担。到202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5万千瓦,年递增4%;
拖拉机台数突破1万台,年递增4%;
拖拉机配套农具达2.4万台(套)。“十三五”期间,农、林、牧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逐年提高,到2020年,全市农、林、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1%。

七、强化安全监管,构建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各类农产品农残检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严格农产品产地源头管理,实施质量安全追溯,不合格农产品追溯率达到100%。加强对饲料、兽药及上市肉奶蛋中药物残留、瘦肉精、三聚氰胺的监管,保证肉奶蛋卫生、安全。饲料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违禁添加物检出率控制在0.1%以下,兽药经营使用领域抽检合格率提高到95%。生鲜乳收购站100%实现持证收购和标准化管理,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更加健全,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升。

(二)加强防灾减灾,提升对农业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加强农业自然灾害及重大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加快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农业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和调运设施建设,大力推广防灾减灾技术。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对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的多元化监测,增强农业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农业气象决策支持、现代农用天气预报、农村气象信息发布等系统建设,及时、广泛发布农业灾害气象信息,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三)加强动植物疫病防疫工作。加强公共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重大病虫害和植物疫情应急防控机制,支持地膜回收等环保农业项目建设,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达到9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力争达到90%,林果类产品无公害生产率力争达到90%以上。建立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疫病科学防控水平明显提升,不断降低和控制常见、多发动物疫病的发病率,使发病率大畜从3.9‰下降到3.5‰以下,小畜从5.9‰下降到5.5‰以下。推进动物疫病防疫检疫点建设,到2020年,在南湖乡、沁城乡、天山乡完成3个检疫点建设。  八、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一)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一年集中攻坚、三年巩固提高、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三步走”目标,“号准脉、下对药”,对有生产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通过扶持生产和转移就业脱贫一批;
对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就地脱贫成本高、难度大的贫困人员,通过易地搬迁安置脱贫一批;
对生活在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地带的贫困人员,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
对丧失劳动能力或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人员,通过低保政策兜底和医疗救助脱贫一批;
对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困难的贫困人员,通过教育帮扶脱贫一批,确保2016年现行标准下的1766户5507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扶贫开发重点村序列。

(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扶贫搬迁农业安置农牧民1042户334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4户1257人),确保搬迁安置牧民“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有保障”。一是完善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按照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的要求,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二是制定扶贫搬迁配套政策。积极协调解决好搬迁安置过程中土地调整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产权、户口迁移、子女入学、医保和低保等方面的问题,创新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建立差别化的资金补助标准与住房建设标准,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组织实施形式、安置方式、扶持手段和社区管理模式。三是巩固提高扶贫搬迁成果。加大对现有扶贫搬迁开发区(点)的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设施农业、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提高教育、医疗卫生、通信等配套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提高搬迁成果。

(三)继续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完成**乡卡拉尕依提村,天山乡水亭村、**沟村,沁城乡小堡村等四个贫困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使上述4个贫困村均达到“九通、九有、九能”的建设标准。一是实现贫困村通畅工程全覆盖。从2016年起,升级改造重要的乡村道路,推进乡村道路联网工程,新建村内道路30.08公里。二是解决全部贫困村和所有贫困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大力推进自来水入户和水源水质保护工程,农村居民点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全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安装安全饮水管道39公里。三是完成贫困户富民安居工程354户,基本消除全市农村贫困户危房;
实现全市贫困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宽带信息网络全覆盖。

(四)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到2020年,新建各类扶贫产业示范园15个、申报扶贫龙头企业5家、扶持发展扶贫专业合作社20家、建立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5家,在7个山区乡建立电商扶贫服务站、在21个贫困村设立电商扶贫服务网点。一是培育发展优势支柱产业。重点打造10个产业扶贫示范园(种植、养殖、林果、旅游、加工等),5个科技扶贫示范园(晚熟杏、核桃等),扶持发展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21个。二是积极发展农村家庭手工业。大力发展手工业产业合作,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农村家庭手工业。三是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组建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开发不同特色的大众化乡村旅游商品,规划一批乡村旅游精品项目。鼓励支持以贫困农牧民为主体,通过自主经营、联户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乡村旅游,提倡利用家庭农场等发展乡村旅游项目。

四是加快发展贫困村现代服务业。在贫困村大力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新兴流通业态,积极开展电商扶贫试点,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支持企业建立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 ? ? ? ????????????? 中共**市**区委员会农村工作办公室 ?????????????????????? 2017年5月26日 本文来自https://www.zaidian.com/

标签:农村工作 具体措施 融入 **区农业农村工作在融入“一带一路” 战略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积极融入 一带一路 战略 一带一路如何做大做强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