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空军招飞 > 正文

经济转型期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中国经济转型失败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全球化竞争,以创新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战略也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然而,并非任何创新都能取得成功,有些企业因技术创新而伟大,有些企业却因技术创新而踏上了不归路。如何打好技术创新的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成为最后的赢家,是每一个创新型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分析了技术创新型企业面临的常见问题,阐述了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论证了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才能真正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技术创新 市场需求 技术驱动 市场驱动
  
  一、引言
  1、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10年07月19日 诺西宣布12亿美元购摩托罗拉无线部门;
  2011年01月25日 华为起诉该交易侵犯其知识产权,要求并购推迟;
  2011年03月14日 专利之争达成和解, 华为获胜。
  虽然近年来中外企业知识产权纠纷案不断增加,但中国企业主动维权的案例仍然不多,由此,华为公司的维权之诉在海内外格外引人注目。《华盛顿邮报》称此为中国企业第一次拿知识产权作为武器来反击西方企业,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这是中国企业真正“走出去”的标志。在这个案例中,谈判的筹码在于专利权的数量与质量,叫板的底气在于创新,而企业要想不断扩充专利权的数量与核心的专利权归根结底是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企业有怎样的重要性?又为何技术创新使有些企业走向成功,而使另一些企业踏上不归路?到底怎样的技术创新才真正有益于企业的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二、技术创新的“双刃剑”效应
  1、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科技等各方面交流不断密切,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着国际企业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摆脱困境管理者们一致把科学技术及其创新活动作为企业强大的竞争资源和推动力,用以赢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获取更大的财富和利润。理论研究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现代企业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正如哈佛大学的谢勒教授所说的那样:“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动力。”因此,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能否维持强有力的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一方面来自于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企业内部员工和企业整体的经济利益和精神追求的推动。由此可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全球化竞争,以创新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战略也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领先的技术 ≠ 成功的企业
  然而,并非任何创新都能取得成功,有些企业因技术创新而伟大,有些企业却因技术创新而踏上了不归路。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最典型的例子是21世纪初以高科技为主的IT行业。 美国的朗讯,拥有全球最高端通讯实验室-贝尔实验室,引领着20世纪通讯行业的技术潮流,可以说是技术创新造就了朗讯。但同样是技术创新,由于一味的最求技术的领先,而忽略了市场的需求,使得朗讯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终于在2006年初宣告倒闭,随后被阿尔卡特收购。拥有领先的技术,却相继折戟的例子很多:SUN公司,引领服务器行业多年,最终由于过于强调技术忽视市场需求而于2010年初被Oracle所收购。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例子也很多。本文开头提到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强调自主创新的通讯公司,研发人员占公司45%,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超过70%,通过领先的技术优势,奠定了在全球通讯行业的领军地位。 2010年第一季度,华为全球销售收入高达1491亿人民币,净利润183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提供商。 2010年,美国知名商业媒体Fast Company日前评出了2010年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名分别是Facebook、Amazon、苹果、google、华为。华为是排名前五家公司中唯一的新上榜企业。Fast Company将华为2009年的强劲发展归结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力。
  3、市场为王,需求拉动
  到底怎样的技术创新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护航,一直是技术创新型企业面临的难题。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获取潜在的利润的过程,他把基础创新看成是一种生产函数,他体现了人们对创新过程的早期认识,即“技术推动(Technology-Push)”论。这种观点认为研究与开发(R&D)或科学发现是创新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是由技术成果引发的过程,具体来说,创新的演进过程是从研究与开发开始,经过生产、销售,最终将某项新技术、新产品推向市场而被消费者接受,市场是技术创新成果的被动接受者。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并不是每一次新技术都能获得利益,如果只有“技术推动”,那为什么总是有卖不去的新产品、无钱支撑的专利,荒废的技术或是被淡忘的发明呢?为什么不是每项技术投入生产后,消费者便蜂拥而至呢?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有关技术创新的大量实证研究和分析表明,有超过60%的技术创新是来自于需求所致。因此与技术推动不同的另一种想法便应运而生,称为“需求拉动(Demand-Pull)”的学说。需求拉动的创新又称为市场拉动型创新,是指创新的想法来源于市场、来自客户的需求,企业为此而采取新的技术、新的工艺而推出新的产品以满足市场寻求。在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中,技术创新是市场需求引发的结果,市场需求是决定创新活动速率和方向的主要因素。 简单的说,根据技术与市场的关系可以把技术创新型企业分为技术驱动型企业,以及市场驱动型企业。技术驱动的主要特点是研发生产出什么就卖什么,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是市场需要的,那么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市场驱动型企业的特点是市场需要什么,研发就生产什么,风险是市场的需求总是变化的,而且从研发到上市存在一定的滞后,这就要求对市场的需求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很多案例表明,技术驱动型企业能够迅速做大做强,Google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 Google是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成立十年,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尽管Google是技术驱动型企业,Google的成功是因为搜索引擎的出现恰好符合了当时互联网的需求。如果企业对技术盲目的崇拜,而忽略了市场的需求,往往会自食技术狂热崇拜的苦果,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朗讯,SUN等公司。苹果公司在处理技术创新跟市场需求的关系上很成功。苹果公司曾经在跟IBM竞争的年代,以技术驱动为主,生产了许多产品,但符合市场需求的却极少,结果每况日下;后来重新聘请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执掌公司,乔布斯返回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技术驱动为市场驱动,砍掉所有不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线,将研究的方向转向市场需求,从而成就了ipod的辉煌,将一个mp3播放器推销给了几十亿人,可以说市场驱动拯救了苹果。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必然之路
  1、蓄势待发的中国创新大潮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以及09年,10年金融危机中的卓越表现,中国经济开始迈向了历史的新纪元。 无论宏观环境,还是内部动力,中国企业向技术创新方向都具备了充分的条件。技术创新型企业进入了历史的转折点。首先: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型,为创新经济指明方向。粗放式经济的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正慢慢的推出舞台。各行各业惨烈的价格战,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都预示着粗放式经济已经愈来愈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了。技术创新,在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将成为集约化经济发展的主角。其次:知识产权趋于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专利数是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上国际专利数最多的三个国家,美国,日本和德国都是十分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国的国际专利数在近两年得到快速的发展,2005年,中国国际专利数不到3000,世界排名不到前十名,2009,专利数达到7900,全球排名第四,2010年,专利数进一步大大提升,达到12339,较2009年上升了56%,较2005年更是上涨了210%(参考图1.国际专利数Top10的国家发展比较)。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同时意味着中国技术创新型企业蓬勃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再次:人才提供动力。通过近三十年的教育普及,中国人才市场也趋于成熟,高素质人才比例充分提升。中国研究生人员超过150万,仅次于美国。本科生更是以每年600多万的速度向社会输送。到2020年,预计高校在校生将达到5000万。高等教育人才的储备为技术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竞争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在强大的人力资源的推动下,中国的技术创新正迈向新的历史纪元。
  
  图 1. 国际专利数Top10的国家发展比较
  2、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
  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所以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通常讲市场机遇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拉力和技术的推力。这二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拉力式的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华为公司多年来一直是国内专利数最多的国内公司,专利数远远高于第二名,每年公司10%的销售收入都投在了研发上。尽管如此的强调技术创新,华为却是一家市场驱动型企业,永远把客户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只研发市场需要的产品。强大的销售体系及高效的研发队伍是华为公司不断发展的双驾马车。华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但同时技术创新不是为了获得创新而创新、也不是为了论文而创新,任正非很早就对华为员工告戒:“华为没有院士,要想成为院士,就不要来华为。”他在总结了朗讯、贝尔实验室、IBM等研发失败的惨痛教训中得出一个血的教训:“技术人员不要对技术宗教般崇拜,要做工程商人,你的技术只用来卖钱的,卖出去的技术才有价值”。为此,华为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是围绕着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如果研发人员自己闭门造车,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一堆搁置在家里的“废铜烂铁”。技术市场化,华为引进IBM的IDP研发流程,最前端就是客户的需求。此外,技术创新要紧跟时代节拍,晚了就不是创新,过早了,脱离市场需求,难以产生价值。领先一年是先锋,领先三年是先烈,过于最求技术的领先而与市场脱节,最后一定会导致企业走向失败。中国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技术推动,更多地倾向于研究技术创新的分类、体系、机制和对策。这与我国传统的宏观调控较严的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市场制度和以投资和出口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长期忽视消费需求、内需不足所导致的后果是我国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较低,科研与市场结合度较低。而依赖技术引进和出口导向使得我国的产业和企业处于国际产业链条中的低端环节,核心技术的创新远远不够,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背景下,我国以出口为主导的企业和产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也面临严重的挑战。扩大内需、面向市场是中国政府和企业提出的共同目标,迫切需要研究市场需求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和要求。
  
  四、总结:技术创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盈利为目标
  总之,当企业的目标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获得盈利时,消费者的需求便会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需求对技术创新就会产生拉动作用。企业的创新行为就是一种不断地挖掘和发现潜在市场需求,通过研究和开发出新产品新功能以满足其需求,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和收益的过程。在华为反诉摩托罗拉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增加了谈判的筹码,专利权的数量与质量不断得到扩充和提升,才有底气拿知识产权作为武器来反击西方企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宏观环境,人才资源都为自主创新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条件,中国将迈入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爆发式增长阶段。同时自主创新要跟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脱离了市场需求的盲目的技术创新,会带着企业走向深渊;紧跟市场节奏,符合时代节拍的自主创新,必将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8
  [2]托马斯?麦克劳,《创新的先知:约瑟夫?熊彼得传》,中信出版社,2010.11
  [3]S.E.Harris, Schumpeter: Social Scientis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 1951
  作者介绍:汪静(1978- )女,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标签:转型期 企业发展 创新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