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警句 > 正文

【信息化发展模式及其对企业绩效考核的影响】 员工绩效考核表怎么写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立足于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通过分析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几种模式及其适用情况,以及这些模式分别对制造业企业生产车间实施绩效考核的影响,提出了制造业企业生产车间在信息化下的绩效考核方式,以及在信息化发展中对绩效考核实施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 发展模式 绩效考核
  
  伴随着计算机的日渐普及和网络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建设或正准备建设开发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化竞争的需求,有利于理顺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也可以降低企业的库存,节约占用资金,节约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等。同样的,企业的信息化也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绩效考核,提高了绩效考核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车间的绩效考核。
  一、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概念
  1、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与经营、管理与决策、研究与开发、市场与销售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选择先进适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逐步实现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建成对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2、模式
  模式是指一种方式、样式,是具体事物的抽象化的本质形态,是某种事物运动的标准方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3、企业信息化模式
  企业信息化模式,就是指企业开展信息化的方式,它是企业在信息化要素的多种组合中所选择的某些信息化要素组合。这些要素主要包括:信息化目标、信息化范围、信息化重点、信息化实施次序和信息化采用的技术路线等。
  4、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的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二、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1、企业――行业互动模式
  企业――行业互动模式是指,某个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该企业所在的行业信息化之间存在互相约束和促进的很强的互动关系,并由这种互动关系形成的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出现,适用于企业与所属行业信息化之间存在互相约束和促进的很强的互动关系,行业的宏观环境良好,关联性强,竞争性强,并且通常有良好的行业组织。
  2、挑战――反应模式
  挑战――反应模式,是根据美国桑塔费研究所创造的概念而命名的。在企业选择各种对策措施中,信息化是关键方案。在其他企业还未进行信息化建设,而自身的信息化也未迫在眉睫的时候,就预先采取了这一策略,积极投资进行信息化建设。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前瞻性,适用于行业中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拥有很强技术实力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策划部门由杰出的复合人才构成,能够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信息化计划,并有足够的力量推动计划的实现。
  
  3、雁行模式
  雁行模式是指,由于企业信息化时间和起点不同,造成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距,进而使得企业信息化水平犹如大雁飞行形状,见下图1。
  这种雁行模式包括三个层次:
  (1)企业内雁行模式。它是由部门或者分公司起带头作用,之后再形成集团化企业内部不同重要分支机构构成部门之间的信息化推广。
  (2)企业间的雁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领先企业作为后进企业效仿和学习的基础,借助信息化示范工程的供应链建立企业间的雁行模式。在企业间雁行模式的形成中,通过纵向分工和横向协作,可以推动某个行业率先应用信息管理技术,最终实现行业的信息化。
  图1 企业信息化雁行模式
  
  (3)地区雁行模式。领先的行业信息化形成该地区的核心竞争优势,进而通过行业信息化带动了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地区雁形模式,带动了整个地区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4、地区互动模式
  地区互动模式是由地区的带动开始的,企业受地区环境的影响而进行信息化建设。这种模式地域性比较强,适用于所处地域经济环境良好,经济一体化趋势较强的企业。在该区域内,信息交流成本较低而企业间的交流需要又比较强,地域拥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同时非常重视信息化的建设。
  三、信息化发展模式对绩效考核的目标管理的影响
  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绩效考核的方式,使得绩效考核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考核中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减少了纷繁复杂的统计工作,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使得考核更加趋向于公平合理。
  制造业的加工车间由于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内容不同,其绩效考核需要用专门的指标数据库来收集、整理和处理基础数据。由于系统数据库能够为绩效评价提供相当多的现成数据,将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库同系统数据链接起来,以实现数据共享,可以有效的减少数据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提高数据准确率、提高绩效评价的效率。
  下面以制造业生产加工车间的绩效考核为例来分析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对目标管理考核的影响。
  1、企业――行业互动模式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企业――行业互动模式,是一种企业与行业间的沟通、交流的模式。该种模式下中小企业可以参照行业内先进企业的做法,进行信息化建设。行业内先进企业的试点也会促进其他的企业完善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绩效考核方面。
  2、挑战――反应模式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挑战――反应模式,是一种企业对自我的挑战。该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风险。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确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节约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但是由于该种模式下的企业没有好的企业可以借鉴,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在企业实施绩效考核时,车间生产员工的工作复杂,要考察的指标也就相对较多,因此要经过不断地尝试和修正才能达到信息化所带来的最佳效果。
  3、雁行模式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雁行模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当企业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企业全面的信息化建设时,该模式为企业在其内部进行信息化试点提供了条件。没有条件进行全面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可以先在一两个部门进行试点,继而再推广到其他的部门。
  但就绩效考核来说,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要考核的指标相对固定,考核的制定相对简单,因此企业可以先进行管理人员的试点,在时机成熟时再进行车间生产人员的信息化考核。
  4、地区互动模式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地区互动模式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在该种模式下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比较容易会获得政府的支持。同一地区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切磋,共同实现信息化。
  在绩效考核方面,该种模式会同挑战――反应模式一样,大多时候使企业对自己的挑战,在考核指标体系制定的过程中可以与同一地区的相关企业进行比较,完善自身的考核体系。
  四、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
  实施信息化之后企业的数字化程度提高,较传统的绩效考核,信息化之后的考核大大减少了流程的复杂程度,提高了计算的准确度,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
  1、登录方式
  企业的员工用每个人的工号作为进入绩效考核体系的登录账号。
  企业的考核人员以密码进入。
  2、目标确定
  根据车间具体的考核频率确定员工考核的日期(以月度考核为例)。车间管理人员在月初与员工共同制定当月的生产目标,报公司考核委员会批准,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在月初登陆考核软件输入相应的目标任务。
  3、实施考核
  月末人力资源部专门的考核人员收集考核指标所需的各种数据,并进行统计、汇总,生成考核结果。
  4、反馈、总结
  人力资源部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车间主管人员,由车间管理人员对每个员工进行评价。月末员工自己进入考核系统查看自己的考核结果,并提出改进方案。
  具体的实施流程如下:(见表2)
  五、信息化下企业绩效考核的建议
  1、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是有效实施绩效考核的前提
  绩效考核是评价员工的工作水平、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加速信息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因此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是企业高效实施绩效考核的关键一步。
  2、将绩效评价与奖惩制度结合
  企业战略目标和生产经营策略能否有效地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在企业目标方向上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使其不断进步,提高工作效率。所以,信息化下的绩效评价也要注意同企业的奖惩制度相挂钩,使各个层次集中注意力在各自的工作业绩上,更好地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
  表2具体实施流程
  
  3、重视反馈沟通和绩效改进
  生产型员工的工作环境面临着更多的变化和无法预知的因素,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需要对绩效考核的相关指标进行适时的调整。企业和车间的管理者应及时的跟生产型员工沟通,及时了解生产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的指标,以便使考核更加的完善、合理、公平。同时,由于生产型员工是一个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他们迫切想得到更加公平的评价,通过管理者与生产员工的双向沟通,还可以使生产员工有一个申诉的机会,能够对证明确实是不客观、不准确的评估结果进行改正,满足了生产型员工被尊重、被重视的要求,有利于不断地激励员工进行更有效的生产活动。
  4、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
  生产型员工的生产活动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而且考核往往多以个人考核为主,企业在重视单个生产产量的同时,还应考核整个团队的工作情况。在设计考核指标时,一方面要考虑员工个人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另一方面要考虑生产型员工所在工作团队的工作进展、工作质量和团队凝聚力等要素。将团队指标纳入员工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团队精神,鼓励员工之间团结协作,相互之间可以及时交流生产的心得,以及高效组织生产的方法等,有利于促进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果只考虑个人考核指标,则可能使员工只注重自身工作质量和绩效,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协作程度差,这种情况将导致整个团队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于团队成员各自为战,从而整体工作陷入混乱。
  5、持续评估
  生产型员工的绩效评估应按照固定的频率来进行,这样可以及时激励员工和改善员工的工作,有利于员工在下一个考核区间内更加积极的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每个固定的考核及评估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以及时的将员工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这样可以防止问题的堆积,有效的加强对员工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常震.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F].2006
  [2]韩亚利,王新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探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7
  [3]吴宪忠.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研究.2007
  [4]杨建奎.国有大型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基于企业价值战略的经营绩效评价研究.2007
  [5]吕卓.制造企业员工绩效评价问题研究.2007
  [6]代文锋.加快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商务办公,2008;10
  [7]朱泽民,陈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分析与比较.企业技术开发,2008;1
  (责任编辑:罗佳)

标签:其对 绩效考核 信息化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