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创作年表【李琦创作年表】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1956年,出生在哈尔滨。幼时保留的幼儿园毕业鉴定上面居然有“想象力丰富,有文学天赋”之评价。少年时颇出风头:演话剧、跳舞、跳级。母亲意欲让我“锻炼”却起了负面作用――长大后遇“场面”总是胆怯。上小学时跳级,总是低于所有同学年龄。
  1966年,十岁,经历文革。父亲因为“反革命”被抓。经历了抄家、革命、学工、学农、荒唐而惊悸的岁月。受家庭和周围环境影响,深爱法俄文学。读到《欧根?欧涅金》,激动得难以名状,从此迷恋诗歌语言的神性。
  1970年,生日写出第一首诗“今天我十四岁了”。父亲送一硬壳本,题写“心血集”三字。后由闺中好友插图,相当于我此生第一本图文并茂的诗集(如今女友是大学美术教授)。同年中学毕业,未及十五,下乡到五七干校,成为年纪最小的知青。第一天出工,就被大风刮到垄沟里。连长把体重不足80斤的我拎上来唏嘘:这么大点的也下乡了?此后虽也春种秋收,但靠各级领导的善良,靠所谓“能歌善舞”的底子,多数时间混迹于“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两年后集体回城。
  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在省师大中文系读书。
  1978年,在《人民日报》《北方文学》《人民文学》《诗刊》《星星》《中国作家》《延河》等报刊杂志发表组诗。
  1980年,毕业、分配到体育学院做中文教师。因工作需要,接触古典文学,尤其古代诗歌,深为迷醉。因诗歌结缘,与马合省结婚。
  1982年,女儿出生,这一年,创作中断。挖掘自身潜力,学习厨师、裁缝。
  1983年,创作一些如《指引》《因为你》《信任》等一些给女儿的诗。
  198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帆?桅杆》。参加全国第三届青创会。
  1986年,参加《人民文学》笔会。同年,与丈夫马合省一起去西北。与同行诗人潞潞、林染、赵健雄、沈天鸿、郭维东、王蜀龙等相处融洽。归来后写出《死羽》初稿。
  1987年,暑假去四川成都、重庆等地。与马合省合著的诗集《莫愁》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在《人民文学》发表的组诗《无名的河流》,获黑龙江天鹅文艺大奖。长诗《死羽》,发表在1988年《东北作家》创刊号上。
  1988年,调入省作协,在《北方文学》杂志社做诗歌编辑。
  1989年,参加了一些难忘的诗歌活动。
  1990年,参加全国第四届青创会。
  1991年,诗集《天籁》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诗集《守在你梦的边缘》由沈阳出版社出版。
  1992年,在《诗林》发表组诗《望茶》。
  1993年,在《诗林》第一期发表《诗九首》,不久,《铁匠》等诗被《诗刊》等刊物选载。同年随黑龙江作家访问团出访俄罗斯。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从莫斯科到彼得堡,寻访俄罗斯作家和诗人的遗迹,如归故乡,触动非常。归来后写作一些与俄罗斯相关的散文和诗歌。在《人民文学》发表散文《浮记俄罗斯》。
  1994年,《天籁》获第五届黑龙江文艺创作大奖。
  1995年,在《诗刊》发表组诗《青铜的俄罗斯》《纯银手镯》等。
  1996年,写作《新年快乐》《白菊》《磁盘》《回忆祖父葬礼》等诗作。在《诗林》《鸭绿江》上发表组诗,被《中国文学》选刊选发。
  1997年,《中国文学》外文版专题译介。诗集《守在你梦的边缘》获第三届东北文学奖,散文集《从前的布拉吉》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1998年,赴台湾参加两岸女性诗歌研讨会。难忘阿里山上一小茶寮,与傅天琳以及台湾诗人喝茶到凌晨。天琳喝至茶醉,潸然泪下。与女店主互生好感,相约再见。参加张家港诗会,见到诗坛老友新朋。第一次看到诗人昌耀。是夜与娜夜、昌耀在一起,倾心交谈。诗选《最初的天空》作为“中国女性诗歌文库”丛书,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有散文、随笔、诗歌在《人民文学》《作家》《北京文学》《诗林》等刊物上发表。
  2000年,在《中国诗人》《人民文学》等杂志分别发表组诗《很远的人,很旧的事情》;在《诗刊》先后发表《器皿随想》《诗四首》;在《诗林》发表《李琦近作》;另有一些散文作品发表在《作家》《岁月》《人民文学》等杂志上。在《诗林》发表《诗人档案》。
  2001年,诗集《最初的天空》获黑龙江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在《诗林》《鸭绿江》《人民文学》《作家》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等作品。10月赴波兰参加“第三十届华沙诗歌之秋”活动,而后去捷克访问。
  2002年,写作《怀想山东》《野马之死》《落雪》等组诗。诗歌评论家罗振亚《雪夜风灯?李琦论》出版。
  2003年,散文集《云想衣裳》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9月,与一些作家朋友从哈尔滨到抚远采风。一路走访边疆农场、林场。收获颇丰。开始《抚远之远》组诗的初稿写作。
  2004年3月,获中国首届茶花杯艾青诗歌奖。8月,再度沿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的农场及一些边陲小镇行走。其中秦得利农场、燕窝岛、饶河与抚远。再次留下深刻印象。充实了《抚远之远》。
  2005年,散文集《云想衣裳》获得黑龙江省第四届文艺精品工程奖。再度去黑龙江边疆等地。继续《抚远之远》系列组诗和一些散文的写作。
  2006年,与一些作家同伴,在黑龙江一些边远之地采风。继续《抚远之远》系列组诗和一些散文随笔的写作。
  2007年8月,参加青海湖诗歌节。秋天,与本省小说家王鸿达、诗人王立宪到伊春汤旺河、嘉荫一带采风。乘哈尔滨到乌伊岭的火车进山,苍茫壮丽的山河,毫无花哨却动人的事物。外表有些粗糙内心却结实丰富的人,让这次三人行终生难忘。回来写出《和友人去他的故乡》组诗的初稿(后改为《苍茫之地》)。岁末,参加潘洗尘策划的一些诗歌活动,见到一些诗人,包括二十年未见的宋琳,以诗歌让我喜欢的路也。
  2008年。《诗潮》1月号发表《祖母生病的时候》。《人民文学》4期发表组诗《抚远之远》。《诗刊》4期发表组诗《君子兰》。《北方文学》5期发表《挽歌三首》。《鸭绿江》5期发表组诗《李琦近作》。《长江文艺》5期发表《湖北三章》。《中西诗歌》发表组诗。《北方文学》6期发表《挽歌》。《诗选刊》5期发表组诗《清明致祖父祖母》。《诗刊》7期上半月刊发表组诗《苍茫之地》、下半月刊发表《这一天》。《诗林》发表《云南之忆》。《诗潮》2008年11期发表《哈尔滨纪事四首》。《诗选刊》11、12合刊发表《诗歌五首》。
  4月底,赴匈牙利访问。参加“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最难忘的是与代表团一道,因为手续问题,在法兰克福机场被拒绝入境,机场逗留一夜。回来后写作《在法兰克福机场》。
  6月,月初去本省海林参加“端午诗会”。下旬与郁葱、李寒、庞壮国、潘永翔等诸诗友一路向北,到漠河、北极村等地采风。在苍茫辽远的东北大地行走。已成为近年来最让我心动的事情。
  8月,去黑河、鹤岗、双鸭山等地参加历史文化资源调研活动。10月,诗集《李琦近作选》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月末,与一众诗人去韩国交流。
  2009年3月,在《星星》诗刊下半月刊3期,发表《李琦诗歌十首》,兼有树才、莫非等的评论文字。
  4月,与三位艺术家结伴去台湾,在阿里山,我寻觅当年茶寮。十年弹指一挥,女主人竟从每日上千流量的游客中认出我,惊喜相拥。小店规模扩大,而当年喝茶的诗人有的已不在人世。相见唏嘘,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寻找这家店。温婉娴静的女主人,在店里的招牌上写着:沉默的手,做安静的茶,朴素的心,看美丽的人。她的店名是“日出有大美”。
  5月,参加西安诗歌节。去了秦岭,见到了一些老友。
  8月,与女儿去西班牙、葡萄牙旅行,看高迪让人无语的建筑,看浓烈又苍凉的弗拉明戈,被西班牙艺术的魅力倾倒。
  8月至9月。两次去伊春,一次是与林莽等诸诗人的采风,一次是省内活动。又见熟悉的小兴安岭,写作并发表《这是最适合作为故乡的地方》。
  10月,作为刚更名为萧红文学院的院长,在黑龙江二龙山组织并参加了“萧红诗文朗诵会”。萧凉肃穆的晚秋,朴素深情的朗诵,所有参与者都心有所动。
  《李琦近作选》获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标签:年表 创作 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