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聘任书 > 正文

初中语文学案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分析]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究其原因,信息技术手段方便、实用且灵活度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能有效地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对传统语文课堂也是一个补充,可以使语文教学手段多样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95-02
  
  将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的一些先进手段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去。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会使语文学科的魅力大增。以下是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 能有效地开拓学生视野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阅读量大,体系庞大。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依靠老师对文章的每一部分进行详细解读,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渐渐对学语文失去兴趣,而且让教师对语文教学也失去了兴趣,少有余暇感受文本之美。信息技术则打破了传统的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和网络信息量大、传输快,对搜集信息、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极大的优势。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语文的阅读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比如可以补充一些作家的生平经历、作品的背景、课文内容涉及的一些常识知识等,既能让学生在充分涉猎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学《内蒙访古》一文,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草原景观到今日呼和浩特、包头这两座城市的新貌,从一截古长城遗址到数处青冢遗迹,从胡服骑射到昭君出塞,从汉代的阴山城堡到现代的集市贸易,从历史地理民族知识到唐代边塞诗歌……将这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或上传到校园局域网供学生查阅,势必会突破教材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阅读的效率。
  同时,还可进一步让学生自主查阅更多的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存储、交流。这样就能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和重组信息等信息素养。显然,这种效果是传统阅读教学难以达到的。
  二 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教学素材的性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等方面的教育,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中亘古不变的内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只依靠教师的一张嘴及一本简单的教材宣扬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效果有限,如果利用多媒体手段,便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整理丰富的历史材料,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真实的图片与视频资料,可以增强教学感染力,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比如,在观看多媒体视频《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中,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在观看后有感而发,提笔写下:“1937年12月13日,一群‘披着羊皮的狼’侵蚀着中国的每一寸肌肤,他们声称‘仁慈’,一手捧着圣经,一手拿着屠刀,中国人至死也不会忘记他们那狰狞的面目。你可曾感慨南京大屠杀那骇人听闻的数字,你可曾惊异那触目惊心的场面,你可曾倾听到国人的呻吟,你可曾憎恨他们的残忍……美好的生活荡涤着充满活力的岁月,但永远也无法抹去中国人心中那永远的痛。耻辱弥漫在空气中,雪耻铭刻在脑际。搜索脑海中的每一个角落,那一具具焦骨,诉说着一个个残酷故事,那一声声惨叫仿佛还萦绕在耳边……”通过教学电影,让学生亲眼感受南京大屠杀的惨状,使学生感同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远远比老师单纯的说教式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来得更直观、更形象、更深刻。
  三 对传统语文课堂是一个补充,使语文教学手段多样化
  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可以将更多的教学手段通过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传统语文教学起到一个有益的补充作用。
  1.创设富有生趣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传统的以文本语言信息为主的呈现方式,学生的情感只能凭借内在想象,情绪流只在师生之间和课堂上单向传递。而如果声、像、文并用,可以有效地打破课堂限制,创设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形象化的事物能直接诉诸人的感觉和情感,信息技术“辅佐”创造的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促进了学生审美情趣的增强,道德情操的升华,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开辟直观多向的信息通道,引领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中虽然也通过图片、声像向学生头脑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学生广泛的兴奋点,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但这些资源由于没有学生自己对信息的加工和创造,且呈现方式单一(一般为投影仪),无法持续引发心灵的共鸣。而采用信息技术途径,并配合驱动式的小组活动实践,则把师生置于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审美心理场中,学生主动参与,思维随情境而向四方发射,来不断点燃智慧的火花。这样的整合使教师、学生进行了多元化的信息交互,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体现综合学习的特点和功能,引领学生学会合作探究
  长期以来,语文学习围绕阅读―写作技能单向的目标来进行,导致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活动处于被封闭状态,自我深层感觉未被唤醒,缺乏迁移能力。有效地引进信息技术辅佐服务,一方面扩大了知识范围,拓展了语文课程的内涵;另一方面,多媒体资源立体式地刺激着学生的多种感官与认知活动,调动了他们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中,要更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相结合,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这不仅会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而且会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丽丽.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方法探究[J].学苑教育,2010(13)
  [2]安立华.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
  [3]黄蓉.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探微[J].软件导刊,2007(16)
  〔责任编辑:庞远燕〕

标签: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