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情书大全 > 正文

资本的生产过程: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2-0010-09   这一讲的内容是《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中的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研究绝对剩余价值(为简便以下剩余价值一般用m表示)时,我们假定劳动力的价值是既定的,从而必要劳动时间是不变的。资本家为了获取和增大m量,只有靠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m也就越多。
  现在,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即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怎样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更多的m。这只有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办法来生产更多的m。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只能是靠使决定劳动力价值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而这又只能靠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达到生产更多的m的目的。马克思把用这种方法增加的m,叫作相对。这就是本篇的研究对象。
  本篇研究的顺序:第十章是阐明相对m的概念,以下几章则阐述这一概念在现实中的实现,因为生产相对m的根本方法就是提高劳动生产力。
  本篇的分析方法仍然是从两个方面即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两个角度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的。提高劳动生产力是劳动过程的方面。在当时的条件下,劳动生产力的提高首先是从提高劳动者的力量开始,这就有赖于劳动过程的改变,先把劳动过程从单个人劳动过程,转变为许多人集中在一起的集体劳动过程,也就是劳动从单个人的活动变为社会劳动过程,即劳动过程社会化。
  劳动过程社会化的具体方法和方式,先是通过简单协作,在协作基础上实行分工,到建立以使用机器为基础的大工业。本篇就是在确立了相对m的概念后,就顺序地研究了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这三个方面是劳动生产力提高的三个阶段,也是相对m生产的三种方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
  前一讲讲绝对m生产时,我们说过,研究应从两重性辩证地来理解,即从一般和特殊的统一中来理解,在那里既是研究m一般,也是研究m的一种特殊形式。我们不仅说明了m不过是剩余劳动的凝结,说明了剩余劳动为什么采取m的形式,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也说明了剩余价值率(以下剩余价值率用m"来表示)以及m量的决定上的一些规律性。
  既然绝对m是一般和特殊的结合,那么这个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研究也就不能仅仅看作是m的另一种形式,同时,它还是从前一篇的基础上出发,研究m形式的发展的。前一篇我们说明了剩余劳动采取了m的形式,这一篇则是研究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如何变为m的增加。如果说前一篇是静态分析,主要是揭示m的本质,这一篇则是从动态上研究,是从发展上来看,劳动过程表现为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价值增殖则变为这种增殖的不断增大的规模。上一篇说明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如何使原有价值增殖了,现在则是研究工人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过程中如何使价值增殖不断增长。
  当然,不论在哪一种剥削形式下,劳动生产力提高都会增加剩余劳动。形成各种剥削方式之间的差别的,是把增加了的剩余劳动转归剥削者所有的方式上的不同。说明这一点才能理解这个特殊的生产方式。在这一篇,我们看到马克思正是从这种特殊形式上研究了剩余劳动的不断增长,使我们理解到m增长的规律,理解到为什么资本主义较以往任何生产方式有着推动劳动生产力更迅速提高的动力和机制。
  一、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绝对m的分析表明,为了榨取更多的m,资本家拼命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从而围绕着工作日的长度展开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斗争。资本家延长劳动日的渴望,遭到广大工人阶级的激烈反抗,这就迫使资本家寻求另外的增加m的方法。在工作日已经确定的条件下,如何增加m,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呢?m只是剩余劳动的凝结,增加m就意味着必须增加剩余劳动时间。在工作日已定的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的增加,只有靠缩减必要劳动时间才能达到。
  举例来说,假定工作日为1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各为6小时,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从原来的6小时缩短为4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就从6小时延长到8小时。用以下图来表示:
  这种由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m,马克思称之为相对剩余价值,以区别于用延长工作日的办法来增大的m,即绝对剩余价值。
  怎样才能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呢?当然资本家可以用在劳动力价值以下支付给工人工资的办法,但这里我们暂把这种办法排除掉。我们仍假设资本家是按劳动力价值支付的来说明问题,是为了揭示它的规律性。
  在这种情况下,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使劳动力价值降低,这样工人用来生产本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就缩短了。使劳动力价值降低,也就必须使决定劳动力价值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这里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劳动生产力。这就要进行技术革命,采用新技术,改进劳动方法等。
  例如:原来劳动力价值是3元,相当于6小时的必要劳动,由于采用新技术,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了,生产这些生活资料不再需要6小时,而是4小时就够了,这样劳动力价值就由3元降到2元。这时,剩余劳动就由6小时增加到8小时,m则由3元增加到4元,这就是相对m。“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和比例而生产的相对剩余价值,叫作相对剩余价值。”(《资本论》第1卷,第35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以下引证此书只标页数。)
  相对m就是由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增大的m。
  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为什么拼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它的最深刻的原因就在这里。
  这个结论是马克思由科学的分析发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是一种必然的总的趋势。这里有两个问题。(1)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只是生活资料及生产它的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力,那么,其他部门为什么也极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呢?(2)资本家把工人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的劳动生产力提高,降低价值,是否就是他的直接动机呢?在现实上,这并不一定是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直接动机,他的直接动机是什么呢?
  马克思指出:要把必然趋势同它的现象形态区别开来。这种现象形态还不是现在要研究的问题。这属于竞争领域研究的问题。马克思说:“这里不考察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怎样表现资本的外部运动,怎样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发生作用,从而怎样成为单个资本家意识中的动机。”但马克思为了更易于理解相对m的生产,在这里竞争过程只是作为例证使得问题更容易理解。
  在资本家眼睛里,他只能看到这样一种事实:由于改进 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可以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在市场上仍按社会价值出售,从而可以获得一个超额剩余价值。
  例如:一个缝纫工人,一天12小时可做一件上衣,价值6元,其中3元补偿劳动力的价值,3元是剩余价值。假设,有这么一个工厂,由于采用新技术,劳动生产力提高一倍,一个工人一天12小时可做两件上衣,每件的个别价值就降到3元。可是在市场上按社会价值仍卖6元一件,那么他一天就创造价值12元,其中3元是劳动力价值,另外的9元就是m。这个工厂的资本家就比一般资本家从每个工人那里多获得3元的超额剩余价值。
  在现实中,为了争夺市场,资本家可以按低于社会价值的价格出卖,但高于个别价值。譬如,卖4元一件。他仍可以从每一件上衣获得1元的额外m。
  从上可以看出,虽然每个资本家并不直接为了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但他为了抢夺市场,获得超额m,他就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
  这种超额m就下述意义来说,也是一种相对m,即它也是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因为这时,工人为创造自己的劳动力价值(3元)不再需要6小时,而是用3小时就可以了。“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354)同样时间内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即3小时,就变为剩余劳动时间了。
  超额m是暂时的,当竞争迫使其他资本家都改进了技术,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了,那么,个别资本家的超额m就没有了。但由于造成了总的商品价值的降低,从而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使全社会的一般m"都提高了,这也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这里可以看出二者是有联系的。“只有当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扩展到同生产必要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部门,以致使属于必要生产资料范围、从而构成劳动力价值要素的商品便宜时,一般剩余价值率才会最终受到这一整个过程的影响。”(355)
  不过,如果对比一下超额m和相对m,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1)从形成的原因看,超额m是由于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劳动力的价值在这里并不改变,而相对m则是由于劳动力价值降低而形成的。(2)前者是由个别资本家获得的,而后者则是为全体资本家获得。(3)前者不仅包含资本家同工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反映了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关系。而后者则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关系。(4)前者是呈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的现象,是属于竞争范围的问题。而后者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深刻的内在规律(355),是各个资本家盲目竞争活动的总的结果。所以,对我们当前的研究来说,相对剩余价值有更根本的意义。前者只是便于理解后者才在这里加以说明的。因为前者表面上是由个别资本家所做的,但后者表明,实际上就是资本家全体在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在这里马克思揭示了另一个规律,即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劳动生产力提高得越快,相对m增长得也越快。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劳动生产力的动机和目的。“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的趋势。”
  资产阶级辩护士说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可以缩短劳动时间,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提高劳动生产力决不是为了缩短工作日,而只是为了缩短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的部分,以增加剩余劳动的部分。而且,这还恰恰可以成为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一种刺激。“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工人必须为自己劳动的工作日部分,以此来延长工人能够无偿地为资本家劳动的工作日的另一部分。”
  在绝对m的分析中,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是从深层次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在相对m的分析中,我们是从发展的现实来看的,这里劳动过程变成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而价值增殖过程则成为相对m不断增长的过程。相对m的生产,就是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所具有的资本主义的形式。
  前一篇说明,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即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如何使原有的资本价值增殖。在这一篇里,则进一步说明,工人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过程中,如何使相对m以更大规模不断地增长着。
  绝对剩余价值是必要劳动时间一定,而剩余劳动时间变动;相对剩余价值是工作日长度不变,必要劳动时间变动。
  这里,在理论上深刻地论证了为什么资本主义会造成比以往任何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力。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一个矛盾现象:“因为同一过程使商品便宜,并使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提高,所以就揭示了一个谜:为什么只是关心生产交换价值的资本家,总是力求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356)实际上,资本家并不关心商品的绝对价值本身,他关心的只是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时实现的m。
  二、协作
  在上一章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概念》,马克思指出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会使得生产的价值中愈来愈大的部分归到资本家手中,即增大相对m。在最后,马克思论述了在商品不降低价格的情况下,这个结果究竟会实现到什么程度。我们在下一篇探讨相对m的各种生产方法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就是说,看一看在资本主义下,劳动生产力是怎样在不断提高的。
  这是靠在组织上和技术上不断改进劳动过程达到的。所以,如果说,前一篇是研究资本如何占有劳动的话,那么,这一篇,研究的就是如何改组劳动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就是m的生产,所以,在适应不断增大m而改组劳动的过程,必然就决定资本主义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的历史在本质上就是追逐不断增大的m的历史。因而,下面几章,实际上就是阐述相对m从概念到现实的发展,相对m概念的外化,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历史的主要发展阶段。
  学习第四篇的这几章,在方法上应注意这一点,即必须从二重性上来把握它,即要“把这种发展的对立形态和它的内容自身”区别开来,即要把劳动过程、劳动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过程同它采取的资本主义的特殊形式区别开来。资产阶级经济学总是混淆这二者,把这二者直接等同,好象资本主义下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所采取的那种对抗形式也是永恒的。另外,有些人在认识上难以把二者区分清楚,把资本主义生产当成了生产一般。
  我们应当一方面看到,在当时条件下,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是使个别劳动过程能够转化为社会劳动过程的一种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过程的这种社会形式又是资本榨取工人的相对m的一种方法。
  必须区别它的内容和形式,然后在内容和形式的密切联系中研究资本主义 的发展。不能只看到内容方面而忽略了形式,那样就会用生产一般代替资本主义生产的研究。同时,也不能只顾到形式而忽略了内容,那样,形式本身就成为不可理解的,从而也同样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这几章可以说是马克思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探讨社会发展的典范。这里我们将看到,生产力的发展如何决定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必然发展,以及资本主义产生后如何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强大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处于怎样的矛盾,如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方面。正是由于不同的技术方法,就有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不同阶段。资本主义关系又是怎样由于它的本质决定了,在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又阻碍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里暴露了这种关系的历史暂时性和过渡性。
  马克思在这几章的论述方法是:先从一般劳动过程说明其变化,揭示劳动方式进步的规律性,然后再研究这种劳动过程的发展所采取的资本主义形式,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性。
  为了追逐绝对m和相对m,资本家必须建立起一定的生产组织,也就是建立企业。下面的分析也可以说是马克思建立了他关于资本主义企业的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和一些受其影响的人说马克思没有企业理论,企业理论是由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的科斯、威廉姆森等所创立和发展的,认为这是经济学方面的重大创新。这种看法显然不符合实际,他们没有认真学习《资本论》的有关论述。
  就以企业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来看,科斯把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归之为减少市场上交易费用,就是说资本家之所以把工人组织在企业里,是因为用它代替从市场购买这些要素的费用。这种看法显然非常粗浅。企业首先应当是一个生产组织,生产出产品来才有市场的交换,才会发生交易费用。交易成本的高低也只是在与生产成本的比较之后才能够定的。不首先从生产过程出发研究企业组织存在的必然性,而只用交易成本来说明,实际上什么也说明不了。我们对比一下马克思在这一篇中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分析,看看马克思是怎样分析企业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发展,就会看到是马克思创立了关于资本主义企业的科学理论。
  联合多数劳动者共同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358)
  在概念上,是指许多劳动者按照不同的分工,共同进行生产。它是适应资本的本质的。资本要能自行进行增殖,必须联合多数劳动者共同生产(资本家一要能摆脱劳动,二是还要能积累)。
  从生产方式本身来说,资本主义生产与行会手工业生产最初的区别,也就表现在这个方面。
  下面就通过这种对比,先阐明这种生产方式不同于单个的独立劳动者和小老板的地方。(1)由于同时雇佣许多工人,因而这些工人劳动的总和就会大体上是社会平均劳动,这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2)生产资料的经济,劳动手段的一部分厂房等,也采取了社会性质,劳动和生产资料都开始采取了社会的性质。在这里马克思就规定了协作的概念。“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362)这种协作有极大的优越性。(3)产生了一种新的力量,即集体力。(4)劳动者的竞赛。(5)加快劳动过程。(6)完成紧急任务。(7)密集劳动。
  协作产生了新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称作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这是个别劳动过程转化为社会劳动过程的必然性,是生产力发展的合乎规律的过程。
  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劳动者联合在一起共同劳动,是以资本集中在私人手里为前提的。不建立起资本家对大量工人的雇佣劳动制度,这种新的生产力就不可能产生。这里表现出一定的生产关系是新生产力得以产生的决定性条件。这也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这种新的生产力要求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的一定的集中,和资本对劳动的支配,但随着协作的发展、规模的增大,资本支配劳动又发展成为劳动过程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因为,共同的劳动有必要有一个集中的指导,以使全体劳动者互相协调。这是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抓住这一点,说明资本和资本家存在的必要性、永恒性。这只看到了一般,忘记了特殊性。若注意一下就可以看到,这种指导不只是由社会劳动过程引起的,同时它还由于为了榨取劳动者引起的,所以,资本的指导是建立在对抗性的基础上,这种指导表现为资本家的个人无上的权力,对劳动者的无限的统治。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管理的二重性,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所以,这里的管理也必然是二重的:一方面是社会劳动过程引起的管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是由榨取m所引起的管理的需要。
  马克思批评了那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混淆这两个不同方面,指出他们“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却把共同的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同从这一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因而从对抗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混为一谈。资本家所以是资本家,并不是因为他是工业的领导人,相反,他所以成为工业的司令官,因为他是资本家。”(369)也正是因此,它在形式上是专制的,一切计划和纪律都作为资本家的个人意志硬加到工人身上,成为一种外来的强制的力量。
  正由于劳动者的联合是由资本造就的,一切由联合而表现出来的生产力,也都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一种虚伪的表象就这样产生了。
  实际上,协作决不是有了资本才有的,简单协作曾在奴隶、封建社会产生过巨大的成果,在原始社会也存在过。那些割断历史的人,只看到资本主义协作是在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就把协作和资本主义融合起来了。
  当然,不否认,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是和资本的存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它的作用与在以前生产方式中的作用有着根本的不同。马克思指出了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为劳动过程转化为社会过程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劳动过程的这种社会形式表现为资本通过提高劳动过程的生产力来更有利地剥削劳动过程的一种方法。”协作、分工、大工业这些劳动过程发展的阶段。也就成为资本主义增加对劳动者剥削的三种方法。
  三、分工和手工工场
  上一章第十一章《协作》考察了资本主义下的简单协作,这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采取的最初的形式,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第一种组织形式。简单协作虽然是资本主义企业的最初形式,但它并没有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固定的特殊发展阶段,因为这种 简单的协作形式很快就为分工所代替。当然,分工的发生并没有取消协作,因为分工仍然是协作的发展了的形式,如马克思说的:“协作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
  下面我们要研究资本主义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分工和工场手工业,这也是资本主义企业的具体形式。我们仍然是从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两个方面来研究,讲三个问题:(1)企业内部分工和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和特征;(2)企业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的根本区别;(3)作为相对m生产方法的工场手工业组织形式。
  (一)工场手工业的起源、组成要素和总机构
  工场手工业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发展中是一个重要阶段,它是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以分工为基础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中占有独立的重要地位。
  工场手工业是一种企业内部分工,当时这种分工是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最重要的杠杆,从而也是增加相对m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
  马克思研究了工场手工业产生的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由原来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者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场里,实行分工,最后共同生产一种产品。马克思举了马车工场手工业生产的例子;另一种方式是许多原来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例如造纸、铸字、制针)的手工业者,同时在一个工场里为同一个资本家所雇佣,他们之间实行分工,分别从事不同的特殊操作,按顺序完成产品的制造。
  这显示出工场手工业的特点:它是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这样,每一个工人都成为一个片面的局部的工人,这种片面性也就成为一种专业化的劳动,这就使得比独立的手工业者的劳动更容易熟练,这无疑使劳动生产力提高了。这种劳动方式的发展还造成一个结果,就是这种片面的局部的劳动成为一个人的终生职业。
  劳动的专门化还带来一种结果,就是劳动工具也不断完善,使之更有效。马克思说:“劳动工具的分化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是工场手工业的特征。”(387)这些都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一个必经的过程。它显示出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局部工人和他使用的专门工具是工场手工业这种生产组织的基本要素。
  工场手工业这种企业生产组织有两种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这种二重性是由制品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制品如果是由各个独立的局部产品纯粹机械地组合成的,那就是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如果是依次经过一系列互相关联的有机联系的操作而最后完成的制品,如制针工场,属于有机的工场手工业。
  不论哪一种手工业工场的企业形式,由于实行分工,而使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提高。这种提高主要还是有赖于工人个人的力量和能力的提高。由于分工和劳动片面化、专业化,个人的劳动熟练和技能能更快的提高,易于积累劳动经验,改进劳动技能,劳动工具也日益专门化和得到不断改良。
  手工业工场造成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然导致劳动者个人的发展的变化。各种劳动分离独立后,不同劳作对个人有不同的要求,如或要求强的体力,或要求手的灵巧,或有更强精力集中力,等等。这样工人也就依照每个人的天赋特长被分配到不同的工种上。个人的片面特长成了他的优点,个人的片面发展成了人的发展的一种合乎规律的现象,是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必然要求。
  工种不同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因而对工人个人的品质的要求也就有差别,这逐渐就会形成劳动力的等级制度,与此相适应也就有了工资上的等级制度。工人队伍也就出现了等级上的差别。这在个人的发展进程中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二)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
  上面从劳动过程的视角考察了工场手工业这种企业组织的内部分工。下面谈谈企业内部分工与商品社会中社会分工的关系。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往往把这两种分工混为一谈。马克思指出:“社会内部的分工和工场内部的分工,尽管有许多相似点和联系,但二者不仅有程度上的差别,而且有本质的区别。”(392)二者的本质区别大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六点。
  1 社会上处于分工体系中的各个独立生产者,他们生产商品,通过商品的交换来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而工场内部的分工,局部工人的产品不是商品,而是他们的共同产品,各个局部工人之间的联系不是依靠产品的买卖,而是把劳动力出卖给同一个资本家,由资本家把他们组织成一个结合劳动力相互联系起来。
  2 工场内部分工是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资本家手中为前提,而社会分工则是以生产资料分散属于不同的资本家为前提。
  3 任何一种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各个劳动形式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比例,但实现这种比例的方式截然不同。工场内部的分工是预先的,有计划安排的;而社会内部的分工则只能靠“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自发盲目的调节。
  4 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企业内部分工是以资本家对人的绝对权威为前提;而社会分工只承认市场上竞争的权威,此外不承认任何权威。
  5 以上的经济关系上的区别,产生了两种不同分工下的不同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一方面把工场手工业分工,把工人终生固定从事某种局部操作,把局部工人绝对服从资本,歌颂为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劳动组织,同时又同样高声地责骂对社会生产过程的任何有意识的社会监督和调节,把这些说成是侵犯资本家个人的不可侵犯的财产权、自由和自决的‘独创性’。”他们攻击计划组织社会生产的主张说“将把整个社会变成一座工厂”。马克思在这里的论述和批判对当今的新自由主义者和迷信市场万能的某些人来说仍然是有效的。
  6 在这一章的最后,马克思指出:“整个社会内部的分工,不论是否以商品交换为媒介,是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而工场手工业分工却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创造。”(397)这里从积极方面肯定了资本主义这种生产方式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上的决定性作用。
  (三)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工场手工业这种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形式,使得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由于在当时这种企业组织只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建立起来,所以也把它叫做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但是,必须看到这种历史进步的二重性。马克思指出:“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步和必要的发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下面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视角来考察企业内部分工。
  正是因为这种工场手工业的企业组织是增加相对m的手段,所以,它在推动劳动生产力提高的进步中,对工人的人身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与简单协作对比,分工使得劳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个人的劳动方式变为集体的劳动方式,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是,只是由于这种分工的资本主义性质,工人的专业化却使工人变成畸形物。这种工人的畸形化成就了资本对 劳动的统治,因为这时离开资本已不可能单独进行独立生产了。作为人的发展的必经阶段,工人畸形化成为工人为历史进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工人的畸形发展还表现在工场内开始形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对全体生产过程的组织和思考,成为资本家的独占活动,从而造成它与工人相对立。工人成为单纯的体力劳动者,智力活动为资本所垄断,成为统治工人的新力量。
  但是,我们也看到,工场手工业这种生产组织形式还不能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可靠基础,它必然要向前发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1)因为它的基础仍然依赖工人个人的技能和熟练,因此,资本家还不得不与工人特别是技能强的工人的不服从行为作斗争,为工人缺乏纪律发怨言。(2)工场手工业还不可能掌握全部社会生产,更不能根本改造它。“工场手工业本身的狭隘的技术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和它自身创造出来的生产需要发生矛盾。”就是说以手工劳动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分工所造成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财富的增长,不能满足社会上对商品的需求,生产组织形式必然要向前发展。
  工场手工业本身的发展也创造出了变革的条件,这就是在手工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出了机器。“机器使手工业的活动不再成为社会生产的支配原则。因此,一方面工人终生固定从事某种局部职能的技术基础被消除了。另一方面,这个原则加于资本统治身上的限制也消除了。”
  下面,我们转入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的研究。
  四、机器和大工业
  首先要指出,这里所讲的机器大工业,不是从纯技术的眼光来看待的,而是指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机器大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的和重要的标志就是在生产中使用机器体系。当然这个自动机器体系就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来说,今天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不过就其影响社会发展面说,马克思的分析在基本上仍然是适用的。
  从手工劳动转变到大机器生产,在经济史称作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改变着劳动过程,并表现在相对m生产的不断增长上,这一产业革命就是这一章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这里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在理论上概括了这一革命的过程和它产生的后果。
  机器,首先大大增加了相对m量的生产;第二,更重要的是它从质的方面改变了m生产的技术基础。前面已讲过,在协作和工场手工业条件下,资本主义还是建立在和它本身不相容的手工劳动的技术基础之上,而在机器和机器体系上,资本主义才获得了和它本性相符合的技术基础。
  所以,机器体系的产生,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完全确立。因此,在这里,马克思就已经是在资本主义本身的基础上研究资本主义生产了,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这里就揭露了资本主义现实的也是最本质、最典型的特征。在这里,我们看到,从手工工场向工厂的过渡,如何造成技术上的根本变革,这一变革推翻了几百年积累起来的手工技术。随着技术变革而来的,必然是原有社会生产关系的剧烈破坏,参加生产的各个集团之间的彻底分裂,他们与旧传统的完全决裂。资本主义一切黑暗面的加剧与扩大,以及资本主义的使劳动大量社会化。
  由此可见,正是从手工工场向工厂的过渡,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上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所以,马克思也是对这个阶段作了最充分最全面的研究。
  在这里非常清楚地看到,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如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怎样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发展,揭示了在这种发展的基础上,阶级矛盾如何发展着。
  马克思在《资本论》1卷的第一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8)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就是指这三章讲的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些劳动方式和生产方法。在这三章里马克思深刻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它怎样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发展。这里阐述上的特点是与前面几篇的对经济范畴的理论分析方式有些区别,就是更多地包含着生产技术方式发展的具体材料和历史发展过程。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一定不应因为叙述上的这种特点,而忽视它的重大的理论意义。它的深刻的理论意义就体现在它的具体历史演变过程的具体材料中。
  在11、12、13这三章中最充分地有说服力地论证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一版序言中,马克思讲:“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资本论》的基本思想,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具体论述和论证,在本篇这三章中有着特别具体深刻的论述和体现。由于这里包含着大量的具体过程和资料,因而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把人类历史看作一种自然史过程的基本思想。因而这三章的内容有着特殊的意义。
  列宁说:“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说,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列宁选集》第1卷,第1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这三章的论述给列宁的这个结论提供了很好的生动的证明。
  在这一章中,马克思生动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辩证发展的规律,如恩格斯所说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从正面,即从促进一般的社会目的的方面来加以阐述,最后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社会主义的批判,就是说,从反面来表述它的规律,证明这种生产方式由于它本身的发展,正在接近它使自己不可能再存在下去的境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9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本章的内容较多,分量比较大,因篇幅有限,下面只是对每节作简短的介绍,主要是对4、9两节作重点阐述。
  (一)机器的发展
  像以前各章一样,这里也是从劳动过程开始分析。不同的是,这里是从对劳动工具的分析开始的,因为:“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因此,首先应该研究,劳动资料如何从工具转变为机器,或者说,机器和手工业工具有什么区别。”
  关于机器与工具的区别,从纯技术的角度看,往往是说工具是简单的机器,机器是复杂的的工具。但这种说明,从社会的角度看没有意义,因为这里没有表现出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所有发达的机器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或工作机。工具机是实际加工于劳动对象的构件,手工业工场过渡到机器生产时,都是从工具机开始的。
  马克思考察了机器生产,从单台机器到机器体系,再到自动的机器体系的发展。进一步说,如果机器的生产还是由手工业工场来完成的话,那大工业是很难迅速发展的。“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特有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这样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才得以自立。”
  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很大 的变化,这时生产的进步主要不再是依赖个人劳动经验的积累,而是依靠把自然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自觉利用。
  (二)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
  我们都知道,机器不创造价值,它只是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使用机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器的生产率是由它代替人类劳动的程度来衡量的。
  但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不是为了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使商品更便宜,从而获得更多的相对m。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经济界限。“如果只把机器看作使产品便宜的手段,那么使用机器的界限就在于:生产机器所费的劳动要少于使用机器所代替的劳动。……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
  (三)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
  由于机器在资本主义下只是相对m生产的手段,是一种榨取剩余价值的科学方法,所以,紧接着马克思就详尽地考察了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
  马克思揭露了由于机器的使用,工厂开始使用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痛斥那些资本主义辩护士们宣扬所谓的劳动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滥调。机器的使用还导致延长工作日的强烈刺激和劳动强度的不断提高。“当法律使资本永远不能延长工作日时,资本就力图不断提高劳动强度来补偿,并且把机器的每一改进变成加紧吮吸劳动力的手段。”
  (四)工厂
  什么是工厂?工厂的一般规定是作为以机器体系为自己的物质基础的社会劳动方式,或企业组织形式。但是,这样一般的规定属于生产一般的概念,不能概括不同社会生产关系下的工厂的内容。
  尤尔博士曾对工厂作了两种描述,他本人没有理解这两个说明的矛盾和对立。其中一个定义是把工厂说成是总体工人是行动主体,他们使用机器,另一个定义是把工厂描绘成机器体系是主体,而工人只是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器官共同受统一的动力支配。显然,这两个对工厂的规定是本质不同的。前一个属于生产一般,后一个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厂的真实写照,它“表明了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以及现代工厂制度的特征。”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机器是资本关系的物化,所以,在工厂中,机器是起支配地位的,机器的应用是资本意志的体现,工人则只是服从机器体系要求的有意识的器官。“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
  由于大工业是依赖自然科学在生产中的自觉利用,这就加深了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这种分离在简单协作中已经开始,在工场手工业中进一步发展,而在大工业中完成,并强化了二者的对立,因为“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并同机器体系一道构成‘主人’的权力。”
  这里确切地揭露了工人在资本主义工厂中的屈辱地位。
  (五)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
  以上的分析可以说基本上结束了对作为相对m生产方法的机器生产的分析,揭示了工厂制度对工人的压制和剥削的强化,以及工人被机器所排挤。正因为如此,工人反对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斗争也日趋激烈。
  由于机器是资本关系的物质存在形式,所以,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最初就表现在反对机器的斗争,工人开始破坏机器。这是因为工人没有认识到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之间的区别。机器的使用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经的阶段,是合乎规律的,它的资本主义使用使它成为损害工人的有力手段。“工人要学会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学会把自己的攻击从物质生产资料本身转向物质生产资料的社会使用方式,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
  (六)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
  (七)工人随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挤和吸引。棉纺织业的危机
  以上两节主要驳斥了那些资产阶级辩护士们为机器使用排挤工人造成大量失业人口进行辩解的谬论。在第7节中,用英国棉纺织业的危机来论证工人在大工业发展下的处境的不稳定状态。
  由于利用机器,使得工厂的扩大再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因此,就造成了市场上的混乱状态的增大。忽而市场上该种商品过剩,又忽而不足,造成企业生产的不断激烈变动,时而扩展,时而收缩。“由于工业循环的这种周期变换,机器生产使工人在就业上并从而在生活上遭遇了无保障和不稳定状态,已成为正常的现象。”“工人就这样不断被排斥又被吸引,被赶来赶去,并且被招募来的人的性别、年龄和熟练程度也不断变化。”马克思用生动的事实驳斥了那种工人得到补偿的谬论。
  (八)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的革命
  这一节,马克思开始说明机器生产造成的资本主义关系向广大的范围开展。
  前面已经说过,手工工场并不能征服整个社会生产,因它仍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但这一点,机器工业却能做到。在一些工业部门中,机器工业完全消除了以前的生产方法。在另一些部门中,机器则使其他生产方法服从于它或改变它的生产形式。马克思在这一节里,就专门讲了这个问题。这可以更充分地说明机器的革命作用:机器,这不仅是某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方式的改革,而是整个社会生产的变革。
  本节马克思用社会发展的眼光肯定了机器生产较以前的协作和工场手工业劳动方式的进步性,严厉地鞭笞了后者的资本对劳动的更加无耻、更加丧尽天良的剥削。因为那时工人还处在分散状态,缺乏高度的组织性,因而削弱了工人的反抗力。机器大工业的更为进步的作用,它改变了工人以前的分散状态,“使生产资料在更大程度上集中起来,并与此相适应,使工人在更大程度上结集起来。”这使它成为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强大的可依靠的社会力量。
  (九)工厂法(卫生条款和教育条款)。它在英国的普遍实行
  工厂法属于上层建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巩固经济基础服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其本质来说,是反对任何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的,但是,这种贪婪的压榨损害着工人的健康,也就是损害着劳动力的存在,从而也威胁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为了维护资本关系的存在和正常发展,必须由国家出面干预。这就产生了丁厂法。所以,工厂法是大工业的必然产物。“工厂法的制定,是社会对其生产过程自发形式的第一次有意识、有计划的反作用。”(527)
  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把下列看法当作信条:在一个存在对抗利益的社会里,人人追逐私利,就会促进公共福利。工厂法的制定就否定了这种信条。马克思指出:“为了迫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最起码的卫生保健设施,也必须由国家颁布强制性的法律。还有什么比这一点更能清楚 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呢?”
  在这里,马克思用高瞻远瞩的革命家的眼光,对机器大工业的革命作用作了更全面的估价。机器大工业不仅使资本主义支配了整个社会生产,在全社会范围内彻底改变了社会生产的面貌,而且也对整个上层建筑起着革命改造的作用。马克思一方面揭露了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带来的罪恶,同时也看到了机器的积极作用,它使资本统治普遍化的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矛盾普遍化;并且也创造了革命的物质前提和新关系的因素,为促进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开辟道路。一个新的革命的前景与机器大工业同时产生了。
  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人个人的特殊手艺作为一种秘密保存着,大工业则破除了这层障碍。“大工业的原则,首先不管人的手怎样,把每个生产过程本身分解成各个构成要素,从而创立了工艺学这门完全现代的科学。”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
  技术基础的不断变革,使得工人的职能和社会结合也不断变动,所以,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这就要求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这是社会生产的一个普遍规律,这当然地也要求使各种关系适应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为了能保证随时有这种能适应劳动变换的可以随意支配的人员,这就要求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能承担一种职能的局部工人。这里表明造就全面发展的个人是大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必然趋势。与这种必然趋势相适应的,就是为工人及其子弟建立各种工艺学校。这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积极方面。马克思指出,这一点在工人阶级夺得政权后,会做得更好。
  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全面发展的个人的进步趋势会受到制度上的障碍,劳动的变换的要求却是通过工人的不断失业和变换工种来实现,劳动变换的必要却是通过一部分工人变得过剩、失去生活资料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消极方面。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上述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只能在这种矛盾和对立中推动历史的发展。马克思指出:“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人的经济关系,是同这种变革酵母及其目的――消灭旧分工――直接矛盾的。但是,一种历史生产形式的矛盾的发展,是这种形式瓦解和改造的唯一的历史道路。”
  马克思以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作指导,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方面和消极方面。马克思在揭露大工业怎样瓦解着原来的家庭关系和父母子女间关系的同时指出,这也为家庭和两性关系创造了新的经济基础。虽然这种瓦解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会成为造成毁灭和奴役的祸根,但“在适当的条件下,必然会反过来变成人类发展的源泉。”
  
  (十)大工业和农业
  马克思在本节阐述了大工业的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在农业领域内所起的最革命的作用,是消灭旧社会的堡垒――‘农民’,并代之以雇佣工人。”使农民变为雇佣工人这是一种社会进步,使阶级关系简单化和明朗化了。资本与雇佣工人的关系和城市中相同了。农业中那种落后的陈旧的经营方式被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所代替,从而在农业也像在大工业中一样,把生产改为科学在工艺上的自觉应用,这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摧毁了原来的农业和工场手工业那种结合方式,“为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综合,即农业和工业在它们对立发展的形式的基础上的联合,创造了物质前提。”
  也必须指出,在现代农业中,也和在城市工业中一样,劳动力的提高和劳动量的增大是以劳动力本身的破坏和衰退为代价的。“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的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土地和工人。”
  五、小结
  1 本篇在《资本论》中有着极大的重要性。这首先表现在它创立了相对m概念,揭示了它的生产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成正比的重要关系,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提高剥削程度,获取日益增大的m的最主要的方法和手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作用和它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的加深,都集中在这个概念上。
  2 本篇在理论上有着极深的意义。这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发展规律的具体阐述和具体运用。这里由于利用了大量的具体资料和现实发展过程的事实,因而生动地有说服力地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并把这一发展表现为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种自然史过程。
  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整个叙述过程,都贯彻了辩证思维,是从正面和反面,也就是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来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过程的。所谓积极方面,就是阐明了资本家为了追逐相对m而推动着劳动方式的变革,大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推进了历史的发展。但这些积极作用,总是与它的消极作用结合在一起的,这又大大损害着工人的身体和精神,并迫使他们不断转换工作,造成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两种现象结合在一起共同把人类历史发展表现为一种自然史过程,并看作是一种历史进步合乎规律的必然。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理论思想的成熟和完成。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一种人的本质的异化到复归的过程,把资本主义关系描述为一种异化的社会制度,把雇佣劳动看作是异化劳动,“异化”就意味着是不合理的涵义,这表明那时马克思的理论中还含有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痕迹。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已经完全抛弃了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唯心史观的观点。“异化劳动”这一概念已完全被否定。既然资本主义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自然史过程,就不能用不合理、不公平来评价。既然它是人类历史的发展的一个必经的阶段,就谈不上在道义上是否公平合理的问题,不能把雇佣劳动说成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在必然性面前,伤心流泪没有意义。马克思批评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说:“对历史必然性悲叹又有什么用处呢?”在这里,马克思表明了他的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责任编辑:巫文强]

标签:剩余价值 生产过程 资本 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