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答辩 > 正文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时期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一直是我们的目标,但现在多数高校仍有逐渐趋同的趋势,所以明确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家已对普通高校实行分类管理,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如加强对高职院校的考核,使其培养各具特色的技术型人才;转变成人教育理念,实施成人终身教育;强化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监督;等等,以期最终形成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等高等教育多样化协调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23-02
  一、普通高校要分类管理
  1 稳定研究型大学规模,培养国家顶尖科技人才
  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定位对其办学水平加以评定和管理,根据定位配置相应的社会资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而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有限,故不宜设置过多的研究型大学。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至少有150~200所大学希望建设成为研究型综合大学,而实际上只要有30~50所就可以满足培养学术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对研究型大学要缩减规模或稳定规模,不能再扩大规模,否则,就不利于开展精英教育。
  2 巩固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行业地方性骨干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是指未列入“985”建设的“211”大学和部分省属重点大学,这类大学约占本科大学总数的25%左右,在国内大学的综合排名一般在200以内。这类大学多脱胎于教学型大学,基本上是从国家部委主办的行业大学和地方重点大学发展起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承担了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骨干人才的重任,这些学校既要承担行业和地方的一些重要科研课题,又要培养教育学术型人才。因此,这类学校的专业建设应当摆在突出地位,不应盲目扩大规模,应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教学研究型大学不可能享有研究型大学那样强有力的外部支持,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应避免“全面开花”,到处撒“胡椒面”,应当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高以及关联度最大的原则,和行业和地方的资源优势与支柱产业结合起来,精选学科专业,找出比较优势,推动学科专业特色化发展或差异化发展,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
  3 适度发展教学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学型高校主要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这些人才既可以向学术型人才发展,也可以成为高级技术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这类学校可以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应当以特色立校,准确定位,按照社会需求原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传统优势,发展自己的强势学科,根据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特色学科上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努力形成适应性、复合性和区域化的办学特色。
  二、高职院校要培养各具特色的技术型人才
  1 以特色为核心,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迅速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任,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将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接受社会的挑选。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10年,我国普通高职院校共有1239所,占全国高校的68%,高职在校生将近800万,已占全国高校的“半壁江山”。随着高考生源的减少,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从高职院校发展战略来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必须以特色办学为核心,增强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各自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在具体的发展战略中,必须着力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训练,兼顾基础和专业训练及理论和操作训练以及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通,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使毕业生能适应企业的需要。
  2 以考核为手段,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高职院校发展很快,不同学校不同专业难免出现显著差异,甚至有些学校名不副实。因此,必须加强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考核,建立和健全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法律和规范体系,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把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项指标的考核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以促进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要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标准,制定政府评估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估体系;要建立和完善相对独立的教育评估中介机构,促进高职院校质量评估的公平公正,从而形成政府、社会和中介等多主体、多层次及全方位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估监督体系。
  三、成人高等教育应实施终身教育
  1 要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导,广泛开展成人教育
  职业资格已经成为人们就业的前提条件,而职业资格既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求相应的操作技能,而不同领域对知识和技能又有不同的专业要求,因此,普通高等教育很难完成。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成人高等教育已基本完成了学历教育的历史任务,故应当转入成人职业资格教育。职业资格教育因具有教育目的的针对性、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教育知识的行业性、教育特征的应用性和技能性等特点,所以成人职业教育是承担职业资格教育的最好主体。
  2 要以知识更新教育为主线,开展终身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研究的结论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学科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进入21世纪,许多学科知识的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因此,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知识更新教育。近年来,知识更新教育在行政管理机关已经开展起来,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知识更新教育在各行各业必然会得到普遍推广。成人高等教育正是承担知识更新教育的合适机构,应当顺势而为,为民众的终身教育提供服务。
  3 要以生活知识为抓手。开展中老年人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人平均寿命大幅上升。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1.4岁;到2009年,我国的平均寿命已达73.05岁,其中男性为71.3岁,女性是74.8岁。专家称,考虑到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特点和正在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人们生命周期的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知识已成为中老年人的普遍需求。成人高等教育应当抓住这一契机,开展开放式的教育,面向社会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为中老年人提供健康生活知识,这应当成为成人高等教育长期的教育内容,应成为成人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构建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1 以知识创新为目标,鼓励多样化的课堂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共识。然而。在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少高校仍然坚持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引发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感,致使逃课现象严重。因此,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应当成为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重要内容。从学科上看,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教师对教学过程理解的差异性等因素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从学生看,学生智力的差异性和学习风格的多样性导致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因此,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条件下,应当鼓励教师运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丰富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以启发思维为根本,允许多样化的考试方式
  考试是大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大学的考试存在严重弊病,考试制度已经成为制约太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之一。现行大学考试以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为主要目的,而不是考查学生记忆、理解、分析、应用以至表达、交往、创新和情感等综合能力,以致不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加上教材的更新缓慢,教材上的许多内容都落后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导致考试内容完全脱离于实践。因此,必须重新厘定大学考试的目的,实现由考查知识向考查能力的转变,使考试成为教学系统中的一项有效活动。
  3 以强化能力为宗旨,引导多样化的实践教学
  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但由于大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全,大多数教师缺乏应有的实践历练,本身实践动手能力又有限,以致出现了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内容针对性不强和为完成实践课而走过场等问题。高校实践教学,应当以强化学生能力为宗旨,这种能力不仅包括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更包括运用理论知识于实践的能力,既表现为与物理环境的有效互动,也表现为与社会环境的有效互动。因此,高校实践教学必须是校内校外、验证实验和设计实验并重的多样化实践教学,必须切实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大量参与到职业角色和实践活动中,真实感受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使学生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责任编辑:赵滨]

标签:高等教育 大众化 多样化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