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活动总结 > 正文

[让学生在课堂上跑出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兴趣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体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学内容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比如:足球、篮球等;但也有一些教学内容是学生敬而远之的,例如:“跑”这个项目很难实施,特别是耐力跑项目,原因是跑的教学过程单调、无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改变学生对“跑”的看法,还应着眼体育课堂,对跑的教学过程进行创新、变革,引起学生对跑的学习兴趣,提高跑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主要从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对于注意的转移,我主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练习过程的枯燥无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让他们的注意力从“跑”转移到与相关的练习上,通过变换练习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跑的能力。
  
  1 化“直线”练习为“曲线”练习
  正常教学课上,在安排学生练习跑时,都是在跑道上进行的,给学生的感觉:简单、枯燥。对学生来说: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从自己会跑步时就已经开始练习了;进入学校,教师从一年级一直教到中学,甚至到大学还在教跑步。为了改变学生对跑的偏见,我在上跑的教学内容时,一种方法是不让学生在跑道上跑,合理利用校园内的弯曲道路,类似于越野跑,给学生一个全新的练习环境,另一种方法采用类似足球中的“绕杆”,在学生练习的途径中,放置一些障碍物,让学生在跑步时绕过“障碍物”进行曲线跑。学生习惯了直线跑,却没有尝试过曲线跑。有些学生直线跑得很快,但曲线却跑不快;有些学生直线跑不快的,但曲线却跑得快。因为曲线跑比直线跑的要求要高,曲线跑时,学生的协调性、灵敏度和反应要求都很高。用曲线跑代替直线跑,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体质得到发展。
  
  2 “快”和“慢”结合法
  在体育课上,有的学生跑得快,有些学生跑得慢,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于跑得快的学生还愿意参与练习,而跑得慢的学生则害怕练习。因为跑得快的学生练习后自己感觉到“快人一等”,慢的学生则有丢人的感觉。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快”的学生和“慢”的学生放在一组,快的学生跑的距离长一点,慢的学生少跑一点。比如,快的学生跑50米,慢的学生跑40米,根据学生的能力差,确定跑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采取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这两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快的学生就不信跑不过差的学生,激发了其内在的潜能,而慢的学生则不相信,我少跑了这么多还跑不过他,在其心理上就产生了一种不服输的自信心,同样也能对他的潜能进行激发。不过在采取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控制好跑得慢的学生的练习距离,最好要让跑得慢的学生以微弱的优势胜过同组的学生,否则对跑得慢的学生会受到更大的打击,使他对跑的练习更没有信心。
  
  3 将“跑”贯穿于“游戏”之中
  单独的“跑”,是枯燥的,但如果将跑置于游戏当中,练习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学生在练习时,注意力不会集中在跑的方面,而是在游戏最终结果的取胜。在课堂上练习时我曾采用了这样的办法:将男、女生各分成两组,让他们绕着前面纵向排列的标枪进行“S”练习,回来后与下一位同学击掌,下一位同学再进行同样的练习。各小组的学生为了本组能取得胜利,根本没有考虑到跑是多么的单调,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当中,同学之间互相鼓励、加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跑动能力在无形中得到锻炼而且其自身的协调、灵敏和反应等应激能力也都得到有效地提高,练习的效果远比单独练习的效果要好。
  
  二、情绪的调动
  
  所谓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积极情绪能够激活一般的行动倾向,使人的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学生提高对练习的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用激励评价法调动学生的情绪
  在人的情绪之中,快乐、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是起协调、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痛苦、恐惧、愤怒则起破坏、干扰或阻碍学生学习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尽量要让学生快乐,使学生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产生快乐的情绪?利用激励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是学生产生快乐情绪的方法之一。学生在跑步的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练习表现进行激励性的即时评价,如:学生的跑步节奏,跑步的幅度、跑步的速度等闪光点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使学生产生快乐的心情。
  
  2 让学生决定自己的运动时或运动量
  正常的教学情况下,跑的运动时和运动量都是由教师说了算,学生根本没有发言权,只有听从教师的安排。学生听到教师本节课安排的内容是练习跑步,就提不起兴趣。原因之一:教师采取了一刀切,男同学是一个标准,女同学是一个标准,根本没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原因之二:学生从来没有做过主人,不知道自己到底能跑多少,心里没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采用了运动时和运动量让学生自己来决定,一是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二是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运动能力,但让学生决定的同时又给学生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每个学生必须尽力跑。
  为了能够控制整个课堂,保证教学效果,首先向学生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尽自己的最大能力进行跑步,确保安全。在做好热身后,将同学们分成3-4个小组进行练习。但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练习反应,如脸色、动作的自然度等。有少些学生为了想少跑一点,故意装出身体不适的姿态,我首先问学生哪里不适,然后再问学生:我在课前对你们提的小小要求有没有做到呢?你的各种表现告诉我:你的练习还没有尽全力,我就会让这些学生再试着练习一会儿,结果这些调皮的学生又继续练习好长一段时间。
  总之,要想学生真正的投入到“跑”的项目中来,就必须有吸引学生眼球的地方,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对“跑”有新的认识,并能从中找到乐趣,那么“跑”这个项目的开展就会容易了。

标签:跑出 兴趣 学生在 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