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军训作文 > 正文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常规、单调、固定的语文教学模式,讲讲、读读、背背,完全以应试为目的,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缺乏动力,因此教学效率低下。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我以为,要想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堂情景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下面就谈谈我对情景教学的理解。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育家福泽渝子也指出“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学问便等于无学”。教师要有效地沟通和融合学生与自己之间的审美经验,就必须善于创设高度凝练的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凭借自己审美经验,去领悟教学情境所特有的“韵外之致,味外之道”。?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一个人的认知过程可分为“表象-概念-表象”。表象的建立与认知过程中的情境密切相关,如果在一种生动的情境中进行强化刺激,那么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建立的表象往往感知强烈深刻,思维流畅活跃,形成的概念系统深刻,记忆持久清晰,为形成新概念打下基础。
  从教育学角度来分析,语文情境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实现了四个转化:第一,从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到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认识结构的形成;第二,从强调学习的结果到强调学习的过程,即强调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思维能力;第三,从教师传授的方向转向师生共同活动的模式,即从单向信息的传递转向“教学合一”,重在“学”上;第四,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形式。这种观念的转变实质是把“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到“学”,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开发看成是语文情境教学的核心。
  三、情境教学与语文课堂的结合
  1、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渗透
  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唯一的工作和全部工作可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语文由于其学科的性质特点,更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语文德育渗透的最佳境界,是“不‘说’一字,尽得风流”。这里“不说”其实就是情境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教育。
  有些课文让学生深受感动,但过后回到实际生活中还是依然故我,因此,教师要懂得点拨,既要立足于课文又要跳出课文,拉近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能将课文学习中获得的感情和理性认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学习和生活。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用简笔画再现情境,用粉笔勾勒彩云、山、水、小船,学生边讲,教师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诗中两岸悬崖峭壁,猿声啼叫,一叶轻舟在湍急的江水中飞流直下的景象,画面静中有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诗句。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就激发起来了,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自学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实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2、情境教学与课堂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地导入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等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事总是吸引着学生们,各种和课文有关的奇闻轶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在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中导入故事更是起到了点活的作用。如在教条件复句和转折复句的时候,先给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私塾里,学生正在听先生讲课。一会儿,有两个学生靠在课桌上睡着了。“啪”先生一戒尺打醒了一个学生,说:“你一摸到书,就睡着了。你看他,”先生指了指旁边的学生说,“睡着了,却还拿着书呢!”明明都是上课打瞌睡,为什么说法不同呢?先生讲的两句话各是什么复句?这个设计把问题和故事结合。学生讨论后对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却对第二个问题束手无策。提出的问题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以达到“心愤愤、口悱悱”的最佳学习状态。
  3、情境教学与课文分析理解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含着深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有时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在讲《扁鹊见蔡桓公》时,蔡桓公屡次拒绝治疗,语言、动作适合表演,故事情节也很有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迅速地理解课文。学生在表演之前必须读懂读透课文,才能演得活灵活现。而通过表演之后,同学们在一片笑声中又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整个过程是学生从理解到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个人能力得到锤炼,心灵得到了震撼,潜能得到了释放。
  4、情境教学与日常生活
  古代刘勰的《文心雕龙》,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可谓“意境说”的经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章能写出来是受到外界情感的感染、冲击。为了激起学生的激情,秋高气爽,我和学生假日一起去公园游玩,感受秋的气息,依依的垂柳在风中摇曳,看“翼然临于泉上”的亭子,欣赏重峦叠嶂的假山,曲径通幽的庭院,层林尽染的枫叶;冬季下雪,我带学生到操场上,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观赏松树傲然雪中的风姿。学生置身于此情此境,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常常即兴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既在情境中学习语言,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是鲜活的语言,才是自己真实的情感,而不会感到语言的匮乏,这样的文章才会迸发生命的热浪。
  5、情境教学与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在创设情景这方面,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且看一看多媒体对李清照的《如梦令》的解读: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首先映入眼帘,明丽、轻悦的古筝声作为背景,一古典女子轻摇小舟,从荷花池中缓缓驶出,一飞鸟从荷花丛中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让人如痴如醉,仿佛自己被带入宋朝,带入诗人“沉醉不知归路”的那个傍晚。在这里,诗歌的意境美通过具体可感的画面、声音得以充分的表现。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境教学能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而有效的方法。随着多媒体、电子技术的普及与利用,我们相信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堂与外界联系起来,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真实的生活之中,把现代与历史融合起来,学生在这样丰富真实的环境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主要的是提高了他们以后生活所必需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创造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而这些能力远比拥有大量的知识更重要。
  
  

标签:情境 浅谈 语文课堂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