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军校国防生 > 正文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有意与无意的风景]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朦胧诗人顾城的《远和近》与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断章》同样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构相近而意义却不尽相同。运用结构主义和叙事学的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意象运用等方面对两诗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两首诗在诗歌结构上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远和近》 《断章》 结构主义 符号学
  
  顾城的名作《远和近》以及卞之琳的代表作《断章》都是现代诗歌中的上乘之作,两者有着同样短小的结构和深远的意蕴,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解读空间,均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重视意象的构建和呈现;卞之琳是新月派诗人,重视诗歌外在形式的构造和内在意象的创新解读。两首诗在结构上有着相似之处,然而不同的叙述方式和意象符号的运用使得两首诗表达出来的意义和方向不尽相同,寥寥几十字却蕴藏着无限的解读空间。分别读来饶有趣味,对比起来阅读更是能够带来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一、结构上的类似
  《远和近》共六句,24个字;《断章》共四句,35个字。两诗结构上的相似之处是篇幅都十分短小,却又都层次分明,意味悠长。同时,根据诗歌大意,两诗均可按行数平均分为客观陈述和主观感知上下两个层次。
  《远和近》前三句分别以客观的角度描写“你”看“我”和看“云”的动作,后三句则描写“我觉得”的主观感受,以主观的角度揣测“你”的心态。《断章》也根据行数平均分成上下两个层次。前两句描写桥上的“你”、风景、楼上的“人”三者所呈现出来的看与被看状态,诗人是站在客观的大角度来观察整个大画面,后两句用诗人的主观意识串联描写明月入窗、你入梦的两个小画面,揭示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两首诗均运用先进行客观描述,再注入诗人主观感受的手法,寥寥数行便给读者留下了似乎类似但又分明有所不同的阅读体验和回味空间。两首诗歌的上下两个层次在内容上是有所联系的,但却很难找出某种必然的逻辑关系,这对我们理解诗歌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从结构主义的角度看,要理解诗人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思,从一开始时其实不必刻意去理解诗歌内在的因果联系,而可以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关注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上:“结构主义不大关心事物的因果联系而更重视其结构关系,它认为要理解一种现象,不但要洞悉其内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要明察该现象和与其一道构成更大结构的其他现象之间的关系。”①即是说,无须花太大的力气去解读这句为什么紧接着上句出现,而应该考虑这两句之间构成了怎样的结构,在大结构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以宏观加微观的结构视野观照,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就会清晰地展开在我们面前。诗歌在结构上类似,而实际表达出的意义不同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内在的小结构和总体的大结构。
  在这两首诗中,这些因素主要集中表现在叙事时间、叙事角度以及叙事结构上。
  二、叙事时间的不同
  叙事时间上,两诗从整体上看都是运用了顺叙的手法。《远和近》运用的是线性的叙述方式,对象人物一系列动作叙述和诗人的主观感受描写都是流畅发展的,是在同一个时间点里的连续事件,具有叙述和情感上的承接性。线性叙事的方式方便诗人更加流畅地抒发主观情感,对读者来说,阅读理解上也更加容易。读者在阅读《远和近》时感觉是比较流畅的,可以顺着诗人的目光和思路清楚地理解诗歌在叙述层面上的意思。但这同时也就决定了读者只能跟随第一人称的主观心理角度的发展,而无法得知“你”在同一时刻中的真实状态,会不自觉地去猜测、去自我带入,与诗人一起感受到了与“你”的心理疏离。
  《断章》前后两个层次总体上看是顺时的结构,但是在单独的层次中则使用了共时的呈现方式,在两个顺时的时间点里各自叙述两个共时的场景,四个场景之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共时叙事形式有利于从两个角度对同一个场景进行呈现和比较,凸显出同一时间里不同人物的心理和活动,读者可以同时感受到“你”和“人”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状态和视野,带来了与诗中人物的亲切感。从“桥上”到“窗子”既是地点的转换又是时间点的跳跃,带来了略显突兀却又在阅读期待意料之外的陌生化效果,使得读者在阅读《断章》时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得一种意义上的理解,而需要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才能领略断开的章节间的意义联系和哲学思考,增加了阅读的趣味。
  三、叙事角度的不同
  叙事角度的选择不仅是诗人思绪的切入角度,更是诗人呈现给读者的观察角度,是诗人想要带领读者进入诗中神秘世界的角度,叙事角度是两诗在叙述方式上最大的不同。
  《远和近》主要采取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读者与诗人一样无法感知“你”的内心世界,只能从主观的角度进行猜测性的心理活动。“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诗歌中的第一人称人物显然正在与“你”进行单独的对话或者相处。在这样的大情境下,“我”、“你”、“云”三者之间在整体画面上构成了一个平面的三角关系,“你”则是关系的中心,“我”和“云”是被“你”看的对象。“你”能看到“我”也能看到“云”,“你”的目光是可以主动选择的。“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我”当时就在“你”的身边,而“云”虽远在天边,但在心理距离上,“我”却感觉“你”没有在注意“我”而离“云”更近。第一人称其实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他感觉到的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一种心灵上的无法沟通,而在这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第一人称处于主动和积极的状态,“你”则处于被动的消极状态。三者在诗歌的内在结构上是三角对立关系,但在整个大结构中实际统一于第一人称的主观意识。看似是在写“你”,其实是在写自己,表达了第一人称在主动沟通中的挫折和失落感。
  《断章》同样表达了一种三者的关系,但三者的关系相对于《远和近》的平面三角结构来说,更多的是呈现出一种圆环式的层层包含结构。诗人采用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进行观察,本身不参与其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风景是包含于“你”的视野中的,而看风景的“人”则处于外侧的圆环中,“你”和“风景”都包含于他的视野之中。而这所有一切又都包含在诗人的大视野中,被包含的部分并不知晓或者并不在意大视野的存在,大视野也无意评价或者打扰他视野中的对象。“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风景无意地被“你”所看,明月也并非特意装饰窗子,它们都只是作为自身客观存在着,它们的美和装饰作用其实是“你”在主观视野中的选择。“你”作为客观风景的一部分也无意进入“人”的视野,但“别人”在经过主观筛选后却忽略了风景而只选择让“你”来装饰梦。读者在诗人的带领下也拥有了全能的视野,但却又会无意识地将自己带入到“你”的角色中,从而得到类似的领悟:原来我在无意识中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就像我有意识地看到客观明月一样。既拥有全知的大视野,又自觉地进入更小的圆环之中,进而获得一种与风景和陌生人之间美好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得到与《远和近》的单线第一人称视野完全不同的奇妙阅读体验。
  四、叙事结构的不同
  从叙事结构上来说,两首诗同样都构造了很多的二元对立关系,如《远和近》中的“我”和“你”、“你”和“云”、“我”和“云”;如《断章》中的“你”和“风景”、“你”和“明月”、“看风景的人”和“你”。但这两首诗中的二元对立关系所处的结构又有所不同,诗中符号的意象性功能的强弱和符号在叙事结构中功能的运用则是造成阅读感受差异的最大因素。
  《远和近》中构造的是一个封闭式的对立结构,在这个封闭式的结构中,“我”、“你”、“云”三者相互都有着关系。“云”在这里是有意味的风景,它不仅是自然景物,而且是成为与人同等地位的甚至是带有与“我”竞争关系的对象。符号学认为:“所有的社会和文化的事物不仅应该被视为物质的事物或事件,而且应该被视为具有约定俗成意义的事物,也即是说,被视为符号;另一点是:这些符号由它们在一个系统中或与周围事物关系的网络中的位置而衍生出自己的意义。”②“云”本身是漂泊不定的、遥远的、可见而不可即的事物,现在却与“我”的近距离和主动性在同一个封闭结构中形成鲜明对比并更胜一筹。诗人看似简单平和的语句中实际上隐藏了复杂的情感和深深的失落,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与人关系的凄凉之感。
  《断章》在两个层次中构造了的两个开放性的、未完成的结构模式,在这两个开放性结构里,“你”、“风景”(明月)、“人”三者的内在关系是模糊的。“风景”可以置换成其他任何客观“可看”的事物,是无意的风景。它在全诗的符号系统中只是联系“你”和“人”的中介,在关系网络中起到枢纽作用,只是让另外两者产生联系的一个推动力和纽带。诗人所想要强调的只是“你”和“看风景的人”的关系,而即使是这两者的关系在两个结构中也都处于一个开放性的状态。这种开放性的状态便会召唤着读者来进行各种理解和填补,从而使读者获得更多的个人领悟和阅读思考空间、阐释空间。实际上诗人所表达的只是情人间简单常见的俏皮和狡黠,却因为构造了丰富而不易理解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带给一代代读者丰富的阅读感受,这就是开放性的结构所带来的开阔的解读空间。
  由此可见,《远和近》《断章》两者结构类似而意义不同是由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以及符号在结构中的运用方式的不同所带来的,在结构分析中诗人心灵的层次被更加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远和近》是在一个封闭结构中以主观眼光对有意的风景的线性叙述,《断章》是在两个开放性结构中以客观眼光对无意的风景的共时叙述。有意的风景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和心灵的隔阂,无意的风景带来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看似偶然而其实有着微妙联系的关系,带来的是对人生未知精彩的惊喜和人与人之间陌生心灵的亲近感。熟悉的人之间陌生的隔阂、陌生的人之间有情的期待,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相互对照,又是两首诗的对比阅读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和独特体验。
  
  ① 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② 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参考文献:
  [1] [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著.当代文学理论导读[M].刘向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省略

标签:无意 有意 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