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提纲 > 正文

蒙医医院2011年度门诊抗生素使用调查情况分析_赤峰市蒙医中医医院门诊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图分类号】R4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268-01   【摘要】目的 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每月1至4日的门诊处方共1425张,按事前设计好的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41.33%。单用一种抗生素的频率较高,占75.04%,应用时间≤3天的占68.93%,静脉滴注给药占41.94%,大约有1/3的处方存在给药间隔不当、给药剂量不当、药理拮抗、重复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的督导。
  【关键词】门诊处方;抗生素;合理使用
   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正确合理地使用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关键,为对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抽取我院部分门诊西药处方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抽取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每月 1至4日的门诊处方共1425张,将其中使用抗生素的处方589张按事前设计好的表格进行统计,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使用药物的种类及频度、给药途径、两联及两联以上抗生素合用的比例、应用时间、不合理用药情况等。
  1 调查结果
  1.1 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本次共抽取门诊处方1425张,其中应用抗生素的处方589张,占处方总数的41.33%;在589张处方中,男性247人,女性342人,年龄>60岁93人。在应用时间上,应用时间≤3天的406张,占使用抗生素处方总数的68.93%;4到7天的183张,占30.90%;大于7天的0张。并对其使用情况和给药途径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表一
  1.2 抗生素使用品种 本次调查中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涉及12大类,使用频度以头孢菌素类为最高(219人次),其他依次为喹诺酮类(164人次)、大环内酯类(87人次)、氨基糖苷类(59人次)、青霉素类(52人次)、硝基咪唑类(59人次)、林可酰胺类(55人次)以及抗病毒类(12人次)。单品种使用频率最高的的10个品种的使用频次见表二?
  1.3 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在本次调查中,根据处方上的 临床诊断一栏,可以看到抗生素用于非适应症患者的情况。比如;有高血压病,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患者使用了抗生素。但由于门诊病人的用药评价仅凭处方资料来进行,除对其有无适应症外,对药物的选择是否恰当,疗程是否得当及使用是否合理方面的判断具有一定困难,因而主要对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间隔不当、重复使用、溶媒不当、药理拮抗等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表三?
  
  2 讨论
  2.1 从此次调查的处方看,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率为41.33%,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抗生素使用率应低于50%的要求[1]。在使用抗生素的处方中,单用一种抗生素的频度较高,占75.04%,二联、三联及三联以上的使用频度分别为16.98%、3.06%、0.17%,可以看出门诊抗生素的使用以单用为主,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较为接近[2.3]。抗生素应用时间≤3天的占68.93%,说明除个别处方外,大多数处方应用时间都较短。在给药途径上,我院注射剂的使用频率较高,静脉滴注给药占41.94%。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病情容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口服给药,以减少注射剂引起的不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
  2.2 从统计结果来看,使用抗生素的类别比较集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前3类药物使用频次就占到了抗生素总使用频次的68.79%.
  头孢克抗菌素由于抗菌活性强,稳定性好,疗效可靠,过敏反应低,且品种多可供选择性大,在应用中处于首位,其中,具体品种的用药频次又以头孢氨苄为最高。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无需皮试,又有较多的新产品而被临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这次调查中,应用频次分列第2位和第3位。?
  3 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3.1 给药间隔不当 在抽查的589张使用抗生素的处方中,大约有1/3的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以给药间隔不当为最多,一共有172例,占到了所有不合理用药例次的 81.13%,而在这些给药间隔不当中,包括了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克酰胺类等众多抗感染药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在静脉滴注上,很多医生都采用的是每日1次的 给药方案。比如,在34张使用注射用青霉素类药物的处方中,每日给药1次的处方就有25张,占到73.54%;而在219张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处方中给药间隔不当的也有47张,占到21.46%,其中既有某些半衰期较短的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物静滴时采用了每日1次的错误给药方案,也有头孢菌素类的口服缓释剂采用可每日3次的错误给药方案。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注射剂除个别药物的半衰期较长外,大多数药物的半衰期都较短,须每日多给药方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否则不仅疗效不佳,还容易产生耐药性。检查这类问题的比率虽然没有相关文献报道的那么高[4],但也相当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3.2 药理拮抗 :在这次调查中,存在药理拮抗的处方有11张,包括抑菌剂与杀菌剂同用、作用部位类同的抗菌药物合用等数种药理性拮抗的情况。其中比较典型的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合用,前者为繁殖期杀菌剂,对静止期的细菌作用弱或无效,后者为快速抑菌剂,可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二者合用可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作用降低,因此不建议二者合用,若必须合用,可先用杀菌剂,再用抑菌剂,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再一个比较典型的就是克林霉素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合用,这两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都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止肽链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二者合用会因竞争结合靶位而产生拮抗作用。
  3.3 给药剂量不当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生化功能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较大的改变,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各方面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像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的肾排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5],所以,在临床用药时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适当的减少给药剂量或调整给药间隔时间,然而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的医生没有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调整给药剂量或调整给药间隔时间,所给剂量仍为普通的成人剂量,在9例给药剂量不当中,基本上都是医生在为60岁以上老人处方时未按照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来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这样,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很容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不良反应。
  3.4 重复用药 :在本次调查处方中,重复用药的有16例,其中有两种喹诺酮类、两种青霉素类、两种头孢菌素类等作用机理相同的同类药物联合应用,也有克林霉素类与硝基咪唑类的联合应用。一般作用机理相同的同类药品具有相似的抗菌谱与副作用,联合使用疗效并不增强,反而增加毒性,所以不宜联合使用。克林霉素与硝基咪唑类均对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有效,不必联合使用。
  3.5 相互灭活 本次检查中,共有3例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而体外试验显示,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混合可能会导致明显的相互灭活,甚至当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以不同给药途径分别给药时,也会出现氨基糖苷类血清半衰期浓度的下降现象,所以,应当避免合用。
  3.6 其他 本次调查中发现有个别医生选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青霉素的溶媒,而葡萄糖注射液偏酸性(pH3.2-5.5),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水溶液在pH<4时分解较快,所以,青霉素类抗生素不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而应选择生理盐水作为溶媒,这样稳定性较好,如因病情需要必须选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时,则应在2小时内滴注完毕。
  本次调查中还发现有奈替米星与克林霉素合用的处方,由于二者均有神经肌肉接头阻断作用,联合应用对神经肌肉传导抑制加强,故不宜合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越来越受到临床和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实施,各级医疗机构对抗生素的应用也定制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但由于药品种类繁多,新药不断出现,医生对药物的理化特性,临床应用、要代动力学性质及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内容掌握不够等原因,使得临床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现象仍十分严重,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的督导,以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S]卫药发[2000]431号 ?
  [2] 刘玉媛,我院门诊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2006,6(4):225 ?
  [3] 张亚峰,董亚莉,我院4426张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药师2007,10(5):508 ?
  [4] 冯艳霞,孙源,门诊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及对策,中国药房,2006.17(23):1834 ?
  [5] 姜远英主编,临床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4 ?
  
  作者单位:026000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医院

标签:抗生素 门诊 情况 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