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寒假作业 > 正文

艺术歌唱中常见的错误发声法及其纠正|最高法最高检发声 近期将纠正一批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通过对声乐学习中常遇到的错误发声方法的概括与纠正,让歌唱者明确树立正确发声方法的概念及重要性,给从事声乐教学、学习的人以借鉴。   关键词:艺术歌唱;气息;共鸣;横膈膜
  
  艺术歌唱又称声乐,是运用艺术化的语言(歌唱语言)与科学化的歌喉(艺术嗓音)相结合塑造出鲜明生动、悦耳动听的听觉形象――歌声,来表现语意、高度凝炼的歌词以及典型化、情感化的旋律音调,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并进行二度创作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它与自然歌唱不同,自然歌唱仅仅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生活能力或自娱能力,会说话者便能歌唱。
  艺术歌唱要求歌者在歌曲意境的创造,语言韵律、风格的把握与表现上,体现出强烈的个人创造性或艺术性,对发声、用气、共鸣、音准、节奏等歌唱技能技巧的掌握又体现出严格的科学性,所以掌握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发声方法,对歌唱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才会制造出美妙的、圆润的、坚实明亮的声音,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发声器官,使自己的歌唱生涯持续得更长久。相反,如果歌唱方法不正确,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他的歌声就不会悦耳动听,并且长期下去嗓子有发生病变的可能。下面,对声乐学习与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些错误发声及纠正方法简单作一介绍:
  一、喉音
  喉音可分为“空洞型喉音”和“堵塞型喉音”。
  (一)空洞型喉音:音色粗糙、暗淡无光,常常伴有漏气的声音。原因是歌者对“打开喉咙”的方法存在模糊认识和错误理解,造成撑喉咙,甚至连“声门”也打开,从而形成“空洞型喉音”。
  纠正方法:丢掉模仿和做作的仿声习惯,发声不能撑喉咙,让喉咙恢复到自然发声状态,“贴着咽壁吸着唱”,嗓子周围没有任何感觉。
  (二)堵塞型喉音:声音紧而不自然、僵硬,上下共鸣不统一,唱高音困难。
  纠正方法:放松舌根和喉咙周围的肌肉,贴着咽壁吸着唱,注意气息的深度,保持呼吸支点,多作哼鸣练习。
  二、鼻音
  表现为声音晦涩、混浊、缺乏力度,音色出不来,传不远,咬字含混不清,缺少透亮的共鸣色彩,产生的原因是软腭不抬,舌根咽喉紧闭,堵塞了通向口腔的气流和音波。
  纠正方法:积极抬起软腭,多作打哈欠动作,充分打开咽腔和牙关,使气息从口腔顺利传送,气息必须集中地送出口外,以便纠正鼻音,可先练习开口音和顿音、跳音。
  三、白声(羊声)
  声音缺乏共鸣,发直,无正常音波,扁尖刺耳,无音色变化。原因是没有控制好由喉口、舌根与软腭组成的纵向通道,影响了共鸣的形成与贯通。
  纠正方法:注意舌根自如稳定,力求咽腔空间共鸣的贯通,注意气息的深度与控制,喉口自然放松,反复作哼鸣练习来找发声的高位置,先练开口音,暂时少练闭口音。
  四、颤声(小抖)
  声音无规则地颤动。原因是喉头位置不稳定、动摇,发声器官的肌肉处于失控状态。
  纠正方法:要控制好喉头位置,要求发声的准确性,加强音准观念和发声动作的稳定性,先作单音发声练习,体会音量强弱的气息控制,然后逐渐扩展到其它发声练习,可少唱歌多练声。
  五、冒调(音偏高)
  声音显得急促而不稳定,缺乏柔和、流畅的美感,并往上走音。原因是音准不好,呼吸急促,气息过猛,以致失去控制,或者呼吸支点过高。
  纠正方法:树立正确的音高观念,注意气息的深度和横膈膜控制的均匀平稳,另外,胸腔气息不宜过多,以利于控制。
  六、漏气
  感觉气不够用,换气时费劲,体力消耗大,控制声音困难,音往往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横膈膜和控制呼吸的肌肉软弱无力,其次是声带闭合不严。
  纠正方法:用咳嗽的感觉来体会横膈膜的力量和声带的闭合力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机配合,在深呼吸后作短促呼气,以锻炼横膈膜的力量。
  七、憋气
  表现为歌唱时胸部发闷发紧,声音发直,不能控制强弱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呼吸器官的僵硬导致发声器官失去弹性,(吸气抬双肩也会造成憋气)。
  纠正方法:象闻花一样深呼吸,唱“a”、“o”等开口音练延长音来慢慢送气,体会横膈膜、小腹的运动状态,胸部扩张放松的感觉,完全吸气完全呼气,使气息流畅起来。可选择起伏较大、流畅舒缓的歌曲。
  八、喉结上提
  这是歌唱中最忌讳的毛病,表现为声音挤、紧,喉音很重,高音尤其困难。
  纠正方法:(1)胸部放松。这是关键。打哈欠深呼吸,气吸到横膈膜,胸部舒展自然地向外打开。(2)活动喉结。让喉结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自如地上下活动。(3)稳定喉结。设法让喉结在活动到下面时,尽量多停留些时间。(4)呵气轻唱。当喉结能稳在下方时,先轻呵气,然后带出轻声。
  九、气息僵化
  表现为气息短,呼吸支点对发声的功能支持差。原因是没有按照自下而上的运气原则进行,把胸腔作为发声的动力,影响了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能力。
  纠正方法:在发声过程中坚持横膈膜的气息控制。练声时力求把横膈膜的气息送干净,然后再作气息控制上的灵活性练习,增加声音的弹性和流畅性。
  十、声音发散
  表现为声音不集中,缺乏力度与亮度,没有表现力,往往伴随漏气现象,声音非常原始。原因是前部口腔开得特别大,后部处于自然状态,口腔没有完全打开,声音位置低,没有头腔共鸣。
  纠正方法:口腔完全打开,软腭抬起,音波冲击硬口盖,形成声音的焦点,使声音集中;另外注意闭合声带来挡气,唱时使口形有利于声音的集中,不要盲目追求音量。
  十一、无基础共鸣
  就是缺乏胸腔共鸣。表现为声音发飘、不稳定,音色单调,缺乏共鸣色彩及表现力。原因是由于气息深度不够,胸腔的保持作用不够,使声音没有胸腔共鸣,也就是声音没有“根”。
  纠正方法:应注意声音在胸腔里有空间,保持住部分气息,以取得胸腔共鸣的效果。其次,注意气息在横膈膜的运动得到良好的控制,有利于产生声音的共鸣效果和取得上下共鸣的统一。
  十二、声音往后倒
  表现为声音出不来,传不远,音色发闷、僵硬,很费力,不稳定,音准音色均难以控制,无法取得良好的共鸣。产生原因是发声时,没有积极控制好气息的方向和冲击力度,气息冲击在软腭。
  纠正方法:发声时,注意在气息传送过程中,努力将声音自然有效的送出口外,控制好气息冲击的方向与力点。可先练习“d ”、“t”、“k”、“i”等闭口音,然后再带其他母音来进行练习。
  十三、共鸣位置不统一
  表现为头腔共鸣位置不稳定,有的共鸣位置低,有的声音头腔共鸣的效果又十分显著。原因是声波进入上部共鸣腔时,没有对准头腔共鸣空间而造成。
  纠正方法:要稳定地控制好声音进入鼻腔的声波方向,积极促进软腭与咽壁间声波进入上部共鸣腔,要细心、耐心地练习。
  十四、吐字不清
  表现为字音含混不清,缺乏力度。产生原因是咬字器官没能积极协调动作,造成不能大胆咬字,舌尖无力,喉头没有往下挡气;另外,喉咙开得太大也会影响咬字。
  纠正方法:吐字时舌头要果断有力,嘴的动作要灵敏,但不要张得太大,同时,切忌把字咬死。应该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吐字而影响除以上列举的不正确方法外,还有一些歌唱中常出现的毛病如:声音偏低、歌唱姿势不正确等等,这些都要求歌唱者在学习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这里教师起的作用相当重要,他可以帮助学生改掉自己的毛病和避免错误歌唱习惯的根深蒂固。
  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使各发声器官动作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动作,这样不仅带来优美动听的歌声,更重要的是使嗓音能相对地保持青春,延长其艺术生命。而错误的发声方法,由于各发声器官配合不当,导致歌声缺乏艺术魅力,长期处于这种情况下发声,很可能会造成嗓音嘶哑病变。另外练习歌唱的年龄不宜过早,一般在变声期之后,否则将会影响喉部的正常发育而引起发声功能的障碍。所以歌唱者只有注意饮食起居保持身心健康,合理使用嗓子;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训练,逐渐建立起稳定、良好、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准确完美、规范地表现作品,使自己的声音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标签:发声 纠正 歌唱 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