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寒假作业 > 正文

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 情感激发是成人音乐教学的重要因素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音乐教育作为成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商以及个性的完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是推动成人音乐教育进一步走向完善和人性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情感激发,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
  【关键词】情感 审美 成人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043-03
  
  成人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音乐教学中审美、情感、节奏、音准、寓意、创新等内容,都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素,而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情感培养和能力培养,它是衡量学生素质的基准。教育随着时代在进步,社会要让更多的人接受广泛的高层次的教育使得成人教育越来越具有特殊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人教育也必然能成为多种教育体制中的一枝独秀。当然,成人教育中音乐课的教学也需与时俱进。如何使成人学生的审美情趣、整体音乐素养以及对高雅艺术的欣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发挥音乐学科的优势来激发学生情感即是成人音乐教学的重要因素。
  一 情感激发的重要性
  成人音乐教育是最好的情感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有效途径。好的音乐作品能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音乐课中的情感体验与培养所带来的效应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本身,它所产生的是一种连环效应,这些对成教学生以及其他门类学科的学习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产生的长期社会效应是不可忽视的。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来讲,其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人在欣赏同一艺术作品时,他们自身会对该作品产生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这些与他们的文化水平、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息息相关。不同的人群在欣赏同一音乐作品时也是如此,他们会将自己置身于不同的境界与环境中去感受音乐之美,从而达到自身情感的升华。总之,文化决定素质、素质决定情商。因此,如何在音乐课教学中,使成教学生能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欣赏音乐之美都很重要,而其中情感激发显得尤为重要。
  二 情感激发的手段
  1.激发审美情感
  音乐情感是审美教育的核心,审美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不是理性说教的深刻程度,而是情感感染的强烈程度。它只能通过激动唤起情感的深度、强度和指向性来加以衡量。而审美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是作用于情感领域的教育活动,它能使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技能、欣赏、演唱等过程中沟通审美情感,感染学生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审美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它能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及艺术节等活动的具体参与,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之上,培养学生美感的形成。审美情感的培养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基本条件。学生只有感知音乐的美,才会被音乐所陶醉,才会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
  我们以钢琴课教学为例:在钢琴课教学中,弹奏出的任何一个具有音高、音量、音色的声音,从其外表上来看,是以手与乐器为协调、相互作用的工作机制所造成的。但从本质上来看,美好声音的产生,其中包含的是一种双向的审美情感体验活动,它是由思想感情产生的审美体验到艺术实践,再由实践性的机体活动变为更高层次的音乐审美心理活动。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首先要激发自身的艺术表现欲,培养和塑造自己良好的弹奏心态,再经过对学生技术上的传授,达到在此过程中的共同的审美情感体验。同样,从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无形中又会给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审美影响,这种心理影响必然直接反馈给授课教师。因此,成教钢琴教学具有其双向情感体验的特点,但它又不同于专业院校的钢琴课教学,因为教师在弹奏的选材、技巧的要求上要因材施教、由浅至深、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此外,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而言,成教钢琴教学的特殊性在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是通过弹奏出声音美的表现能力的训练方式而进行的,教师的活动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教师从语言的解释到亲身的示范传达给学生的信息,这些都可以把学生的自然情感提升为他们的审美体验,以上这些都是无形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完成的。因此,在成教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以表现弹奏作品为目的,帮助学生通过对作品以及旋律的理解,利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对作品进行正确的情感审美体验,而将对弹奏技巧的掌握放到相对次要的地位。
  2.选择优化的教学方法,是激发情感的根本保证
  在成人音乐教育中,多种教育模式如情境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等,可以提高我们的成教音乐课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最终的审美教育目的。选择优化的教学方法,是激发情感的根本保证。因此,对于不同的单一的音乐课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去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审美体验。它可以是单方面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也可以是多方面在学生之间进行的过程。当然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灵互动体验。如在众多的音乐教育内容中,发挥音乐教材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等,从美的角度去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及表现力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反馈,设计最能激发调动学生情感和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最佳的学习状态。我在音乐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激发学生情感的教学方法:
  第一,创设情境以激情。“设境”是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参与学习,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同时“设境”可以营造与音乐作品相适应的气氛,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产生深刻的影响,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收到良好的效果。“设境”的手段很多,可以是讲故事观看画面、音像资料等。如在学习钢琴作品《西班牙斗牛士》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些关于西班牙斗牛士的一些故事,并在教室的投影上打出一些斗牛士的形象,同时还播放了卡门的交响乐选段。学生反响很好,完全理解了这个作品的风格,从而很快地在弹奏时体现出应有的激情。
  第二,启发想象,鼓励参与。音乐艺术是通过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学习音乐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因而,倾听音乐显得尤为重要。当音乐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可以用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或富有诗意的描述,或用其他艺术手段,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阅历与情感体验来感知音乐,展开丰富的联想,荡舟于音乐的海洋。如在指导学生《四季歌》的伴奏中,我除了要求学生为作品配置正确的和声及适合的伴奏音型外,还特别给他们看了段日本富士山脚下樱花的视频,并配上《四季歌》的音乐。音乐一开始我就请学生认真聆听,并参与到歌曲与画面意境中,优美的旋律,使学生们一下子被带入了乐曲的环境氛围中,我又启发他们,仿佛看到哪些情景、还会联想到什么……学生们很快就被带动起来,在接下来的课堂练习中学生们更注意弹奏中的情感表达了,在之后的学习中还有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日本歌曲《樱花》是否也要体现出一种大自然的美丽……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第三,采用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情感。由于知识、经验的差异,欣赏同一个作品,学生所得到的情感体验也是不同的。若老师一味地让学生的回答接近教科书的答案,便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扼杀学生的审美创造。如在欣赏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时,有的学生说是描写一个可爱小姑娘的形象,她在春天的大花园中跳着优美的芭蕾舞;有的学生则说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少女,梳理着她的长发,在水池边欣赏着自己的美貌……学生们各抒己见,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作为教师的我对学生的想象力如此丰富而惊叹不已。对于多种答案我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还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第四,鼓励质疑、创新以抒情。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提问,容许学生插嘴。插嘴是一种投入、积极参与的表现。我在课堂上做到教态和蔼可亲,严厉的教态会压抑学生的思维,使自己处于学生的对立面。鼓励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及时请教,多问几个为什么。善问在创造性思维中有重要的意义。如在学习无旋律伴奏时,我注意学生对一些编配手法不是特别明白,但又不敢提出来,小声在下面嘀咕。于是我鼓励学生想问就问,不明白的地方要弄懂。学生提出来后,我又组织大家讨论、思考,终于弄明白了这个知识点,既解决了问题,又让学生获得了更多无旋律伴奏方面的知识。
  音乐创作需要创新精神,音乐上的创作是包括多方面的。我鼓励学生用其他艺术手段展现音乐的精神思想。如用舞蹈、绘画、诗歌、表演等为音乐编创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或改变音乐要素来改变乐曲的情绪;简单的歌曲创作、歌曲改编和艺术处理进行二度创作等。在创新练习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把感受到的情绪、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要素表现出来,力求每一次创作都有新的感受、新的突破,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表现自我,真正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当学会了弹、唱《我和你》这首歌曲后,我又请学生通过改变音乐要素来改变歌曲的情绪。学生们把这首歌曲唱出了多种速度、情绪,当唱到最后一句时,又有学生提出来应有更强烈的结束感,师生在一起讨论,提出各种方案试唱了一下,做个比较,最后采用了重复这一句,并用先渐慢后回原速的方法。学生唱得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因为由于自己动脑筋的原因让歌曲更完整、更动听了,下课后学生都是哼着这首歌曲出教室的。
  3.教师是激发情感的关键
  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先决条件。“要想打动别人,首先必须打动自己。”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善于凭借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以情激情、以情育情。
  第一,教师必须具有对学生强烈的爱心。“爱”最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实现情感共鸣的前提。当然,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表现为外在的情感流露,还体现在他献身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在我眼中,学生没有好差之分,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就是对我的喜爱。
  第二,教师必须对音乐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这是音乐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和心理品质之一。音乐教师不光是音乐作品的欣赏者,更是音乐作品艺术情感的传递者。因此,教师要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情感脉络,并通过恰当的手段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做到这一点,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充电”与“补氧”,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与音乐素养。
  第三,教师要善于运用调动学生情趣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寓情于教,用真挚的情感去启发感染学生,在音乐作品与学生情感之间架起桥梁。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活动,与学生共同参与演唱、演奏、表演、创作表演等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音乐情感、领略音乐真谛、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如在学习《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演唱,自己也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创作表演中,教师的参与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教师富有激情的表演感染了学生,激活了学生的情感投入,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
  4.情感的升华
  激发学生情感的同时还要着手进行情感深化。对于一首作品,我们要听的是什么,感受的是什么,总结的是什么,让这些问题触动学生去探究隐藏于音乐作品背后的东西,从而上升到高层次的音乐鉴赏层面。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汲取艺术的养分,提升音乐的素养增强审美能力。如让学生欣赏《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曲时,让学生在乐曲中感受音乐旋律优美的同时,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在音乐感受中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家庭之间的情感更加亲密。我国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能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上升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及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如学生在学习作品《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要学生明白“蓝蓝的天”“白云”“马儿”“不落的太阳”等对祖国的歌颂之情,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演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吻合时,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活动;也只有在真正的音乐活动中我们才能发现情感的内涵所在;也就是在音乐课中要千方百计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其价值观得到升华,最终达到以情明理,以情怡心的目的。
  音乐的世界奇妙无比,每一部作品都是用声音编织出来的艺术。音乐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着眼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音乐情感体验能够培养人的性格,它不仅对于儿童、青少年,对于成人的教育同样能起到完善其性格,使其性格趋于健全发展的作用。音乐是美的艺术,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但什么是真正的音乐之美,每个人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在接受一定的音乐教育之后不断调整和改变自身的审美情感,从而使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以便用这种情感体验在生活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这,也是成人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编辑部.第一、二界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588
  [3]邵宗杰.心理学教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4]徐民奇、周小静.音乐审美与西方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0)
  [5]谢莉莉、龚彦.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
  〔责任编辑:陈晨〕

标签:激发 成人 因素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