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励志 > 正文

切口负压引流 [负压引流术在切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19-01-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切口感染通常出现在术后3~4天,表现为伤口局部红、肿、热、疼痛、触痛、有分泌物(表浅伤口感染)。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加。处理原则:有伤口红肿处拆除伤口缝线,使脓液流出,同时行细菌培养,选用相应的抗菌药治疗,累及筋膜和肌的严重感染,需要急诊切开清创,防治休克和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含抗厌氧菌)。对感染切口行内置引流管负压吸引,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992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术后切口感染患者15例,年龄31~72岁,平均55岁,病程18~30天,平均22天,均为化脓性或坏疽,穿孔的阑尾炎术后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9例,选择麦氏切口13例,右下腹腹直肌旁切口2例。
  治疗方法:术后3~4天,患者发热,血象高,切口部疼痛,敷料内面局部黏淡黄混种液体,拆除该处缝线,扩创,络合碘纱条反复擦拭,清除分泌物,双氧水盐水冲洗,取无菌输液器1根,剪去针头及延长管后,一端剪侧孔3~4个,依照感染切口内长度而定,平放入切口内深部,尾部自切口一端引出,蝶形胶布拉紧该处切口部,外敷无菌敷料,宽胶布或透明贴膜完全将敷料及输液管覆盖、密闭,并固定于腹壁上,输液管另端接弹簧式负压引流盒,保证处于持续负压状态。2~3天更换切口部敷料,至引流液24小时<0.5ml,即拔除引流管,敷料加压包扎,1~2天再换药1次。配合远红外线照射切口。
  结果
  15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感染切口均痊愈,13例患者6天拔管,2例患者10天拔管,平均6.5天。
  注意事项:①每次换药均要宽胶布或透明贴膜完全将敷料及输液管覆盖、密闭;②负压吸引持续存在;③配合全身用药及局部理疗。
  讨论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后果是切口延迟愈合、裂开等,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根源之一。切口感染通常于术后3~4天出现,多由于无菌操作不严格、切口被污染、缝合留有死腔,以及电刀频繁使用造成脂肪液化,或存在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所致。以往的处理是将缝线全部拆除,敞开切口,放置络合碘纱条或橡皮引流片或管引流,厚敷料外敷,1次/日或1天数次换药,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也增加了治疗费用。
  负压吸引能清除水肿液、渗出,帮助伤口创建新的液体平衡,清除坏死组织,使组织靠物理力量自然粘在一起,靠拢结合。还能去除乳酸,去除炎性因子,直接杀灭细菌;细菌在负压下不能良好的生长,间接杀灭细菌;促进氧化发作效应,由于负压的吸引和压迫,使细胞膜变形、扩张、扭曲,从而刺激组织生产更多的血管,细胞传导损伤信息给细胞核,引起细胞分泌前愈合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增殖因子,从而使创口愈合。负压吸引多用于妇科终止妊娠,近年较多应用于甲状腺、乳腺等手术。创口持续负压引流,能保证创口敷料的整洁、干燥,避免皮下血肿、腹腔积血和积液导致感染的发生,便于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传统使用常压的引流管、引流条已不能满足微创手术的要求,为此,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利用输液器接弹簧式负压盒制成的简易引流管进行感染切口内引流的方法,较有效的解决传统方法的不足。切口感染后,小部分拆线扩创,蝶形胶布固定,可减小切口内容积,宽胶布外固定,形成了切口内密闭空腔,输液器制成的多孔引流管置于切口深部,通过负压吸引,能有效引出切口内的渗液,且使切口内容积逐日缩小,使切口两侧被动合拢,直至粘附一起,空腔消失,创面长愈,由于负压作用了,使切口内血运得以改善,更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且放置时间通常10天以内,不致于形成窦道,减少了换药次数,减少由于再清创缝合存在的可能的感染机会,方法简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相应的治疗费用。目前较为广泛地应用于陈旧慢性伤口愈合治疗中的使用,以及压迫性溃疡(褥疮),糖尿病足或腿溃疡,烧伤,愈合不佳的手术伤口,穿通性创伤,瘘等。
  

标签:切口 临床应用 负压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