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礼仪 > 正文

中国礼仪的起源

时间:2017-04-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中华传统礼仪的形成与演变

中华传统礼仪的形成与演变

发布时间: 2008-1-16 8:55:41 中国礼仪网

中华民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 化传统源远流长,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也有着悠久的历 史。

礼仪是在人类摆脱愚昧状态后产生的。礼仪起源于氏族公社举

行的祭祀活动。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对日月星辰更替、风雨雷电变 幻、灾害瘟疫流行等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鬼神、祖先是唯一能对 人类生活进行干预的超自然的力量,因此以鬼神作为崇拜的偶像,奉 神灵为无上的命令。那时的礼仪也都是与祭鬼神、祭祀祖先相联系 的,其主要形式是用礼器举行祭祀仪式,以表示氏族成员对神灵和祖 先的敬献和祀求。因此有“礼立于敬而源于祭”之说。原始社会的其 他生活礼仪与原始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原始人类用拍手、击掌、 拥抱等来表达感情,用手舞足蹈庆贺狩猎的胜利,这就是最初的礼 节。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当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些 成功之后,勃发起了毫无节制地获取自然界恩赐的雄心,并企图为所 欲为地侵夺他人,因此就需要有一种能够节制人的行为的规范,于是 逐步产生了礼仪。

进入奴隶制社会,大规模的奴隶劳动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

提高,社会文明也进一步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 深入和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礼仪仅作为一种祭祀祖先的形式已经

不能起到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关系中节制人的行为的作用,于是礼仪 便从单纯事神的领域跨入事人的领域,开始了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全 面干预。在这一阶段,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地位,修订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和制度,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礼仪概 念,确定了崇古重礼的文化传统。

夏以前的礼仪多无从可考,而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典籍中则有 很多记载,同时有大量的出土文物为证。三代所处的奴隶社会,整个 礼仪的思想基础都建立在上帝、鬼神、天命的迷信上。商代的礼主要 是祭祀祖先和鬼神,礼制则始于殷而成于周,周人把“礼”与“德”结合 起来,成了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的人际交往准则。此后,礼仪

逐步扩展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各种礼制。“五礼”的范围

已基本包容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地规范着整个社 会生活,制约着人的行为,并逐步成为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精神内 容。周朝关于礼的典籍甚多,内容非常详细完备,以致后代很少有人 再撰修礼制典籍。枟礼仪枠、枟周礼枠、枟礼记枠是为后世称道的“三礼” 。

“三礼”的内容大体上反映了周代的礼仪制度,其中的枟礼仪枠分为冠、

婚、丧、祭、射、乡、朝、聘八礼,多为礼俗;枟周礼枠为六官、地官、春官、

夏官、秋官、冬官之职掌,实则经纬万端,包举万事万物,是一部治国

安邦之汇典;枟礼记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礼仪的作用和意义。这三部 传世“礼经” ,对后代治国安邦、施政教化、规范人们行为、培育人格都

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周礼的内容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具有 了相当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充分反映了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 神。后来经过儒家从伦理道德上加以阐释,使其更加深入人心,传承 沿袭,深刻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心态、仪表和交际行为。 礼仪在其传承沿袭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革。中华礼仪,向来由 两部分组成:一为礼制,二为礼俗。礼制是国家的礼仪制度;礼俗是 民间习惯形成的礼仪习俗。从人类学角度考察,礼俗是先于礼制的。 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礼仪完全处于一种自在状态,只是为本部落或 本地区民族的生产有序而建立的行为规则,而且是约定俗成的,没有 人为的强制性。礼俗具有自发性、自在性和随习性的特点,所以它可 以自在自为地传承发展,以至形成了后来丰富多彩的格局,创造了灿 烂的中华文化。礼制则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 产生,也是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的。当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的 发展使氏族部落逐渐融合统一,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之后,统治者要求 国民的行为规范和统一,于是便产生了朝章法典、礼仪制度。最初的 礼制是承袭先进部落的礼俗制定的,然后以此去规范万民百姓。在 礼制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了民间的优良礼俗,同时又淘汰一些

过时无用的礼制,礼制就是在历史的传承与对民俗的借鉴中不断改 造发展起来的。礼制把原来礼俗的规格提高了,使其庄严神圣,规范 统一,而且被更广泛地使用。礼制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和 兴旺发达,而礼俗则使社会处在井然有序又充满着温馨和美好的人 生情趣中,二者互补互用,共同保证了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有序进 行。

礼仪的演变有其内部的思想哲学根源。历来统治者都把礼仪作 为确立伦理道德观念,调整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准则。在礼仪方 面,儒家文化是正宗,是主流,儒家的礼教影响着我国几千年的变化, 成为中国文化之精魂。儒家学者宣传“礼教” ,提倡以修身、真诚为 本,认为在各种伦理关系中,对人诚实无妄才是礼的最高境界。在人 际关系中,要以“中”为用,“中庸”的表现形式就是礼。为了求得社会 的和谐、统一,儒家将各种人的关系划分为五类,君臣、父子、兄弟、夫

妇、朋友,谓之“五伦” 。各类人际关系中都规定相应的道德规范,这

就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信诚。这些道德

原则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就是各种各样的礼仪。此外,道家崇尚自 然无为,主张废除礼仪道德;法家主张以法代礼,实行强权政治;墨家

以义代礼,主张平等、博爱、利他。这些学派都分别影响着后代礼仪

的发展,形成了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化。

礼仪的变化还与法律的发展有关。礼仪和法律都是社会公认的 行为规范,但二者维护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依靠国家的权力来 维护的,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而礼的维系力量主要来源于文化传统、 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道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法律不断被具体 和完善,法律与礼仪相互融通。一方面,许多礼仪规范变成了法律, 如保护环境、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另一方面,一些原先作为法 律的内容,也被划为礼仪的领域,如服饰、称呼等礼节。

礼仪在中国是一种文化形态,它既包括一套以仁、义、礼、智、信 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也包括一系列以礼节仪式为内容的风俗习惯。 这些礼节仪式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与标志,从而使人和 动物、文明和愚昧区别开来。应当看到,礼仪在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中,一方面起着调节、整合、润滑各种社会关系的作用,作为一种无形

的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循规蹈矩地参与社会生活,达到国 泰民安的目的;另一方面,礼仪中的繁文缛节又逐渐成为妨碍人的个 性自由发展、阻挠人们自由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枷锁,逐渐被时代 所抛弃。每一个时代的仪式和礼节都会有所变化,礼仪的演变随着 时代的发展而加快,但其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即相互尊重和信任、信 赖和友谊,从来都是一致的。

篇二:简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试论学习中国礼仪文化的现实意义

简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试论学习中国礼仪文化的现实意义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 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礼是礼貌、礼节,是一种要求;仪是仪表、仪态,是一种被人们规定的共同认可的秩序。合二为一,礼仪是在交往中体现出来的人们之间互相尊重的意愿,就是与人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时的外在表象方面的规范,包括语言、仪容、仪态、风度等等。 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各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礼仪文化和礼仪规范。但当今世界也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礼仪惯例。个性与共性并存,特色与惯例同在,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礼仪的亮丽风景。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真正懂礼仪讲礼仪的人,绝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这是因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化的细节,早已在他们的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的行为规范,它不是随意凭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解礼仪的起源,有利于认识礼仪的本质,自觉地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进行社交活动。对于礼仪的起源,研究者们有各种的观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

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祭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礼”字是会意字,“示”指神从中可以分析出,“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1922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传承。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礼仪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越来

越多的人认同。礼仪已经成为提高个人素质和宣传单位形象的重要条件。众所周知“不学礼,无以立”。要从狭小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除了应具备一些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了解如何与人相处的社交礼仪。礼仪的学习能够帮助你顺利地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能够更好地树立起自身的形象,在与人交往中给人留下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美好印象。

学习了礼仪知识后,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更加深刻的懂得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加清楚的明白礼仪的深邃内涵。对个人来说,礼仪是外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礼仪既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要求,在个人事业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的

中国礼仪的起源

礼仪对内部可以融洽关系,对外界可以树立形象,营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它还可以提升人的涵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在细微之处更显真情。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又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所以学习和运用礼仪要注重平时,注重细节,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讲文明、讲礼仪,需要的是人人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具体说来要求个人要注重仪容仪表、待人接物、礼节等各个方面。礼仪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穿衣、打招呼、递名片、入座、握手等司空见惯的行为也有很多的学问与规矩。生活中我们常常不经意间在一些平常的事情上做出的动作可能正是不符合礼仪要求的,可能自己还不察觉,但往往正是这些被人们认为不足挂齿的小事却体现出了一个人的涵养来。

篇三:中国传统礼仪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礼仪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教育传统源远流长。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礼仪究竟何时何故而起,自古以来,人们做过种种探讨,归纳起来,大体有五种礼仪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生于理,起于俗。何为礼仪,礼仪即礼节与仪式。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礼”,在世界其他民族一般指礼貌、礼节,而在中国乃是一个独特的概念,有多重含义。首先,礼是最高的自然法则,是自然的总秩序、总规律。“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将天地万物的生长、位置、秩序、相互关系,都解释为礼所安排的。其次,礼是“中国文化之总名”与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礼仪乃至文学、艺术等结为一个整体,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与标志。礼是这一切的根本。再次,礼还是“法度之通名”,清代纪昀有言:“盖礼者理也,其义至大,其所包者至广。国家的法律,诸如礼仪法甚至行政法都可以通称为礼。礼又分为“本”和“文”两个方面,即所谓“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本”指礼的精神和原则,“文”指礼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礼仪。

礼仪的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分作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为原始礼仪,它完全是史前的初民处理生活中各种关系的一些习惯性行为,通常也叫风俗习惯,不过它不是风俗习惯的全部,而只是风俗习惯中有固定仪式的部分。第二阶段就是文明时代的礼。随着等级制度的形成,它较之于原始礼仪已经灌注了浓厚的等级意识,它是国家产生后借助原始文化、改造原始文化而形成的国家制度;二者有本质的不同。文明时代的礼渊源于原始礼仪已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了,所以关键在于原始礼仪是如何产生的。礼仪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往往是诸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综合 。由于礼仪起源于无声的手势动作语言, 频繁行礼的实践培养了中国人行重于言的心理。哑剧取得了中国礼仪的地位,而手势语同时又帮助演说家获得了成功。《庄子·天下》论百家短长优劣,深不以惠施善辩为能 ,说他“日以其知与人之辩,……不辞而应,不虑而对,篇(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 以为寡,益之以怪……是以与众不适”。司马迁描写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似乎也是伟大的人格,因为在中国人看来 ,不善言辞是忠厚诚实的表征。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尽管千差万别,而在言行关系上却如此一致,说明这种言行观来自一个更早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就是礼乐文明。

中华古国曾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礼仪是“礼”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

中国的“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论语》上有一则故事,孔子警告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如果不学礼的话,是没有办法立足的。”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指出,做儿女的,从小时候起,就应熟习在不同场合的各种礼节,学习礼节仪文之事。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古训”、 “家训”、“学规”中,也都有大量的关于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

人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礼的规定。即使是吃饭,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称之谓食礼。行为合于礼,是有修养的表

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

在辛亥革命以后,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礼仪规范、制度,受到强烈冲击,传统礼仪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对近现代人的礼仪观也有很大的冲击。

现在,许多人忽视了对做人应懂得的基本礼仪规范的学习。人们把那些在礼仪上不拘小节的人,认为“潇洒”;把身穿奇装异服,口讲粗话的人,认为“有个性”。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吃没有吃相,穿着邋遢,见了尊长连个招呼都不打,麻烦了别人连句感谢话也不说,在公共场所目无他人、任意所为。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传统礼仪的精神沿为今用,如孔子说的“温良恭俭让”、“不失口于人,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等一直深刻影响着后人。,尽管我们不能否认礼仪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 ,但它始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做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样式 ,礼仪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自然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我们对此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进行扬弃 ,使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我认为,中国传统礼仪的传承与发展首当其冲的关键点在于我们认识到现代社会发展传统礼仪的重要性:

首先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知道:童稚时的孔融让梨,尊敬长辈传为美谈;岳飞问路,颇知礼节,才得以校场比武,骑马跨天下;“程门立雪”更是为尊敬师长的典范。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礼仪之邦”的美名响誉中外。

其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今,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业务的成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正努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必须抓好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再次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一个注重自身修养,重礼仪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这些都充分说明“礼”是何等重要。青少年儿童一代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今天的孩子从小就不是“一张白纸”,五颜六色印入脑中,环境影响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污染。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传承,就整体情况看,确实存在弱化的趋势,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的约束力越来越少。有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礼让,不礼貌;在社会上不懂得称呼他人,甚至满口粗言,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

们的深思。同时,与人为善,礼尚往来等等美德在相当数量的孩子们身上正在淡化。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加强他们的文明礼仪教育。虽然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将有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各种致命的弱点事先予以纠正。

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开始行动。对于传承传统礼仪,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规范自身行为开始,做一个“有礼之人”:

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我们要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有“与人共食,慎莫先尝”一说。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我们现在进食虽然你不必如古代这般拘谨死板,但是在饮食时还是要遵守基本的尊老爱幼和基本的餐桌礼仪,如此,才能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

我们必须承认,传统礼仪中有很多东西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但是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因此,我们该学学“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此,我们的传统礼仪便可继续被传承下去,带有时代特征地发展下去。

兴湘学院2009级新闻班张诗梅(2009964713)

标签:中国 起源 礼仪 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礼仪文化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