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拟人句 > 正文

校门口挺立着两棵松树改为拟人句

时间:2017-03-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5年江西省“名校联盟大联考”材料作文“仆倒的两棵树”

黄助昌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中学)

呈现在你面前的是12月28日从“名校联盟大联考”中选出来的7篇考场作文。这7篇作文是全校1648篇作文中的前7名,也可以说是获得高分的7篇作文。当我们再一次审阅这7篇作文时,有喜也有忧。

从立意上来看,围绕“舍弃”一词来谋篇布局的是主流。看“材料”:仆倒的两棵树,一棵残缺不全,另一棵完好无损,但园丁要人们将两棵树的树枝全部锯断,但人们不同意把那棵基本完好无损的树叶也锯掉。园丁按照大家的意见,将两棵树挟起栽好。后来,被锯掉了树枝的树活了,而没锯掉树枝的树死了。

分析: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因为看起来完好无损的树,其实也受到了极大的损伤,本身获取养料的能力就很有限,却仍然要供应树枝、树叶的养分,结果力不从心,整体死掉了。反观锯掉了树枝的树,虽然遭受的创伤比前者要大得多,但因为舍弃了树枝,于是有了充足的养分培本养根,最终重新焕发了生机,获取了新生。因此,“舍弃”一词就是“文眼”,是立意的关键词。

但是,不是检索出了这一关键词,就可以忽视“材料”的语境,就可以撇开语境论“舍弃”。这7篇作文中,与“材料”语境结合得较好的当属《舍小成大铸芳华》,其余的都似乎游离于语境,程度不一。这是需要考生警惕并谨慎的,需要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而加以改进的。能够从“材料”中悟出“舍得”或“舍弃”二字,证明大多数考生审题立意的能力还是蛮强的。

从用例来看,“万能例证”如“王昭君、鲁迅、袁隆平、苏武、李白、陶渊明”等等,还是用得太滥,并且大多牵强附会,与“材料”语境基本上难以构成逻辑链,不足以服人心,论证力度大打折扣。有的论证甚至可以当作笑话看。要想写出佳作,获得高分,陈例决不使用,新例青睐有加。这7篇用到的新例有:李霞卿、梁文道、门罗、《集结号》、雄性生物等。这样的例证,能产生清新的文风。

从语言来看,这7篇都有典雅化的趋势,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要追求到底。但让我们遗憾的是:没有一篇作文没有病句和错误字。只要有错别字和病句,就难以获得满分甚至较高的分数。

高考尚未成功,考生仍需努力。参照上述的意见,针对自己作文的情况努力修正,写出满分作文!

褪去铅华,认清自我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路过形形色色的人和物,或为之震撼,或为之哀伤。但,这又或许只是外表。我们很容易被一些光鲜的外表蒙蔽了双眼,但何尝不是被自以为是的心欺骗了自己?

春花无数,何如实秋?即使光鲜亮丽,又能给予世界多少贡献?然而,却有一些人,他们懂得自我,知道实力与内涵才是重要。

她曾是帝王错恨一生的美人,尔虞我诈,让她认清了社会。当她“一去紫台”,踏上远方的征途时,难道不知朔北的荒凉,又不知遥远的哀愁寂寞?可为了人们的安定生活,她远离了繁华的城市,给北方的居民带来了种子和希望。她的美,是一种比贵妇更为无私,更伟大的美。

昭君认清了自己,她不以华丽的外表而争宠夺幸,而凭着自己的实力为国家带来安定。

巨大的社会变迁,放大了一切罪恶与美好。使人性从蛰伏后贲张。这恢宏的变迁,要么使人们走向升华与繁荣,要么走向万劫不复的扭曲。不能在浮躁的世界沉下心,仅以外表处之,终有一日会像那被台风吹倒的树一样,萎凋零谢。

于丹,曾经多么出色的北大教授,她用心灵鸡汤抚慰了多少受伤的青年人,然而,她却凭着自己的公众影响,将文学商业化,最终也走下了神坛。孙扬,中国曾经的骄傲,伦敦奥运的呐喊我们铭记于心。可他却仗着自己身份,无证行驶,并引发了交通事故。或许,他都有傲人的辉煌,但铅华过后,便无处张扬。

真正的大师,应当像沈从文一样。在文革的火焰下,安静地书写小城静谧的美。纵使集繁华一生,依旧朴实无华。他能在浮躁的“文革”时期静水流深,也就源远流长。季老,一个在田间地头、牛棚破屋的学者,“文革”的火焰没有烧灭他写作的热爱,一部《牛棚杂记》横空出世。

他们是大师的代表,带着外界给予一身铅华,毅然退去,选择在自己的世界中挥洒自由。

我们不是一粒尘埃,不可以在真空的世界里随意漂浮。我们是一粒沙子,在汹涌的浪海中挣扎,在愤怒在烈火中灼烧,它是无能为力,却不是无所作为。我们能做的,便是认清自己,不让自己在铅华中迷失自我。

褪去一生铅华,换来如实之秋;认清自我一世,拥有如春人生。

重新开始亦能铸就辉煌

苍鹰拔毛,拔去旧时的阻碍,从一只“雏鹰”,重新开始开创自己的雄壮天地;凤凰涅槃,燃烧旧时的伤痛,于烈火之中重新开始,成就自己的高贵美丽。 人行于世,免不了风吹雨打、霜侵雪袭,不论已伤痕累累或毫发无损,一切都已成过去。毅然地与过去道别,重新开始,才能再次绚烂。

“一个伟大的人,不在于屹立不倒,而在于坠落后再度升起。”曼德拉,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男人,罗本岛的漫长监禁与惨无人道的折磨没有使他消沉。他与书相伴,与过去的一切道别,成为一名公平的战士。当他被释出狱,毅然放下旧时的伤痛,邀请看守他的狱警出席就职典礼。正是因为他能放下一切重新开始,他的“彩虹国度”才能在世界之林傲然屹立。

回望历史,我望见了司马迁在方寸狱间潜心创作。他受宫刑、被诬入狱,他都一并接受。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伟大目标,他毅然告别过去忘却伤痛,在狭小昏暗的狱里终日进行着他的“新生”,点点烛光伴着他漫漫长夜。当《史记》横空出世,他亦向世界证明了自己,他的重新开始促生了他的辉煌。隔着历史长河,我犹听见他的雄浑的疾书声。

转向今朝,真君子周树人赫然屹立在我眼前。他本想以医救国,但残酷的现实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纵然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但他没有消沉,清醒地认识到唤醒国人的思想中国才有希望,于是,他也选择告别过去,重新开始。他炽热的文字唤醒人民麻木的心灵;彷徨中的呐喊叫醒了人民沉睡的灵魂。他的重新开始成就了他们的辉煌,更拯救了整个中国!

佛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过去思想的产物。”佛以他高超的智慧,教给我们这一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是啊,奔赴梦想的我们怎能被过去牵绊!一时的挫折与失败不过是过去的历史,我们又怎能让它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告别过去,重新开始,汗水浇灌我们梦想,明年盛夏,定能绚烂绽放!

告别过去,重新开始,辉煌就在前方!

“剪”掉重负,焕发生机

生命像是一场旅行,活着免不了携带包袱而尽力前行。包袱里可能装满了过去的荣誉,亦或是难割舍的情感,可能是辛酸伤痛的回忆,又或是写满故事的旧记……

这时包袱已经变得很沉了,背着它的人感受到了前未有过的压力,像是要耗尽所有力气支持着,可又必须扔掉一些东西,轻装前行。

剪掉过去的重负,才能摆脱束缚,走得更远。

剪去重负,焕发生机。

同样被风刮倒的两棵树,一棵弃掉了破碎的枝条,重新生长;一棵留下了繁茂的枝叶,却承载不了所需的给养,干枯而死。人亦如此,原来所拥有的一切都舍不得丢弃,想把属于自己的名誉地位、财富身份一一捍卫,此时此刻,就成为了一棵根部受伤的大树,已然失掉了往日的精力,却又苦苦支撑庞大的身躯,精疲力竭而死。与其如此,又岂如削剪枝叶,脱下绿衣,从根本上回到过去,开始新的生活?树亦如此,人亦如斯。

剪掉过去的负担,蜕变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身负才学的李商隐却为旧日的情感沉陷而不能自拔,抑郁而终,令人唏嘘。想到天地的汪洋恣肆,庄子叹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时发出的又是怎样一种离情愁绪?感慨过去的美好,怀念曾经相濡以沫的日子,多少都令人沉吟悲痛。可一切毕竟都将逝去,过去无法代替现在,唯有将一切都抛开,所有都隐藏于心底,不被旧日的成功或失败而扼腕叹惜,才能从壳中蜕变,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剪掉过去的阴影,成就一段非凡的生命之旅。

已是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定然无法忘记自己幼年的伤痛与阴影,可他却重新定义自己的生命,提升了生命的价值。他幼年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的他无法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玩耍,这不禁让他沉沦下去,顾影自怜。可是一天,父亲带来了几棵树苗,分给兄弟姐妹们栽种,并承诺将要奖励树苗长得最好的人。可罗斯福对此毫不在意,自暴自弃的他发现父亲每晚都在偷偷给自己的树苗浇水,而他的树苗也长得最好……伴随着树苗的长大,罗斯福也成长为了一棵国家的参天大树。

剪掉过去阴影的罗斯福获得了新生,褪去枯叶的树木在来年也长得更为茂盛。往日的经历可以让我们收获成长,也能限制未来的发展,不要让过去的重负压制前行的脚步,需要让历经磨炼的自己长出飞天的翅膀。

让我们走向未来,焕发新的生机吧!

舍小成大铸芳华

纷烦世事,总离不开两个字,“舍”与“得”。无数纷争皆由此而起,不懂得舍弃之人,必将因小失大,惟有懂得“舍得”之道的人,方可借其铸就一片芳华。 胸怀宽广之人懂得舍小成大。古时两家邻居因修墙而发生争执,其中一家写信夹在朝中做官的老爷“主持公道”,岂料得到的一纸回书上竟写着:“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他们主动让出三尺地方,邻居自觉羞愧也让出三尺,才有了“六尺巷”的美谈。

胸襟宽广者不计较个人得失,主动舍弃自身利益,方才得到邻里的敬重及后世的仰慕。铸起书写着“宽容”二字的石碑。

明义理智之人懂得舍小取大。催人泪下的影片《集结号》中,长官为了数千军民的辙退当机立断,留下以谷子地为首的小分队据地而守,阻挡敌方的前进。最终,全队只有一人幸存,而大部队则得以辙退。这种舍弃,不是残忍,而是懂得权衡立弊,为集体着想。影片末尾,集结号的吹响,是对深埋于矿窑中四十余位烈士的颂扬,也是对舍小取大精神的肯定。

明义理智之人不惧被指“冷血”,果断地做出舍小取大的抉择。这是真正的爱国军人应做的事,也是牺牲者们会原谅的事。

甘于牺牲者懂得舍小取大。有一种蝗虫,在交配后,雄虫会毫不反抗地成为雌虫的大餐。为了物种的延续,它们毫不迟疑地选择自我牺牲。自然界有一种怪异现象,雄性生物往往比雌性生物长得更漂亮,颜色更鲜艳。除了吸引异性,这层美丽的外表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吸引天敌。如此便可让已受孕的妻子存活,繁衍后代。

甘于牺牲者用自身的宝物甚至是生命来换取种族的延续。千百年来,多少动物就这样为了大局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啊!

舍小取大才能铸就一片芳华。懂得此理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仅观三国时期的孙坚,因不舍得交出意外得到的传国玉玺而遭袁绍忌恨,最终在三津渡被与袁绍串通一气的刘表设下埋伏杀死。其悲惨结局便是对不懂舍弃之人的一记响亮耳光。这块由和氏璧加工而成的玉玺,是多少人失去生命的原因?而

它也不能被怪罪,因为这一切都由人的贪念而起,不懂得舍弃才是夺去他们生命的罪魁祸首。

正如材料中的那两棵树,其中一棵因舍去多余的枝叶而在若干年后再次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另一棵却囿于太多的枝叶而不堪其负而死。舍小而取大,其中的利害关系岂非一目了然?

学会舍弃,掂量事情的轻重,我们才能在一次次的风雨中依旧傲然挺立,在失败后再次崛起,在人生旅途中勇往直前,舍小成大定能助我们铸就人生的芳华。

学会舍弃

蝴蝶舍弃沉重的茧,才得以实现翩飞的梦;鸣蝉舍弃黑暗的大地,才可成就夏日的华章;壁虎舍弃受伤的尾巴,才能够重获新生。

在这变化莫测的时代,在这诱惑众多的年代,唯有懂得舍弃的人,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唯有学会舍弃,才能不忘初心。

学会舍弃,才能让前进的道路没有“乱花”迷眼。

他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榜样,是人民灵魂的笔者,是新文化的一面旗帜。他——就是鲁迅。他之所以能被人民所铭记,能被国民所仰望,皆源于他的“舍弃”。鲁迅的志向是“治国,救国”。于是他选择从医。但鲁迅发现“医心”比“医人”更为重要。鲁迅舍弃从医,开始以笔为枪。抨击那个黑暗的社会,解救国民早已麻木的心灵。他的“弃医从文”让他在实现自己的志向的道路更为明确,正是鲁迅学会了舍弃,才成就他的名誉,才让鲁迅存在于每个国人心中,才让那个黑暗的年代多了一缕明媚的春光。

学会舍弃,才能静以专注,才能到达彼岸。

他可称为“世界之父”。他可被世界铭记。他——就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是农学院的院士。他被授予世界大奖。但袁隆平并没有从此四处演说,时刻享受鲜花和掌声。袁隆平也没有从此过上安逸的生活,从此安享晚年。他把这一切荣誉都抛在脑后,仍然每天下地研究,做实践。仍然早出晚归忙于水稻之事。正是因为袁隆平的专注,在2013年,单亩杂交稻的产量又破纪录。而他的专注正是因为他的舍弃。在名誉和实验面前,他毅然决然选择舍弃名誉。静心于实验研究。正是因为他的舍弃,才让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的世界里越走越近。

学会舍弃,才能有所收获,才能成就辉煌。

作为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门罗,在得知获奖后,并没有太大的情感波动。她淡然的接受这一切,就像她一开始淡然的舍弃这一切一样。她在发表第一篇文章后就在加拿大名声鹊起。可她并没有接受作家联会的邀请,成为一个职业作家。她而是选择继续待在生活的小镇。为这个小镇继续写故事。在当时的加拿大,短篇小说很不受欢迎。但门罗坚持自己,舍弃了大都市。最终,她将“短篇小说”将小镇的故事说给了世界听。正是因为门罗的舍弃,才成就了门罗的辉煌。

篇二:033、两棵树普良武 山区少数民族学校教师

高峰中学 普良武

童年,是一个充满童话童趣而又难忘的日子,在我贫瘠的彝山深处,在一所只有两个教师,一个公办,一个民办的,只有一幢二层瓦房的楼上三间教室楼下三间教室左侧用木楼梯连接的小学里度过。那是八十年代,没有学前班,没有六年级,我在这里读了五年书。

我的老师是个老头,他佝偻着身子,雪白的头发,,全身骨瘦如柴,一阵风吹来都能把他吹走。他小小的嘴巴,高高的颧骨,满脸都是深深的像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样的皱纹,尖尖的鼻梁上悬空架着一副明晃晃的老花眼镜,整个相貌有点像美国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人。说他老头,其实据我了解还没到五十岁,顶多四十六七,可从相貌看,的确像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我们不知道老师是何方人士,家里有些什么人,什么时候来这里教书的,反正从记事时候起就知道老师在我们这里教书,而且从没见他回去过,再有,就是知道他叫李有芳,他是个公办老师。

想起来真造孽,刚入学时,调皮的彝山娃娃们,凭着天真好动把老师折腾的够呛。那时一色的都有橡皮弹弓,课余时间都去学校背后的小松林里打鸟,什么黑头公公,画眉,见什么都打。有回有个男生打伤了一只小绿豆鸟,这只鸟命大,捉到它时居然没有死,一个劲地扑腾着翅膀,不停挣扎,同学们的鬼主意就来了,把鸟放入粉笔盒里,用黑板擦盖上。上课时,老师佝偻着身子进来,拿开黑板擦,准备拿粉笔讲课,小鸟噗地飞出来,吓得老师吗呀一个踉跄,差点跌倒。我们想笑又不敢笑,憋得扑在课

桌上不敢动荡,等待老师的批评,但李老师没有怎样批评我们,继续上课了。

有时,老师讲完我们的课,颤巍巍地挪下楼梯给楼下的学生上课时,几个调皮的学生,把门关起来后,拿本课本放在门头上,等老师上完楼下的课,噔噔上楼,一把推我们的教师门,课本哒地砸落在他花白的头上,老花镜被砸歪朝一边,外星人一样的老师,怒目圆睁,脸上的皱纹沟沟暴起,看样子要打人了。学生们才觉得闯了大祸,坐在椅子上瑟瑟发抖。然而老师并没有怎么发作,只是简单批评。其实老师书教得很好,同学们无意冒犯,事后,同学们挺后悔的。

原以为老师就这么和蔼可亲的,不管同学们如何恶作剧,老师也不怎么发脾气。其实同学们都想错了。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课本知识的重点增进,老师变得严肃起来。每天要学的知识记不住或作业做完不成,别想去玩,别想上山打鸟,做你的美梦,老师会拎着根竹棍守着你把作业做好。上课时只要你不专心,他会把那根竹棍敲得黑板叭叭响,“阿爹阿妈呀,望着黑板,我一转身写字,你们就呱哒呱哒”,老师会这样破口大骂。慢慢的,不知是谁给老师起了个外号叫“李老威”,后来几乎所有同学都叫他李老威,再也没有学生知道老师名字叫李有芳,李老威教书育人的美名也使彝山地区家喻户晓。

师母好像来过一回,住在楼梯口的李老师的宿舍里,而且一住就是个把月。虽然和教室只隔着一块木板墙,但同学们谁也没有见过,师母一直躲在屋里。每当同学们静悄悄做作业时,隔壁传来了老师和师母吵架的声音,那声音震撼着这幢瓦楼,深深刺痛着同学们的心。“阿爹阿嬷呀,叫你吃药么你不吃,叫你打针么你不打,你的病怎么能好,我又没时间带你去城里看病,干脆

我辞掉工作得了。”接着就只听见师母嘤嘤的哭泣声,隐隐约约还听见师母边哭边说,“我不就是舍不得花钱嘛,家里娃娃要读书要吃饭的,你又一个月只有那么一点工资,呜呜……”一阵沉默后就剩下李老师的唉声叹气。

其实,老师可以带师母去看看病的,布置点作业给我们,叫另一个老师看着我们就行了,大可不必时时刻刻在楼梯上爬上爬下的,赶着上这班课,又上那班的课,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鬼来管他,几年都不会来个领导查看的。

不知道师母什么时候回去的,据说回去没多少天就去世了。我们从老师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老师特别的悲伤,而且又老了许多,也变得沉默寡言了。他上课时把竹棍当拐杖用,走在楼板上就像三只脚走路,咚哒哒咚哒哒的,上楼下楼都挪得越来越慢了。

从此,老师变得越来越孤独,也变得越来越威严,教书也越来越认真了。我们不再调皮捣蛋,总是把作业做得认认真真,不再惹老师生气,总是默默做事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把木板楼扫得干干净净,把教学楼前的殷红的土操场扫得一尘不染。

有时他还像一位父亲,和蔼可亲,慈眉善目,他甚至会笑呵呵地伸出那双粗糙的手,挨个儿抚摸我们的后脑勺,还给刚送来的没有取名字的娃娃起一个温文尔雅的名字。他对我们的家庭姓氏了如指掌,我刚进学校时,由于父母没文化,没给我取名字,他就给我取名为“小五”,后来我改为“小武”。

殷红的土操场边有两棵树。一棵是老栗树,皮粗肉糙,枝干漆黑,树叶茂密,仿佛就是一顶撑开的参天巨伞。旁边有一棵小榕树,皮白肉嫩,身材委婉,碧绿的枝叶在风雨中摇曳。暂看之下,这两棵树仿佛就是一老一少亲密依偎的父子。

栗树如同巨人一般挺立着,斜伸出浓密的枝干。枝干上,不知什么时候拴上一根从地上栽竖起的细钢管,成了我们平时消遣、爬杆玩耍、锻炼身体的地方。威严的李老师,上课累了烦了,就会拿竹棍当拐杖,颤歪歪地杵着竹棍,笑呵呵地率领我们来老栗树下,怂恿我们爬杆。我们在老师鼓励的目光中,雄赳赳气昂昂,一个个像小猴子般勇敢地向上爬去,直到把头深深埋进茂密宽大的栗树叶片中,当听见伙伴们一片喝彩声,才自豪而满足地顺着杆唰地滑到地面。

过足瘾,我常会安逸地靠在白嫩白嫩的碗口粗的小榕树上,望着眼前的欢乐景象,生出诸多感慨来。栗树呀栗树,你虽然皮粗肉糙,枝干漆黑,却撑起参天巨伞,给我们遮风挡雨,末了,还给我们练习爬杆,使我们获得坚强的毅力。老师呀老师,你虽然佝偻着身子,全身骨瘦如柴,却依然昂着高高鼻梁上悬空架着明晃晃的老花镜的头,激励我们勇敢地向上爬。触景生情,心怀感恩,我仿佛觉得老师就是眼前的这棵参天树人,他知识渊博,见识超前,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不就是顺着他这根杆往上爬的吗?

那时,家乡很美,背靠金窝山,面迎三月山,怀揣一个四季飘歌像个小娘子似的坝子,真真切切是个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那时,家乡也很贫穷,道路泥泞,学校破烂,村庄凌乱。我们的李老师来自很远的地方,孤苦伶仃,不知在这所小学熬了多少年,就像校园里的这棵老栗树,(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校门口挺立着两棵松树改为拟人句)永远不知疲惫,守望着他乡的点点滴滴,随着岁月蹉跎,使家乡愈加美丽。

我不愿老师形孤影单,我想成为老栗树身边这棵小榕树,继承李老师的意志,继续守望着家乡美好的未来。

心想事成,我果然成了陪伴老栗树的小树。可惜,我没能实现守望家乡,我去了山的那边,一个寺庙改成的小学。两间平房,四间用巨大的红漆圆柱撑起的大瓦房,搬掉里面的天地诸神和观世音菩萨塑像,摆上摇摇晃晃的课桌椅,再在墙角架起一块漆上黑油漆的木板,便成了简陋的教室了。

十七八岁的我,师范毕业一个月后的一个傍晚,在完小饱撑一顿后,又在完小校长的引领下,背上简简单单的被褥,拎着洗脸盆,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到这座山神庙。完小校长返回后,就留下了我一人,我望着这座空荡荡的寺庙,感觉到四周悄无声息,一种恐惧感袭卷全身。

我是特别胆小的,小时候只要床底发出“唧唧”的老鼠叫唤声,我都会害怕得赶紧拉被子裹住小头,大气不敢出,蜷缩在床上瑟瑟发抖。

那夜,我在寺庙旁的小平房里又一次亲临了儿时的感受,我眼睁睁地看着两只硕大的老鼠钻进洞里,后来它们叫唤着相互追逐着撕咬着,肆无忌惮地闹腾,吓得我用被子握紧头。但声音还是听得真真切切,我甚至听到了庙后面那几棵古松上传来了猫头鹰低沉阴森的声音。等老鼠安静下来,我才敢把头探出被褥。窗外月光如泻。

我做梦了。我梦见凶神恶煞的天神,怒目圆睁,露着毛茸茸的胸膛,抡着大斧,即将劈下来。一会儿我又梦见弥勒大佛,抬手阻止天神不让劈,双手合十,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嘴念阿弥托福。接着又有位娘娘亲切地喊“小五——小五”,那是李老师给我取的名字。我偏头一看,原来是观世音菩萨,她飘飘渺渺,凌驾莲花座,头顶光环,在喊我呢!“小五,既来之则安之,你要做到四大皆空,顾全大局,去除私心杂念,安心教学,我佛慈悲,

篇三:《三棵树》教案

">1.了解作者苏童的生平以及他的作品。

2.通读全文,掌握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的基础上,体会文章传达

出的感伤的情绪。

3.思考“阅读练习?探究”的四个问题,准备课上发言、交流。

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探究“我”生命中的“三棵树”的意义。

2、认识树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树”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难点:文章诗意的语言和感伤的抒情基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评价任务:

( 1 ) 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认识三棵树的形象

( 2 )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感悟三棵树的诗意。

(3)细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探究三棵树的意象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颗童心,都有着一段难以忘怀的童年梦,苏童先生心中的“三棵树“又是如何地让他难以忘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苏童的内心世界吧!

二、检查预习

1、为加点字注音:(投影或板书)

嫉妒( ) 颤抖( )

埠( )残垣( )

楝( )瓦砾( )

桷( )枇杷( )

2、解释词语:(投影或板书)

蓝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夷为平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郁郁寡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局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新授

( 1 ) 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认识三棵树的形象

1、教师提问:三棵树在文章中究竟指什么?

明确:“我”生命中遇到的三棵树,作者是由一趟长途列车的终点站名引到对这三棵树的叙述上的。

2、教师提问:三棵树是指哪三棵树?

明确:苦楝树苗、石榴树、枇杷树。

3、教师提问:这三棵树有什么特点呢? 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幼小无依的苦楝树

引导学生读这一段:

“我种过树。我曾经移栽了一棵苦楝的树苗,是从附近的工厂里挖来的,我把它种在一只花盆里——不是我的错误,我知道树与花草不同,花入土,树入地,可我无法把树苗栽到地上——是我家地面的错误。天井、居室、后门石埠,不是水溪就是石板,它们欢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却拒绝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树苗。我只能把小树种在花盆里。我把它安置在临河的石埠上。从春天到夏天,它没有动窝,但却长出了一片片新的叶子。我知道它有多少叶子。后来冬天来了,河边风大,它在风中颤动,就像一个哭泣的孩子,我以为它在向我请求着阳光和温暖,我把花盆移到了窗台上,那是我家在冬天惟一的阳光灿烂的地方。就像一次误杀亲子的戏剧性安排,紧接着我和我的树苗遭遇了一夜狂风。狂风大作的时候我在温暖的室内,却不会想到风是如何污辱我和我的树苗的——它把我的树从窗台上抱起来,砸在河边石埠上,然后又把树苗从花盆里拖出来,推向河水里,将一只破碎的花盆和一抔泥土留在岸上,留给我。” 明确:苦楝树具有幼小无依的特点。(从“我没有树”,变成我有了自己的树。这棵树是有点可怜的。第一,是一棵没有什么可爱之处的幼小的苦楝;第二,它居然是栽在花盆里的,在这样土壤里,就是生长起来,也是可怜的。从这种可怜的抒写中,流露出作者的深意,也寄托了对人、对城市的调侃的意味。) 热烈奔放的石榴树

引导学生读这一段文字:

“你猜是什么树?两棵果树,一棵是石榴,一棵是枇杷!秋天午后的阳光照耀着两棵树,照耀着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伴随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怅烟消云散。这个秋天的午后,一切都有了答案。我也有了树,我一下有了两棵树,奇妙的是,那是两棵果树! 果树对人怀着悲悯之心。石榴树的表达很热烈,它的繁茂的树叶和灿烂的花朵,以及它的重重叠叠的果实都在证明这份情怀.

含蓄深沉的枇杷树

枇杷含蓄而深沉,它决不在意我的客人把它错当成一棵玉兰树,但它在初夏季节告诉你,它不开玉兰花,只奉献枇杷的果实。我接受了树的恩惠。

教师提问:枇杷树具有含蓄深沉的特点, 石榴树具有热烈奔放的特点。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作家用抒情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激动。强烈的抒情表达了作者极端的激动。“伴随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怅烟消云散。这个秋天的午后,一切都有了答案。”这个答案是情感的答案,对多年的惆怅和不安的答案。这是一棵私有的、属于作家自己的树,自己的感情之树,在十五年后,这一点上和那花盆里的树,恰成“巧合”,对遭受“亲子误杀”造成的隐痛,又是一种感情的补偿。

4、教师提问:作者在对果树的描写中还提到了孩子和鸟儿,作者驱赶鸟和孩子,果树却迎接它们的到来,没有怨言、执着的付出,无边无际的奉献。那么两相对比的话,我们在果树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什么精神? 明确:对人平等无私奉献的精神。

5、教师提问:在作者的一生中,这是他拥有的三棵树,但是应该说在其余大部分的时间,他没有得到树,那么关于树的其他的情节,请你概括一下。

明确:思树、种树、丧树、得树、失树。

( 2 )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感悟三棵树的诗意。

教师点拨:在不同的阶段,作者在对待树的得与失中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从文章中找语句,来谈一下作者的情感脉络。

学情预测: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抓住最根本最能直接表达情感的语句来分析,回答的角度是字里行间传递出的感情是什么。

教师补充讲解:最早在作者的想象中的树是很高很挺拔的挺立在原野上的,有着绿色的冠盖和褐色的树干。但是这只是作者的想象,在现实中作者多次提到“我”没有树,这让“我”怅惘,成了“我”的隐痛,成年后我见过了很多树,但是那都不是我的树,这不由的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一个悬念:那么作者的树到底在

哪里呢?在迁居新居之后,“我”得到了“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两棵树。在作者欢快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象,其实无论石榴枇杷,还是其他,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树,枝繁叶茂的树。树的存在,让“我”知道“我”是个幸运的人。但是“我与两棵树的相互注视渐渐变成单方面的凝视”,“我忽略了树”,对它熟视无睹,当树终于有一天将离去时,我才又怅然若失起来。

看作者这一生,他种过树,但是苦楝树只能种在花盆里,并且被我偶然的疏忽和难以抗拒的天灾毁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不难感受到生存的无依、无奈。)后来我拥有了两棵果树,但是七年之后,它们依然离我而去,作者连续使用两个“埋葬”,表现对逝去的一种哀悼,可见他情感的悲伤与凄凉,那种得而复失的感觉不是简单的伤心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不同的是,幼小而无依的苦楝因我的疏忽和天灾而离开,而这两棵树被城市的建设所毁。结果“我”的树消失了,“它们原来并不是我的树”。那么“我的树到底在哪里”?

明确:强烈的怅惘-无奈自责-悲伤、隐痛与缺憾-快乐与欣喜-哀伤与缅怀(板书

(3)细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探究三棵树的意象

1.作者在文章中多次询问:“我的树在哪里”,请思考为什么作者一直在寻找树呢?结合作者的情感脉络来分析,没有树会对“我”有怎样的影响?

明确:没有树让作者怅惘、觉得缺憾,有了树让他觉得'弥合了我与整个世界的裂痕',关于果树的描写也是本文最为欢快的章节。这说明他觉得没有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作者渴望完整,因此不断寻找,也因此作者在文中说“我生命中应该有三棵树的”,只有这样才有完整的生命形态。

2.为什么作者认为有树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呢?你如何理解?

明确:树的意象,并不仅仅是树,而是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人类要改善自己的生存质量,就不能不牺牲一些植物;而植物的减少,又降低了人的生存质量。这是人类生存的困惑。这种困惑在作者看来,是很难解决的。正是因为这样,当作家找寻他那第三棵树的时候,那棵树,那棵已经死亡的树,却在冥冥之中呼唤着他。这种呼唤,从客观上来说是悲观的,从主观情感上来说,则是一种不懈的追求。树是自然的物化,是自然的代表,因此呼唤“我的树”也是呼唤自然与人共生和谐的环境,呼唤对树(自然)的珍惜和感恩。

3.如何正视自然?

教师点拨: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请学生尝试举例说明。

4.在这样一个寻找的过程中,你觉得作者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为什么?

明确:伤感、无助、无奈。关键是结果“我”没有了树,可见基调的主旋律是一种无助的呼唤与渴望,对完整生命形态的热切的期盼。

四、小结

1、 作者与三棵树的关系(主要内容)

2、 人与树的依存关系

3、 对生命的思考

苦楝树是作者拥有的第一棵树,它的孤苦无依,它的不幸夭折,似乎和作者的童年有不尽相同的地方,童年的作者连拥有一棵树的愿望都显的那么奢侈,天井大小的地方只能望天,由此可见作者的童年生活不会比苦楝树好到哪里。

就如我们的手指一样,尽管有的手指外观并不让你满意,但是只有五个手指全部拥有才是完整的,缺少任何一个都是残缺的,因此作者希望拥有的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作者通过对童年记忆中火车站名“三棵树”的思考延伸到自己生命中曾经拥有的三棵树,表现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与自然依存关系的眷恋。

五、拓展训练,能力迁移

口语表达练习题:请对照作者通过本文传达出的思想感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人生中目前为止最珍视的东西。

(小组交流、发言,派代表上台讲述。)

六、布置作业

将口语表达的练习题书面化,修改成文,誊清上交。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字词的落实较透彻,同时对于课文的感情线索的把握较好,但对于课文的中心和主旨的理解还需要老师多加指导。

标签:拟人 挺立 松树 松树挺立着改为比喻句 一棵棵松树傲然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