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情感 > 正文

抗战时期的联合大学 抗战时期多少联合大学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一般都采取单独迁徙的形式,如中央大学;但是也有一些学校采取了联合迁徙与办学的形式,先后诞生了几所联合大学,即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东南联合大学,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值得关注的一段历史。
  
  西南联合大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教育部决定北大、清华、南开在长沙联合成立长沙临时大学,由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及胡适、傅斯年为筹备委员。其后,长沙临时大学于1938年4月迁至昆明,并于5月开学,正式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及至1945年抗战胜利,西南联大已从原先的4个学院、17个系、约千名学生,发展成为具有5个学院、26个系、2个专修科、3000多名学生的一所大学,此外,据《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一书所载,国民政府于1945年4月27日公布的《国立各大学教授表》记载,西南联大共有教员373人,成为规模仅次于中央大学与中山大学的院校。西南联大的成立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
  
  西北联合大学
  
  西北联合大学也是在七七事变后决定设立的,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北师大、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联合在西安成立西安临时大学,由北师大校长李蒸、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为筹备委员,1937年11月1日正式开学,后于1938年4月迁至陕西汉中城固,并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此时全校大部分学院设在城固县,医学院另设在南郑县,农学院则设在勉县,全校于当年5月2日正式开学。据《西北大学校史稿》记载,1938年2月10日统计全校学生总计1472人。
  1938年4月3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下发了国民政府行政院第350次会议通过的《平津沪地区专科以上学校整理方案》,令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方案》规定:“现为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起见,拟令该校院逐渐向西北陕甘一带布,并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院系仍旧,经费自民国二十七年一月份起由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各原校院经费各支四成为国立西北联大经费。”
  西北联大共设6个学院,23个系,其中文理学院是在北师大文学院、理学院和原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授37人;法商学院前身是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教育学院则是在北师大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学院即原北平大学农学院;工学院由北平大学工学院和北洋工学院合并而成;医学院由北平大学医学院改建而成,全院不分系,正副教授8人。
  不过,西北联大和西安临大一样,都是临时性的联合大学,西北联大仍不设校长,领导体制为校务委员会制,这是它区别于西南联大与东南联大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日后它不能维持长期办学而继续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后西北联大历经多次分校,1938年7月2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为西北工学院;1938年8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工学院、农学院陆续独立,与其它相关学院分别合组成立了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又令改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为国立西北大学,同时师范学院、医学院亦独立设置,分别改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和国立西北医学院。1939年8月,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命令,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其它院系陆续分立重组为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至此,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完全撤销。此后,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继续在汉中办学,除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于1944年全部迁往甘肃兰州外,其余三所院校均于抗战胜利后迁出汉中。国立西北联大从1938年4月成立到1939年8月撤销,存在的时间仅1年零4个月。
  但是,西北联合大学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是有着深远影响的,它是中国当代一些高校的前身。1940年从西北联大分出的西北师范学院迁往兰州,成为今天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1946年,西北大学迁往西安,即为今天的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在抗战后迁往咸阳,成为现在西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此外,从各院校1943年至1948年间的硕士授予权点来看,西北师院有6个硕士点,西北农院有1个硕士点,它们都是由原来的西北联合大学分出,而又都是当时为数不多的16所具有硕士授予权的学校之一,而原西北联合大学的办学实力由此可见一斑;西北联合大学在西北地区的办学,对于促进中国西北地区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南联合大学
  
  东南联合大学诞生于1941年12月8日,当时在上海沦陷之后,诸多学校均陷入关闭的局面,国民政府教育部为安置自上海内撤的学子们,决定组建东南联合大学。其时留守上海的暨南大学校长何炳松正在筹划暨南大学撤至福建之事,而国民政府教育部也决定设东南联大于浙赣闽一带,遂任命何炳松为联大筹委会主任委员,并于1942年3月24日于浙江金华正式成立筹备处,当时在金华收容了上海专科以上学校学生200余人,国立交通大学、国立医学院等校学生亦有不少由东南联大筹委会资遣转赴设在重庆的母校继续学业。上海各校教职员经杜佐周联络接洽,大部准备内迁,有的甚至已动身正在内迁途中。其后于4月5日、15日和25日连续召开三次筹备会议,研究决定大学分设文、理、法、商四学院及艺术、体育、纺织三专修科,嗣以内迁员生不多,仅先设文、理、商、法四学院及艺术专修科,先修班一班,所有学生除先修班外均在暨南大学借读。委员会下设秘书处、总务处、编训处、会计室及设计委员会。总务处分设文书、事务、出纳、交通四组;编训处分设登记、训导二组。其后决定以江山南乡石门村为校址所在地。
  但是,从5月15日起,日军开始进犯浙东,浙赣战事遂起,金华一带开始受到威胁,在福建建阳暨大分校的何炳松即赶往金华,其时筹委会及联大师生200余人已于当晚迁往江山,到达江山后,何炳松等决定将筹委会及师生迁至建阳,至6月24日到达,并以童游乡为校址所在地。其后学校开始逐步健全,在1942年9月中旬新学年开学初,东南联大已敦聘21名教授,另有13人在商洽中,7人待约。依照何炳松《暨南大学与东南联合大学》一文记载,此时东南联大的生源除早先在金华收容的上海学生外,1942年8月下旬还从撤退到建阳的沦陷区高中毕业生中录取新生48名,先修班学生38名,这时全校共有学生231名。其中东南联大的艺术专修科较有特色,潘天寿、余剑华等著名艺术家都在其中任职,也培养了如张怀江、夏子颐、张树云和葛克俭等日后一些知名的画家。
  筹委会于同年9月多次呈请教育部准许定期正式成立联大。但是由于初期东南联大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而在浙赣战争后,上海来闽信道被截断,各大学师生能继续内迁的为数无几,所以学校的学生数量仍是极为有限,国民政府教育部乃电令大学暂缓成立,继续筹备。何炳松决定将东南联大的一些课程合并在暨南大学校内,将全部学生送到暨大借读,但食宿仍在本校;先修班则于12月初开学。时至12月29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议决议,将东南联合大学归并英士大学,并把英士大学改为国立,后因故未能立即执行此决议,至1943年时,筹委会奉命将东南联大所有文、理、商三学院学生并入暨南大学,法、艺两科并入英士大学,至此东南联大被解散。
  此外,七七事变后,大夏与复旦两校决定联合办学,1937年10月31日,上海《申报》、《新闻报》均刊出通告,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即为东南联合大学第一部)定于10月25日在江西庐山牯岭开学,希望两校新旧同学前去报到。在江西庐山设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以复旦大学为主),在贵州贵阳设复旦、大夏第二联合大学(以大夏大学为主)。第一联合大学于1937年11月开学,由钱新之任校长、吴南轩任副校长(均为复旦)、吴泽霖任教务长(大夏),共有17个系2个科学组,后此部分迁至重庆;第二联合大学于1938年1月开学,由王伯群任校长,欧元怀任副校长,有11个系,2个专修科。后于1938年春在《大公报》上公布两校决定不再联合办学的决定,至此两校联合办学宣告结束。大夏大学全部留在贵阳,这便是后来的贵阳大夏大学。两校联合办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在两校的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战后复员时,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两处宿舍分别命名为“芦山村”、“筑庄”,即为纪念此段历史得来。
  (责任编辑:张英娇)

标签:抗战时期 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