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礼仪 > 正文

幼儿园大班养成教育进餐礼仪随笔

时间:2017-05-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行为习惯 老师随笔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像获得利息一样;要是有了坏习惯,就像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为它付出代价。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可是,现在很多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却很少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致使幼儿行为的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时行为习惯比较规范,但在家庭中却是相反的行为。更甚者,幼儿的有些良好行为习惯还得不到家庭的支持,文明行为反而引起周围成人的讪笑或制止,使幼儿对园内外不同行为要求感到无所适从。从教育实践上可以看出,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进行有效的家园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首先,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建立或评价主体已经由老师变成幼儿。

以前,老师对幼儿的统一要求比较多,老师制定的规则比较多,现在,我们逐渐让幼儿或师生共同建立规则,幼儿会积极地遵守。老师不在是一个规则的制定者、决策者,而是引导者。另外,老师的建设性评价往往会让幼儿产生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而同样的评价主体由同伴来说时,幼儿却有认同感。这说明评价主体会影响评价效果。所以在活动中,应该注意让幼儿作为评价的主体,老师作为鼓励者、引导者,制造宽松的气氛,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态度。

二、其次,以角色游戏为主,引导幼儿自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角色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特点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最为幼儿所喜爱。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有意请几名小朋友做发苹果的游戏,让幼儿进入角色实际训练,结果他们都把大的、好的苹果发给小朋友。

三、曾经有一个家长说: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就像土壤,而孩子就像种子。的确在我们的教育中,家庭和幼儿园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我们老师们要做的首先是转变自己的观念,然后去联合家长,统一观念及行动,以实现我们最终共同的教育目的。 幼儿在良好行为

习惯的教育中养成的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教育中的连续性、一致性是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内容,科学的培育幼儿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大班中幼儿的换牙情况开始普遍,帮助幼儿缓解换牙焦虑,了解换牙、保护牙齿的知识,是大班阶段老师关注的行为习惯之一。我们通过观察醋泡蛋的实验,多媒体软件学习,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记录表建立,家园之窗的反馈让幼儿通过多种渠道顺利地度过换牙期,家园共同培养幼儿养成饭后漱口、不舔新牙、每天刷牙两次的好习惯。我们不要指望好习惯会在一时养成,要对孩子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要允许孩子有反复。

篇二:教育笔记:说说我们班孩子的餐点

教育笔记:说说我们班孩子的餐点

教育笔记:说说我们班孩子的餐点

幼儿饮食中,我们往往认为成人给予的是最好的,最合理的,最科学的。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想到精心为孩子准备的最好的东西,可能也会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

餐点中不难发现,国际班的孩子由于生活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有的不可以吃猪肉,有的不可以吃牛肉,有的不习惯西点,有的不习惯中餐。面对这一现实,为了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更好得让孩子感受进餐的乐趣,我们把传统的幼儿进餐模式转换成“开放式的天天自助式餐点”

一.天天自助,宽松愉快

餐点中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食物,自己决定选择量的多少。在天天的自助选择中,他们学习等待,学习谦让,学着想到别人。孩子是在反复操作体验中,来调整自我对食物的需求量,从而真正把“节约”加以内化为行为的过程。

有一个美国孩子刚来幼儿园时,对白花花的米饭,充满了新奇,大米饭,粘乎乎的,他忍不住把米饭在盘里装了又装,堆成了一座雪白的小山。当老师问他“你吃的下吗?”他瞪大眼睛说“我要吃的”。当时的情景下,不忍心打消这个美国孩子对“米饭”的热情。这是他对大米饭这个新事物的好奇,是他从内在迸发出的想吃米饭的那么一种愿望。如果当时就阻止他,可能会破坏他的进餐情绪。尽管第一天看上去造成了一点浪费,但是当他把饭倒入桶里的时候,他自己发现“选太多了吃不下”。以后几天,他就开始试着先选一点,等吃完以后再选。当她不喜欢这里的午餐时,她也会拿出自己的餐盒打开吃。

在餐点中孩子们常常会谈论自己吃了什么,也会有饭桌以外的话题。刚开始时,看到这种情况,我会提醒孩子“安静吃饭,不讲话”。这主要是考虑到孩子在进餐中讲话会影响速度,饭菜会凉的,吃到胃里不舒服。karen老师感到孩子的午餐就好象成人的工作午餐,是孩子非常好的交谈时间。在中西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中,我们达成了共识,餐点中提醒孩子“轻轻说话,别忘吃饭”。孩子们伴随着音乐,在餐桌上自由交谈,他们感到了宽松和愉快

二.选用餐具,感受乐趣

不锈钢餐具,对孩子来说无毒又卫生,在西方的许多国家都比较提倡这类餐具。孩子把不同的食物放在不同的餐盘格子里。有什么样的菜肴,一般就有什么样的餐具相配。食物的种类不同,特性不同,象葡萄、鹌鹑蛋是圆形的,面条、薯条是条状的,鱼排、鸡翅是块状的。青豆珍珠玉米碎状的。因此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多种餐具,供孩子选择。孩子通过自己操作,发现有的食物用夹子夹比较方便。有的食物太小了,用勺子摇比较方

便。瞧,我们的孩子,盛饭时,“双手各握一把平板勺,左右一起夹攻,”颇有点西方人一手拿刀,一手拿叉的架势。

在餐点中,我们也试着让孩子感受餐具带来的乐趣。在孩子已有经验中,吃蛋只要把鸡蛋一敲,拨掉壳,往嘴里一送,蛋就立即下肚了。而这次我们准备了小酒杯。“小酒杯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法国女孩欢呼起来,说她在家里就是这样“吃蛋”的。她热情地帮小朋友把鸡蛋放入酒杯, “咚咚咚”小手握住调羹,在鸡蛋的顶部敲几下,壳破了后,用小调羹,把碎壳去掉,就可以一勺一勺地挖着吃。再往上面撒些盐,哇,味道好极了。最后吃剩下一个光光的小蛋壳还可以洗洗把它留着画花纹。又可以吃,又可以玩,孩子们感受着吃的乐趣。

三.动手操作,交流体验

每天在餐点之前,老师会和孩子一起认识各种菜肴的中英名称。孩子们喜欢意大利的通心面(macaroni),维也纳小香肠等。可是一遇到大虾就摇头。不是因为大虾不好吃,只因为孩子们不喜欢剥虾。我们也了解到在国外的饮食中一般都是去骨头的。起初我们的服务很周到,帮孩子把虾一个一个剥好,虾就自然成了受欢迎的菜肴。随着孩子手指灵活性的增强,我们决定让孩子自己动手尝试剥虾。孩子们难以抗拒虾的美味,只好努力剥虾。他们有的抓,有的握,有的把虾拿在手里转来转去拼命地挤呀敲呀,有的用牙齿咬。五花八门的动作都有。可能孩子在家中很少有剥虾的机会。随后,我和他们一起讨论了“如何剥虾”。当孩子举起虾,告诉老师和同伴“这是我剥的虾”,那一刻,孩子表现出的是极大的快乐和满足,他们在“剥虾”的过程中竖立了信心,感到了成功的快乐。他们在剥虾中了解了虾的结构,品尝了虾所带给他们的一切“滋味”。

在一些特别喜庆的节日中,我们和孩子一起准备具有节日特色的餐点。例如端午节大家和老师一起包粽子,(有的孩子拿着棕叶,你闻我嗅。有的孩子帮老师往粽叶里倒米,有的孩子把肉,酱油,糖,所有的东西都装到了老师的粽子里,大家一起包了一个“特色派”粽子。没等下锅,粽子破了。还好,在厨房阿姨的帮助下,孩子们还是品尝到了“特色”粽子。)万圣节我们一起自制鬼意冰淇淋(用黑色的饼干做泥土,圆形巧克力做眼睛,准备一条橡皮糖小虫子,然后把他们埋入冰淇淋,就做成了万圣节的鬼意冰淇淋)。

通过一年的观察指导研究,在饮食中,各个不同国家的孩子积累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在进餐中感受着乐趣,感受着不同的餐饮习惯,学习着进餐的礼仪,提高了自我服务能力,更获得了生活成功的所必须的首要条件。

篇三: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精品10篇)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精品10篇)

来源:屈老师范文网

《爱模仿的孩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孩子们懂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模仿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今天我值早班,世杰的奶奶来送他,笑着对我说:“张老师,现在世杰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啊?”我把世杰这段时间的表现告诉了这位大妈,他随即又告诉我,昨天晚上放了学 世杰可高兴了,问他为什么,可他就是不告诉我们。吃完饭以后,他让我们大人在椅子上做好,他来给我们当老师。他问我们问题,我们不回答,他就生气了,还说让我们的家长来教教我们呢!说完,这位大妈又兴奋的笑了起来。看来这个小家伙长大以后想当一名教师啊!这时,大妈又开口了:“他问问题的时候很认真的!可是我们三个大人都没有回答,所以,他就让我们站着,还说:“谁让你不会了,听听别的小朋友说吧!”听了大妈的话,我的心里有了很多的感想,虽然这件事对于家长们来说算不了什么,甚至还是一段值得回忆的事情,但我从这件事中找到了我们的不足之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的在提高,模仿能力也逐渐在加强,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一个眼

神,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多爱孩子一点,让孩子感到温暖;多关心孩子一点,让孩子感到体贴;多鼓励孩子一点,让孩子感到自信!我们一个好的动作,一句美的语言会让孩子想用终身,反之,就会换来更糟糕的效果!

《合作游戏》

案例描述

在建构区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幼儿园大班养成教育进餐礼仪随笔)搭建活动大多是自己玩自己的。有的幼儿不能专注于自己的活动,像今天的董振豪小朋友虽然手里拿着积木,却在不断地观望其他小朋友,一会跑到浩浩前面看看,一会又跑到涵涵前面问问,总是在询问别人“你建的是什么呀?”“请问我这个你需要不要?”“你这块积木好像放的不对吧?”董振豪在整个活动期间不是观望就是走来走去,因为三番两次的询问总是打断其他幼儿的活动,所也让别的小朋友觉得反感,而到头来自己的搭建活动也都是简单摆弄、浅尝辄止。

指导策略

针对董振豪这样的幼儿较长时间在一个区域无所事事游走和单调重复动作的现象,我想到了创造合作机会让孩子们一起搭建的方法。自己像幼儿一样进入建构区,边玩边说“哎呀,今天我想搭建一个凉亭,这样夏天人们坐在里面乘凉就不会被太阳晒到,也不会被雷雨淋湿了。”当我说到这里时,有几个幼儿就被吸引了过来问我:“你

想搭什么样的亭子?”“老师,是不是像公园里那种凉亭啊?”“那凉亭那么大,你自己能建造起来么?”看到孩子们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都有想搭建的欲望,于是我想通过引发讨论的方式对幼儿的合作方法进行指导。“孩子们,我太需要你们帮助我了,可是你们这么多人一起来会手忙脚乱的,我们一起设计一个方案好不好?”就这样我们定好了主题和方案,因为有的幼儿经验少,一时不知所措,我们又一起讨论了大家各自擅长的事,制定了分工协作方案。有的孩子主动提出看图解,而平时乱走乱跑的董振豪小朋友要主动搬运积木,剩下的孩子就负责搭建。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兴致勃勃、有事可做,在活动中变得积极主动。当凉亭搭好的时候,每个孩子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合作游戏让他们感到愉悦和自豪。

案例分析

建构活动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几乎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会被建构游戏深深吸引。但幼儿在建构区的发展水平因教师的指导方法和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建构过程中,教师适宜的指导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投入活动,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利用同伴资源,引导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是教师隐性指导很重要的策略。因为同伴之间比师幼之间更容易沟通,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的介入指导,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共同任务的设置,启发幼儿做出合理的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在拼搭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并指导幼儿游戏,并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指导幼儿的合作行为,同时对幼儿认真完成任务也有帮助。

通过体验合作可以让幼儿知道,原来几个人的游戏比一个人的游戏更有趣,只有让幼儿在合作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和愿望。

《一句不经意间的赞美》

悠悠是班里一个内向的孩子,平时不爱说话,也不爱交朋友,还胆怯怕事。因此,其他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每次区角和户外活动的时候,他总是自己一个人玩,看到他这样孤单,我很想去和他交流,可是试了好多次,他都不愿开口讲话,为此我很苦恼。今天早上的绘画活动,我让孩子们练习画各种图形宝宝,悠悠虽然画的不是很出色,但是他仍然很认真地画。我悄悄走到他身边,对着他旁边的小朋友说:“小依依,你瞧,悠悠小朋友画的多认真呀。”我偷偷看了一眼悠悠,他脸上似乎挂满了笑容,以前的那种胆怯消失了,只见他开心地仰起头对着我说:“王老师,我会认真把图形宝宝画完的。”瞬间一股暖流融入我心中,这可是他第一次主动和我说话,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其实,对于胆小、内向的孩子,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老师的鼓励和认可,只有我们善于观察,抓住机会,时常鼓励他们,哪怕只是一句不经意间的赞美,相信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要在饭桌上争吵》

今天一大早,我们班的洋洋妈妈来送洋洋上幼儿园,我热情的和她聊起了洋洋最近的表现。洋洋的妈妈和我聊了很多,不过,最另她头痛的是孩子的“挑食”。她告诉我说:洋洋在家吃东西很少,这不吃,那不吃,不爱吃菜,不爱喝奶,气的我和他爸爸一吃饭就吵嘴,这时就免不了训斥他,他听了里、理都不理索性一点也不吃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听了洋洋妈妈这些话后,我向她提了几点建议:咱们大人有大人的饮食观,当然孩子也不例外,家长所选择的食物挑食的孩子不一定都能接受。这时,家长不要“强人所难”,可采取诱导法:选好可爱的食品,然后坐下来和孩子边吃边谈,一定要让气氛保持轻松活泼,不要指责他的吃饭习惯,这样孩子就会渐渐喜欢上各种食物,千万记住:进餐是与孩子共处的大好时机,要好好享受它,不要在饭桌上挑起战争!

《请尊重孩子》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肩负着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与时俱进。在幼儿教育中,自认为我是一直尊重幼儿的潜能,尊重幼儿的个性,能运用“尊重”这把钥匙来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锁。

今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有了深刻的反思。下午,我班一个孩子在外面走廊里发现了半个馒头,看样子是中午的,于是我在班级询

标签:进餐 养成 礼仪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35 大班用餐礼仪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