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警句 > 正文

【海南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及其应对】海南的黎族传统服饰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田野调查法,对黎族体育文化传承现状就行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冲突理论从文化的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行为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深入探析黎族体育文化传承危机的产生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
  
  1.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现状
  1.1 黎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传承现状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黎族地区的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失传,有些项目正在走向濒危。在我们所调查的47个黎族体育项目中,黎族群众(18岁以上和以下两个组共计237人次)能够熟悉10个或以上的人仅为4.7%;熟悉5-9个的人只占9.5%;而熟悉5-1个的人则为28.3%;一个也不熟悉的占1.02%。
  而我们调查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器械和场地等设施时,在黎族同胞居住的地区几乎很难找到那些传统的器械了。大部分的器械我们只能从一些文献中去查看图片了。当然,有些项目虽然没有失传,但是器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荡秋千”中秋千绳由从前的老山藤变成了麻绳或钢绳。而有些项目的场地如何规划和设计这些问题除了极少数的黎族老人知道外,大部分人几乎都不知晓。当然,在黎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中,也有传承的比较完整的。比如,竹竿舞这个项目就是一个典型。
  总之,从田野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来看,黎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传承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一些项目的场地规划和设计方面,可以说,绝大部分已经失传或者濒临失传。
  1.2 黎族传统体育制度文化传承现状
  从黎族传统体育行为制度文化方面考察时,我们发现的情况更为糟糕。比如,上述访谈的两百多位黎族同胞中,当问及参与这47个体育项目的情况时,除了部分老人和一些中年人会偶尔在节庆日等大型活动时参与外,其他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人群参与传统体育项目的人次和频次极小。而当我们去了解黎族体育文化在行为制度上的传承情况,即各种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规则、制度上的传承以及各种项目的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时,其结果也是一样,甚至更为严重。对于我们提及的一些比较经典的传统体育项目的规则,能够知晓的几乎都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群中。其他人群要么不清楚,要么只能说出一些模糊的规则。
  1.3 黎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传承现状
  通过调查和访谈不同年龄段的黎族群众对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心理认知程度,心理依附程度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去了解黎族地区群众对黎族体育文化的心理认同状况。在调查过程中,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年龄越大,认同感越高;反之则越低。心理依附这一维度的结果也是相同的,和年龄成高正相关。认为“传统体育文化可以体现民族自豪感”的人群基本集中在了五、六十岁以上的、甚至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之中。而这些上了年纪的垂垂老者,他们所体现的文化承传的精神和意志确实令人感动,但是仅仅是这些人群的传承使得黎族体育精神文化己经到了濒临绝迹的境地,如果不加以挖掘和抢救,并以物化的形式加以保留,这种珍贵的文化多样性将永远消失。这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一大不幸。
  与上述情况相对的是黎族青少年对传统体育极低的心理认同感。这种危机可以说更可怕。一旦我们对这种危机干预缺位或者失效,后果不堪设想。
  2.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原因分析
  2.1 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黎族传统体育人多产生于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并在民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不断的传播与发展(张新定等,2008)。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之迅猛使得黎族地区的原始生活与这种发展水平格格不入,当地政府为了改善黎族同胞的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了很多现代化的生产工具,黎族同胞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刀耕火种、渔猎等生活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代替,而这种变化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带来的是几乎毁灭性的打击。不仅是黎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其他的一些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比如,黎族特色的船型屋正在走向濒危就是一个典型例证。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使得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从忽视到漠视,这也是很多黎族青少年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的漠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体育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冲击
  现代传媒逐渐覆盖大部分黎族地区,这使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现代体育的认识度和认可度都有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忽视。现代体育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强势体育文化,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对于黎族青少年来说,奥林匹克、NBA、欧洲五大联赛等这些讯息几乎成了他们对体育认识的代名词,黎族青少年几乎言必称这些项目。因此,当体育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脚步踏遍黎族地区的时候,人们对传统体育项目从忽视到漠视就成了必然。体育全球化让我们在谈论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时显得苍白无力。
  2.3 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改善,海南黎族地区由原来的封闭型逐渐走向开放型,黎族民众的生活空间在不断的扩展,与外界其他民族的交往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在这交往的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不断发生碰撞与融合,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一种形式的黎族传统体育也在不断的发生融合。因此,一此不能被人多数民族所接受的黎族传统体育项日就逐渐出现凋零,甚至被人遗忘,而那此能够被多个民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日则得到了保留,甚至发扬光大。
  2.4 地方政府不够重视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地方政府为改善黎族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确实做出了不少工作,也凸显出一定的效果。然而,面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冲突”,地方政府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改善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很多方面的政策制定时,对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问题几乎都被搁置。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很多事情,一旦领导不重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对于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来说,地方政府和一些领导的漠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应对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处理发展和保护
  我们认为,黎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保护和发展的辩证意识。发展是不可逆的,对于黎族体育文化而言,保护是生存的前提,但是创新是它得以发展重要保证。这是我们最终提出每一条对策的基本思路。如何同海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和我国甚至全球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只有在充分考虑这些问题的前提下,才可能保证最终研究对策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3.2 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特色,走创新发展道路
  在体育全球化的今天。黎族体育文化的“变”是大趋势,“变”是必然的。客观条件的变化,使黎族体育文化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对黎族体育文化的保护,静止地保护是行不通的,也是没有必要。关键是要选择适应海南地区社会发展特点的文化发展模式,促成黎族体育文化现代转型(比如,如何把黎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提升黎族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
  3.3 多方面提升危机应对意思,群策群力地应对危机
  首先,科研部门也要重视对黎族体育文化保护的问题,在科研立项上有所倾斜,加大科研资助的力度。坚持以理论为先导的策略,加大对黎族体育文化的调查和研究,尤其是加大田野调查的力度,从实际出发,摸索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
  同时,政府决策部门必须提高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任何一项决策、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衡量得失,决不可轻率从事,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舍弃民族传统文化,或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代价,去换取经济效益,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是非理性的。
  参考文献
  [1]韦晓康,张延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0.
  [2]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1.
  [3]张新定,黄光志等.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2):3-5.
  [4]张新定,苏春宇.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特点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8(6).
  [5]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卢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导论――民族研究文库[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1.
  [7]杨占明.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活动与全民健身计划[J].甘肃高师学报,2000(5).
  [8]李鸿江.中国传统体育导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
  [9]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10]金福春.体育与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1]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12]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鲍佳(1980―),男,湖南常德人,讲师,从事体育训练学研究。
  向飞燕(1978―),女,湖南衡阳人,讲师,从事体育训练学研究。

标签:黎族 海南 传承 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