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如何开展音乐双基教学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内容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新的教材和版本不断涌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曾出不穷,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完全被抛弃,双基教学被淡化和轻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觉到我们在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要继承和发扬。音乐课堂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在音乐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没有双基的学习做支撑,音乐审美教育犹如“空中楼阁”,学生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创造的。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双基的教学不是被淡化而是要重视和加强,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中学音乐课堂中双基教学的看法与探索。
   一、正确处理好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审美的辨证统一关系。
   建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音乐课堂。音乐教学必须实现以技能、技训为主向以学生参与体验为中心、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转变,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全部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现如今中小学音乐教师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音乐课一定要让学生身体动起来”。况且现如今的教学评价也如此。课堂上如果没有学生动的环节,则可能被视为缺乏创新、教法老套。于是我们的思想也曾走入一个误区,我们的这种误区是对新课标缺乏深刻的认识。音乐活动的参与要求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而不是过于强调学生的“身动”参与却忽视了学生“心动”的参与,表面上热闹,教学效果甚微。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只有当学生“身动”、“心动”全方位参与音乐活动,与音乐融为一体,亲自主动去探索、领悟、体验、感受时,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和把握。例如:在欣赏课时,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安静状态,但内心却表现为一种剧烈的震颤,被音乐所描绘的情景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完全融为一体。这样表面上的“静”,深层的“动”――内心深处的感动,才有音乐浸润心灵的陶醉,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和境界
  二、重视双基教学,强化音乐感受和理解。
   音乐新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本身没错,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悖离了音乐本体,片面强调和夸大了音乐的趣味性,于是乎“兴趣”成了标签到处贴,甚至于不要双基教学,从而脱离了音乐、偏离了音乐方向和音乐本身,走入了音乐教育的误区。如 音乐欣赏《春节序曲》时, 从情感入手,以“春节联欢晚会”开场的视听同步的情景画面导入,使学生沉浸在过新年的喜庆气氛中。但下面的环节却出现了设计偏差:学生一会儿敲锣打鼓、一会儿放鞭炮、一会儿律动表演,好不热闹,可整个过程学生虽然参与到活动中玩得很高兴,但没有注意聆听音乐,不是音乐学习,跟音乐没有多大关系。有些老师以为把每节课设计的像举行一台预先排练好的晚会一样有条不紊,轰轰烈烈才是好课,以为把每节课组织得像小孩子做游戏那样敲敲打打、热热闹闹才是改革。简单地认为情感价值观就是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对过程和方法的目标缺乏必要的理解,出现了“游离”音乐的现象,而且将情感价值观与知识技能目标对立起来。没有双基教学做支撑,兴趣的持久性又表现在哪里呢?
   “新课程标准淡化了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际上只是淡化了音乐概念的记忆,强化了音乐中的感受和理解,不是不要“双基”,而是更要重视和加强。”吴斌老师说新课程也在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但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学习水平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学生的一切参与活动必须和音乐有关,围绕着音乐进行,突出音乐特点,否则这种脱离了音乐性的教学是无效教学。还说:“音乐是直觉经验,而这种经验必须通过音响获得,没有音响获得的经验不成音乐。”因此音乐教学的根还在于要把握音乐的“魂”(即音乐的要素)。音乐课中的学生合作参与学习不能光求热闹,不讲实效;光求快乐,不讲质量。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适当把握时机,在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注重全体参与的同时,激活情感思维,讲究音乐教学实效性。
   重视基本知识与技能,有别于传统的知识技能教学,传统的知识技能教学,过分强化了技能技术作用,以单纯的乐理知识能力作为主体,导致了音乐与技能的片面化倾向,造成了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尴尬局面。现在音乐审美提倡的是‘融合式教学’,“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单一传授某种音乐知识技能,而是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地掌握知识技能,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得到美与善的滋养”。比如,在合唱教学中,将合唱技能的训练与音乐的表现融合成有机整体;音乐欣赏课中,将识谱、视唱、旋律与情感体验有机整合,来提高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对音乐作品能做出积极的独特的反应,同时能自觉、自信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段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审美品位。
   学生的参与应该是自主的、自然的,其对音乐的体验应发自内心,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但现实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师“铺”得过实,学生缺乏想象空间;教师引得过多,学生缺乏自主参与,课堂教学丧失了个体生命的灵动和发展个性的氛围。 新课程强调音乐审美体验,淡化双基教学,但不是不要双基,而是应该正确看待两者的关系。首先,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为音乐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地情感共鸣。而对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是必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目的,学习知识技能是为了更好地体验音乐。其次,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应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验中。在感悟体验音乐时,再自然而然地引入音乐知识的学习,这样在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又学到了知识与技能。

标签:新课程标准 教学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