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评论 > 正文

[文化产业发展盛筵中的小微企业机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考研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对文化产业发展盛筵中的小微企业机会做了分析。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 小微企业 机会    在去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了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即将迎来一轮全方位的强势增长已基本成为共识。在这场文化产业盛筵中,小微企业是否能充分把握机遇?是否具备和已有的大型文化类企业竞争的可能?是否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本文用PEST分析模型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
  我国经济的政府主导性质决定了政策面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而如今,文化产业发展大的政策障碍已经破除。首先当然是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我国的政治话语中,中央以“决定”形式下发的文件意味着最高等级的当局意志,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思想和依据。我国的这一决定,让人不禁联想到1995年日本《新的文化立国目标――当前振兴文化的重点和对策》报告确立的文化立国战略,以及1998 年韩国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这些政策均赋予文化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设立相关政府部门予以落实。日韩两国的文化产业战略和其取得的效果即使是普通中国民众也感受深刻。韩国98年后大举进入中国的韩剧、网络游戏、服装、流行音乐,日本的动漫、日剧、潮流文化、音乐等已对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产业在经济上具有的极具潜力的拉动作用,政治上具有的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是几乎每一个有追求的大国所必然选择的战略性产业。《决定》的通过,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地位的根本性改变。正如众多媒体所认为的,2011或将是文化产业增长拐点。
  事实上,文化产业今年来已越来越受到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之前已有相关政策出台。必须要提到的一个政策是2009年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规划由国务院在09年9月通过并发布,规划中明确提出的规划目标是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主体、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划把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提出要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重点文化产业。要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扩大文化消费,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主题公园。要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市场要素的充分合理流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去年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则是针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一个专项规划。该规划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五年规划,规划的出台,本身就说明了中小企业在十二五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该规划从健全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市场拓展、创新能力建设、税收和金融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了部署。我国财政收入已超过10万亿元,还利于民将逐渐成为政策的出发点。从今年开始的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是直接的优惠政策。去年10月,国务院研究加强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这是国家首次将支持重心下移到小微企业。去年11月财政部联合发改委下发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等22项收费。这些政策均是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总体来说,小微企业在未来几年中面临的政策法律环境是良好的,小微企业具备抓住机会的政策环境。
  2 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
  2010年我国实际GDP增长为10.4%,显示了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的强劲增长态势。
  一个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产业增加值要占GDP的5%以上。从历史数据来看,文化产业在上两个五年计划中已获得长足发展。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3%,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突破了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8%。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2015年总量预计达到55.8万亿元,由此推算,到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至少应该达到2.79万亿元才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万亿元计算,“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速至少达23%。2011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的26家传媒类公司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9.15%上升到34.64%。影视动漫公司达到了51.46%。平面媒体的毛利率增长最快,由2010年同期的26.23%上升至34.75%。GDP的强劲持续增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撑。虽然美国和欧洲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但国家坚定不移扩大内需是稳定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有效保障。
  某种意义上,金融危机对小微企业带来了另一种机遇――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中国的银行虽然由于体制原因导致在金融危机时期仍然有较高利润,但房地产等支柱行业的持续低迷,使银行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3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Factors)
  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比重越来越大。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6000美元迈进,带来居民的消费升级,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支出比重上升。
  经济发展过程中由制造业、房地产等“硬经济”向文化、娱乐等“软经济”的转向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已被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所证实。首先体现三次产业发展的规律。按照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文化产业大部分属于服务业,也涵盖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的制造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是必然的趋势,而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工业、制造业对经济的拉动提升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继续依赖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和制造业带动经济是不可持续的,作为无烟工业的文化产业,在创造巨大价值的同时又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的特点,是社会维持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趋势。
  4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技术环境对于欲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求得自身机会的小微企业来说,不仅仅指提升文化产业生产率的技术变革,更指因为技术变革而产生的新行业,和因为技术进步而被降低了的原有门槛,而这正是小微企业的最大机会。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过去文化产业的某些壁垒正在降低,技术的进步更创造出了新的商业模式,而这些商业模式中的许多正式由小微企业创新并加以实践的。文化创意、广告、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均是小微企业可以施展才华的领域。这也是《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发展的产业。社会化网络的兴起,特别是“微博”这种具有“自媒体”特征的传播工具的广泛使用,让小微企业具有和大企业同样的宣传机会和平台。技术的发展同样也催生着新的商业机会,从2011年开始,具有商业广告和电影特征的“微电影”在网络视频领域内异军突起,已博得众多企业乃至资本市场的青睐。
  “微创新”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创新,比如某种卡通角色的塑造,某个舞蹈剧目的编排,某个具有时代感的剧本的编写。这种创新大量存在于中小微企业之中。大企业的优势在于产业链的完善布局和资本密集型文化产品的生产。但文化产品的范围广泛,仅从文化产业的“产品”角度来说,大多数产品不需要规模化的生产线,小微企业同样也可能创造出具有独特创新点的产品与大企业竞争。而这种独特的创新点,便是小微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小微企业也可在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寻找机会,并建立起自身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文化产业支柱国民经济》.赵鑫.《商业价值》杂志,2011年12月.
  [2]《日本和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安宇,沈山.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4期.

标签:盛筵 产业发展 机会 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