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请假条 > 正文

[粮食危机与明清以来东海北部带鱼捕捞]冷冻带鱼批发价格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明清时期福建沿海和浙南沿海因为粮食供应不足,带鱼生产成为这些地区相当重要的渔业经济。民国时期,随着嵊山渔场的开发和背对船技术的发展,带鱼的渔获量大增,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跻身“四大经济鱼类”的行列,福建沿海和浙南沿海渔民仍然是主要的捕捞群体。1960年代机帆船和尼龙网的使用,造成过度捕捞,带鱼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由于休渔政策的实施,带鱼汛仍然是幸存的第一大渔汛。
  关键词:带鱼;东海北部;粮食危机;渔获量变动
  带鱼(Trichiurus haumela)是广布于中国近海的暖水性鱼类,南自北部湾北至渤海均有分布,但以东海数量最多,东海又以嵊山渔场的产量居多。东海带鱼的渔获量经历了很大的变动,明清时期在许多地区尚不是最重要的海洋鱼类,民国以后其产量则不断提高,并跃升为海洋第一大鱼类,直到1970年代其资源量才出现衰退。本文以地方志为主要资料,“复原”明清以来东海北部带鱼渔获量变动的历史,并探讨渔获量变动的原因。
  1、明清浙江志书的记载
  明清时期浙江大量志书都有带鱼记录,兹以自北而南的顺序,将这些记录制成表1,如下所示。
  表1 明清时期浙江沿海方志所记带鱼
  府县 内容 资料来源
  平湖县 裙带鱼 乾隆《平湖县志》卷五《食货下?物产?鳞属》
  平湖县 冬月甚多 光绪《平湖县志》卷八《食货?物产?鳞属》
  临山卫 带鱼 嘉靖《临山卫志》卷三《物产?鳞类》
  宁波府 无鳞,身如带,长可四五尺,故名。 成化《宁波郡志》卷四《土产考》
  宁波府 无鳞,身如带,长可四五尺,故名。 嘉靖《宁波府志》卷十二《物产?鳞之属》
  宁波府 无鳞,身如带,长可四五尺,故名。 雍正《宁波府志》卷十三《盐政?物产附?麟之属》
  慈溪县 带鱼 雍正《慈溪县志》卷二《土产?鳞属》
  慈溪县 带鱼 乾隆《慈溪县志》卷二《土产?鳞属》
  慈溪县 《宝庆四明志》原注:《海物异名记》:修若练带,曰带鱼。《至正四明续志》注:无鳞,身似带,长可四五尺,故名。《句章土物志》:生深海中,色白如银,无鳞刺,骨中有珠者曰珠带。小者名带丝。《异鱼图赞》:佩带谁遗皑如曳练,奇其说者。《原始仙媛》注云:西王母渡东海,侍女飞,琼带为大风所飘,化此鱼。 光绪《慈溪县志》卷五十四《物产下?鳞之属》
  鄞县 带鱼 康熙《鄞县志》卷二十四《物产?鳞之属》
  鄞县 《海物异名记》曰:修若练带――《宝庆志》。无鳞,身带,长可四五尺,故名――《至正续志》。 乾隆《鄞县志》卷二十八《物产志?鳞介之属》
  鄞县 修若练带,无鳞――至正续志。 咸丰《鄞县志》卷三十一《物产?鳞介之属》
  鄞县 《海物异名记》:修若练带――《宝庆志》。无鳞,身带,长可四五尺,故名――《至正志》。 光绪《鄞县志》卷七十二《物产下?鳞之属》
  镇海县 无鳞,身如带,长可四五尺,故名。 嘉靖《定海县志》卷八《物土志?鳞之属》
  镇海县 (旧志)无鳞,身如带,长可四五尺,故名。 乾隆《镇海县志》卷之四《物产?鳞之属》
  舟山 无鳞,身如带,长可四五尺,故名。 天启何氏刊本《舟山志》卷三《物产?鳞属》
  定海县 无鳞,身白而薄,其形如带,可以饵取,一鱼上钓,余则衔尾而来。 康熙《定海县志》卷六《物产?鱼之属》
  定海厅 无鳞,身白而薄,其形如带,可以饵取,一鱼上钩,余则接尾而来――康熙志。案带鱼有网带、钓带二种。出燕窝山、拷网山、摇星浦大洋――《典咏》。《句余土音》:全祖望《岱山土物带鱼诗》:非法锡?带,先王所深疚。不若付庖人,以补我诗瘦。 光绪《定海厅志》卷二十四《志九?物产?鱼之属》
  奉化县 带鱼 光绪《奉化县志辑略》卷上《土产》
  奉化县 《定海志》注:无鳞,身白而薄,其形如带,可以饵取,一鱼上钩,其余接尾而来。 光绪《奉化县志》卷三十六《物产?鳞之属》
  象山县 带鱼 道光《象山县志》卷之十九《物产?鳞之属》
  台州府 《南海异名记》云:修若练带,曰带鱼。 康熙《台州府志》卷四《物产?鱼之属》
  宁海县 头尾尖,哆口,无鳞,形扁而长如带,又名裙带鱼。 光绪《宁海县志》卷二《地理志?物产?鳞类》
  临海县 带鱼 康熙《临海县志》卷之三《物产?鳞》
  黄岩县 若练带 万历《黄岩县志》卷之三《食货志?物产》
  黄岩县 带鱼 康熙《黄岩县志》卷二《版籍?物产?鱼之属》
  黄岩县 带鱼 乾隆《黄岩县志》 卷二 《版籍?物产?鱼之属》
  黄岩县 《赤城志》:《海物异名记》云:修若练带,俗名带鱼。 光绪《黄岩县志》卷之三十二《风土志二?土产?鱼之属》
  太平县 修若练带,故名带鱼。 嘉靖《太平县志》卷三《食货志?鱼之类》
  太平县 带鱼 康熙《太平县志》卷之三《物产?鱼类》
  温州府 无鳞,身长数尺,哆口三四寸,如带,故名。 弘治《温州府志》卷之七《土产?海族》
  温州府 带鱼 万历《温州府志》卷五《食货志?鱼属》
  乐清县 带鱼 永乐《乐清县志》卷三《土产?鳞之属》
  乐清县 若练带 隆庆《乐清县志》卷之三《土贡》
  乐清县 如练带 康熙《乐清县志》卷之二 《物产?鱼之属》
  乐清县 《隆庆志》:若练带。 光绪《乐清县志》卷五《田赋志?土产》
  玉环县 带鱼,无鳞,身长而薄,扁长似带,故名。首尾相衔而行,钓一尾即可兼得数尾。钓法:用大绳一根,套竹筒作浮子,顺浮洋面,缀小绳一百二十根,每小绳头上拴铜丝一尺,铜丝头拴铁钓长三寸,即以带鱼为饵,未得带鱼之先则以鼻涕鱼代之,凡钓海鱼皆如此。钓期自九月起至二月止,谓之鱼汛,渔利甚溥(薄)。 雍正《玉环志》卷三 《物产?鱼之属》
  玉环厅 无鳞,身扁长似带,故名。盛发时首尾相衔,钓得一尾兼得数尾,钓法用网绳一根,套竹筒浮泛水面,缀小绳一百二十根,每绳头拴铜丝一尺,铜丝头拴铁钩长寸许,即以带鱼切片为饵,未得带鱼之先,则以泥鳅代之。钓期自九月至二月止,谓之渔汛,鱼利甚薄。大令钱国珍诗:玉环巨舶兢分旗,共祝今年海水肥。钓带船归拖白练,词人附会咏杨妃。 光绪《玉环厅志》卷一《舆地下?物产?鱼之属》
  瑞安县 无鳞,身长如带。 嘉靖《瑞安县志》卷三《物产?鳞类》
  瑞安县 无鳞,身长如带。 乾隆《瑞安县志》卷一《舆地志?物产?鳞类》
  瑞安县 旧志:无鳞,身长如带。 嘉庆《瑞安县志》卷之一 《舆地?物产?鳞类》
  平阳县 无鳞,□带,冬月□□ 康熙《平阳县志》卷一《舆地志?物产?鳞类》
  平阳县 无鳞,身长如带。 乾隆《平阳县志》卷五《风土志?物产?鳞类》
  
  根据表1,以府为单位进行分析。
  嘉兴府 平湖县记载了带鱼,并指出“冬月甚多”,表明渔汛主要是在冬季。
  绍兴府 绍兴府府属各地,只有嘉靖《临山卫志》记载了带鱼。
  宁波府 至正《四明续志》对带鱼的记载是:“带鱼,无鳞,身带,长可四五尺,故名。”1 成化《宁波郡志》、嘉靖《宁波府志》和雍正《宁波府志》对带鱼的记载显然抄自《四明续志》。
  雍正、乾隆《慈溪县志》都只记带鱼名字。光绪《慈溪县志》的记载较为详细,但皆是援引其他文献。其中《句章土物志》对带鱼进行了分类,包括带鱼、珠带和带丝三种。现代调查浙江近海的带鱼包括带鱼、小带鱼、窄颅带鱼和沙带鱼四种,其中后者仅在浙江南部海区有个别发现,窄颅带鱼则为最近在大陈海区发现的种类 。1《句章土物志》为清慈溪人郑辰所编撰,可见清代人们对于带鱼已经有了细致的观察。
  康熙《鄞县志》只记带鱼的名字,乾隆、咸丰、光绪《鄞县志》分别抄自宝庆《四明志》和至正《四明续志》。嘉靖和乾隆《镇海县志》的记载,完全抄自至正《宁波郡志》。天启《舟山志》与《宁波郡志》的记载也是一字不差。宁波府所属各县,在嘉靖和康熙年间所修志书,大部分的物产志都抄自《宁波郡志》。
  康熙《定海县志》的记载没有抄袭其它县志,因而是康熙年间的实际情况。从中可见,康熙年间定海主要用钓钩来捕带鱼。光绪《定海厅志》沿袭了康熙志的记载,又引用其他文献,表明到了光绪年间,渔民又发展出了网捕的技术。县志又引用《典咏》,指出了定海带鱼的渔场在燕窝山、拷网山和摇星浦大洋。《典咏》即《昌国典咏》,为清代朱绪曾所纂,成书于咸丰元年。《昌国典咏》原文记载曰:“带鱼,《宝庆四明志》:修若练带,名曰带鱼。万尾交衔载满艘,相连不断欲挥刀。问谁留得腰围玉,龙伯当年暂解袍。”,朱氏记述风格是为每一种山川风物都赋诗一首。从他的诗篇来看,带鱼的数量是非常丰富的。至于燕窝山、拷网山、摇星浦大洋,《昌国典咏》“锥砧山条”下记载:“西北有燕窝山,渔罟所聚,又有拷网山、摇星浦多?(郭璞《江赋》‘?顺时而往还’注:鱼头中有石,即石首鱼也)”2,光绪县志编者误把大黄鱼渔场当成了带鱼渔场。
  光绪奉化的记录抄自康熙《定海县志》。道光《象山县志》只列其名,但象山的文人墨客则留下了不少带鱼的诗篇,乾隆年间的倪象占写下了一组名叫《象山杂咏》的诗,其中有一首记曰:“渔蓑隐隐海连天,于绾山前钓晚烟。看取孤篷三尺雪,银光铺遍带鱼船。”据作者自注:“邑南百二十里有于绾山,昔于绾渔隐于此葬山下,故名。”3作者在于绾山看到钓带渔船,表明乾隆年间渔船是在韭山列岛海域作业。
  台州府 康熙《台州府志》的记载抄自嘉定《赤城志》4。府属各县的记载都非常简单,或者只记载其简单特征,或者只列名字,或者抄袭前志。然而据《温岭县志》的记载,“钓业是本县传统作业之一。大钓渔业始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清咸丰元年(1851),福建惠安东园乡白奇村郭姓渔民来石塘定居业渔,大钓渔业始盛”5,民国时期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大钓船,是船本为福建泉州府籍,侨居温岭石塘箬山一带,船身高大,故名。又有一种小钓船,身白色,船上钉板为?,迎风破浪,行驶如飞,俗名小白鸭,形容其状虽小,而能冒袭凤涛;约四百余艘,每船渔夫四人,亦福建侨民,近者三五十年,远则百余年不等,以郭、陈、林三姓为最多”6,温岭县在明清时期已经开始钓带鱼。
  温州府 明清时期《温州府志》、《乐清县志》、《瑞安县志》和《平阳县志》的记载都比较简略。康熙《平阳县志》的记录不清,从《平湖县志》的记录来看,“冬月□□”应为“冬月甚多”。玉环岛在雍正六年设厅,雍正十年编写了《玉环志》,这部县志对带鱼进行了详尽的记述,这是由于带鱼对于玉环来说,尤其重要(下文将叙及)。
  明清时期浙江地方志证实了宁波府、台州府和温州府是带鱼主产区。但从记载来看,宁波府抄袭前志现象非常严重,其南的台州府也有抄录现象,但不如宁波府严重。相比较而言,温州府的抄袭现象很少,某些地区的记录还相当详尽。这似乎说明自北向南,带鱼生产对于当地人来说越来越重要。
  2、带鱼与生计
  万历年间浙江巡抚张延登撰有《请申海禁》疏,里面提到:
  细访闽船之为害于浙者有二:一曰杉木船,福建延、汀、邵、建四府出产杉木,其地木商将木沿溪放至洪塘、南台、宁波等处发卖,外载杉木内装丝绵,驾海出洋,每赁兴化府大海船一只,价至八十余两,其取利不赀。一曰钓带鱼船,台之大陈山、昌之韭山、宁之普陀山等处出产带鱼,独闽之蒲田、福清县人善钓,每至八九月联船入钓,动经数百,蚁结蜂聚,正月方归,官军不敢问。1
  大陈岛、韭山列岛和普陀山洋面出产带鱼,汛期在阴历八九月至次年正月,来自福建蒲田和福清的渔民每年阳历9月或10月从普陀山洋面开始捕捞,随着带鱼群的洄游,逐渐南下。
  为何蒲田和福清渔民要到浙江去捕带鱼?比张延登稍晚几年的董应举在《护渔末议》中亦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或问闽亦有海,而必渔于浙,何也?”董应举的回答是:“鱼自北而南,冬则先至凤尾,凤尾在浙直外洋,故福、兴、泉三郡,沿海之渔船,无虑数千艘,悉从外洋趋而北,至春渔乃浙南,闽船亦渐归钓。”2万历年间或者更早的时候,闽人已经知道带鱼的习性是冬季自北往南洄游。凤尾是大陈岛上的最高峰凤尾山,文中用凤尾代指大陈附近洋面,汛期则是冬季。“至春渔乃浙南”,这与雍正《玉环县志》记载带鱼渔场在洞头洋相吻合。张延登的疏中提到闽船只有数百艘,而董应举则说闽船“无虑数千艘”,两份疏议只差几年,渔船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从几百艘发展到几千艘。如果张延登所记钓带鱼船为几百艘是可信的,那么捕捞的规模仍然是很大的。
  根据现代的研究,东海带鱼索饵鱼群在秋末冬初开始往南洄游,在嵊山形成冬汛渔场。随着水温的下降,鱼群南下或者游向外海越冬。南下鱼群系经大陈、洞头、南北麂列岛进入闽东渔场3。张延登的记录闽人系到普陀,可见尚未发现嵊山渔场。除此之外,明代带鱼的洄游路线与现代完全一致。
  董应举其实并没有回答为何闽人要在冬季去捕带鱼。清代人郭钟岳在《瓯江小记》中对此有详细的解释:
  带鱼,玉环洋面所产,渔民冬时之一大出产也。鱼信好,则如获丰年;恶,则如逢歉岁。年丰则温饱而安居,岁歉则饥寒而为盗。闽、浙接壤之民多赖此生活,共渔于玉环之坎门。冬钓关一年之收获,所谓鱼盐之利,鱼之重亦若是哉!鱼味鲜肉细,莹白如练。闻钓者每得一鱼,则衔尾而上者十数。吴县石子元祖芬、上元周乐仲听钧两君在玉环时,以玉环出此,美其名曰“杨妃带”4。
  原来带鱼关系到闽、浙接壤地区渔民的温饱问题。另据朱维?的研究,从明代中叶起,福建就有了缺粮问题。入清以后,形势更加严重5。据清《文献通考》记载:“闽省地处山海,田产无多”6。东南沿海的漳、泉二府,粮食尤为短缺,乾隆间郑光策《闽政领要》就记载:“漳州府之龙溪、海澄、漳浦、平和、诏安五县,及泉州府属之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四县,土壤瘠薄,堪种禾稻者,仅十之四五,其余多为沙碛,只堪种杂粮,即使晴雨应时、十分收成,亦不敷本地半年之食。”7张延登《请申海禁》提到的蒲田和福清分属兴化府和福州府,董应举《护渔末议》所提及的地区为福州、兴化和泉州府,这些地区都属于缺粮地区。
  浙江南部沿海和福建沿海的情况相同。朱正元在《浙江省沿海图说》提到玉环“居民半耕半渔,每年禾麦及山芋仅足八月之食”,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即使“渔利甚溥(薄)”,渔民们也要冬天去捕带鱼。定海县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舟山山多田少,每岁仅足三月之粮,山间半已开垦种山芋(亦名地瓜),以佐民食,一遇亢旱,人力无所施,然丰岁亦仅足半年之食,常赖海产以补地利之不足,每于三、四、五等月(俗名渔汛),卜岁之丰歉焉”1,虽然这段文字未提到冬汛,但是捕带鱼肯定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表1中绍兴府各县中没有冬季捕捞带鱼的记录,宁波府沿海地区多是抄袭前志,嘉兴府也只有平湖县记录带鱼资源量甚为丰厚,这些府文字上对于带鱼的记录与其南面的台州和温州府迥然不同。众所周知,绍兴府地处宁绍平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宁波和嘉兴也是鱼米之乡。绍兴府中,独嘉靖《临山卫志》记载带鱼,表明临山卫可能粮食供应不足。
  由上可见,福建沿海四府以及浙江台、温二府都面临者冬季粮食短缺的问题,而带鱼的汛期正好在冬季,沿海又有带鱼鱼群经过,故带鱼成为当地甚为重要的一种经济鱼类。而在粮食充足的地方,当地渔民则在冬季很少捕捞此鱼。
  3、渔业经济时代的带鱼生产
  民国时期带鱼地位上升很快,开始与大小黄鱼和墨鱼并称。1933年实业部国际贸易局所编的《中国实业志浙江省》提到在外海渔捞方面,渔获物以小黄鱼、大黄鱼、墨鱼、带鱼、?鱼、鲨鱼、鳗鱼、米鱼、鲽鱼、鳓鱼、鲳鱼等为主2。《实业部月刊》同样提到所产大小黄鱼、墨鱼、带鱼、鳓鱼等,数量甚丰。3 张友声甚至主张带鱼较之黄花鱼更重要。4 带鱼跻身中国海洋“四大经济鱼类”,其时间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带鱼渔获量地位的上升,地方志对这种鱼类的记叙较之明清时代,更加详细,也提供了诸多资讯。兹分别论述之。
  3.1 宁波府
  民国二十四年《鄞县通志》对带鱼记载如下:
  带鱼,硬鳍类,带鱼科,体形狭长而侧扁,无鳞而被以银白色之粉状物,口吻长估占头部之半,鲜食,但腌食味亦美。产象山港口、舟山洋面,渔汛霜降前后。5
  民国时期志书编者按照现代生物分类对带鱼进行记叙。更重要的是,他们记载了带鱼的产地是在象山港口和舟山洋面,渔汛是霜降前后。按霜降是农历九月二十五,按阳历10月份渔民先在舟山洋面捕捞,以后南移到象山港口,这与张延登《请申海禁》疏中的记载相吻合。由于鄞县渔民都到舟山停泊,所以民国《定海县志》详细记载了鄞县的渔业生产情况:
  大船,鄞帮约一百三十号,出洋时间是清明节,或霜降前仍出洋,回洋时间是立秋,其霜降前出者,回洋迟早不定,捕获的鱼类是大小黄鱼、墨鱼、鳗、虎鱼、鲳鱼、带鱼、杂鱼、虾蟹,产地是南至奉象洋面,北至朐、岱、大小羊、尽山等洋面;大对船,鄞东湖帮约三百二十余对,出洋时间是霜降,回洋时间是谷雨后,捕获的鱼类是带鱼,小黄鱼,墨鱼,鳗,产地是霜降时在尽山洋面,冬至后在朐、岱及沈家门等处。 6
  鄞县的主要船只为大船和大对船,大船主要是捕获大小黄鱼和墨鱼等鱼类的,霜降后出洋的船只才是捕带鱼的。大对船在冬季捕带鱼和鳗鱼,春季则捕捞小黄鱼、墨鱼,产地是嵊山洋面、舟山洋面及奉象洋面。
  民国《镇海县志》对带鱼的记叙仍然沿用了旧志。1 县志又记载镇北帮有约三百对张网船,出洋时间是清明前,回洋时间是谷雨后;又有大 船,镇帮约三十余号 2,显然不是以捕捞带鱼为主。
  民国《定海县志》记载带鱼的产地和渔汛如下:“尽山及沈家门等洋面。渔汛:冬春二季,常时亦有之,不佳”3 据《崇明县志》记载:“陈钱山,亦名嵊山,又名尽山,言诸岛至此尽也”4,尽山即嵊泗县嵊山岛。《定海县志》的编者又言:“查各船所得鱼以黄鱼为最多,鳓鱼、墨鱼、鲨鱼、带鱼次之,?鱼、虎鱼、鳗、鳎、鲳鱼、青?、马鲛等又次之”5,带鱼产量虽然比较大,但远不如黄鱼重要。
  民国《象山县志?实业志》对渔业的记载比较详细,象山地区渔民的主业是捕大黄鱼,只有石浦“冬汛有闽船帮渔船百余艘,名钓冬船。春以黄鱼为宗,冬以带鱼为宗”6,至于本地渔船,只有“盐仓前,有钓冬船数艘,冬以带鱼为宗”7,可见带鱼在象山渔业中的地位不是很重要。
  3.2 台州府
  干人俊《宁海县续志稿》注明宁海县渔获物以小黄鱼、大黄鱼、墨鱼和带鱼为多,并对带鱼的渔场和渔汛等信息都做了记录。8 根据民国时期的渔业调查,台州府各县船只与带鱼有关的有大钓船、红头对船、花头对和白底船。其中大钓船,“是船本为福建泉州府籍,侨居温岭石塘箬山一带……其采捕时期,春夏秋三季均在石浦附近及凤尾山附近洋面,秋末及冬季则驶至江苏省崇明县属之嵊山岛洋面及本省定海县属之沈家门一带,至春季回南;所钓鱼类,大抵春夏秋以黄花鱼为最多,冬季以鳗鱼、带鱼为大宗。”9 带鱼渔场此时已经完全被人们所熟知。临海县的主要渔船是红头对船,“均在临海县属椒江流域以北四五两区……小雪至小寒,又相率扬帆鼓棹,至江苏省崇明县属之嵊山列岛洋面,大寒即回家度岁。所捕鱼类,春夏秋三季俱黄花鱼,其次鳓鱼,鳘鱼,冬季多带鱼”10。宁海的主要渔船是花头,“其采捕时期及地点,春夏二季,大致同红头对,惟秋冬二季,大半散洋。间有小数船只,至嵊山岛采捕带鱼。总数约三百余对”11 ,只有少数船只到嵊山岛采捕带鱼。白底对也是温岭籍,约有四百余对,“采捕地点,春夏二季均在吊棚门及凤尾山一带洋面为多,间有至定海岱山洋面者,秋亦然,亦间有至苏省嵊山岛采捕带鱼。所捕鱼类,黄鱼、带鱼居多”12,虽然间有到嵊山岛采捕带鱼,但是所捕鱼类以黄鱼、带鱼居多,说明系主要在本地捕带鱼。由上可见,民国年间带鱼已经成为四大经济鱼类,主要捕捞地点是在嵊山岛洋面。
  3.3 温州府和福建
  温州府的永嘉县、乐清县和玉环县在民国时期没有续修县志。民国《平阳县志》对带鱼的记载仍是沿袭旧志。但根据民国时期渔业银团的调查,永嘉为温属各县鱼货集散地,渔获以黄花鱼、带鱼、乌贼、大黄鱼、鳗等为大宗。坎门为浙江四大鱼市场之一,主要鱼货为带鱼、鳗鱼。可见,永嘉和玉环的带鱼生产都很兴旺,特别是玉环,带鱼是第一大鱼类,捕捞地点是沈家门洋面、石浦洋面以及坎门附近洋面。1
  福建渔民在同治初年就在沈家门设立了八闽渔业公所,到民国时期,有约五六百号闽帮钓冬船在霜降以后在尽山洋面钓带鱼,他们所收获的带鱼,由咸鲜船转运甬、沪或杭州、长江等处。 2
  由于嵊山渔场的发现,带鱼产量急剧上升。在浙江和福建,宁波府民国时期仍以捕捞黄花鱼为主,带鱼则并不重要;但在台州、温州和福建沿海,和明清时期相同,带鱼仍然是当地最为重要的捕捞鱼类之一。这或许说明,直到民国时期,台州、温州和福建沿海的缺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还可能因为人口的增加,变得更加严重。
  4、影响带鱼资源变动的因素
  4.1 嵊山渔场的开发
  根据1935年的调查,嵊山1895年之前,为海盗盘据之所 3,因此渔民不敢到此地渔捕。但清末张謇创办江浙渔业公司之后,“经福海渔轮在佘山洋面发现小黄鱼渔场,出渔多满载而归,乃引导各帮渔船前往采捕,均以本岛为根据地,居民因以日增”4 ,伴随着佘山渔场的繁荣,顺带开发了嵊山渔场的带鱼汛。据郭振民的研究,带鱼汛的形成,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1917年冬汛,来嵊山渔场捕捞带鱼的台州红头对渔船只有六七对,1919年增加到200余对,1931年则增加到400余对,1942年更增加到600余对。此外,闽帮的大白底、小白底、打烊船、钓船,苏帮的阔头沙飞船,以及本帮的小对船等,也很兴旺。嵊山渔场的发现和开发,使带鱼产量大大提高,跻身于“四大经济鱼类”之中,从1953-1974年嵊山渔场带鱼产量在在浙江渔场产量的比重中就可以看出这一渔场发现的意义(表2)。
  表2 1953-1979年嵊山渔场带鱼产量所占比重
  
  4.2 机帆船和尼龙网的使用
  明代随着福建人在浙南作业,延绳钓技术和船具在当地传播开来,玉环、温岭等地渔民都学会了钓带鱼,康熙《定海县志》记载带鱼“可以饵取”5,表明康熙年间延绳钓技术已经传到定海县。浙江北部沿海主要的船具是对船,对船是鄞县东钱湖渔民发展起来的。经过在渔船、渔具和渔法诸方面的不断变革和完善,大对作业逐渐向海洋发展。到了光绪年间,带鱼已经有“网带、钓带二种”6。
  嵊山渔场开发之后,人们主要是用大对网船捕捞带鱼。不过很快人们就发现冬季北风多,而捕捞带鱼时网口需朝北迎捕,作业时因顶风摇橹拖曳,劳动强度不大,产量也不高,而采用小对作业,虽比大对灵活,但生产欠安全。1917年左右,沈家门和虾峙一带大对渔民便采用大船背上舢舨来捕带鱼。背对作业既灵便又安全,很快得到推广,并成为冬汛捕捞带鱼的主要作业方式。随着子船数量的增加,又出现了“双背对”(四只子船)和“三背对”(六只子船)。1 直到1952年,象山爵溪还在改造独劳船为背舢舨母船,发展冬汛生产。2 直到机帆船对网发展起来,背对船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民国时期,已经在试验机帆船,据《实业部月刊》的记载,浙江省立水产实验场重要的实验工作“在渔捞方面,以渔网防腐剂试验、延绳钓渔业试验及小型发动机船渔业试验为著”3,但是他们没有试验成功。1955至1959年,为机帆船的试验和初步应用阶段。从60年代开始,进入机帆船改进和普遍推广阶段。70年代后期开始,是机帆船向大型化、多功能发展的阶段。4
  从明清时代直到20世纪60年代,渔民所用网具都是用苎麻编织的网,苎麻渔网易于腐烂。1959年4月,岱山县组织4艘流网船,在长江口以北到吕泗外海渔场,试用尼龙渔网生产,效果很好。到70年代开始,渔网、渔绳、缆索等逐步实现了尼龙化 5。
  机帆船和尼龙网的推广和普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就是带鱼渔场的扩大。60年代以后,带鱼的渔场北至佘山洋,南至洞头洋。其次是带鱼渔期的延长,60年代机帆船对网作业发展后,捕捞期从立冬至大寒,提前到霜降和推迟至立春前后,80年代初,甚至全年都捕带鱼。浙江带鱼的产量从1956年开始,基本上是在不断增加的,最高产量出现在1974年(34.01万吨),后来产量开始下降,直到80年代产量又开始有增加。为了保护带鱼资源,1980年国家开始建立休渔制度 6,带鱼汛成为四大渔汛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最大渔汛。
  5、结论
  明清时期福建沿海和浙南沿海因为粮食供应不足,带鱼生产成为这些地区相当重要的渔业经济。民国时期,随着嵊山渔场的开发和背对船技术的发展,带鱼的渔获量大增,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跻身“四大经济鱼类”的行列,福建沿海和浙南沿海渔民仍然是主要的捕捞群体。1960年代机帆船和尼龙网的使用,造成过度捕捞,带鱼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由于休渔政策的实施,带鱼仍然是幸存的第一大渔汛。
  
  Food Crisis and the Catch of Trichiurus haumela
   in Northern East Sea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y
  HAN Zhi-ha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catch of Trichiurus haumela became very important fishery economics in coastal areas of Fujian province and southern Zhejiang province as a result of lacking of food.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fish catch of Trichiurus haumela greatly increased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Shengshan fishing ground and the creation of Beidui boat, then Trichiurus haumela wa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four major commercial fish” in 1930s. most of the Trichiurus haumela were caught by the fishers from the coastal areas of Fujian province and southern Zhejiang province. The motor fishing boat and nylon net were used in 1960s, since then, the Trichiurus haumela resource had been destroyed because of overfishing. Thanks to the policy of fishing off season, the fishing season of Trichiurus haumela is still the first big fishing season.
  Key word: Trichiurus haumela; Northern East Sea; Food Crisis; Variation of the Fish Catch

标签:东海 带鱼 捕捞 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