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亲情作文 > 正文

《致橡树》的另一种解读|致橡树原文朗诵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舒婷的《致橡树》历来被读者看做是歌颂爱情,本文借着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来再次剖析《致橡树》的“两树”之爱,探寻其中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絮语及其中爱情的虚实。
  关键字:《致橡树》;罗兰?巴特;木棉
  20世纪法国著名学者和思想家罗兰?巴特在其书《恋人絮语》中采用解构主义的思辨方式,以一种高度“发散性”的行文,创造了另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恋人絮语》是撷取人类爱情片段,而舒婷《致橡树》是通过“两树”――橡树与木棉两种形象符号,直言爱情。受其启发,笔者尝试着以这种“发散性”思维解读《致橡树》。这一题目中“致”,呼号式、告白式地入题,我们不妨将其想象:一棵木棉与一棵橡树彼此相望,“木棉”是陈述者,“喃喃自语”;“橡树”是倾听者,“缄默不语”,而联结双方的是一系列话语成分。
  一、“我”――“爱”――“你”
  “我爱你”是爱情双方传递情感的暗号,“我”是主体,“你”是客体,二者在一个行为动词“爱”上建立联系,是一个单向度的关系。罗兰?巴特在分析“我爱你”时,将其归为在某种特定情境里产生的特定话语,来表达恋爱中语言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本诗“我如果爱你――”(两次),“如果”即是假设性,破折号“――”则引出下文,在我们未往下进行阅读,已经有了一个随机的认识:一切行动与想法均以“我爱你”为前提,否则不成立。
  诗中,“我”字出现五次,“你”出现十次,“我们”出现四次,这种人称的反复出现及变化造成阅读中读者轻易对一方或双方的评判。“我”实施的是个体行为,如“我如果爱你”,“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而且与“我”搭配的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不”,突出否定之义,“决不”、“绝不”、“不止”、“不够”等六次。“绝不像”、“绝不学”表达“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不止”是包容之词,表示超出某个范围的意思。这些是“我”之于“你”有强制性、并有意识发出的意愿及行为。而“你”常为陪伴性地出现,不具有强制性及自觉性,而是“我”行为的陪同着。“我们”带有共同的指向性,是“我”和“你”在爱情的过程中的一致性表现。
  二、“木棉”身上的“橡树”气质
  橡树是坚硬、高大、挺拔的植物;木棉,则是赋有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木棉即为树的形象,再深入一步,这株木棉在橡树有“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时,自有其“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而且“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笔者认为,这也暗含一个前提,如果我们能站在一起,“我”这株木棉必须也同样的刚强、坚韧,换句话说,就是“木棉”身上必须带有“橡树”的气质,柔中有刚,带有男性化色彩。这种女子男性化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她的恋爱,而在于她所处的位置。
  三、“叹息”
  对于诗句“叹息”一词,是木棉的声音。在全诗,尤其从“不,这些都不够厂开始,诗情逐渐高涨,呈刚强之气,而“叹息”独为突出,显性阴柔,笔者认为这是“我”作为一个女性在构画一种理想爱情时潜在的落寞和质疑。木棉试图寻求与对方交融,组成一个相互拥抱的整体意象,而令人伤感的是,在这种“伟大的爱情”来临之前,“我”是无枝可依的,无形可托的。“你”若来了,“我”与“你”分担与共享苦与乐;“你”若不来,“我”的“火炬”该为谁而举?
  在《致橡树》,“我”对“我”作为女性形象的设定――株木棉,以及对“你”作为一棵橡树形象的寄语。整首诗罗列种种意象、整散不一,给人的是一种冷静与激情交织的理性之感。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告诉大家:所谓“恋人”是一个复合体――纯洁幻想的恋人与智慧深邃的作者的结合,想象的激情与冷静的自制的统一。《致橡树》是通过一株木棉的形象及逻辑来展示女性式微的爱情观,而诗中透露出一种等待,等待一棵橡树及一份理想的爱情,而这份等待,则处于一种移情状态。参考文献:
  [1]舒婷著,《致橡树》,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法)罗兰?巴特,汪耀进、武佩荣译,《恋人絮语》,上海人民出版杜,2009年版。
  徐若楠,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

标签:解读 致橡树