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六年级周记 > 正文

寒冬时节走边关_走边关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       小时候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就对边关哨卡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对驻守在边关哨卡上的边疆卫士有一种崇敬感。长大以后,这种感觉不仅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淡去,反倒愈来愈浓,愈来愈清晰,竟致成为一种孕育多年的夙愿,一种挥之不去的冲动。为了实现这一夙愿,我把退休前的最后一次外出采访选在了兴安盟公安边防支队,为的就是不给自己留下太多的缺憾。
   去到边防支队的时候已是二O一一年的岁末,整个兴安大地严严实实地披上了冬装。
   依上我,支队就派个宣传干事带带路就行了,可是,支队的政委非要亲自陪我走,同行的还有盟民族事务局一位姓戴的“美女”局长,这样一来,车里就热闹了许多,一路上话语不断,笑声不断。
   政委是一位相当年轻的同志,看上去也就三十大几岁,显得英气勃发,精明干练,透着年轻人的那么一股朝气。他叫赵永前,蒙古族,一九八九年入伍,在部队已经干了二十多年。
   赵政委对我讲,“咱们今天要去的这两个地方都是我们支队下属的边防派出所,一个在乌兰毛都,一个在满族屯,都在科右前旗境内。乌兰毛都是蒙古语,翻成汉语是‘红树林’的意思,过去那里盛产红毛柳,就叫下这么个名字。乌兰毛都一直是全国的先进典型,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被国务院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周恩来总理和乌兰夫主席还亲自给他们颁发过奖状。这是说的地方党委、政府。乌兰毛都边防派出所也是二十多年的老先进了,不光是支队的先进典型,也是内蒙古边防总队的先进典型,有三位所领导先后受到国务院和国家民委的表彰。”
   “我在那里工作了八年。”赵政委说:“从九三年开始,一直干到二OO一年。先是当民警,内勤外勤都干过,九八年开始任教导员。当时条件非常差,五六个人挤在一间很小的办公室里,出去走访根本没有车,就坐老乡的勒勒车。那时路也不好走,夏天还好一些,冬天一下雪,基本上与外界就隔绝了,工作非常艰苦。现在条件好多了,软件硬件都上来了,一会儿去了你就知道了。”
   “乌兰毛都地处边境地区,是分裂和反分裂斗争的前沿。乌兰毛都边防派出所作为驻扎在边境苏木的一支重要的执法力量,始终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高举祖国统一的旗帜,高举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旗帜,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做了不少工作,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党和政府对我们的要求说到底就是四个字:‘爱民固边’。围绕这四个字,从总队到支队都有很明确的要求,有很具体的部署。到了派出所,同志们在实施过程中做得更完美、更细致,也更感人、更周全,确实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经他这么一说,我对这次边关之行充满了更高的期待。
   从乌兰浩特到乌兰毛都虽然有一百五十多公里的车程,我们一路走一路聊,不知不觉间也就到了。
  
  二
  
   这是一座典型的边境小镇,给我的感觉是小巧、整洁、静谧,不像内地的好多乡镇那么喧嚣和浮躁。
   我们乘坐的越野车在一处小院内停了下来,这就是我要采访的乌兰毛都公安边防派出所。小院干干净净、利利索索;院内就一处建筑,是那种连体的平房;正面的墙上蓝白相间,最突出的是高悬的警徽,最显眼的是派出所的牌匾。
   听到汽车进院的声音,在家的官兵们全都跑出来迎接,他们向我们郑重地敬着军礼,赵政委向我和戴局长一一介绍他的属下。
   天气太冷,院内不宜过多的寒喧,主人招呼我们赶快进屋。我们径直来到教导员的办公室。采访就在这个屋里进行,受访者有教导员、所长,还有几位责任区的民警。我不喜欢机械死板地搞那种一问一答式地采访,尽量引导大家放开来谈,想怎么谈就怎么谈,就跟唠家常似的,这才能听到我想听的东西。
   座谈中了解到,乌兰毛都位于科右前旗的西北部,辖区面积2480平方公里,总人口4880人。这是个纯牧区,蒙古族占到总人口的96.8%。有580多个接羔点,离苏木最远的牧包有二百多里。所里一共12位同志,除了驾驶员和通讯员,其他同志都是干部;大部分是蒙古族,只有教导员和驾驶员是汉族。
   教导员叫李正贵。他虽然讲一口还算标准的普通话,但我还是听出了夹在里面的山西味儿,一问,果然是山西人,朔州的,来内蒙已经十大几年了。
   李教导员说:“我们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三大块,一块叫户政管理,一块叫治安管理,一块叫社会稳定。这三块工作都得跟老百姓打交道。老百姓96%以上是蒙古族,出来进去讲的全是蒙语,60岁以上的老牧民一句汉话也讲不了。所以,对我这个汉族干部来说,在这儿工作必须首先过语言关。总队和支队在这方面也有明确的要求。我是强迫自己把蒙语学会的,简单的日常用语都会说了,不标准,但对方能明白,对方讲的,我也能听个八九不离十,这样,跟老百姓打交道就不困难了。刚来的时候不行,在蒙族同志面前,就像个聋子、瞎子,一句也听不懂,别扭死了。现在好了,语言关基本过了。除了学蒙语,还得熟悉当地的民情风俗,这才能融入到蒙族群众当中去。”
   “汉族同志在这儿工作确实辛苦,除了语言、民俗,还有个生活习惯问题,特别是饮食,内地来的同志好长时间适应不了。不过,李教导员他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说这个话的是所长苏雅拉图,这是个三十三岁的蒙古族同志。他说:“在边境地区搞户政管理要求特别严,作为一名责任区民警,对管区内的居民必须相当熟悉。不能像内地的片警那样一问三不知,跟管区居民迎头碰上也不认识。”
   听所长这么一说,我故意问坐在我对面的那位胖乎乎的责任区民警。他叫霍玉宝,毕业于内蒙师大新闻学系。“你这个责任区有多少户居民、有多少人?”“234户、757人。”小伙子脱口而出。“每一户居民的人口状况你都熟悉么?”我又问。“相当熟悉!”小伙子充满自信地回答。“我现在要去其中的某一户,你能把我直接领到他家吗?”“当然可以。”“假定我是你管区内的居民,路上见了,你能认识我吗?”“我肯定认识。”……我问到哪小伙子回答到哪,回答得那么干脆利落,回答得那么不容质疑。从他憨厚的表情上,从他坚定的语气上,我相信他讲的句句是实情。
   “这是每一位民警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苏所长自豪地说。
   我深深地点了点头。
  
  三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了解到,边防民警们所做的工作事实上远不止他们讲的那三大块,在“热爱人民、服务人民”方面,他们的工作更到位,他们的爱心更凸显。
   赵永前政委说:“边防派出所的民警们家都不在当地,又都集中住宿,二十四小时都在工作岗位上。用老百姓的话说,‘是永远不下班的政府’。老百姓一遇个急事难事,自己没招了,就来找我们。从我们来说,从来不分份内份外,有警必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这些年,确实协助党委政府做了许多工作,客观上延伸了政府的职能,扩大了派出所的工作范围。”
   李正贵教导员向我介绍,老百姓家里有了危重病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边防派出所。二O一一年七月,一个副嘎查长的母亲病危,把电话打到我们派出所,当时已经是夜里11点了。派出所领导放下电话,就接上乡卫生院的大夫,带了二名民警连夜开车过去抢救,救了老太太一条命。
   去年冬天发生雪灾后更是这样。那是一场30年不遇的大灾,当时,通讯断了,道路封了,牧民特别着急,他们只能找派出所。我们在第一时间向党委政府报告了这里的灾情,向上级反馈了信息。政府派的大型铲车开来后,我们的民警在前面引路,硬是打通了去往各个嘎查的道路;然后,民警们开着皮卡,把政府慰问灾民的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一户一户送到牧民家。边防支队也紧急筹措捐献了价值10余万元的物资。今年山洪下来以后也是。这里地势低,洪水把老百姓的好多房子给淹了,有的土房眼看就塌呀。我们的干警着着水帮助老乡抗灾。一遇天灾人祸,在老百姓心目中我们就是他们的主心骨,只要有我们在,他们心里就踏实了。
   老百姓之间有了矛盾也来找我们。特别是草场二轮承包后出现了好多遗留问题,时不时地发生草场纠纷。按理说,草场纠纷不归我们派出所管,但是,这种纠纷如果处理不当,小矛盾就可能发展成大问题,闹不好,就会影响当地的稳定,影响牧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的民警经常深入到牧民中间,帮他们解决了不少草场纠纷。发生这种纠纷后,老百姓宁找我们不找法院,因为法院接手要收诉讼费,我们不收,完全是无偿的;法院判决后总有一方不满意,副作用比较大,我们的民警往炕头上一坐,说了这头说那头,一次不行多来两次,总要让双方都满意。所以,老百姓总愿意找派出所。我们的态度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只要能为辖区老百姓多办些实事,自己忙一些、累一些,都无所谓。
   这些年,我们的民警还自掏腰包,帮扶了不少困难户。有个小学生叫小芳,今年十二岁了,她家三个孩子,她是最小的一个,父母都有病,她家没有草场,只能靠给别人打工维持生活。她家特别穷,她一年四季就那么一身衣服,看了让人心酸。我们凑了些自己省下来的钱,领着小芳姑娘去服装店买了些衣服、鞋袜,让她从上到下都换上,把小姑娘高兴的。我们帮了她好几年,她所有的学习费用、生活费用,所里都包了。现在,小芳的父母都去世了,她的亲戚把她接走了。
   每年的中秋节,我们还要把在苏木住校的学生接到派出所来,买上水果、买上月饼,让孩子们跟我们共度中秋。但凡来的,都是家庭困难的孩子,家庭好的都回家过节去了,家庭困难的回不去,过节没个去处,我们就把他们接过来,孩子们特别高兴。我们心里也高兴!
   有一户牧民叫阿拉坦布和,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他媳妇身体更差。两个姑娘去年同时考上了大学,一个在呼市,一个在锡盟。因为拿不出学费,老两口愁得一点办法没有,不让走吧,好不容易考上了;让走吧,一年二万多,实在拿不出来。老人找到了派出所。对这样的事,我们不能不管。所领导出面,联系苏木,联系民政,最后定下来,所里帮一点,政府给一点、民政拿一点,几方面一齐使劲,帮这两个孩子圆了大学梦。现在,这两个孩子已经上大二了。每年一赶开学,所里就帮助她们筹集学费。所里的同志们一直在帮,包括支队的赵政委,也没少帮,都是拿个人的工资……
   听到这里,我提出想去采访一下阿拉坦布和。教导员马上派人去联系。一会儿功夫,联系的同志就回来了,说那老两口正在家,现在就可以过去。
   阿拉坦布和的家离派出所不远,是两间孤零零的土房。我们过去的时候,老两口已经在门口候着了。
   老阿很健谈。说起两个姑娘上大学的事,他一连声地夸派出所的同志好,夸赵政委好。他说:“要不是赵政委他们帮助,两个姑娘只能在这个穷窝里继续受穷,她们俩会怨恨我一辈子,我和老伴在孩子们名下会愧疚一辈子……”
   我接过老阿的话头对他说:“现在好了,两个姑娘毕业后,一个在首府工作,一个在锡盟工作,有这两个‘小棉袄’,你们老两口就等着享福吧!”
   ……
   这天的午饭就在派出所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吃。丰盛的饭菜早已经上桌了,所长、教导员他们一个也没有来。赵政委抱歉地向我解释:“出了点儿小事,镇子上一处民房着火了,教导员和所长正带着民警们灭火呢,咱们先吃吧!”我不同意先吃,坚持要等灭火的同志回来一块儿吃。赵政委说:“不能等了,快点吃完咱们还得往下一个点上赶呢,要不就来不及了。”
   这是一顿地道的蒙餐。可是,我们几个谁也没有吃好,心里都在惦记着去灭火的同志。直到我们吃完饭要上车了,他们也没有回来。
  
  四
  
   满族屯离乌兰毛都只半个小时的车程,说话的功夫就到了。听赵政委说,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满族为主体、蒙古族为多数的民族乡,又是全国唯一一个经营草原畜牧业的满族乡。全乡总面积4378平方公里,总人口4560人,其中满族占到36%,蒙古族占到62%,其他少数民族占到2%。满族屯公安边防派出所就驻扎在这个小镇上。
   这个所的教导员也是个汉族同志,叫夏志勇,赤峰人。他说他只有三十七岁,我看他足有四十。他指着提前谢顶的脑袋诙谐地说:“我和谁都相处得不错,就是和头发不和谐,早早儿地就掉光了。”所长叫照日格图,蒙古族,通辽人,是这个所最老的一个同志,据说派出所一成立他就在这儿干,整整二十年了。
   满族屯派出所辖区面积更大,加之有几十公里的边境线,维护辖区安全稳定始终是全所工作的重点。多年来,夏志勇他们从群防群治入手,先后布建了多个牧户报警点,组织了多支群众联防队,组织牧民群众开展“十户联防”和“矛盾纠纷调处”,发挥“草原110”的作用,有效控制了辖区内的治安局势。
   “不发动群众,单靠自身的警力根本顾不过来。”照日格图所长说:“辖区面积4378平方公里,最远的接羔点离我们这儿有二百多公里,虽然我们在那里建立了警务室,派驻了两名民警,仍然感觉力不从心。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搞群防群治。”
   “这几年我们还摸索出一个好办法,这就是理顺爱民固边的领导体制。”夏志勇教导员深有感触地说:“拿我来说,既是派出所的教导员,又是乡党委的副书记,乡党委每次开会,都通知我参加,这对强化公安派出所的工作,无疑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与此同时,乡里还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和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爱民固边领导小组,这样就把爱民固边战略纳入到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框架之中,为更好地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
   这些公安民警们常年累月工作在这偏远的地方,他们的婚姻恋爱怎么办?我拿这个问题问陪我的赵永前政委。
   赵政委笑了,笑得有些腼腆。他说:“是的,城里的姑娘是不会跟我们谈恋爱的,她们不愿意把自己嫁给总也见不上面的边关卫士。我们只能就地取材,从身边找。不瞒你说,我的爱人娘家就是乌兰毛都的,我们的李正贵教导员找的也是兴安盟的姑娘……”
   “那你俩的警民关系处得相当到位了!”我跟他俩开着玩笑,心里油然升起对他们的一片敬意。
   我又想起了乌兰毛都副苏木达苏日嘎拉图讲的一段话:“这些年,公安边防派出所配合党委、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好多事情他们都是全力以赴,舍身忘我,不分份内份外。好多公安干警在这里奉献了青春,奉献了汗水。在牧民眼里,他们是群众的主心骨;在党委政府眼里,他们是维稳的主力军。党委和政府的好多中心工作,都是靠他们来实施的。这么说吧,我们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都离不开派出所官兵们的辛勤工作!”
   听他们讲,满族屯有自己的民俗博物馆,我提出想去参观一下。夏志勇教导员亲自为我做了安排。
   博物馆是一座小巧精致的二层小楼。因为是旅游淡季,我是唯一的参观者。尽管如此,那位接到通知专程赶来的女解说员仍然十分认真地为我作了全程讲解,使我知道了满族屯的历史和由来……
   我从博物馆返回派出所的时候,门口只有赵政委一个人在等候,教导员、所长一个也不见了。赵政委对我说:“自治区正在召开一个关于维稳的电视电话会议,教导员、所长他们正在收看,不能送我们了……”
   “李教导员他们那边有消息没?火扑灭了吗?”我一边上车一边问。
   “扑灭了。他们也在收看电视电话会议呢。”赵政委说。
   我们乘坐的越野车启动了,它像一只步履矫健的小鹿,欢蹦乱跳地奔驰在起伏不平的山峦上。望着车外渐行渐远的边关风光,想着这一整天的所见所闻,我的心里又有了先前对边关哨卡的那种感觉。看起来,这地方我还得来,退了休也得来……

标签:边关 寒冬 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