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记述文 > 正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教学领域的多元视角,强调了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如何有效地组织高中物理课堂,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因而成为实施物理新课程的中必不可少的试金石"。在这个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灵活巧妙教学机智,从而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实现人才的培养。为此,笔者特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效率 模式 兴趣
  一、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设计问题,激发思维,突出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转化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内在联系的物理问题,自然地展现学习的规律方法,从而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例如,在《自由落体》的教学中,我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设计了如下问题:假如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物体越轻下落得越慢,那么如果将这个重物和轻物放在一块下落,它们的速度又会如何呢?有些同学认为两物相加质量更大,应该下落得更快;另外一些同学则认为轻的物体会阻碍重的物体的速度,它们的下落速度会减慢。就这样同学们通过生动设实验设计和交流探讨,在感悟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到正确的答案。通过深入的挖掘教材,以具有逻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让问题带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思维广阔乐于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能力,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促进有意义学习,减少机械式学习
  由于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仍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所以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减少机械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有意义学习,其实质是指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的实质性的、非任意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标准。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方面有联系。一旦新知识建立了这样的实质性联系,学习者就可以用不同形式的语言来表达这一概念的含义。而所谓非任意的联系,则是非认为的联系,是指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某种人们可以理解的合乎逻辑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产生不仅受学习材料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它包括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观念,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三、深入教学实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
   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只有重视实验,物理教学才能获得成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所以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强学生思索的欲望的过程中必不可缺。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而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的投入。
  2.用实验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准备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快速投入都课堂中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下落,分别落到桌面上和铺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老师由此引人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最后由此巧妙的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学习状态中。
  四、注重模块教学,倡导探究性学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接受学习、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往往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接受学习中可能有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成分,在体验学习中也会融入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因素,而探究学习中同样会有接受学习与体验学习的成分。也正是由于各自比例不同,侧重不同,才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学习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习任务需要固定的学习方法,因此,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模块教学、探究性学习无疑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好地发展,其不仅有效的帮助了学生有效地的开展接受性学习,使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而且改变了学生机械式学习的传统教育弊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模块教学和探究性学习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探究物理奥妙的兴趣,改变学校教学始终围着考试转的局面,真正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让学生养成爱观察、爱实验的习惯。在不断的探究中发现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同时,《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阶段的物理课,要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有必要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悟,有所想,能够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发散思维,提炼出探究的科学问题。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发挥其有效性,促进学生自身学习技能的不断提高,教师应该充分形式主动权,从学生个性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出发,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教学工作,从而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韦叶平.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学习方式的探索[J].物理教师,2010年11期; 6-7
  [2]季永青.高中物理实验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教师,2009年11期; 15-16+18
  [3]刘蓉.谈启发式四段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构建与运用[J].物理教师,2009年10期; 13-14

标签:课堂教学 浅谈 新课程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