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企划书 > 正文

在校维族大学生民族意识调查与试分析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根据在校新疆维族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对其民族意识的调查统计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从民族认同问题,民族文化对民族意识的影响,影响民族意识发展的因素及对民族关系的评价和民族意识的转变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旨在突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族意识;民族文化;维族大学生
  作者简介:阿依古力?依明,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2-194-03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社会发展势若奔马,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高等院校,尤其是民族院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人才的使命,使他们成为下个世纪知识创新的主力军。因为,知识不仅是个人的财富,而且可以转化成为民族的财富,地区的财富。因此,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意识动态的及时了解和掌握,并进行正确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教育培养,无论对高校本身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民族意识是民族理论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自八十年代以来,民族意识研究逐渐升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和祖国意识都呈上升趋势,因此,无论是在理论还是现实中,民族意识研究的开展和深入都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因为民族意识的正负功能所表现出来的,在同一作用过程中同时出现的凝聚力与排他性、保守性等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深入调查和正确引导、调控,防止负面功能的扩大,努力发挥其正面功能,从而促进民族的发展和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确保社会主义民族教育事业的繁荣与稳定。
  笔者于2010年10月底对在校的维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对象是一年级和三年级(年龄在18-22岁),主要目的是对他们入校后的民族意识的转变情况进行抽样分析。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按要求完成并收回30份,合格率100%。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族际择偶态度,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对民族关系的态度,对民族所处竞争环境地位的看法,及民族意识增减情况等多个方面,经过小范围的尝试性调查,做出以下调查与分析报告。
  一、在校维族大学生民族意识发展转变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下,是根据问卷统计的结果,从民族认同问题、民族文化对民族意识的影响、影响民族意识的其他因素及对民族关系的评价、民族意识的转变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对本民族的认同问题
  民族意识根源于民族间差别,它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紧密相连,对民族关系影响巨大。因此,我们首先分别考察了维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的两个不同侧面。
  1.对族际择偶的态度
  族际通婚率是反映民族认同感或族群整合程度的重要指标,族际择偶的态度则是族际通婚率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大学生的问卷中专门考察了“择偶态度”。
  
  从表一可以看出,对族际择偶持肯定的态度的大三学生(92.3%),大大高于大一学生(73.3%)的比例,高出近20%。也就是说,目前维族大学生总体来说都偏重于族际内择偶。
  2.对区分民族成分的评价
  如表二所示,认为“有必要区分”的大三学生(86.7%),比大一学生(72.3%),高出1/6,可见,大三维族学生的自我归属意识和认同意识越来越强。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考察可以看出,维族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意识不断增强,民族意识在民族发展过程中所占地位和比重也越来越大。
  (二)民族文化对民族意识的影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经济、生活和地理环境的特点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对于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民族性格、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意识的形成、情操的陶冶,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一个民族的意识观念常通过本民族文化顽强地表现出来。
  1.民族文化的影响程度
  表三显示,认为“有很深影响”的人,大三的维族学生(80%),比大一的维族学生(46.7%)高出了36.3个百分点。可见,民族文化对民族意识的强弱程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对本民族文化保留程度的认识
  由表四看出,31.4%的大三学生认为应该完全保留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选择同一选项的大一学生为13.3%,比大三学生低了18.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更大比例的大三维族学生认为有必要完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以上两个方面调查可以看出,高年级的维族学生对保留本民族文化的观念在大幅度增长,间接反映出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
  (三)影响民族意识的其他因素分析及对民族关系的评价
  由表五可见,46.7%的高年级维族学生认为本民族现在所处的竞争环境不太公平,这比大一维族学生(7.7%)高出近40%。看来更多高年级学生认为本民族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公平,至使其民族意识发生转变,并希望能争取到更多公平的社会竞争地位和环境。
  此外还进一步调查了他们对制约本民族发展因素的看法。表六显示,86.7%的大学生认为制约本族发展的因素是“经济发展落后”,高出大一学生(53.3%)33.4个百分点。这说明:大三学生对本民族经济发展状况的忧虑远高于大一学生。这是因为大一学生对本民族经济发展状况水平了解相对偏少,而大三的学生却经过更多学习,了解并获得了更多的关于本民族发展的状况的信息,民族意识强烈度也明显高过低年级的学生。
  那么,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关系的现状又作何评价呢?
  如表七所示,认为民族关系很好的大三学生(72.3%),比大一学生(60%)高出12.3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大一学生(33.3%),比大三学生(26.7%)高出1/5。两者相加,被调查者中认为"好"和"一般" 的总共占到93%以上,也就是说,被调查的维族大学生总体来说对目前的民族关系状况比较满意。
  (四)民族意识的转变情况分析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在校大学生学龄的增长和知识摄取量的增多,民族意识逐渐呈上升趋势。因为民族意识对民族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此,笔者也专门作了如下调查,以考察学生的民族思想意识的转变情况。
  正如民族关系中的其他矛盾,民族意识问题处理不好,也会明显影响民族关系的发展。
  表八显示,认为离开家乡后,民族意识强烈的大三学生(93.3%),明显比大一学生(52.3%)高出许多。同样,在表九中,参加调查的大三学生民族意识的强化状况也很高,增长了的大三学生为80%,这不能不成为研究民族意识问题环节中一个不可小视的现状。
  对于这种民族意识不断增强的现象,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和解决呢?而作为少数民族人群,又会持怎样的态度呢?针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一项专门的调查和统计。
  
  
  
  
  
  表十显示,当前1/3的大三学生对民族意识的强化持肯定态度,这比大一学生(7.7%)高出近四倍,可见大三学生的民族意识强化状况远高于大一学生。
  二、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德育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民族问题的成功处理,得益于少数民族人才的大力培养。在此,通过调查了解新疆在校维族大学生民族意识增强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少数民族高校在培养民族人才方面也应有新的理念、新的措施、新的作为。
  (一)加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提高思想素质水平
  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维族大学生更加深刻得了解到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各兄弟民族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面临的伟大历史任务,牢固树立中华各族人民在共创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三个离不开”思想和“四个认同”思想,坚决抵制地方民族主义和和狭隘的民族意识的产生,使维族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没有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就不可能有稳固的民族关系。积极引导大学生们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自觉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
  (二)加强基础教育,辅以新知识层面的拓展
  结合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在现有的已开设的课程里,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多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职业技术选修课,在学习专业文化课程的同时,增设二至三门的技术课程,让他们参加一定的实践技术操作训练,多掌握一些除专业课程以外的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加强高等教育,提高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通过高等教育,使维族大学生确立端正的学风和开放型的心理素质,不排外,更不妄自尊大,虚心向外界学习,勇于竞争,广泛涉猎和吸收当今世界的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将自身的理想信念和开放的世界观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用专业知识推动新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加速发展。
  (四)着眼实际,提高其创新能力
  教育维族大学生建立起同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使其具备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树立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对本领域、本学科的专业技术知识刻苦钻研,鼓励在校大学生大胆创新,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和培训,让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五)立足长远,构建综合型少数民族人才梯队
  大力培养一些难以满足新疆地区急需的专业人才,如农业、畜牧业、经济管理等专业人才。另外,还要加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从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使维族大学生不仅具备本专业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应具有科技头脑、经营头脑和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管理水平。
  (六)造就贤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组织和带头能力
  由于维族大学生不仅深谙本地本民族的人文环境和历史环境,而且谙熟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重视此方面的培养,使他们努力成为民族地区的组织家和宣传活动家,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分认识到本民族地区落后的方面,不依赖他人,富有历史责任感和开拓进取精神,善于把学习掌握到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民族的实际结合起来,适时提出切实有效的战略决策,并带头贯彻执行,积极有效地动员和带领本族人民群众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奋进。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党的现行民族政策,是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应加强对在校维族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防止、克服狭隘的地方民族观,使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达到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团结。

标签:维族 在校 意识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