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提纲 > 正文

路在何方 [中国种业,路在何方?]

时间:2019-02-0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造成种业“外强内弱”格局,原因颇多,主要是国内企业终端产品的质量太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种业科技创新是重点和亮点。为落实一号文件内容,从3月起农业部将开展“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特别是要推动出台一批种业扶持措施,支持商业化育种。
  去年年底,农业部还公布了2011年春季种子市场联动抽查质量不合格结果,不合格率高达14.9%,五成种业上市公司赫然在列,甚至被公认为产品质量比较好的合资公司登海先锋和敦煌先锋也名列其中。
  据了解,登海先锋和敦煌先锋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种子公司――美国杜邦子公司美国先锋海外公司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登海种业和敦煌种业分别持股51%。美国先锋玉米杂交种市场的全球占有率达20%。按美国先锋在中国市场的布局,登海先锋主要做夏播玉米种,播种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30%以上;敦煌先锋主要做春播玉米种,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约36%。这两家合资公司是登海种业和敦煌种业的主要利润来源。
  最近几年,美国先锋、孟山都、德国KWS等跨国种业巨头正加快在中国的布局,对国内种业构成了较大冲击。国内外种业之间的竞争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麻雀”与“老鹰”的较量。
  种业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业稳定。业内人士称,以《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为主导的“种业新政”与1999年出台的《种子法》同等重要,主要是为进一步理顺科研投资和管理体制、提高种子企业准入门槛、引导和促进种子产业的市场化运作。
  作为人口和农业大国,做大做强中国种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种业发展滞后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如何建立既符合国情、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种业体系?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华。
  
  谁动了我的种子
  《新经济导刊》:目前我国种子市场容量约为500多亿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业市场,但“洋种子”一直占据我国种业很大市场份额,这种“外强内弱”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
  王建华:就玉米来说,目前跨国公司的种子产品数量仅占我国市场份额约9%,但公司的盈利状况和经济质量确实比我们强。造成“外强内弱”的因素很多,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种子产业市场化发展历程短,《种子法》颁布才仅仅10年,农业部种子局刚刚成立,而国外的种业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其次,人们在观念上对种业的认识还不完整,产业链不完善。
  这两个方面的缺失和技术薄弱,造成的现状就是我们在种子质量检测技术规程标准等方面没有国际发言权。在种子生产、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等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的产品质量与国外公司有巨大差异。例如,先玉335的玉米种子是按粒销售,种子质量标准要求92%以上,比国家标准合格种子85%的发芽率要求高7个百分点。这种高质量的产品可以实现单粒播种,减少种子多粒播种出苗后需要拔除多余苗、定植、除草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劳动。
  我们都知道农业生产最大风险就是播下的种子不能够出苗或出苗不好、缺苗断垄,造成减产,引起农民不满甚至告状上访等问题。过去,我国农村劳动力充沛,农业生产方式也比较落后,为了保苗农民常常采用加大播种量的方式,一穴多粒种子。这种方式对种子质量的要求不高,合格种子85%的发芽率是可以满足生产要求的,所以国内企业目前大部分还是以这种标准在生产销售种子。
  但是2000年以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光靠传统的多播方式是不行的,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生产成本高,农民期望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更多的价值。而国外的洋种子进入中国市场后非常适应我国这种发展形势。一方面,洋种子在品种方面有其产量高、质量优、抗病强等优点;另一方面,洋种子的出苗率高,幼苗整齐度高,生产的产品更有保障,容易进入国内外市场,赢得了农民的欢迎。这是洋种子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之所以造成种业的“外强内弱”格局,一句话,终端产品的质量太差削弱了我国种业的市场竞争力。
  
  种业转型迫在眉睫
  《新经济导刊》:请介绍一下我国种业面临哪些突出问题?如何解决?
  王建华:种业的突出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从种子科技角度出发认为,我国的种业发展已经到了必须由数量增长到质量发展的转型。我国种业实力弱,不完全是品种问题。农业部2010年7月份发布的一份内部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如下:常规稻279个、杂交稻490个、春小麦62个、冬小麦313个、玉米596个、大豆320个,加上其他作物品种,合计4333个品种。像水稻育种我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产玉米品种郑单958,也不亚于美国先锋公司的先玉335,可“洋种子”与国产种子市场价格就差远了。因此,我国种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种子企业生产的种子能够符合当前农村劳动力状况的需要,就是销售给农民的种子要能够实现机械单粒精量播种的需要。
  其次,我国企业要提高种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以玉米为例,如果按传统一穴3~5粒播种方式,满足4亿多亩的玉米种植需要,我国每年需要350万亩左右的玉米制种田。如果按一穴一粒播种方式,仅需要150万亩左右的制种田即可满足生产需要。其他作物也一样,如小麦和水稻由于种子质量的问题播种量也很大。生产单粒或精量播种的种子,企业减少了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成本,种子质量高,销售价格高,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此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减少制种田,增加了粮食生产,为我国粮食生产也做出了直接贡献。因此,中国种子企业要增强竞争力不能以生产的数量来取胜,必须走向以质量赢得市场的战略发展方向。对种子企业竞争力的质变,农业部新颁布的管理办法在资金条件方面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我认为种业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技术门槛太低。当前我国的种子市场情况不同于欧美国家,种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危害农业生产的种子质量事故和侵害知识产权问题时有发生,管理难度非常大,因此应该提高种子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门槛。例如一些遗传稳定性不够的品种不容许进入生产推广,制订玉米种子单粒播种种子质量标准,使那些不具备生产条件和能力,产品达不到市场要求的企业退出种子生产活动。
  最后,在种子产业管理中要重点抓源头。抓品种审定的公平性,把住品种的种性关;抓制种基地的管理能力建设,把住种子输入生产的质量关。甘肃河西走廊是世界闻名的种子生产基地,特别是酒泉地区,种子生产历史长、地域广、生产作物种类多,加强对种子生产基地行业管理能力的建设,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都不能少
  《新经济导刊》:种业的核心驱动力是科技创新,据报道,我国99%的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如何提高我国种业的自主创新水平?
  王建华:首先种业核心驱动力是科技创新非常正确,但是前面我也反复提到种业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品种研发能力创新。种业科技创新应该覆盖种业的整个产业链,从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到优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经营和市场监管、产品服务等各个环节,一个也不能少。对于“我国99%的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我国的种子企业目前确实还不具备像美国先锋公司那样的品种研发能力,但相当部分企业还是在做品种研发的,只不过是能力高低有别。如果以先锋和孟山都的研发能力为标准,那我国企业是100%都没有品种研发能力。
  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目前我国在种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研发投入依然很少,国内玉米新品种研发能力加在一起,也抵不上美国先锋或孟山都一个公司,跨国种业的研发投入非常庞大。现阶段的中国种业,品种研发投入大、风险高,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体系等措施加强品种研发外,企业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获得品种是一个很重要的提高创新水平的途径。另外,品种培育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可持续性创新活动。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类型多样,地域最适合的品种只要种子质量能够与国外产品相当就有竞争力。因此优良品种加上优质种子用于农业生产才有商品价值。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提高现有品种的种子质量,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但是我们目前的优良品种与国外品种在产品竞争方面还处于裸奔状态。国内品种在种子生产、加工技术设备落后的状态下生产,其产品质量与国外有差距是必然的。以玉米为例:甘肃今年的玉米生产,国内公司大部分是戈壁滩自然晾晒,收储加工环节没有很好衔接,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往年都是农民在自家晾晒,然后企业收购、清选、包装后就可以向市场销售。先锋等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后就不一样了,它们是现代化工厂生产玉米种子。玉米成熟后果穗从地里直接就运进加工厂,通过机械干燥、脱粒、精选分级、包衣变为种子产品,产品上市之前进行种子潜在出苗能力的活力检测。根据种子的活力发往不同的市场,因为种子播种出苗后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东北有倒春寒,华北有春旱,黄淮地区有连阴雨,播的种子要求顶土能力强等等。
  国外在种业方面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非常强的公益机构支持。例如美国,很多大学都有种子科学研究中心。我国的种子科技研究从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播种量比较大,种子质量问题不突出,种子科技创新的重点在新品种培育,对种子生产技术、加工技术、检验技术、质量改善技术以及种子产业经济等研究重视不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成规模的种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多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在种子科技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种业科技创新应该是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水平提高。
  
  我的种子我做主
  《新经济导刊》:最近有消息称,国家有关部门正调研解除外资控股种子企业限制。有人说,一旦解除限制,国内种子企业将遭到更大打击。您有何看法?
  王建华:从发达国家种业发展历程来看,公平的市场竞争是种业管理的重点。至于是否解除对外资控股种子企业的限制,我认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现阶段当然不能解除,如果解除了,以国内种子企业目前的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状况,全军覆没也不是没有可能。现在,一些外国种子公司品种培育都实现本土化,而且科技水平高,资金实力雄厚,管理营销理念先进,针对中国的地域生态条件和市场特色研发优良品种,市场竞争力强,对国内企业造成威胁已是事实。
  但是,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角度说,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种子市场促进了中国种子产业的改变。例如先玉335的推广,首先改变了我国农民传统的粗放播种方式,单粒播种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今年国家玉米产业体系的调查数据显示,黑龙江单粒播种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90%,吉林达到70%以上,山西达到60%,河南达到30%。大田群体植株均匀将显著提高光合和水肥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黑龙江2011年玉米播种面积8856万亩,产量535.2亿斤,比上年增加70.3亿斤,增产15.1%。
  另外,先玉335 按粒包装,种子92%的发芽率标准也带动国内企业提高种子质量。通过我们实验室对全国玉米主产区270份种子样品质量分析,有50.9%的样品标识发芽率高于国标要求的85%,与先锋公司种子质量标识(发芽率大于等于92%)相同的样品占到11.2%,企业主动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增强。
  第三,改变了种子生产模式。往年种子套购现象严重破坏种子生产秩序。今年在先锋的果穗收购带动下,国内企业不得不集中收购鲜果穗在戈壁滩晾晒或者烘干,有效遏制了不法分子的套购行为。但又带来新的问题:过去是制种户一家一户晾晒,现在集中大面积自然晾晒翻盖困难。虽然甘肃河西走廊光热资源丰富,干旱少雨,但是现在气候变化异常,大面积自然晾晒面临防雨雪、霜冻危险能力变弱。也有人说这都是先锋“惹的祸”。而先锋收购鲜果穗后,直接进入现代化的种子加工厂,种子在可控条件下实现自动化、机械化、无害化生产。国内企业纷纷开始模仿建设“果穗热风烘干”生产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各类加工能力的种子烘干线100条左右。国外企业促进了国内企业种子生产条件的改善和技术升级。
  但是如果国内种子企业不能尽快成长起来,外资企业如果全面控制中国农业生产用种,其后果和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向日葵和洋葱种子目前已经受到国外种子严重冲击,国内企业基本放弃了这两个品种的研发,生产基本都用“洋种子”。但是洋葱种子在某些年份由于进口等缘故,一罐价格由几十元上涨到几百元已不是神话。有关中国人吃饭的种子问题,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比较稳妥。

标签:中国 种业 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